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建工集团第五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广西壮族自治区 545001
摘要:市政道路工程是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如今,市政道路工程日渐呈现出生态化、绿色化发展的态势,其在改善城市生活环境,优化市政道路建设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作用。运用海绵城市理念进行道路工程建设,则可以有效改善城市内涝情况,让市政道路工程建设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更好发展。基于此,本文就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应用进行分析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海绵城市理念;道路工程;应用
1海绵城市的理论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通过城市建筑、市政道路、排水系统、绿化设施、公园湿地等,在保证公共实施以及用水安全的前提下,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海绵城市的核心是应对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雨水问题,包括水资源缺乏、雨水流失、雨水径流污染和暴雨洪涝灾害等问题。海绵城市应对各类问题有三种途径:一是保护原有生态系统。保护自然河流、湿地、湖泊、坑塘、林地、草地等海绵体,使城市能够涵养水源,维持开发前的水文循环。二是修复和恢复生态。由传统城市建设而遭到破坏的海绵体,采用生态方法进行修复和恢复。三是新建海绵体。采用 LID 技术和设施,新建一些海绵体,控制开发强度,降低城市不透水面积,尽可能减小开发对城市原有水环境的破坏。
2“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道路工程中的技术设施
2.1道路横断面设计
城市道路的设计方式也是中间高边缘低,有利于雨水分散不存储在道路中间,向两侧的草地或植草沟流去,汇入雨水收集系统,绿化带的分隔点,路面的雨水通过道路的横坡将雨水汇入到凹式分隔带,雨水会慢慢滋润浅层土壤,浅层土壤饱和后多余雨水通过雨水收集管进入雨水主管内,雨水主管内设渗井,将雨水通过渗井一直输送到地下水进行于水的存储。因此,做好道路横断面的设计,可以有效提升海绵城市道路工程建设效果。
2.2渗透地面的应用
对市政道路的设计和建设而言,渗透地面的应用对雨水的收集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数量不断增加,其中,对城市土地的硬化建设已经趋于完善。然而在当前的土地硬化面积率不断增加的情况下,雨水的渗透成为制约城市发展和环保的重要因素。由于当前土地的硬化没有充分考虑对雨水的排放,一旦出现大雨,就会造成城市的内涝。而渗透地面的应用可以通过增加城市中渗透面积,提高雨水的渗透率。
2.3 生物滞留设施
生物滞留设施主要包括生态树池、高位花坛、生物滞留带、雨水花园等。在生物滞留设施的建设过程中我们需要依据当地得到具体环境来实施。在地势较低的环境中,依据微生物、植物、土壤等来存储、净化、渗透雨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于生物滞留设施具有很多优势,比如说建设费用低,周期短,并且具有应用范围广的特点,因此可以广泛地推广。
2.4植草沟
植草沟是指种有植被的地表沟渠,按照是否常年保持一定的水面又可分为湿式植草沟和干式植草沟。植草沟的基本功能是替代硬化沟渠,转输地表径流,在降低雨水地表流速、延长汇流时间的同时,利用沟内的植物和土壤截流、净化雨水,具有一定的污染控制功能,可用于衔接其他各单项低影响开发雨水设施、雨水管渠系统和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植草沟还可以提高场地景观环境质量,为野生动植物提供栖息地,具有一定的生态效益。植草沟适用于汇水面积较小的区域,可用于建筑与小区内道路、广场、停车场等不透水路面及城市绿地等区域。但在已建区域及开发强度较大的新建区域易受场地条件制约。在城市道路中适合应用植草沟,因为植草沟的建设和维护费用较低,能够适应城市的发展,而且植草沟尅很好地结合绿地,因此可以比较大强度的开发,但开发强度过大,可能还会影响和限制新城区的发展。
2.5地表径流的组织
在道路的建设过程中势必会设置相应的雨水口从而保障雨水的排放,保证道路的质量,海绵城市理念的发展可以指导人们在道路的建设中改善地表径流的方式。通过对雨水口位置的改变实现高效的对雨水的收集和利用。一把,来讲,我们可以在道路两侧设计雨水花园,在雨水进入雨水花园后通过对污染物生物降解和拦截后,雨水下渗进地下或排至雨水检查井,这样不仅可以提高雨水的收集和利用效率,还可以有效提高市政道路的利用效率。
2.6道路横断面设计
传统的城市道路设计中,道路横断面的设计主要是把行车道向外倾斜 1.5% 到 2% 的横坡,保证倾斜排水能够达到道路雨水篦子后,实现雨水管系统的汇入,利用道路侧石将绿化带做成凸起形式同时能够略高于车行道。海绵城市景观道路对路面横坡进行优化,绿化带标高低于道路路面,路面排水倾向于绿化带,雨水通过分隔带缘石的孔洞排向绿化带,雨水经过土壤饱和后,多余的雨水利用雨水收水井排出。对于雨水主管的设计可以选择渗井,利用渗井将收集的雨水做其他处理。
3海绵城市道路设计思路
海绵城市道路设计的原理是让城市道路生态排水,即雨水先流入道路绿带中,经截污设施处理后,流入红线外的绿地中,在绿地中设置LID设施,消纳多余的道路雨水径流。当道路绿带空间充足时,可以将红线外不透水区域的雨水引入并消纳。为了保证雨水排放顺畅,可以在道路绿带中设置溢流口与雨水管网相连。海绵城市道路的设计思路是在满足交通功能和安全的基础上,结合道路的纵坡和路拱横坡利用道路车行道、人行道、停车场和绿化带设置透水铺装、植草沟、下沉式绿地、雨水湿地等LID设施,经过渗透、净化、调蓄、生态排水实现城市道路的“海绵”功能。
4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应用要点
在市政道路中运用海绵城市理念需要合理地针对当地的具体情况进行方式的选择,但总体来说,利用好透水的铺装材料可以在提高城市雨水渗透、收集和利用的效率的同时保障道路的使用安全性,同时还能有效节省资源,实现环保的目的。另外,我们在对路面进行排水施工的时候可以考虑使用绿化植被的作用。由于道路雨水的排放关系到整个道路路基的稳定性和路面的完整性,因此必须重视雨水的排放,避免雨水积蓄对路基和路面产生的负面影响,依据当地雨水质量和当地水分布情况来分布绿化带植物,选择耐污染、耐淹、耐盐等比较强能力的乡土植物。从而保护道路具体作用的发挥及人们出行的安全性。
结语
时代的发展和进步,让人们对于绿色发展理念越来越重视,海绵城市理念也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将海绵城市理念应用到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中,可以有效促进城市道路的排水性,促进城市建设的生态化发展,让城市的建设更加科学、合理,让城市真正成为人们生活的乐园。
参考文献
[1]李岩.城市规划层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的措施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5(05).
[2]徐振强.中国特色海绵城市的政策沿革与地方实践[J].上海城市管理.2015(01).
论文作者:陈再富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6
标签:雨水论文; 海绵论文; 城市论文; 道路论文; 城市道路论文; 径流论文; 绿化带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