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蔽工程审计工作方法探究论文_王化乾

隐蔽工程审计工作方法探究论文_王化乾

泗阳县审计局 223700

摘要:隐蔽工程历来是工程管理的重点,也是工程审计的难点。由于隐蔽工程的检查及复核比较困难,给部分施工单位实施偷工减料、虚报工程量等行为可乘之机,造成项目工程质量不过关或者资金损失。本文主要对隐蔽工程的审计特点、方式及方法进行探究,望为审计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隐蔽工程;审计;工作方法;探究

隐蔽工程指的就是完工后的用于掩盖及遮蔽的工程,包括地基工程以及各种管线的预埋工程等[1]。基于隐蔽工程的特殊性,工程的检查及复核难度较高,致使该工程成为施工单位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的“主阵地”,严重降低了工程整体施工质量及效益。隐蔽工程是整个项目工程的基础,倘若该工程出现质量方面的问题,那么后续的施工质量自然也难以保障,甚至还会威胁项目施工安全,因此,在工程项目审计中必须重点关注隐蔽工程。

1、隐蔽工程审计的特点

1.1查验困难

隐蔽工程是整个建筑工程中最隐蔽的部分,具有极强的隐蔽性特点。由于后续施工会对其进行掩盖,因此,在审计查验的时候需要破坏该项工程的部分内容才能够完成专业检测及检定工作,待查验完毕后,还需再次进行恢复处理。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工程整体造价,且会影响项目的正常运营。审计人员往往只能够通过收集到的项目资料及各类财务凭证进行查验分析,采用抽样审计的方式对屏蔽工程的部分样本进行合理的检验。

1.2要求较高

当前,建筑行业针对工程项目的审计依然缺乏统一的、行之有效的计量标准。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也有待加强,一些工程管理人员很可能为了自己的一己私欲而在隐蔽工程中弄虚作假,若审计人员不具备良好的专业能力,不能全面掌握工程建设的各个要点,就无法及时发现隐蔽工程中存在的问题,降低审计工作质量。

1.3滞后性

审计是项目建设中的重要环节,但其无法实现对工程建设全过程的监管,且大部分审计工作都只能在工程完工后进行,审计人员无法亲临现场参与施工监督管理工作,因而缺乏现场经验,仅凭工程资料难以获取有利线索,致使隐蔽工程的审计难度进一步加大。对于施工方及建设方而言,隐蔽工程直接关乎自身的利益能否实现,并对整个项目的工程造价、施工安全及进度都具有较大的影响,施工方极有可能为了实现自身的经济利益,而在隐蔽工程中“做手脚”,给审计工作造成不便。

2、隐蔽工程审计的主要方式

2.1事前、事中、事后审计相结合

由于隐蔽工程在完工后极难进行查验及复核,因此,审计部门必须针对这项问题,采取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审计工作[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首先,在工程施工前期,对工程设计图纸、具体的施工方案、施工合同等一手资料进行全方位了解,掌握隐蔽工程的造价结算方法,分析工程潜在的风险因素;其次,在工程施工环节,按照指定的审计方案,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与不定期抽查,就发现的问题与工程监理单位及管理部门展开沟通,确保隐蔽工程施工的规范性与合理性;最后,在工程建设完毕后,需依据企业上报的隐蔽工程结算资料进行事后审计,确保隐蔽工程结算资料与实际项目建设相符合。

2.2全面审计与重点审计相结合

在对隐蔽工程进行审计的过程中,要结合项目的建设特点、施工流程、工作量等进行全面分析,采取全面审计与重点审计相结合的方式,抓住关键环节,找准审计工作的切入点,扩大对疑点问题的审计范围,从而提升审计效果。

3、隐蔽工程审计的工作方法

3.1分析复核法

审计人员在开展审计工作时,要对隐蔽工程的施工现场进行全面了解,充分掌握项目工程的设计、施工、造价费用等各项资料,分析工程设计图纸是否满足整个工程的建设需求,防止产生预估设计等问题,检查监理人员的监理日志是否与工程竣工资料、合同事项相吻合,针对发现的不合理部分,需及时对工程量进行复核。在工程招投标环节,应合理的对竣工结算的工程量进行预估,科学的计算出隐蔽工程的工程量。针对施工单位在投标标价中提供的明显高于定额单价或者竣工结算量明显高出设计范围的现象,要加强审计分析,依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要求设计单位作出适当的调整。部分隐蔽工程的施工随意性较大,不便于进行随机抽查,审计人员要对该部分工程量进行复核,确保隐蔽工程的结算能够有理有据,实现对工程费用的有效控制[3]。

3.2现场查验法

针对部分容易恢复的隐蔽工程,可以采用现场查验的审计方法。通常对该部分项目进行审计不会对整个工程质量及安全带来影响,但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工程量。为确保审计效果,审计人员必须做好现场查验工作。一方面,在进行现场查验前,需要掌握工程的各项施工资料,熟悉施工图纸、工程记录、监理等内容,与监理人员及工程管理人员保持良好的沟通,找准现场管理的关键环节及薄弱环节,深入分析隐蔽工程在施工各环节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在审计工作中一旦发现工程管理人员不具备建筑工程专业知识基础、未能按照要求落实监管工作、工程监理人员玩忽职守、监理记录与设计标准存在偏差、工程量严重不符等现象,需及时采取现场查验的方法对不合理内容进行查验与分析,将施工单位虚报的该部分费用进行适当的扣减。

3.3重要材料用量抽样法

材料质量控制是保证工程整体施工质量的前提,在审计隐蔽工程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对材料质量的检验[4]。针对工程施工所采用的主要材料及重要材料采取抽样的方式进行抽查与复核,确保工程量的完整性与真实性。加强对工程记录、超工程量等问题的审计,从根本上对施工单位的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等行为进行防范。以工程建筑的混凝土工程为例,若发现施工单位所上报的混凝土用量明显高于材料预算用量,或者与现场勘查资料存在明显偏差,则应当对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进行抽样检测。结合施工现场的进场登记资料及监理日志进行综合分析与比对,计算出混凝土配合比,若混凝土的用量与设计预算不相符合,则能够判定隐蔽工程存在虚假信息。

4、结束语

隐蔽工程的审计工作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工程审计的重难点所在。由于隐蔽工程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审计部门在对该分部内容进行审计时,有必要采用一系列特殊的方法来达到审计目的。审计人员必须结合实际,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明确意识到隐蔽工程审计与项目整体质量、成本以及安全之间的重要联系,严格按照项目审计要求规范落实审计工作,实现对施工成本的有效控制及施工单位的有效监管,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保障工程施工质量、安全及效益。

参考文献

[1]刘鹏程.如何做好隐蔽工程审计工作[J].住宅与房地产,2018(19):56.

[2]黎廷祥,张洁.隐蔽工程审计方式与方法[J].贵州电力技术,2016,19(06):78-79+90.

[3]钟素琴.建筑安装工程中隐蔽工程项目审计要点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09):254.

[4]程岩,曾定帮.浅议隐蔽工程的审计技巧[J].现代经济信息,2013(19):216.

论文作者:王化乾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8

标签:;  ;  ;  ;  ;  ;  ;  ;  

隐蔽工程审计工作方法探究论文_王化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