广东省地质技术工程咨询公司
摘要:水工环地质是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的简称,对水工环地质的破坏会形成水工环地质灾害,带来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而这些环境问题会直接或者间接的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甚至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命。然而,基于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首先要保障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存在很大的欠缺,导致当前水工环地质灾害在我国时有发生。但是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人们已经意识到了在建筑工程施工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关键词:水工环;地质灾害;危害性评估
水利工程是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工程,通过水利工程可实现水源的跨地域调度,可对洪水、干旱等地质灾害起到预防性作用,同时也有利于缓解地区农业、工业水源不足的问题。由于水利工程建设规模相对较大、征地及淹没范围广,一旦遭遇地质灾害将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对其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系统性研究是极为必要的。针对水利工程引发的水工环地质灾害,应对其进行科学评估和等级划分,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推动水利工程的持续发展。
一、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的评估现状
为了保证公民的正常生活,应加大对水工环地质的现场勘查力度,从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防治方案,来确保方案在环境保护过程中的有序进行,同时有利于确保水工环地质的稳定性。在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对现场进行勘查。勘查水平对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制约,主要是说技术人员在进行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时,对相关操作知识的认知水平和技术设备的操作熟练度,以及对水工环地质灾害的危险性等级的划分都会产生重要影响,从而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从而导致了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级别上升的问题。
二、影响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因素
(一)地质灾害的影响
地质灾害对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有着一定的影响,其主要是指水利工程施工下场所出现的地质灾害,使施工现场的地质发生了一定变化,对施工造成影响。若是地质灾害出现的次数较多,则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难度,甚至会导致评估的结果与实际情况不符的状况。在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的过程中,仅仅针对一个方面进行评估是不够的,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对地质灾害进行全面的勘察,以便加强危险性评估的可靠性。如:对施工现场水文条件进行科学分析,对施工地的环境进行有效评估,综合考虑地质灾害的影响程度,以保证水利工程的顺利开展。
(二)地形地貌的影响
除了地质灾害对水工环地质产生影响外,水利工程施工现场周围的地形和地貌也会对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产生影响。在实际情况中,很多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的周围环境十分恶劣,如:冲沟、斜坡等。在过去,一些工作人员在没有对地质灾害发育程度进行深入研究是就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导致忽略了部分地质灾害,从而对评估的结果造成影响。因此,在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评估的过程中,应当结合当地的地形地貌来进行深入分析,重视评估方法的科学性。
图1水文环境勘察现场
(三)人为因素的影响
人为因素对危险性评估的影响也是较为巨大的,在对施工现场水文环境、地质环境进行勘测的过程中,由于操作人员自身能力的大小、经验的不同以及工作的认真程度不同,使得勘测的结果与实际情况有较大的差别。此外,部分操作人员对地质灾害产生的原因判断不明确,或是对相关工作的疏忽,如:岩性相变夹层的判断,使得实际情况中的样品较难取得,导致勘测的结果不准确。因此,很多情况下,人为因素对勘测结果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三、水工环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中容易存在的问题
(一)研究区域的范围不够
当前在我国的地质灾害治理过程中,工作的重点只是放到了灾害形成后的现场进行。忽视了对于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非常缺乏对于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估工作。但是评估报告的做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很多因素都会对这个评估结果产生影响,制约了评估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另外,水工环地质灾害的风险性评估在进行时需要对评估的研究范围做科学的规划,只有研究越大的调查范围,才能越准确的得出客观真实的评估结果,但是当前我国在进行灾害风险评估时,工作人员普遍存在调查范围明显不足,这样会导致风险评估不准确不科学。
(二)评估的监督管理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最近,在地质灾害评估工作中的监督方面仍然存在许多不足,比如对评估工作没有统一的标准、对编制材料的审查不严格、对防治工程的监管力度不够、对治理施工的监督标准不严等许多问题。由于这些问题广泛存在,都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地质灾害的评估和防治工作的顺利实施。
(三)对地质灾害危害性重视程度不够
当前在我国的实际工作中,在意识上对于水工环地质灾害的危害性的重视程度存在严重的不足,从领导层到基层工作人员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水工环地质灾害对于人们日常生活带来的巨大危害。因此在实际的勘察工作中,并没有对于水工环地质灾害的各个隐患因素进行认真的排查,因此在排查后进行的风险性评估报告中,不能真实的反应水工环的实际地质情况,导致风险性评估报告与实际相差很大,严重影响了后续对于水工环地质的防治措施的制定。
四、对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评估工作的完善
(一)加强施工现场的考查力度
工作人员应当加强对于水工环地质的考查力度,在考查范围上一定要尽可能的扩大,这样才能够保障对周边水文环境和地质环境的考查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工作人员应当完善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的考察,对水工环地质的周边环境进行分析,对水工环地质现场进行仔细勘察,同时监管部门也要完善对于水工环地质周边环境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在评估能够科学的进行,确保得出的风险性评估报告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二)完善对地质环境的勘查
水工环地质灾害的危险评估工作的平稳运行,也应加强对地质环境的考查来实现科学的分析,根据地质环境而对水工环地质灾害影响程度的大小,可以对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估的等级科学划分。并科学的针对地质环境考查,结合环境的现有状态、技术和设备的运行对生态环境可能造成的破坏进行全面分析,同时科学的制定阻止破坏生态环境的施工,来实现对生态环境的全面保护,保证施工方案的平稳运行。其次也应完善监管部门的监督职能来保证水工环地质的保护措施能稳定运行,从而确保实现对水工环地质危险性评估的正常运行,从而从根本上杜绝环境地质灾害的发生。
(三)完善对水文环境的勘查
水工环地质灾害的危险评估工作的运行,也要完善对水文环境的考查,来达到对水文条件的合理分析,以确保水工环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估工作可以合理的运用水文因素,从而保证水工环地质灾害的危险评估工作的平稳运行。然而对于水文环境的勘查,应合理的划分参考数据以及评估依据,并根据地下岩溶确定主要的参考意见,从而合理的分析水文地质灾害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参照相关的规定标准,来科学的划分水工环地质灾害的危险等级,并且科学制定并完善预防和处置措施,确保工程建设施工的平稳运行。
结论
总之,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开展首先需要评估人员树立相应的环保意识,在对工程现场的地形地貌、水文环境等方面勘察后,明确影响水工环地质的因素,以制定合理的水工环地质灾害预防措施,以实现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科学划分,从而推动我国水利工程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唐斌.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策略分析[J].科技展望,2016(26):306.
[2]吴建炳.水工环地质灾区防护工程建设对策分析[J].有色金属文摘,2016(2):178.
[3]马亮.水工环地质勘察及遥感技术在地质工作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6(11):87-88.
论文作者:黄颖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0
标签:水工论文; 地质灾害论文; 危险性论文; 地质论文; 工作论文; 水文论文; 环境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