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东南州麻江县人民医院 贵州麻江 557699)
摘要:目的 锁定加压钢板与单纯钢板螺钉内固定对四肢骨折的效果对比分析。方法 对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84例四肢骨折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入院时的单双床号,分为研究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通过单纯钢板螺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研究组通过锁定加压钢板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四肢骨折疗效明显,术后骨折部位的愈合速率较快,肢体功能恢复良好,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锁定加压钢板;单纯钢板螺钉内固定;四肢骨折;效果
四肢骨折是临床中较常见的疾病类型,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事故、建筑工伤引起的四肢骨折发生率也越来越高,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1]。切开复位螺钉内固定手术是临床中较常见的治疗方式,但疗效一般,可能引发骨缺血、坏死等一系列不良情况,预后较差。随着微创手术的应用,锁定加压钢板为四肢骨折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方式,能有效提高骨折部位的固定强度,改善患者预后[2]。本次研究对比了锁定加压钢板与单纯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对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84例四肢骨折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入院时的单双床号,分为研究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研究组中男性25例,女性17例,年龄35~58岁,平均年龄(43.25±4.84)岁,其中肱骨骨折10例,尺桡骨骨折11例,股骨骨折5例,胫腓骨骨折16例;对照组中男性26例,女性16例,年龄36~59岁,平均年龄(42.91±5.05)岁,其中肱骨骨折8例,尺桡骨骨折10例,股骨骨折6例,胫腓骨骨折18例。所有患者均对研究情况知情,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基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X线片检查,若患者有感染症状,则应先进行抗感染、营养支持治疗;若患者有严重的肿胀,则应在镇痛消肿后在进行手术。上肢骨折患者给予臂丛麻醉,下肢骨折患者给予硬膜外麻醉。对照组通过单纯钢板螺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方法如下:术前进行石膏外固定或牵引稳定骨折,避免对邻近组织造成损伤,牵引复位后,适当进行骨膜剥离,剥离的具体范围与钢板的大小有关,对骨折后方进行固定,放置钢板,并嵌入螺钉。研究组通过锁定加压钢板进行治疗,方法如下:根据患者影像学检查结果,制定具体的手术方案。闭合复位后,维持闭合部位力度以及长度,通过克氏针进行固定,严密监测患者情况,避免影响钢板放置。在骨折部位作2~3cm小切口,逐层分离后,在骨膜外、肌肉下间隙置入钢板,在X线机透视下明确钢板的具体位置,在钢板的近端置入1枚螺钉、远端置入1枚螺钉。当复位成功后,近端及远端需要再置入锁定螺钉,螺钉数量一般为2~4枚,之后逐层缝合。若患者为关节内骨折,则需切开后进行解剖复位治疗。术后给予维生素、低分子肝素等,预防感染、深静脉血栓,术后1后引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
1.3观察指标
随访12个月,对比两组优良率、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优:关节无畸形、疼痛,肢体缩短<1cm,可正常活动;良:关节无畸形,有疼痛感,肢体活动范围<50%,肢体缩短<2cm;一般:关节成角畸形<10°,疼痛明显,肢体缩短<3cm,活动范围>50%。
1.4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通过(平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通过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若P<0.05,则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愈合时间对比
研究组平均愈合时间(5.76±0.84)个月,对照组平均愈合时间(7.74±1.25)个月。两组对比有明显差异(t=8.520,P=0.000)。
2.2优良率对比
研究组优良率为88.10%,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P<0.05。如下表1所示:
表1 两组优良率对比[n(%)]
2.3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对照组出现8例感染,9例骨不连,6例内固定松动,并发症发生率54.76%;研究组出现2例感染,1例骨不连,1例内固定松动,并发症发生率9.52%。两组对比有明显差异(X2=19.704,P=0.000)。
3.讨论
四肢骨折是骨科中的常见病症,发生骨折后,会对局部软组织、骨质、骨折部位的血液运输造成影响,损伤关节功能,从而引发皮肤坏死、感染等并发症[3]。临床中合理的内固定、解剖复位、肢体功能恢复等对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单纯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可能导致骨缺血、坏死等,同时术中需要剥离骨膜及周围软组织,术后容易发生移位、内固定松动、感染等并发症,预后较差[4]。相比之下,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稳定性更强,通过对钢板及螺钉的整体锁定设计,有效减少了术中对患者的损伤,对正中神经影响较小[5]。且内固定物的安装简单,抗扭转、抗弯曲效果好,复位成功率高,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锻炼,肢体功能恢复良好。此外,该手术方式还能对骨折处软组织、骨膜起到保护作用,大大降低了血流不畅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四肢骨折疗效明显,术后骨折部位的愈合速率较快,肢体功能恢复良好,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黄成校,李汉湘,高超,等.锁定加压钢板与单纯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疗效分析[J].西部医学,2015,27(8):1166-1168.
[2]王营.锁定加压钢板与单纯钢板螺钉内固定对四肢骨折的治疗效果比较[J].中国伤残医学,2016,24(18):30-31.
[3]肖龙.单纯钢板螺钉内固定与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效果比较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30):140-141.
[4]唐华军,胡孔和,刘建平,等.锁定加压钢板与单纯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比较[J].现代临床医学,2017,43(3):213-214.
[5]刘艳峰.锁定加压钢板与单纯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研究[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7,1(3):161-162.
论文作者:吴本平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5
标签:钢板论文; 螺钉论文; 患者论文; 并发症论文; 发生率论文; 对照组论文; 肢体论文; 《航空军医》2018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