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MLC—500增产柴油及液化气新剂在庆炼重油催化装置的工业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辛利[1](2018)在《富芳组分加氢处理—催化裂化组合过程高效转化应用基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催化裂化(FCC)是炼厂重油轻质化的重要手段,承担着以重质原料油生产轻质油品和化工原料的重任。近年来,随着原油的劣质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以及生产需求的改变,FCC工艺不得不面对富芳组分的加工。相比于常规催化料,富芳原料中以多环芳烃为核心的芳香组分裂化性能差,转化率低,轻质产品收率低,生焦倾向严重。因此,实现富芳组分的高效转化是目前催化裂化工艺面临的重要问题。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加氢处理-催化裂化组合的工艺过程,通过对富芳组分中难以裂化的多环芳烃结构进行加氢处理,降低其芳香度,而后进行催化裂化,以促进芳烃结构的转化,获得更高的目标产物收率。本文对富芳组分在该组合过程中的催化转化行为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探索了催化新策略,合成了催化新材料,提出了利用新路径,力求达到促进富芳组分的高效转化的目的。首先选用富芳重油为研究对象,对其在组合过程中的转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直接催化裂化,富芳重油加氢后再催化裂化其催化裂化性能得到显着提升,转化率以及液收率显着提高,同时降低干气、焦炭收率,汽油产品烃类族组成得到改善、硫含量大幅降低。催化裂化催化剂中的活性基质能够显着促进加氢重油的转化,提高汽油、液化气等轻质产品收率;催化剂中ZSM-5分子筛的引入降低了加氢重油的转化率以及汽油收率,但能够抑制焦炭生成,并且显着提高低碳烯烃收率。针对目前炼厂降低柴汽比的生产需求以及富含多环芳烃的催化裂化轻循环油(LCO)利用困难的问题,本文对LCO进行了加氢处理-催化裂化组合工艺的转化研究,将LCO转化为富含单环芳烃的高辛烷值汽油和液化气产品。实验结果显示,LCO中的多环芳烃在加氢过程中主要发生部分饱和反应生成环烷芳烃。LCO加氢后,其催化裂化性能大幅改善,转化率提高22.14 wt.%,汽油收率提高近20个百分点,焦炭收率明显下降,组合过程初步实现了LCO的高效转化。适当提高反应温度、增大剂油比以及保持催化剂适中活性有利于加氢LCO的转化。分析表明,环烷芳烃在催化裂化中除发生裂化反应外,其发生脱氢反应重新生成多环芳烃的过程是制约LCO进一步高效转化的关键因素。以四氢萘为环烷芳烃模型化合物,对其在催化裂化行为进行研究。实验发现,环烷芳烃在具有开阔孔道结构和高酸密度的Y型分子筛上转化率高,但氢转移反应剧烈,脱氢选择性高,而开环选择性低;而ZSM-5孔道限制作用使得环烷芳烃转化率低,但是氢转移反应发生程度低,开环选择性高。基于此,本文制备了介孔以及纳米ZSM-5分子筛。评价结果表明,ZSM-5分子筛酸位可接近性的改善能够在维持环烷芳烃高开环选择性的同时显着提高环烷芳烃的催化裂化转化率。鉴于介孔以及纳米ZSM-5分子筛存在难以大规模工业制备以及稳定性差的问题,本文成功合成了结晶度高、水热稳定性好、易于生产的纳米团聚状ZSM-5分子筛。相比于常规ZSM-5分子筛,合成的新形貌分子筛有着显着增加的外比表面积及可暴露的酸性位。将ZSM-5纳米团聚体分子筛作为助剂加入到Y型主剂中用于加氢LCO的催化裂化后,加氢LCO中的环烷芳烃的开环裂化反应获得明显促进,加氢LCO转化率得到提高,产物分布获得优化。最后,本文尝试了对LCO进行深度加氢而后催化裂化的转化路线。结果表明,此方案可以实现LCO的深度转化,转化率超过90 wt.%,液化气及汽油收率分别大于30 wt.%及50 wt.%;汽油产品中芳烃组分占76 wt.%以上,并且主要为甲苯及C8芳烃,从组分上看,该汽油产品适合作为芳烃抽提原料。将深度加氢LCO催化裂化汽油产品同工业芳烃抽提装置DCC汽油抽提原料进行性质比较,发现其主要指标优于工业DCC汽油抽提料,阐明了深度加氢LCO汽油产品作为芳烃抽提原料的可行性。
孙博[2](2018)在《硫转移助剂对重油催化裂化装置影响的研究》文中提出炼化企业的催化裂化装置的生产过程中,由于加工的原料中含硫量不断增加,导致烧焦产生的烟气中二氧化硫等污染物也越来越高。目前,国家对炼化企业烟气排放指标要求日趋严格,为满足国家的环保要求,吉林石化公司Ⅱ催化裂化装置为了降低烟气中SO2含量,采取了诸多措施,硫转移助剂是一种流化性能与催化裂化催化剂类似的固体吸附脱硫助剂,对于降低烟气中SO2含量由较好效果。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炼油技术的发展状况。我国东北中国工业区面临着空气质量差的环境问题,降低烟气中的污染物排放迫在眉睫。吉林石化公司Ⅱ催化裂化装置在生产运行过程中,遇到了诸多生产瓶颈问题,但是通过检修和工艺动改,不断完善工艺流程和设备设施,在降低装置能耗和安全环保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本文详细研究了青岛石油大学研发的SFTS-1型硫转移助剂在吉林石化公司Ⅱ催化裂化装置的应用效果。对硫转移助剂加入前、加入过程中以及加入后的数据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助剂可以有效降低烟气中二氧化硫的排放,而且随着硫转移剂加入量的提高,烟气中硫化物的脱除率会提高,当加入量为藏量的3%时,脱硫效果达到最佳,达到58.5%。烟气中的二氧化硫的浓度与原料中的硫含量紧密相关,原料中的硫含量越高,烟气中二氧化硫浓度越高,但其浓度并不与原料硫含量成线性关系。分析产品中的硫含量变化,柴油和干气中的硫含量在使用硫转移助剂后,明显增加,说明硫转移助剂将催化裂化反应生成焦炭中的硫转移至干气和柴油中,硫元素可以在下游装置进行回收。实验结果表明在有效的范围内应用硫转移剂,对重油催化裂化装置的产品收率和产品质量方面没有不利影响。在硫转移助剂的使用过程中,装置四机组烟机发生了结垢现象。烟机结垢的原因有原料中的铁离子含量增加,金属离子在催化剂的表面及孔道中富集,加速了催化剂细粉的静电吸附作用,容易造成烟机结垢。硫转移助剂中含有稀土元素、铁元素、钒元素、钙元素和磷元素等。结果证明稀土对硫化物的生成有促进作用,铁、钙、磷元素在500℃至600℃的高温时,在硫化物的作用下容易生成低熔点的硫酸钙等化合物,导致造成烟机结垢。为了解决烟机结垢问题,提高新鲜剂在系统内的置换量,提高催化剂单耗,降低再生催化剂中的重金属含量。
叶红[3](2016)在《制备过程对FCC催化剂水热稳定性的影响》文中提出催化裂化(FCC)是石油加工工业主要的重油轻质化工艺过程,FCC催化剂是催化裂化技术发展的至关重要因素。FCC催化剂的微孔是催化裂化反应的主要场所,而实际工业生产中催化裂化的反应条件会破坏其微孔结构。目前,多孔材料的表征有较大的难度,孔隙结构的变化特征及其对催化裂化反应性能的影响在国内研究较少。因此,研究FCC催化剂的水热稳定性及老化后微孔比表面积与反应性能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大量实验、相应分析表征和性能评价,提出了分子筛微孔结构水热稳定性的评价条件、验证了催化剂孔结构水热稳定性的现有评价方法;研究了分子筛制备过程和FCC催化剂制备过程对成品孔结构影响的各种因素,认识了各因素的影响规律,优化了催化剂制备工艺条件,并进行了工业化生产。通过实验研究确定了分子筛微孔结构部分坍塌时的条件,并将其作为考察分子筛水热稳定性的评价标准。在分子筛改性过程中,考察了一次离子交换、焙烧和二次离子交换过程中各个因素对分子筛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子筛中La2O3含量高、Na2O含量低,则分子筛水热稳定性好,Na2O含量对分子筛水热稳定性的影响大于La2O3的影响。设计实验研究表明,在催化剂的水热老化处理和随机取样进行比表面分析过程中,老化样品在老化装置中所处的位置和取样的随机性对微孔比表面积分析没有明显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催化剂制备过程的原料及工艺条件对催化剂老化后微孔比表面积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子筛质量、基质及粘结剂比例、酸铝比、酸化时间、温度比值以及焙烧温度都会对催化剂的水热稳定性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得到了催化剂制备的优化工艺条件。根据实验室得到的优化条件,进行了FCC催化剂的工业生产,得到了质量稳定、水热稳定性良好的FCC催化剂产品。
刘进峰[4](2014)在《多产柴油的FCC催化剂的改性研究》文中指出针对国内成品油市场柴油资源总体短缺、柴油供不应求的现状,通过对FCC催化剂进行一系列改性,可达到催化裂化过程中增产柴油的目的。本文基于FCC催化剂作用原理,对分子筛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水热改性、酸改性、稀土改性、磷改性,对高岭土基质进行了酸处理,并通过XRD、BET、吡啶吸附红外光谱表征和小型固定流化床催化剂评价装置,考察改性对分子筛催化剂硅铝比、孔结构和酸性中心酸特性等物化性质的作用,以及对催化裂化产品分布、产品质量的影响。实验过程中,对Y型分子筛进行600℃的水蒸气处理,得到结晶度较高、硅铝比提高至10.35的分子筛,同时产生大量作为L酸中心的非骨架铝;采用0.20mol/L的草酸溶液处理水热改性后的分子筛,可有效脱除分子筛孔道中的非骨架铝,使分子筛的L酸中心数量减少,同时催化剂的孔容增加0.03cm3/g,比表面积增加17m2/g;稀土改性可提高催化剂的转化率,有效降低汽油烯烃含量,当催化剂中RE2O3量为3.5%时(分子筛引入量10.0%),转化率提高6.8%,柴油产率下降3.4%,汽油产率提高4.1%,汽油烯烃含量降低6.6%,当催化剂中RE2O3含量大于3.5%时产品选择性变差;在稀土改性的基础上引入磷元素,通过磷和稀土相互作用,可改善柴油产率下降的现象,给分子筛引入1.5%的磷元素,可使柴油产率提高2.7%,转化率降低2.3%,DI值为4.85,大于水热改性分子筛催化剂的4.02和稀土改性分子筛催化剂的3.45,柴油选择性最优;在70℃下,将高岭土基质用浓度为0.10mol/L的盐酸溶液处理120min,催化剂比改性前孔容增加了0.03cm3/g,比表面积增加了15m2/g。采用小型固定流化床评价改性催化剂和对比催化剂,评价结果表明:改性后得到的多产柴油FCC催化剂转化率为68.74%,比对比剂低1.35%,柴油产率为18.37%,比对比剂提高1.81%,汽油产率为44.97%,比对比剂降低2.45%,柴汽比为0.41,焦炭和干气产率均有小幅度增加。改性催化剂的DI值为4.90,大于对比剂的4.11,可表明改性催化剂的柴油选择性更优。
刘艳[5](2013)在《多产柴油重油催化裂化催化剂研究进展》文中提出总结了Grace Davison公司等国外公司研制的多产柴油RFCC催化剂进行了总结,如Midas-300,HDXtra等;详细介绍了国产多产柴油RFCC催化剂的物化性质、适用范围和应用效果,包括LRC-99、MGD工艺专用催化剂RGD-1等;对多产柴油RFCC催化剂的研制开发提出了建议。
周通[6](2012)在《催化裂化多产丙烯助剂工业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丙烯及其衍生物是三大合成材料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保持了强劲的需求增长,原油劣质化使蒸汽裂解原料石脑油受到了限制,影响丙烯产出量增加,而其它替代的专有技术也受各种因素影响无法大规模上产,因此原料来源更广、操作成本更低的催化裂化装置在生产丙烯上能发挥积极作用。通过对催化裂化多产丙烯技术的调查分析,根据全厂和催化裂化装置的实际情况,选择在常规催化裂化装置上使用助剂,以提高丙烯产率;对多产丙烯的助剂进行了小试和中试评价,筛选出高效的多产丙烯助剂进行工业试验,结果表明:在催化剂中加入4m%的多产丙烯多产助剂后,丙烯收率提高了17.5%。在大量工业应用的数据上,总结归纳出多产丙烯助剂的使用规律。助剂的活性高,增产丙烯的能力强;助剂在催化剂中的浓度越高,丙烯产率越高,当助剂浓度高到一定程度后丙烯产率反而会下降;助剂使用在不同的催化剂中,多产丙烯的能力是不一样的;粗汽油回炼有利于增产丙烯;原料密度越小,丙烯收率越高;反应温度越高,丙烯收率越高。在常规FCC装置使用多产丙烯助剂,对原料、催化剂和操作均没有特殊要求,装置无需改造,使用灵活,不影响产品质量,而且装置的效益明显增加,投入与产出比超过8。
李国涛[7](2011)在《前置烧焦式催化裂化装置的过程建模、模拟及工艺优化》文中研究表明针对前置烧焦式催化裂化装置对原料适应性强、焦炭在没有或少量CO助燃剂作用下完全燃烧和再生剂含碳量低的特点,考虑到提升管、沉降器、一段烧焦罐和二段密相床再生器互相耦连以及一段烧焦罐气固流动复杂性,本文建立其严格稳态机理模型,并开发相应过程模拟程序。提升管模型的建立基于Gupta等的一维稳态模型,采用实组分与虚拟组分反应动力学,并与物料衡算方程、能量衡算方程与流化状态计算模型相耦合;流化状态计算基于固体颗粒团聚模型;鉴于反应网络中存在大量反应,模型方程建立采用体积单元法。沉降器模型包括自由域模型和汽提段模型;自由域中不存在化学反应,仅考虑出口旋风分离器压降效应;可汽提焦炭量的计算基于多级汽提模型,并与物料衡算方程和能量衡算方程耦合,构成汽提段模型。前置烧焦罐的流化状态计算基于固体颗粒团聚模型,耦合焦炭燃烧动力学模型、物料衡算方程和能量衡算方程,考虑出口快速分离装置压降效应。二段密相床再生器模型包括密相区模型和稀相区模型;密相区流化状态计算采用气固全混流模型,床层空隙率采用经验关联式计算,耦合焦炭燃烧动力学模型、物料衡算方程和能量衡算方程;稀相区采用纯气相平推流反应器模型,并考虑了轴向气相静压损失、气相与器壁摩擦压力损失和出口旋风分离器压降损失。基于Aspen Custom ModelerTM软件平台,开发了前置烧焦式催化裂化装置的过程模拟程序。为突破该软件难于求解拥有庞大变量总数及复杂常微分方程组数学模型的限制,对提升管模型、烧焦罐模型和二段密相床再生器稀相区模型的求解采用软件平台基础上Fortran语言补充编程的方法。本文考察了原料油流率和原料油温度等七个关键工艺参数对全装置稳态运行影响,以期为装置现场操作、工程设计及工艺优化提供有益借鉴。本文对提升管注入终止剂技术、再生器催化剂取热器技术和富氧再生技术在装置上应用进行模拟分析。提升管注入终止剂可控制高温条件油气与催化剂接触时间,装置产品分布能够得到调节。再生器增设取热器,调节取热器负荷,可控制提升管原料油进口处气固平衡温度和装置剂油比。富氧再生技术应用强化了再生器烧焦能力,改善了装置平衡剂活性及选择性。三种技术优劣互补、互相配合所形成的新型组合工艺,提高了装置操作灵活性,可达到装置剂油比可控、油气裂化反应温度可控、高温条件油气与催化剂接触时间可控及强化再生器再生效果的目的。
王巍慈,赵伟林,李晓光[8](2011)在《蜡油催化裂化装置增产柴油的工业试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介绍增产柴油方案在抚顺石化公司催化裂化装置上的应用情况。工业试验结果表明:通过调整反应-再生系统、分馏系统操作参数和选用DMC-2增产柴油催化剂等措施,产品分布得到改善,柴油收率提高3.77百分点,轻质油收率提高1.81百分点,总液体收率提高1.06百分点,柴油与汽油质量比增加0.10。采取增产柴油方案后,柴油馏程拓宽,十六烷值略有下降;汽油烯烃含量下降,辛烷值基本不变,诱导期延长;对干气和液化气的质量无不良影响;装置能耗降低,总体经济效益每年可增加约3 772万元。
刘其武[9](2009)在《重油催化裂解多产低碳烯烃反应器结构的热模研究》文中指出乙烯和丙烯都是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近年来市场需求旺盛,尤其是丙烯。乙烯和丙烯主要来源于石脑油的蒸汽裂解。在我国,受原料限制,蒸汽裂解的生产能力难有大的发展,而且丙烯的产量在很大程度上受乙烯产量的限制。重油资源丰富,价格相对低廉,重油催化裂化多产乙烯和丙烯受到广泛关注。本论文以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TSRFCC)技术为基础,在新建提升管催化裂化试验装置上开展的工作。新建装置解决了原有提升管催化裂化试验装置所存在的提升管内催化剂返混较严重、油气入口气速较低及无法实现轻重原料组合进料等几个主要不足。通过增设预提升段,提高了提升管油气的入口气速,有效减少了提升管内催化剂颗粒之间的返混;通过提高催化剂藏量和原料处理量,使得新装置对于反应温度和停留时间的控制更加具有灵活性;通过增设双层进料系统,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组合进料,在进料方式的选择上也更加灵活。这些改进都为更好地开展科研工作提供了平台。在同样操作条件下,与原有装置相比,其干气和焦炭产率更低,轻油收率更高。利用新装置,以抚顺常渣、齐鲁混合C4及恒源轻汽油为原料,采用LTB-2催化剂,进行了组合进料的配比实验和两段提升管催化裂解多产低碳烯烃(TEP)技术两段反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与抚顺常渣单独反应相比较,混合C4与抚顺常渣的组合进料能使丙烯产率显着增加。混合C4回炼比的逐渐增加能使得丙烯和乙烯产率都随之增加,但是过大的回炼比又会使二者产率开始降低,综合考虑认为混合C4与抚顺常渣适宜的配比在25%30%之间。以此为基础进行的TEP两段反应实验中,在一段反应的混合C4回炼比未超过预期的25%、二段反应将一段重馏分汽油、一段柴油及一段重油混合进料的不利情况下,新鲜原料的单程转化率仍然达到了85.77%,总液收为77.81%,低价值产物产率仅为11.72%。在获得高乙烯和丙烯选择性的同时,乙烯和丙烯产率之和达到了39.21%。两段反应的汽油产率为23.16%,其中的芳烃含量达到了64.93%,可以作为高辛烷值汽油调和组分。若混合C4回炼比达到预期值,二段重质原料分开进料,预计两段反应后能获得超过40%的乙烯加上丙烯收率,由此体现了TEP技术在多产乙烯和丙烯方面的明显优势。
钱伯章,朱建芳[10](2008)在《我国清洁汽油发展趋势及生产技术进展》文中研究表明生产清洁汽油燃料是当今世界炼油厂发展的主旋律和主课题之一。评述了我国汽油标准变化的主要方面,重点介绍了清洁汽油的生产技术发展,包括开发降烯烃催化剂或助剂、加氢脱硫降烯烃技术、开发脱硫催化剂和助剂、增产清洁汽油的调和组分以及生物燃料的发展进展。
二、MLC—500增产柴油及液化气新剂在庆炼重油催化装置的工业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MLC—500增产柴油及液化气新剂在庆炼重油催化装置的工业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富芳组分加氢处理—催化裂化组合过程高效转化应用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多环芳烃在催化裂化过程中的转化行为研究 |
1.2.1 多环芳烃自身转化行为 |
1.2.2 多环芳烃对催化裂化反应的阻滞作用 |
1.3 劣质催化料加氢预处理技术开发现状 |
1.3.1 FRIPP的催化原料油加氢预处理技术 |
1.3.2 RIPP的蜡油加氢预处理技术 |
1.4 催化裂化轻循环油加工利用研究进展 |
1.4.1 近年我国柴汽比的变化 |
1.4.2 催化裂化轻循环油的一般性质 |
1.4.3 催化裂化轻循环油加工利用途径 |
1.4.4 轻循环油加氢处理-催化裂化加工利用途径的优势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装置 |
2.1.1 富芳组分加氢装置 |
2.1.2 催化裂化微反评价装置 |
2.2 实验方法 |
2.2.1 馏分切割 |
2.2.2 四组分测定 |
2.2.3 元素分析 |
2.2.4 红外光谱 |
2.2.5 核磁共振 |
2.2.6 催化剂制备 |
2.2.7 催化剂水热老化 |
2.3 反应产物分析 |
2.3.1 气体产物分析 |
2.3.2 液体产物分析 |
2.3.3 催化剂焦炭分析 |
2.4 催化材料性质主要表征方法 |
2.4.1 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XRD) |
2.4.2 低温氮气吸脱附 |
2.4.3 程序升温脱附分析(NH_3-TPD) |
2.4.4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
2.4.5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2.4.6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三章 富芳重油加氢处理-催化裂化性能研究 |
3.1 前言 |
3.2 富芳重油的主要性质 |
3.3 富芳重油加氢前后催化裂化性能对比 |
3.3.1 富芳重油加氢前后性质变化 |
3.3.2 富芳重油加氢前后催化裂化产物分布对比 |
3.3.3 富芳重油加氢前后催化裂化产品性质对比 |
3.4 催化剂活性基质在加氢重油催化裂化中的作用 |
3.5 催化剂分子筛组成对加氢重油催化裂化转化的影响 |
3.5.1 分子筛活性组分对加氢重油产物分布的影响 |
3.5.2 分子筛活性组分对加氢重油产品性质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催化裂化轻循环油加氢处理-催化裂化转化规律研究 |
4.1 引言 |
4.2 催化裂化轻循环油及催化剂性质 |
4.3 催化裂化轻循环油中多环芳烃加氢饱和规律研究 |
4.3.1 反应温度对多环芳烃加氢饱和的影响 |
4.3.2 反应压力对多环芳烃加氢饱和的影响 |
4.3.3 空速对多环芳烃加氢饱和的影响 |
4.3.4 氢油比对多环芳烃加氢饱和的影响 |
4.4 轻循环油加氢前后催化裂化行为对比 |
4.4.1 催化裂化产物分布对比 |
4.4.2 催化裂化产品性质对比 |
4.5 不同反应条件下加氢LCO的催化裂化行为 |
4.5.1 不同反应温度下加氢LCO催化裂化行为 |
4.5.2 不同剂油比下加氢LCO催化裂化行为 |
4.5.3 催化剂活性衰减对加氢LCO催化裂化的影响 |
4.5.4 催化剂焦炭污染对加氢LCO催化裂化的影响 |
4.6 反应规律对轻循环油加氢处理-催化裂化的启示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环烷芳烃模型化合物催化裂化条件下反应特性研究 |
5.1 引言 |
5.2 四氢萘在催化裂化温度条件下的热裂化反应 |
5.3 四氢萘在USY及 ZSM-5 分子筛上的催化转化历程 |
5.3.1 反应进度对四氢萘转化率的影响 |
5.3.2 反应进度对四氢萘转化路径的影响 |
5.3.3 反应进度对四氢萘产物分布的影响 |
5.4 低转化率下四氢萘的催化裂化反应行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环烷芳烃催化裂化高性能催化剂的研究 |
6.1 引言 |
6.2 环烷芳烃在Y型催化裂化催化剂上的转化 |
6.2.1 催化剂活性对环烷芳烃催化转化的影响 |
6.2.2 温度对环烷芳烃催化转化的影响 |
6.2.3 剂油比对环烷芳烃催化转化的影响 |
6.3 环烷芳烃在介孔ZSM-5 催化剂上的转化性能 |
6.3.1 介孔ZSM-5 分子筛的制备 |
6.3.2 介孔ZSM-5 分子筛的表征 |
6.3.3 介孔ZSM-5 分子筛的催化性能 |
6.3.4 介孔ZSM-5 分子筛性质与催化性能的关联分析 |
6.4 环烷芳烃在小晶粒ZSM-5 催化剂上的转化性能 |
6.4.1 纳米ZSM-5 分子筛的制备 |
6.4.2 纳米ZSM-5 分子筛的表征 |
6.4.3 纳米ZSM-5 分子筛的催化性能 |
6.5 环烷芳烃在ZSM-5 纳米团聚体上的转化性能 |
6.5.1 ZSM-5 纳米团聚体形貌结构的提出思路 |
6.5.2 ZSM-5 纳米团聚体的制备 |
6.5.3 ZSM-5 纳米团聚体的表征 |
6.5.4 ZSM-5 纳米团聚体的催化性能 |
6.6 加氢LCO在 ZSM-5 纳米团聚体助催化剂下的转化性能 |
6.6.1 催化裂化产物分布对比 |
6.6.2 催化裂化产品性质对比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深度加氢轻循环油催化裂化生产芳烃及液化气的探索 |
7.1 前言 |
7.2 深度加氢LCO催化裂化反应行为特性 |
7.2.1 深度加氢LCO催化裂化产物分布 |
7.2.2 深度加氢LCO催化裂化汽油产物作为芳烃抽提原料的可行性 |
7.2.3 汽油中非芳烃组分及液化气组分性质 |
7.3 深度加氢LCO催化裂化汽油作为抽提料与DCC汽油抽提料的对比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硫转移助剂对重油催化裂化装置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炼油技术发展的现状 |
1.1.2 研究催化剂及助剂对催化裂化装置影响的意义 |
1.2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
1.2.1 催化剂在国外的研究现状 |
1.2.2 催化剂在国内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所做的工作 |
第2章 炼油厂重油催化裂化工艺装置概述 |
2.1 催化裂化装置概述 |
2.1.1 反应再生系统 |
2.1.2 催化分馏系统 |
2.1.3 吸收和稳定系统 |
2.1.4 能量回收系统 |
2.2 重油催化裂化装置检修及工艺动改情况 |
2.2.1 2014年检修及工艺动改情况 |
2.2.2 2015年检修及工艺动改情况 |
2.2.3 2016年检修及工艺动改情况 |
2.3 重油催化裂化装置现状 |
2.3.1 稳定塔操作条件优化 |
2.3.2 稳定汽油烯烃含量调整 |
2.3.3 烟气脱硫塔“烟羽”现象 |
2.3.4 待生线路催化剂流化不畅 |
2.3.5 干气中碳三含量降低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SFTS-1硫转移剂在重油催化裂化装置的工业试验 |
3.1 试验的目的 |
3.2 硫转移助剂机理 |
3.2.1 原料油性质 |
3.2.2 操作条件 |
3.2.3 硫转移剂的主要质量指标和加入方法 |
3.3 试验结果和讨论 |
3.3.1 烟气组成 |
3.3.2 烟气二氧化硫变化 |
3.3.3 装置物料平衡 |
3.3.4 装置汽油质量的变化 |
3.3.5 硫转移剂加入对产品硫分布的影响 |
3.3.6 催化裂化的干气组成 |
3.4 小结 |
第4章 硫转移助剂对烟机结垢的影响 |
4.1 烟机结垢现象 |
4.2 装置原料重金属含量监控数据 |
4.3 系统内催化剂的使用情况 |
4.4 硫转移剂的使用情况 |
4.5 烟机震动变化 |
4.6 总结烟机结垢原因 |
4.7 防止烟机结垢的措施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制备过程对FCC催化剂水热稳定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催化裂化技术及催化剂的进展 |
1.1.1 催化裂化反应机理及工艺技术 |
1.1.2 国外催化裂化催化剂的技术进展 |
1.1.3 国内催化裂化催化剂的技术进展 |
1.2 催化剂孔结构及热稳定性研究 |
1.2.1 活性组元分子筛孔结构的研究 |
1.2.2 基质物质孔结构的研究 |
1.2.3 催化裂化催化剂的水热稳定性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方法 |
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2.1.1 实验药品 |
2.1.2 实验仪器 |
2.2 样品的制备 |
2.2.1 Y型分子筛改性 |
2.2.2 催化剂制备 |
2.2.3 Y型分子筛及催化剂的水热老化 |
2.3 样品的分析表征 |
2.3.1 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XRD) |
2.3.2 X-射线荧光光谱元素分析(XRF) |
2.3.3 低温氮气吸脱附表征 |
2.3.4 硫碳测定仪 |
2.4 催化剂样品的评价 |
2.4.1 水热失活处理 |
2.4.2 微反活性评价 |
2.4.3 小型固定床评价 |
第三章 Y型分子筛的改性及其水热稳定性研究 |
3.1 分子筛老化条件的考察 |
3.1.1 老化装置的技术标定 |
3.1.2 一交料的老化条件 |
3.1.3 一焙料的老化条件 |
3.1.4 二交料的老化条件 |
3.2 制备条件对一交分子筛质量的影响 |
3.2.1 正交实验设计 |
3.2.2 正交实验分析 |
3.3 焙烧对分子筛质量的影响 |
3.4 制备条件对二交分子筛质量的影响 |
3.4.1 NH_4Cl交换量的影响 |
3.4.2 HCl交换过程pH值的影响 |
3.4.3 NH_4Cl淋洗量的影响 |
3.4.4 二交原料的影响 |
3.5 改性分子筛水热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
3.6 小结 |
第四章 催化剂的制备条件及其对水热稳定性的影响 |
4.1 催化剂分析方法的考察 |
4.1.1 微孔比表面积分析过程的考察 |
4.1.2 水热老化过程的考察 |
4.2 催化剂制备条件的影响 |
4.2.1 分子筛质量的影响 |
4.2.2 基质与粘结剂比例的影响 |
4.2.3 成胶酸铝比的影响 |
4.2.4 成胶酸化时间的影响 |
4.2.5 喷雾温度的影响 |
4.2.6 焙烧温度的影响 |
4.3 制备条件对FCC催化剂水热稳定性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五章 分子筛改性及催化剂制备方法的工业应用 |
5.1 工业生产原材料 |
5.2 分子筛的改性 |
5.3 分子筛的性能评价 |
5.4 催化剂的制备 |
5.5 催化剂的反应性能评价 |
5.5.1 原料性质 |
5.5.2 固定床评价 |
5.6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多产柴油的FCC催化剂的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增产柴油方法简介 |
1.2.1 调整反应操作条件 |
1.2.2 增产柴油 FCC 催化剂的使用 |
1.2.3 使用催化剂助剂 |
1.3 研究进展 |
第二章 多产柴油催化剂改性思路 |
2.1 催化裂化反应机理 |
2.2 催化剂改性思路 |
2.2.1 基质的影响 |
2.2.2 分子筛的影响 |
2.2.3 孔分布的影响 |
2.2.4 酸分布的影响 |
2.3 催化剂改性 |
2.3.1 脱铝改性 |
2.3.2 稀土改性 |
2.3.3 磷改性 |
2.3.4 碱土改性 |
2.3.5 基质改性 |
2.4 论文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第三章 实验装置和方法 |
3.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3.2 分子筛的合成工艺 |
3.2.1 合成导向剂 |
3.2.2 合成分子筛 |
3.3 分子筛的改性方法 |
3.3.1 水热改性 |
3.3.2 酸改性 |
3.3.3 稀土改性 |
3.3.4 磷和稀土复合改性 |
3.4 基质的改性方法 |
3.5 FCC 催化剂的制备工艺 |
3.6 催化剂物化性能表征 |
3.6.1 X 射线衍射分析(XRD) |
3.6.2 酸性表征 |
3.6.3 比表面和孔径分布检测 |
3.7 裂化反应性能评价 |
3.7.1 催化裂化反应流程 |
3.7.2 产品分布计算 |
3.7.3 产物分析 |
第四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1 脱铝改性作用 |
4.1.1 水热改性 |
4.1.2 酸改性 |
4.2 稀土改性作用 |
4.3 磷和稀土复合改性作用 |
4.4 改性基质作用 |
4.4.1 处理温度的影响 |
4.4.2 处理时间的影响 |
4.4.3 酸浓度的影响 |
4.4.4 基质改性前后催化剂性质对比 |
第五章 改性 FCC 催化剂裂化反应性能评价 |
5.1 产品分布 |
5.2 汽油族组成 |
5.3 干气和液化气组成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详细摘要 |
(5)多产柴油重油催化裂化催化剂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外多产柴油RFCC催化剂及助剂 |
1.1 Grace Davison公司 |
1.1.1 Ultima系列 |
1.1.2 Distimax |
1.1.3 Midas-300 |
1.2 BASF公司 |
1.2.1 HDXtra |
1.2.2 Stamina |
1.2.3 协同催化剂HDUltra |
1.3 Albemarle公司 |
2 国产多产柴油RFCC催化剂和助剂 |
2.1 LRC-99 |
2.2MGD工艺专用催化剂[10] |
2.3 LDC-971助剂 |
2.3.1 RFCC助剂增产柴油原理 |
2.3.2 LDC-971的工业应用 |
3 展望 |
(6)催化裂化多产丙烯助剂工业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丙烯及其衍生物介绍 |
1.2 丙烯生产介绍 |
1.2.1 蒸汽裂解生产丙烯及其技术发展 |
1.2.2 催化裂化生产丙烯及其技术发展 |
1.2.3 丙烷脱氢生产丙烯及其技术发展 |
1.2.4 乙烯与丁烯歧化反应生产丙烯及其技术发展 |
1.2.5 甲醇制烯烃及其技术发展 |
1.2.6 催化裂解生产丙烯及其技术发展 |
1.3 催化裂化多产丙烯技术介绍 |
1.3.1 催化裂化的历史与工艺简述 |
1.3.2 使用择形分子筛为主的催化剂技术多产丙烯 |
1.3.3 工艺改进配合催化剂的深度裂化技术多产丙烯 |
1.4 丙烯供需情况 |
1.4.1 世界丙烯供需上升 |
1.4.2 我国丙烯供需增长迅速 |
1.4.3 丙烯供需存在矛盾 |
1.5 课题来源、研究思路和内容 |
1.5.1 课题来源 |
1.5.2 研究意义和价值 |
1.5.3 研究思路 |
1.5.4 研究的内容和目标 |
第2章 催化裂化多产丙烯助剂的增产机理 |
2.1 催化裂化生产丙烯的机理 |
2.1.1 宏观的催化裂化反应 |
2.1.2 微观的催化裂化反应 |
2.1.3 催化反应机理 |
2.1.4 催化剂及气固相催化反应 |
2.2 催化裂化用助剂多产丙烯的机理 |
第3章 催化裂化多产丙烯助剂的评价与工业试验 |
3.1 多产丙烯助剂的选择 |
3.1.1 催化裂化装置的作用与特点 |
3.1.2 多产丙烯助剂的选择 |
3.1.3 多产丙烯助剂OMAX的性能 |
3.2 多产丙烯助剂OMAX的实验室评价 |
3.2.1 评价方法 |
3.2.2 评价结果与讨论 |
3.3 多产丙烯助剂OMAX的中试评价 |
3.3.1 评价方法 |
3.3.2 评价结果与讨论 |
3.4 多产丙烯助剂OMAX的工业试验实施方案 |
3.4.1 工业装置概况 |
3.4.2 工业试验实施方案 |
3.4.3 加剂效果 |
3.5 多产丙烯助剂OMAX的工业试验 |
3.5.1 工业试验条件 |
3.5.2 工业试验结果 |
3.5.3 工业试验结果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催化裂化多产丙烯助剂的工业应用研究 |
4.1 影响多产丙烯助剂应用效果的因素 |
4.1.1 催化剂对多产丙烯助剂使用效果的影响 |
4.1.2 添加浓度和种类对多产丙烯助剂使用效果的影响 |
4.1.3 汽油回炼对多产丙烯助剂使用效果的影响 |
4.1.4 原料油性质对多产丙烯助剂使用效果的影响 |
4.1.5 反应温度对多产丙烯助剂使用效果的影响 |
4.1.6 其它因素对多产丙烯助剂使用效果的影响 |
4.2 多产丙烯助剂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4.3 使用多产丙烯助剂与MIP-CGP工艺的比较 |
4.4 多产丙烯助剂应用的效益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和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前置烧焦式催化裂化装置的过程建模、模拟及工艺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前置烧焦式催化裂化装置简介 |
1.2 催化裂化装置的数学建模与模拟 |
1.2.1 催化裂化装置反应动力学 |
1.2.1.1 油气裂化反应动力学 |
1.2.1.2 催化剂结焦失活动力学 |
1.2.1.3 焦炭燃烧反应动力学 |
1.2.2 提升管数学建模及模拟 |
1.2.3 再生器数学建模及模拟 |
1.2.3.1 密相床式再生器数学建模及模拟 |
1.2.3.2 快速床式高效烧焦罐数学建模及模拟 |
1.2.4 催化裂化全装置的数学建模及模拟 |
1.3 过程建模与模拟在催化裂化装置技术改进中的应用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稳态模型的建立 |
2.1 提升管反应器模型 |
2.1.1 模型假设 |
2.1.2 催化剂结焦失活反应动力学 |
2.1.3 油气裂化反应动力学 |
2.1.4 离散方程建立策略 |
2.1.5 物料衡算方程 |
2.1.5.1 固体组分物料衡算方程 |
2.1.5.2 气体组分物料衡算方程 |
2.1.6 能量衡算方程 |
2.1.7 流化状态计算模型 |
2.1.8 进料混合单元模型 |
2.1.8.1 物料衡算方程 |
2.1.8.2 能量衡算方程 |
2.1.8.3 流化状态计算模型 |
2.1.9 出口快分装置模型 |
2.1.9.1 物料衡算方程 |
2.1.9.2 能量衡算方程 |
2.1.9.3 压力计算方程 |
2.2 沉降器模型 |
2.2.1 模型假设 |
2.2.2 多级汽提模型 |
2.2.3 自由域模型 |
2.2.3.1 物料衡算方程 |
2.2.3.2 能量衡算方程 |
2.2.3.3 压力计算方程 |
2.2.4 汽提段模型 |
2.2.4.1 物料衡算方程 |
2.2.4.2 能量衡算方程 |
2.3 前置烧焦式再生器模型 |
2.3.1 焦炭中碳氢含量 |
2.3.2 焦炭燃烧反应动力学 |
2.3.3 快速床烧焦罐模型 |
2.3.3.1 模型假设 |
2.3.3.2 物料衡算方程 |
2.3.3.3 能量衡算方程 |
2.3.3.4 流化状态计算模型 |
2.3.3.5 出口快分装置模型 |
2.3.3.6 边界条件 |
2.3.4 二段密相床再生器密相区模型 |
2.3.4.1 模型假设 |
2.3.4.2 物料衡算方程 |
2.3.4.3 能量衡算方程 |
2.3.4.4 流化状态计算模型 |
2.3.5 二段密相床再生器稀相区模型 |
2.3.5.1 模型假设 |
2.3.5.2 物料衡算方程 |
2.3.5.3 能量衡算方程 |
2.3.5.4 多级旋风分离器模型 |
2.3.5.5 边界条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稳态模型的求解与验证 |
3.1 稳态模型的求解 |
3.1.1 过程建模软件 Aspen Custom ModelerTM简介 |
3.1.2 稳态模型求解程序的开发 |
3.2 稳态模型的验证 |
3.2.1 输入条件及模型参数 |
3.2.2 模拟计算结果及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FCCU 关键操作参数的模拟及对过程的影响 |
4.1 变量选择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原料油进料流率的影响 |
4.2.2 原料油进料温度的影响 |
4.2.3 燃烧空气流率的影响 |
4.2.4 燃烧空气温度的影响 |
4.2.5 再生催化剂内循环流率的影响 |
4.2.6 再生催化剂外循环流率的影响 |
4.2.7 汽提蒸汽流率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FCCU 工艺过程的模拟与优化研究 |
5.1 提升管注入反应终止剂的模拟研究 |
5.1.1 反应终止剂的作用 |
5.1.2 结果与讨论 |
5.1.2.1 冷水终止剂的影响 |
5.1.2.2 汽油终止剂的影响 |
5.1.2.3 柴油终止剂的影响 |
5.2 再生催化剂取热器工艺模拟的研究 |
5.2.1 再生器催化剂的冷却 |
5.2.2 结果与讨论 |
5.3 再生器富氧再生工艺的研究 |
5.3.1 富氧再生工艺 |
5.3.2 结果与讨论 |
5.4 新型组合工艺的研究 |
5.4.1 新型组合工艺 |
5.4.2 结果与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论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符号说明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9)重油催化裂解多产低碳烯烃反应器结构的热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二章 催化裂化反应器的研究现状 |
2.1 改进的单提升管反应器 |
2.1.1 多反应区技术 |
2.1.2 下行式反应器技术 |
2.2 提升管反应器和其他类型反应器的组合 |
2.3 双提升管反应器 |
2.3.1 双提升管工艺 |
2.3.2 MAXOFIN~(TM) 工艺 |
2.3.3 轻烯烃催化裂化(LOCC)技术 |
2.3.4 FDFCC 工艺 |
2.4 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技术 |
2.4.1 TSRFCC 技术简介 |
2.4.2 TEP 技术 |
第三章 课题意义及目的 |
3.1 原有装置的不足 |
3.1.1 组合进料无法真正实现 |
3.1.2 提升管油气入口气速较低 |
3.1.3 不存在预提升段 |
3.1.4 提升管无法变径 |
3.2 课题的目的 |
第四章 实验部分 |
4.1 实验装置简介 |
4.1.1 设备简介 |
4.1.2 反应流程简介 |
4.2 实验原料 |
4.3 实验步骤 |
4.3.1 新建装置的优势 |
4.3.2 抚顺常渣与混合C4 组合进料配比的考察 |
4.3.3 TEP 技术两段综合试验 |
4.4 产品分析 |
4.4.1 裂化气 |
4.4.2 烟气 |
4.4.3 液体产品 |
4.5 数据处理 |
第五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1 新建装置的优势 |
5.1.1 增加预提升段和提高油气入口气速的优势 |
5.1.2 组合进料反应器型式的优势 |
5.2 抚顺常渣与混合 C4 组合进料配比的考察 |
5.3 TEP 技术综合实验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10)我国清洁汽油发展趋势及生产技术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清洁汽油的发展趋势 |
2 清洁汽油的生产技术发展 |
四、MLC—500增产柴油及液化气新剂在庆炼重油催化装置的工业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富芳组分加氢处理—催化裂化组合过程高效转化应用基础研究[D]. 辛利.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1)
- [2]硫转移助剂对重油催化裂化装置影响的研究[D]. 孙博.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2)
- [3]制备过程对FCC催化剂水热稳定性的影响[D]. 叶红.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6(07)
- [4]多产柴油的FCC催化剂的改性研究[D]. 刘进峰. 西安石油大学, 2014(05)
- [5]多产柴油重油催化裂化催化剂研究进展[J]. 刘艳.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2013(03)
- [6]催化裂化多产丙烯助剂工业应用研究[D]. 周通. 华东理工大学, 2012(06)
- [7]前置烧焦式催化裂化装置的过程建模、模拟及工艺优化[D]. 李国涛. 天津大学, 2011(05)
- [8]蜡油催化裂化装置增产柴油的工业试验[J]. 王巍慈,赵伟林,李晓光. 石油炼制与化工, 2011(08)
- [9]重油催化裂解多产低碳烯烃反应器结构的热模研究[D]. 刘其武. 中国石油大学, 2009(03)
- [10]我国清洁汽油发展趋势及生产技术进展[J]. 钱伯章,朱建芳. 天然气与石油, 20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