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新农村的建设进程不断前进,农村水污染问题逐渐成为一个政府和人民都关注的问题。农村用水问题与农村人口的生活密切相关。本文以农村水污染为主要研究课题,希望可以作为改善农村水环境的参考。
关键词:农村水污染;污染类别;污水治理体系
1、前言
随着经济水平提升到一定层次,我国社会各层开始关注起环境保护问题。城市作为人口与工商业主要集聚的空间,一直被作为最主要的环境管理对象,因而,农村环境保护问题逐渐成为一个被忽略的部分。事实上,在我国农村工业化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生活垃圾、工业垃圾和畜禽养殖垃圾等的存在给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2、农村水污染类别
农村水污染的类型是多类型的,为了有效的应对农村水污染问题,必须首先弄清楚农村水污染问题的污染类别、污染来源,进而进行针对性的措施。
2.1工业污染
目前,一些乡镇企业的工业生产不规范,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流,工业固体废物随意堆积,一旦下雨,这些固体废物将进入地下,污染地下水并造成严重的土壤和农产品。这些企业排放的污染物不仅会破坏水环境,还会改变农村地区的水质。一些农村地区有足够的水,但是,几乎没有完全没受污染的水,这使得一些农村地区的农业灌溉大多使用污水,导致农村地区的水质发生变化,产生巨大的污染。
2.2农业污染
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的深入,农村可耕地面积逐渐缩小,土壤肥力明显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农民继续在农业用地上施用各种化肥和农药,以维护自己的利益。近年来,农用化肥的使用量呈上升趋势,2018年同比增长12%,农药的使用也在增加,2018年增长32%,有效利用率为15%[1]。此外,随着地膜覆盖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农村土壤结构受到严重破坏,土壤的板结和酸化变得越来越普遍,目前,长江中下游地区塑料薄膜的使用量已达到7.5左右。化肥,农药和塑料薄膜的广泛使用严重污染了农村水环境。
2.3水产养殖污染
目前,农村畜禽养殖业发展迅速,但同时畜禽粪便和养殖废水的处理和排放已成为一个新问题。由于畜禽养殖产生大量粪便,甚至农田也无法完全消除,此外,由于农民的环境意识相对较弱,许多农村农场由于自身的经济考虑,规模较小。当农民饲养牲畜和家禽时,他们没有采取相应的污染控制措施。畜禽粪便和粪便通常直接排入河流,在农村水环境中造成广泛的污染。2018年,我国水产养殖平均污染率达到0.30,南方为0.32,水产养殖污染问题亟待解决[2]。
2.4家庭污染源
许多农村家庭目前使用磷酸盐清洁剂或肥皂来清洁衣服。只有一些家庭使用不含磷酸盐的洗涤剂。此外,一些农村家庭将污水直接排入沟渠。由于农村地区缺乏综合污水处理设施,这些生活污水直接由居民排入地下水或河流。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活污水的积累污染了地表水和地下水,导致水质持续下降,最终对农民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3.农村水污染治理路径
3.1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3.1.1加强工业污染控制
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对设备和环保设施不足的“十大”污染企业进行治理和淘汰。要纠正技术落后、排放过量的工业企业,禁止不符合产业规划和政策要求的小型造纸、印染、冶金、染料企业,控制水污染工程的继续经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1.2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首先,我们应加强作物病虫害的预防和控制,促进培养高质量、高收益和抗病谷物,并加强预防和控制工作,使作物病虫害防治更加全面,减少农药的使用;二是加强土壤测试和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促进农村土壤测试和配方施肥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在秸秆还田的基础上,土壤更肥沃,减少了肥料的使用;三是不断优化种植业布局结构,推广稳粮增效种植技术,向缺水地区农民推荐节水栽培技术,建议在地下水污染严重地区,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
3.1.3减少水产养殖污染
一是提高进入水产养殖业的门槛,严格划定养殖区和畜禽养殖的限制区,并对个体农民实施处罚;二是加强畜禽养殖场改造,规范畜禽养殖场废水和粪便处理,优化畜禽粪便沼气处理工艺;第三,建设定点屠宰场,合理选择屠宰场选址,建设标准化粪池,科学制定污水排放口,减少屠宰造成的水污染[3]。
3.1.4加强国内污染治理
一是加强农村污水收集,改革雨水和污水分流制度,防止农村污水未经处理排入江河湖泊;其次,合理选择农村垃圾倾倒场,避免靠近河流,控制垃圾倾倒场的防渗漏程序。避免垃圾倾倒场在长时间内降解并将污水排入周围河流;第三,增加农村垃圾收集量,实现日常垃圾收集和处理,定期处理居民产生的垃圾,有效分类,避免垃圾对水环境的影响[4]。
3.2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
目前,农村水环境保护缺乏完善的基础设施。因此,有必要加强规划,重视农业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农村实际选择合适的垃圾处理方法,提高污水处理效果。加强农村水利建设,不断提高耕地肥力,逐步引进生物农药,尽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使病虫害更加环保。加强污水处理示范工程试点工作,建立自来水管网和污水管网,提高污水处理效率。鼓励农村开展各种形式的水利建设,根据当地情况推进微水利建设,鼓励农民自己投资一起享利。
3.3完善水污染控制体系
一是建立政府主导的污水处理系统,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履行各自职责,切实解决农村水污染问题,同时,要建立农村环境治理问题的责任人制度,通过完备的行政监督和外部监督来对员工进行监督评判,进而推进水污染治理问题的稳步前进;二是要在财政上给予各种支持,在税收上制定相应的政策,吸引企业进入农村水污染治理领域,建立起专为农村水污染问题服务的机构,政府也可以与这些企业单位进行合作,利用PPP模式来搭建农村水污染问题的治理体系;三是加强监测机制建设,建立健全水污染监测网络,开展水污染动态监测,整合监测数据,建立统一的基于信息技术的监测数据系统,为决策打下基础,加强对农药化肥问题的管控,尽量使用环境友好型药品[5]。
3.4治理技术的合理选择
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首先使用物理固体去除固体悬浮固体,然后采用化学或生物方法去除小颗粒和溶解的有机物,以满足污水的排放要求;二是利用好氧生物处理技术,来应对农村污水处理,氧气通过设备注入水中,在水中培养各种微生物和真菌,然后利用水中的微生物和真菌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使其变成水或二氧化碳等物质;三是利用生物池处理技术进行污水处理,有关的土地应该得到改善,然后应该建立稳定的池塘,稳定池周围应设置防护性建筑设施,稳定池内的微生物、细菌、藻类等应用于污水的有效处理;第四,对于污水处理厂,人工湿地可以解决臭味问题,水生植物可以降解污染物,这种方法是有效和经济的;第五,对于人口较少的农村地区,可以使用简单的三级化粪池来处理污水和排放,在污水收集过程中,污水管道可用于独立收集和拦截污水[6]。
4、结束语
随着环境观念的不断提升,以及人民对于美好环境的需求的不断提升,农村水污染问题必须得到有效的管控,才能满足广大人民的需求。农村的环境水平与农村人民的健康息息相关,也影响着农村发展的实际水平,因此,在农村水资源的利用上要合理科学,污水的处理要到位。相关部门、相关企业必须充分利用各种方式来维护农村水资源的安全无污染。
参考文献:
[1]陈艳.农村水环境污染现状及其治理对策探讨 [J].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7,(11):105.
[2]吕月珍,孔朝阳.浙江海岛渔农村水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保护对策探析——以舟山六横岛为例[J].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6,(09):26.
[3]董凌.我国城市环境污染现状及保护措施 [J].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03):203.
[4]高伟丽.我国城市环境污染现状及防治措施 [J]. 技术与市场 ,2017,(08):18.
[5]张志凯,尹雯.农村水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 [J]. 环球人文地理 ,2017,(07):95.
[6]顾岚,高甲荣,刘瑛.北京郊区河流自然性评价——以汤河为例[J].水土保持通报,2018,32(1):165-170.
论文作者:霍常明,刘楠楠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0
标签:农村论文; 水污染论文; 污水论文; 污水处理论文; 畜禽论文; 水环境论文; 粪便论文; 《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