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_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城镇化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应对之道,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之道论文,突出问题论文,城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的新型城镇化注定会成为人类发展长河中一项伟大的历史进程,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一步,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城镇化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涵盖了一系列宏大的经济学管理学内容,因此准确研判城镇化的未来发展趋势,妥善应对可能面对的各种挑战是当前学术界的重大任务。从现在到2020年,是中国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的一个关键时期,中国的城镇化战略和政策都不能脱离阶段性社会发展规律。本文着重分析中国新型城镇化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应对之道,希望能对我国又快又好、保质保量地实现城镇化目标有所帮助。

       一、中国城镇化的基本情况和要求

       (一)中国新型城镇化现状

       城市化是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各国在由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发展的过程中都会走上的必经道路。中国的城镇化(中国称为城镇化,这是中国的一个特殊问题)起步较晚,走过了一段较为曲折的发展路径,从1949年到1957年是中国城镇化发展的起步阶段,城镇化率由29.4%上升为31.4%;1958年到1965年为激烈波动阶段,城镇化率由33.6%增长为55.5%,在1978年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战略后进入了加快发展的新阶段。从1978年到2012年,城镇化率提高到52.6%,平均每年提高1.02个百分点,不仅对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起了重大作用,也为世界经济摆脱金融危机做出了重大贡献。世界银行前副总裁、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认为,“21世纪最重大的事件是美国互联网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和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图1 中国城镇化发展历程

       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还在继续高速增长,根据世行前副行长、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的预测:“通过投资推动、技术改进和创新,中国还将可以保持年均8%左右的经济增长20年左右”。这将会进一步推动中国新型城镇化继续向前发展。根据我们课题组的预测,到2020年前后,中国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将达到60%左右,2030年将达到70%左右,2050年达到80%左右。具体发展趋势如表1所示。

      

       尽管在建国60余年里,中国的城镇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全国形成了3600座大、中、小城市和上万个集镇,并逐步形成了一批城市群,城市圈,聚集了我国的主要工商业,创造了大量财富,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起了极大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的城镇化却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诸如:重数量、规模,轻质量、效果;重城镇的硬件建设,轻城镇的软件与文化建设;城市占用消耗土地、能源、资源过多,资源、环境负荷过重,超过了许多城市的承载能力,进城农民的市民化问题解决不够好,城市基础设施不完善,生产、生活能源消耗过高,在城市规划上,盲目照抄照搬西方经验,贪大求洋,“千城一面”毫无特色。“城市病”在一些大中城市集中出现。

       (二)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和评价原则

       新型城镇化的内容很丰富,涉及经济、社会、环境等多方面,不能用人口的单一指标来反映建设状况。目前,对实现“新型城市化”有哪些目标要求尚无统一的说法,主要有以下几个基本要求。

       第一,新型城镇化要以人为本。新型城镇化的第一特征,也是最主要的特征,是以人为本,新城镇的建设以人的需要为原则,以进城人口的市民化和公共供给的均等化为要求,城市及其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都以满足当代及后代的生产、生活需要为准则,以中华文化和中国国情特点为基础。

       第二,新型城镇化要四化融合,即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四化同步发展。城镇化应该避免“人为造城”,应该以产业集聚为基础,配以基础设施和必需的公共服务,才是真正的新型城镇化,即要有相应的产业支撑。这些产业包括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和文化服务业),这些产业的发展将导致生产要素的空间聚集和大量人口向城市流动,促进城市的发展壮大,同时也为进城农民提供就业机会。因此,城镇化必须与工业化、信息化融合发展,避免出现城市产业空心化和过多的失业人口,当然也要避免产业的过度膨胀。

       至于应该发展哪些产业,则要视城市的具体条件和情况而定。一般来说,在土地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应重点发展农业;在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可以发展矿物采掘业和加工业;在技术力量较强,科技基础较好的地区可以考虑高科技产业和科技研发及教育等产业;在区位优势较大、处于地区中心的城市,应更多地发展通讯、交通运输等服务业等等。推进社会参与,以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为突破力,在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水平、共享改革与发展成果的同时,突出对公众各项政治、经济权利的保护,促进公平公正。

       第三,城镇建设要有地方特色,不能千篇一律。目前有些城镇在规划建设中缺乏多样化与差异化的表现,盲目照抄照搬大城市的模式,追求高楼大厦和城市“水泥化”,大拆大建,失去了自己的特色,应当根据自己的区位、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等来规划和建设,避免“千城一面”。

       第四,城镇要有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城市的基础设施,包括交通、公用建设、居民住宅和商业区的布局与设计等,都需要有一个合理的顶层设计与安排。

       按照上述新型城镇化的目标要求,对新型城镇化测度标准应同原来只按城市人口的数量和比重来测度城镇化水平的标准有很大的区别。总的讲,这个测度标准,应包括六个方面的要素:

       一是要城市的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前景。前者指探寻生态文明的建设程度,主要反映在社会生态问题与污染程度,生物多样性、绿化覆盖程度、水质和空气洁净度,以及居民的幸福感等。

       二是要城市的经济发达状况和发展前景。这是城市发展的物质基础与前提,既要注意工农业的发展程度,也要重视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水平。

       三是要城市的宜居性与社会发展程度。前者包括居民生活的舒适度、居住的方便度、安全度和综合起来的居民幸福感等。后者可通过居民平均受教育程度、社会保障覆盖率、基尼系数、刑事案件立案数、食品监测合格率等来加以反映。

       四是要城市服务设施的供给与均等化程度。前者是城市发展状况的直接反映,后者反映的是全体居民在享受公共服务上的满足与公平程度。

       五是要良好的、高效率的城市管理。高效率的城市管理的基本方向是以促进公平和谐为导向,以制度建设和完善为基础,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这有赖于政府职能的明确转变和居民对城市管理的积极参与,保证政府在城市管理中的核心责任是制度建设和制度维护,比如,经济与社会秩序的维护、财富的分配与利益关系的协调,都必须主要依靠政府对制度建设与维护来实现。实际上,要通过各种刺激措施和制度安排,充分调动进城农民参与城市建设的积极性,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建立有利于财富创造的激励机制;建立公平合理的财富分配制度;提供适宜的公共服务;维护社会秩序稳定与关系和谐。

       六是要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度。关键要看政府是否建立有序的行为控制与利益矛盾调停机制,保证公众合法权益,控制不良行为。政府还要建立畅通的利益表达渠道和协商对话机制,通过个人参与社会建设与发展,家庭和社会组织的相互监督,实现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二、新型城镇化亟需解决的问题

       党和政府历来都非常重视中国的城镇化问题,2000年的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把“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作为新世纪必须积极研究解决的重大战略性问题;两年之后的中共十六大明确提出将“加快城镇化进程”列为2020年前经济发展和深入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2007年的中共十七大报告更是要求“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中国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有序发展。城镇化的本质是带动中国广大的农村人口向工商业的聚集地城镇转移,并反过来使城镇所享有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更多覆盖农村地区,最终实现中国社会由原本的农村社会为主转变为以城市社会生活为主。在这一宏伟的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目前中国已经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城镇化的模式质量问题,过多的追求城市常住人口数量的提升,对城镇化质量提高显得重视不够;对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四化”的关系处理不善,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城镇化进程没有和产业布局和发展互相协调,出现了过度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紧张的局面;以及对进城农民的市民化身份和大家关心的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没有及时解决等等。为了解决近几年城镇化过程中暴露的问题,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这些重要的战略部署已经指明了中国未来城镇化如何破局,那就是在保持城镇化速度的同时,在中国经济进入一个新常态的背景下,把工作重心放到提高城镇化质量上,着重向城乡协调、低碳、绿色城镇化转型,走出一条高效高质的“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

       在这样的一个大背景下,从城市发展的长远考虑,未来中国的城镇化进程首先要解决的是环境超载和资源浪费问题,特别是解决环境的严重污染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以及水、土、能源等重要资源短缺和基础设施落后问题;其次是城市公共服务的均等化问题,也就是进城农民工的“市民化”身份转变问题。在这些之中,城市的资源、环境问题是当前要抓紧解决的重大问题。中国虽然是一个国土面积辽阔的国家,拥有的自然资源品种不少,但是在人口众多这一大背景下,显得家底不够,例如从人均淡水、耕地和森林指标上来看还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石油、铁矿石和铜等主要战略资源的开采储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左右,这些已经表明我国应该十分珍惜这些重要资源的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

       就能源而言,近十年以来我国能源消耗总量过快增长,10年增长2.2倍,给资源环境带来巨大压力。201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生产总值不到10%,但能源消耗已经高于20%,能源排放的污染气体居世界首位,温室气体占世界总量的25%,单位GDP的能耗、污染排放和碳排放都过高。图2表明,2010年中国能源消费量达到1512.22百万吨标准油,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能源消耗国,能耗总量远远高于人口大国印度和印度尼西亚,分别是他们的3.3倍和9.6倍;同时是能源丰沛国家俄罗斯和澳大利亚的3.4倍和20倍。而这些消耗大部分是在城市里实现的。长此以往,如果不提高能源利用效果,节能减排,中国的资源能源形势将变得异常严峻。因此,降低能源消耗,建设城市低碳转型是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政府必须加大对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干预力度,继续推行节能减排的城市发展道路,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这也是国家在新的战略时期赋予城市领导者的历史责任。

      

       图2 2010年世界主要能源大国终端能源消费量

       此外,目前中国的城市约三分之二缺水,二分之一严重缺水,石油十分紧缺,需要从国外大量进口,环境污染也与能源的不合理使用密切相关。同时城市间和城市内的交通不顺畅,不合理问题也相当突出。这些问题都亟需解决,才能使中国的城市宜居和可持续发展。

       立足国情,总结历史经验,中国的发展模式必须进行重大创新,我国不可能重复发达国家走过的高消耗道路,只能用明显低于发达国家的人均能耗实现现代化。我国能源不可能长期维持前一阶段的增长速度,而必须把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目标和制约条件。为了使上述目标能顺利实现,必须从现在就开始制定政策,采取措施,切实解决存在的问题。

       三、新型城镇化低碳转型绿色发展的应对之道

       (一)低碳转型绿色发展的着力点

       绿色是指在对环境污染尽可能少的前提下进行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低碳主要是指降低温室气体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强度并控制其排放增长。污染的排放和温室气体的排放不是一个概念,因而相对的,绿色和低碳也不同,但在中国经济发展的现阶段和能源的具体情况下来看,进入绿色和进入低碳社会并行不悖。

       事实上,城市低碳转型建设是以切实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核心。城市可持续发展是城市低碳转型发展的基本理念和根本目的。我们应该看到,城市低碳转型发展在追求碳减排的同时能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多重红利,达到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并举的目的,应该大力提倡,身体力行。

       在研究各家理论的基础上,我们认为现阶段,在中国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转型的应对之道总体上应该是: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以技术进步为动力,通过围绕不断降低城市能源强度来协调城市各个经济部门之间的关系,通过低碳技术的扩散不断形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新能源替代的共识和合力,形成低碳的经济结构和低碳的生活方式,打造出低碳建筑、低碳交通、低碳工业、低碳生活方式四大城市低碳发展支柱,最终降低城市二氧化碳排放量,为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长远的城市发展基础和模式。

       1.城市低碳转型建设需要政府的大力推动。政府在推动城市低碳转型建设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国内的城市低碳转型建设处于初期阶段,这决定政府在整个投资中必须承担主要任务。只有以行政力有效地保障城市目标的执行力,才能在短时间内较好地达到节能减排指标落实、产业结构调整的效果,使既定的城市低碳化建设目标成为可预期。

       2.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理念,强调降低城市能源强度的重要性。降低能源强度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是有效破解资源环境约束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宜居之都的战略举措,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

       3.强调产业的持续发展、基础设施的规划布局以及建设型能耗的节约。其目的在于最终形成低碳的经济结构和低碳的生活方式,避免发展过程中由于重复建设、错误建设和过度建设所导致的生产型、建设型能耗的浪费(产能过剩),以及由于能源服务水平的不恰当定位所导致的能耗浪费。

       4.技术进步是城市低碳转型建设的有效策动力。降低能源强度(提高综合利用效率)本质上属于一种技术进步,也是目前城市低碳转型建设的主要切入点和着力点。经济的快速发展可以理解为是一种以技术创新为导向而引发的过程。技术和科学之间的回馈力是先进经济体的关键策动因素。在各种单因素中,技术无疑是决定性,并且具有的激发与贯穿经济各部门的作用,是最为有效的策动力。这种技术进步将引起其他领域的变革,包括产业结构、生产生活方式,技术创新也会带来最终生产和消费结构深度和广度的增加,这被看作是有效促进经济发展最重要,也是最简单的指标之一。科技对能源的支撑涉及三个层次:一是基础性研究,包括新材料、新工艺、新概念等的创新;二是新技术的创新,解决发展的技术瓶颈,例如煤炭的高效安全洁净开采技术;三是重大工程项目和战略性产业的支持,例如,节能技术与工程、智能电网等。

       (二)城市低碳转型绿色发展的一般框架

       从中国现阶段的具体实践看,低碳城市的建设都是以各级地方政府推动为主体,因地制宜,在服从国家低碳经济发展要求的前提下,寻求一条合乎地方经济发展规律的低碳发展路径。按照国家能源局发布的《APEC低碳示范城镇项目中国发展报告2012》的显示,有明确计划开展低碳城镇建设的大多数为综合型城镇,其次为工业型、农业型和资源型城镇。综合型城镇因其功能完备、布局完善、政策推动力强,能够通过低碳经济发展带来制度和技术红利,对于低碳发展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有较为乐观的估计,因而对于低碳发展倡议的响应比较积极。

       目前中国城市的低碳城市建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没有形成高度协调一致的发展框架。特殊性体现在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发展阶段和发展任务,如按主体功能区划分,有处在优先开发区域的城市,也有处在重点开发或者限制开发区域的城市,这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别很大;但另一方面,普遍性体现在不同城市的低碳建设有很多共通性,比如都要依靠低碳绿色的发展潮流顺势而为,都需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这两方面会形成低碳城市建设的两种观点:一种是从宏观上顶层设计然后落实到具体实践;另一种是先从某一城市先行先试,发挥地区优势打造示范工程,然后上升到宏观政策加以推广。因此在低碳城市的建设路径上,希望在普遍性上找出低碳城市建设的共通性,为低碳城市建设提供一个有价值的发展框架。

       总的来说,要综合考虑产业结构调整,能源供给和利用,绿色创新技术成果,城市功能布局、生活行为等因素。毫不松懈始终关注“资源供给—消耗利用—废物排放”全流程,强调从城市的生产、生活、交通以及社会、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各个层面实现低碳排放。这些途径主要有六条:低碳化的能源供给和利用、低碳化的产业结构、低碳化的城市功能布局、循环经济、低碳建筑、低碳交通和低碳化的生活行为。这些途径可根据城镇的具体情况通过统筹兼顾和重点突出的方式进行综合运用。

      

       图3 中国低碳城市建设的一般框架

       此外,我们还应该努力做到:在社会层面,有广大的公众参与,具有低碳文化与智慧传承的低碳价值观和相应生活方式;在自然资源层面,有简约、高效的土地利用,达到最少的资源消耗;在生态环境层面,有最少的污染和废弃物排放,营造可持续的生态系统。

       (三)推进城市工农业、服务业的低碳发展

       城市发展中,需要工农业、服务业的支撑,而这些产业又是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重要来源,因此要建设低碳城市,首先要实现低碳交通和低碳工业。

       发展低碳交通的路径选择。顺畅的城际交通和城内交通是城市功能发挥的重要支撑和必要条件,也是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主要载体,因此探索其低碳转型之路,十分重要。为此,可以从交通方式的选择,能源结构的调整与节能减排技术与管理的加强探索其实现路径。

       首先要选择低碳绿色的交通方式。目前,世界各国城市通用的几种交通方式中,最普遍的是:陆路(汽车)、轨道交通、空中(飞机)、水路(自然航道)、输送液体(管道)。由于汽车运输方式可以实现点对点的运输,方便快捷,因而使用最多,在我国也是这样。但汽车运输要消耗大量汽油,我国是油气进口国,既要花费大量外汇,又难以保证能源安全,因此并不适合中国的国情,而且由于中国的原油品质较差,因而汽车尾气排放成为中国城市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是当前中国很多城市PM2.5颗粒物的重要来源。比较合理的选择是发展轨道交通,用电能代替油气,包括发展地下轨道,地中速磁轨车和城市有轨无轨电车,都是理想的选择,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广。

       其次是要调整能源结构,尽可能多用新能源(太阳能和生物质能,可再生能源如水电,核电),减少或不用化石能源。再次是要大力推广节能减排的新技术和管理经验。上述几项,也可应用于工农业和其他服务业,如商贸,物流和餐饮等行业。

       (四)打造低碳绿色文化,改变高碳生活方式

       打造低碳文化,使其制度化、政策化。只有低碳的追求,才会有低碳的发展。要向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转型,首先必须转变以往的价值观念和铺张浪费的思维方式。只有把低碳生产和低碳生活作为新的时尚文化去追求,才会主动积极的接受、创造、引领低碳绿色生活、生产方式。因此,低碳文化的发展必须让人们主动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价值观,把追求低碳转型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变成我们的主流文化和使命追求,并让之政策化、制度化。

       举例来说,中国人过去为了保持个人卫生,一直都是用手帕清洁嘴和手,手帕可以重复利用,既美观又节约,但近年来,中国人学欧美人改用餐巾纸,消耗量大量作为碳汇到森林。现在各个城市餐馆都备有餐巾纸,除了正常使用,大量的餐巾纸被人用来擦鞋和顺手拿走,滥用的现象十分普遍。对一家宾馆的调查发现,如果正常使用,一天大约需要50卷卫生纸,但实际上,这家宾馆每天大约要用掉200卷,超出3倍。大多数宾馆不算这笔账,因为这笔开支在宾馆住宿费里已经“收回”来了。按餐巾纸的重量计算,一家宾馆一年就要多消耗近1000棵树,一个城市就要为此而浪费一片森林,这笔账最终由国家和社会承担了,其实也是让后代承担了。

       要让代表自然的利益比代表人类的利益先进,代表下一代的利益比代表当代的利益高远,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是人类发展的最高的境界这些理念深入人心。只有转变观念,用低碳发展的文化价值观彻底改变传统的资源使用观点,才可保证居民与政府保持步调一致,协调发展,顺利实施经济转型。

       (五)关于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减灾防灾问题

       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灾害是新型城镇化的一项新任务。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对社会,经济带来了很多不利影响,甚至造成严重灾害,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造成大量使用化石能源导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逐步显著增加,这些已成为国内外一致的共识。防止二氧化碳浓度继续增多下去,甚至走向灾害的临界点,已经是人类共同关切的重大问题,也是人类的利益所在。从当前的研究结论来看,形势依然非常严峻:

       一是全球气候整体变暖毋庸置疑。1980年-2012年,全球地表温度平均上升约0.85摄氏度,是100以来全球最暖的30年。1901年-2010年,全球海平面上升了0.19米。19世纪中叶以来,海平面上升速度比过去两千年要高,而且还在不断加速。1901年-2010年海平面上升速度为每年1.7毫米,到1993年-2010年高达每年3.2毫米。2011年,大气中

等温室气体含量达到80万年来最高水平。

       二是人类活动极可能导致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气候变暖。人类活动对气候系统影响的大小以人类活动的辐射强迫来表示。相对于1750年,2011年总人为辐射强度值为2.29瓦/平方米,比2005年的总人为强迫值1.6瓦/平方米高出43%,说明人类影响正在进一步增强。人类活动的增强极可能(95%以上的可能性)导致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一半以上的全球变暖。

       三是未来全球气候系统将继续变暖,需要进一步和持续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基于新一代气候系统模式和新排放系统的模拟结果表明,与1986年-2005年相比,2081年-2100年全球地表气温可能升高0.3~0.8摄氏度,热浪,强降水等极端事件发生的频率将增加,全球降水趋势将“干者愈干,湿者愈湿”,海平面可能上升0.26~0.82m,海洋酸化更趋严重。

       从国内气候变暖的情况与发展趋势看,根据《中国气候与环境演变2012》评估报告:近百年来中国区域气候也发生了显著变化。高温、强降水等极端气候事件趋多趋强,百年尺度上,中国的升温趋势与全球基本一致。1951年-2009年,中国陆地地表温度上升1.38摄氏度,变暖速率为0.23℃/10a;2009年中国不同区域大气

平均浓度为387.4ppm,略高于全球均值;1951年以来,中国发生高温、低温、强降水、干旱、台风、大雾、沙尘暴等极端气候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存在变化趋势,并有区域差异。如强降雨事件中长江中下游、西南、西北地区有所增多、增强,全国小雨频率明显减少。中国冰川面积减少10%,20世纪90年代以来退缩加速,导致干旱区的内陆河径流显著增加,多年冻土的面积减小、温度升高,活动层厚度增加。

       其次,气候变化对我国的自然生态系统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一是旱灾频率显著加快,20世纪后期,北方旱灾常态化,南方季节性干旱趋势明显扩大。大部分地区降雨数减少,而东南部雨量丰沛,地区降水量增多。还伴随着低温灾害引起的脆弱性增多。

       再次,未来我国的气候仍继续变暖,影响也将更显著。未来气温继续升高,降水普遍增加,但个别地区呈减少趋势,海平面将继续上升,气候变化引起中国农作物种植带将普遍北移,在不考虑

施肥效果时,小麦、玉米和水稻都将出现减产。

       因此,在中国的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密切关注和解决这些问题。在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最重要的应对措施就是节能减排,有“一石三鸟”的效果。一是尽管当前中国经济存在下行压力,稳增长面临一定的挑战,但仍要坚定不移地推进节能减排。必须努力走出一条能耗排放做“减法”、经济发展做“加法”的新路子,对人民群众和子孙后代尽责。二是节能减排与促进城市发展并不完全矛盾,关键是要协调处理好,找到二者的合理平衡点,使之并行不悖、完美结合。三是淘汰落后产能,关停高耗能、高排放企业,会对城市经济增长带来影响,但其中也蕴含着很大潜力和商机,会为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成长提供广阔空间,能源结构的改善能把煤炭比重逐步降下来。

       四、结论和建议

       中国的新型城镇化注定会成为人类发展长河中一项伟大的历史进程,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一步,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在当前能源、环境、资源紧张的背景下,稳步扎实推进中国的新型城镇化,不仅是顺应当今世界低碳经济发展潮流、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正确战略选择,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应对复杂多变国际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大战略举措,刻不容缓。建设低碳城市的方式和路径应该牢牢以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为动力,以政府推动为主体,通过降低能源强度为主要手段,达到能源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低碳转型,最终形成低碳交通、低碳工业,低碳建筑的良性发展格局,为城市进一步的低碳转型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这波热潮下,我们应持续理性思考与决策“城市低碳转型”在我国的发展路径,这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各地建设不可盲目攀比,应在遵循一定经济发展模式与低碳建设框架的基础上,因地制宜,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标签:;  ;  ;  ;  ;  ;  ;  ;  ;  ;  ;  ;  ;  

城市化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_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