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新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运用问题论文_刘洋,麻新旺,孙英娣

试析新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运用问题论文_刘洋,麻新旺,孙英娣

威海水利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省威海市 26420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利工程修建项目的增多,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不断完善,在现代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如何抓住机遇迅速发展成为热门话题。这也意味着水利工程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遇到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保证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如何加快施工效率和降低材料成本成为重中之重的问题,本文主要浅谈新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新技术;水利工程施工;应用

引言

水利工程的建设施工是保证国家发展情况的一类工程项目,对于我国的生产的进行以及人民的正常生活有很大的作用。在当前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之中,应用新型的技术可以有效提升工程的进行效率,提升项目的建设质量。

1工程概况

本文选取了某水利工程项目,在前期进行设计过程中,拦河坝高度设置在60m,蓄水量2.00亿m3,这项工程与下游居民进行农业生产有着直接联系,同时为人们提供最基本的灌溉用水,同时还支撑着电力,项目每年发电量在2.5亿kw?h,受到当地气候以及地质因素的影响,在工程项目实际推进过程中,通过相关研究和分析工作,决定采用新技术进行建设,其中包含了绿化混凝土技术以及大面积碾压技术等,让项目在建设中实现了绿色施工以及生态施工的目标,对于周边环境进行最大限度保护,不仅对工程项目本身质量进行了提升,还实现了社会以及生态效益。

2新技术的应用

2.1绿化混凝土施工技术

相比于传统的混凝土施工,绿化混凝土施工技术除了能够有效地防护水利工程外,也能够实现人造建筑与生态的结合,从而提高水利工程本身的寿命,并且美化环境。具体的操作方法为,将混凝土进行高度规则的砌块,并且内部留有一定的空间供空气流通。绿化混凝土就是将腐蚀性极低的植物种植在砌块后混凝土中间的空隙内,通过植物与混凝土砌块的结合来优化混凝土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整体性。其中在具体的施工中,要将混凝土砌块内留有较多的空间以供植物生长,同时在砌块时要制成不规则的孔径以便最大程度地减少由于植物的呼吸作用对混凝土产生的腐蚀危害,有利于提高混凝砌块的持久性。目前由于绿化混凝土中的部分操作不当,容易造成混凝土块寿命低、受腐蚀严重,在混凝土中间的空隙内植物得不到很好的生长条件,反而会由于植物本身的腐烂引起大量微生物的分解,从而对水利工程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因此绿化混凝土在具体的水利工程施工中,要注重的点在于混凝土砌块的孔径、内部的空气流通空间,对生长绿色植物的选取。

2.2混凝土碾压技术

混凝土碾压技术的使用目的主要是提升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之中所使用的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对其进行处理,使其可以在施工和使用之中提升整个水利工程建筑的稳定性和强度,保证水利工程建筑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水利工程建筑对于工程施工用料的强度有较高的要求,混凝土碾压技术可以有效提升原料的强度,因此在水利工程之中被频繁使用。混凝土大面积碾压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过程之中的应用相对较为广泛,其主要的作用是提高水工建筑的结构强度,防治建筑在水利水电工程的运行过程之中出现结构问题。作为在国家建筑行业之中使用较多的一种技术,其主要针对水利工程之中的围堰筑坝工程来使用。混凝土碾压技术可以降低在水利水电项目之中的资金花费,取得较好的施工效果,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还可以为施工单位创造更多的收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防水毯防水施工技术

防水毯防水施工技术是一种基于保护生态环境理念而运用到水利工程当中,这是一种新型的环保微型纳米技术,其材料是新型防渗透防水的复合型材料,将膨胀土和土工织物进行结合,当遇到水后会出现膨胀的现象,形成一种白色的粘性物质,来实现防水功能。将防水毯防水施工技术比传统的防水技术存在优势,在于保证水利工程质量的情况下,这种技术在防水毯下面还安置几十厘米的土层,更好的维护了其周边水里生态环境。防水毯防水施工新型技术在当今市场前景十分被看好,由于我国的生态环境已经被严重破坏,所以这种技术基于保护生态的理念存在很大发展空间,防水毯防水施工技术对水利工程的益处或是水体生态环境的好处都被专业人员认可,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总结原有技术经验,根据水利工程的施工特点和具体实地考察来进行施工。

2.4围堰技术

在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之中,为了保证设施的使用性能,闸门和坝体的设计施工是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这些设施的建设环境大多位于河流的下游位置,在建设过程之中河流上游的流水会对施工过程和建筑的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在施工中为了减少河流上游流水的影响并对其水流进行合理的控制,施工人员一般会选择修筑围堰建筑来解决水流的流向问题。在施工过程之中,施工导流和围堰技术施工主要是在河道的上游修筑围堰,并将上游的水流方向进行暂时的引导和宣泄,进而形成维护基坑,以便于下游水利水电建筑的施工进行。在围堰建筑的施工过程之中,施工技术人员要对整个施工导流过程进行全面的设计,保证其设计的周密性和科学性,避免出现施工问题。在设计上,技术人员要考虑到施工环境和施工设备对施工质量的影响,对可能在围堰建设过程之中出现的建筑事故进行提前的预估和准备,通过制定预防措施来降低意外因素对围堰建筑的施工质量的影响,保证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的高质量顺利进行。在围堰施工的进行过程之中的核心施工环节就是导流控制,提升导流的效果可以提高围堰所能起到的作用,进一步提高工程施工的环境条件。在施工过程开始之前,工程人员需要对施工现场的水流环境情况进行勘测和分析,并根据客观的自然环境来进行工程设计的优化。当前我国的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之中使用的导流施工技术主要可以分为分段围堰法和全段围堰法两种,分段围堰法是指在施工之中通过修建堤坝来控制流水的流向,使其可以沿着河床进行下泻,全段围堰法指的是在施工之中先截断施工区域内的水流,之后在修建堤坝使流水绕过施工区域,这两种施工技术都可以避免水流条件对于施工质量的影响,有利于提升施工效率。在施工之中使用较多的是全段围堰法,在实际施工之中根据实际施工手段,可以将全段围堰技术分为隧洞导流和明渠导流两种。实际施工之中根据施工现场的河道情况和地质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

2.5生物砌块技术

将无砂混凝土应用到混凝土砌块当中也就是所提到的生物砌块技术,这种技术是将砌块中留有孔洞的位置沿着水利工程周边进行设置,这样这些混凝土砌块能够对水体中的微生物进行吸收,同时还能够为水体中生物的生产有更好生存环境,保证了生态平衡,从当前建设工程来看,对于生态环境所形成影响巨大,我国一些江河湖泊有着很严重的污染情况,通过生物砌块技术的应用,能够贯彻生态环保的理念,这项技术在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与施工当中被广泛推广,从施工人员来说,要加强对相关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满足日益增加的对于技术人员水平的要求。

结语

在新时代背景下,水利工程行业的新型技术给我们大众眼前一亮,新型的混凝土大面积碾压技术,围堰技术,防水毯防水施工技术等都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来进行发展提高,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施工效率和保护水体环境也成为了新型技术的要求之一,这对于水利工程来说,是一种新的机遇和挑战,需注重开拓出新的设计思路和方法,这就要求水利工程相关部门在技术研发方面多下功夫。

参考文献

[1]李艳侠.试论新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具体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30):230.

[2]朱武.浅谈模板工程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科技展望,2015(26):101.

[3]张全保.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关于新技术的应用分析[J].科技风,2015(21):131.

论文作者:刘洋,麻新旺,孙英娣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8

标签:;  ;  ;  ;  ;  ;  ;  ;  

试析新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运用问题论文_刘洋,麻新旺,孙英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