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高校图书馆联合体导读服务创新研究——以盐城地区高校图书馆联合体导读服务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联合体论文,盐城论文,图书馆论文,高校论文,为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我国高校图书馆联合体的不断发展壮大,深入做好联合体的导读服务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联合体要实现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最大限度地满足校内外读者的信息需求”[1],使“每个读者有其书,每本书有其读者”,必须有良好的导读服务做基础,否则就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文献资源共享目标。
美国图书馆联盟在发展过程中为实现资源共享的目标,十分重视导读服务工作,并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为读者服务。诸如俄亥俄学院图书馆中心采用联机检索,依靠卫星和电缆电视技术实现远距离的数据通讯和计算机处理相结合、缩微复制品存储和视像传输相结合,使读者在办公室或家里随时都能了解并利用联盟图书馆的资料[2];康奈尔大学图书馆Olin、Kroch、Uris三个分馆的参考咨询部根据教学和科研需要,不仅为多门课程提供相应的书目指南,还编有多种专题资料[3],对正在或准备撰写学年论文、学位论文的学生以及从事某项科研的老师提供内容丰富的咨询服务。在美国,许多大学图书馆联盟还通过Internet使用Z39.50协议将他们的目录或信息资源链接在一起并安装了支持性获取装置[4]。有些联盟馆还采取更进一步的措施,使原本不兼容的系统或即使兼容但不能反映馆藏信息和借阅状态的系统协调在一起,实现了联盟内各成员馆馆藏无缝链接,一步步走向图书馆无墙化、网络化。随着这些服务越来越虚拟化、数字化,大学图书馆联盟有演变成为未来数字图书馆雏形的趋势[5]。
就我国区域高校图书馆联合体导读服务工作而言,尽管各联合体、各成员馆做了许多力所能及的工作,但还远不能适应联合体发展的需要和广大读者的需求[6]。结合江苏省教育厅的研究课题,我们对盐城地区联合体内五所高校的读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其结果显示联合体的导读服务工作虽得到了读者的肯定,但仍有许多地方需要进一步探索。
1 盐城地区高校图书馆联合体导读服务情况的调查分析
我们共发出调查问卷3 565份,回收2 974份,回收率83.4%。其中,发给本科生1 700份,回收1 510份,回收率88.8%;发给专科生1 500份,回收率82.7%;发给教师365份,回收223份,回收率61.1%。
1.1 读者对区域高校图书馆联合体持肯定态度
虽然读者对区域高校图书馆联合体实行文献资源共享持肯定态度,如表1所示,但由于联合体成立时间较短,尽管联合体和各成员馆采取了网上介绍、讲座辅导、印发资料、分馆展示图片等一系列宣传活动,但仍有相当部分的读者对成员馆文献资源的情况不够了解,或只部分了解,因此,正常运用联合体文献资源的读者并不多,有时运用甚至不用的读者比例反而较高。
1.2 读者获取成员馆文献资源信息途径单一
获取方式主要是目录检索,通过其他途径获取信息的比例极低,依靠摸索查找所需要文献资料的读者占整个读者群的半数以上(见表2),进入书库和资料库查找所需要资料的仅为本校读者。
1.3 成员馆文献资料利用率不高
从表3可以看出,读者使用联合体成员馆的文献资源集中在纸质图书、电子图书、数据库和期刊四类,但利用率并不高,而专业资料、视频库和图片资源等利用率则更低。
1.4 读者咨询方式趋于现代化
表4表明,读者在利用联合体成员馆文献资源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时,会通过网络在线咨询或其他现代通讯手段向有关人员咨询,以求得自己想要的答案。当面直接向馆员咨询的读者主要集中在本校区,跨校区咨询为零。
2 联合体导读工作与单个图书馆导读工作的比较
导读一般是指图书馆通过各种工作方式指导和引导读者充分利用馆藏资源,有效地提高读者文献情报获取能力和馆藏文献资源利用率的行为。联合体的导读服务工作与原来单个图书馆的导读服务工作尽管都是对文献资源的宣传,都是指导或引导读者迅速、快捷地充分利用馆藏文献资源,都是帮助读者顺利掌握利用各类数字资源的检索方法,提高馆藏文献资源利用效率[7],但两者又有着显著的区别:(1)导读服务的范围、对象不同。联合体成立前,各校图书馆只为本校范围内读者服务;联合体建立后,成员馆不仅要为本校读者服务,而且要为联合体内各成员馆的读者服务。(2)导读服务的层次结构不同。以前,本科院校馆主要为本科生、研究生层次的读者服务,高职高专院校馆主要为专科层次的读者服务;现在,各成员馆不仅要为本校不同年级层次的读者服务,而且要为联合体内各校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全体师生读者服务。(3)导读服务的方式途径截然不同。以前,各馆读者相对集中,可直接进入书库,图书馆主要采用编写新书通报、举办书展、报告会等导读形式;现在,由于成员馆读者各居一校,上述传统的导读方式已无法适应成员馆读者的需要,取而代之的只有通过网络或其他现代通信手段接受成员馆的导读服务。(4)导读服务的内容不完全一样。以前,各校主要结合本校读者的情况,有选择地进行导读宣传;现在,各馆不仅要结合本校,而且要结合各成员馆师生读者的需求,做好深层次文献资源加工导读宣传[8]。
正因为联合体导读与单个图书馆的导读有着显著的区别,所以创新联合体导读服务工作势在必行。
3 联合体导读服务创新探究
从上述的分析和比较来看,联合体导读服务工作是一项较为系统的工作,其内部包涵了联合体与成员馆、成员馆与成员馆、成员馆与馆员、馆员与读者、读者与文献资源诸要素,这些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促进或制约联合体导读服务功能的发挥。系统论认为:系统各要素之间通过一定的组织结构、层次、形式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并在系统中发挥各自的功能作用,以取得系统的最佳效果。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它的整体观念,即“系统整体功能大于组织系统要素的功能之和”[9]。由此来看,联合体要实现其服务功能的最大化就必须要有高效的导读服务结构网络,并充分调动系统内诸要素的积极性,尤其是对创新起决定作用的导读服务工作管理模式、导读服务方式和导读服务内容,使其结构与功能相匹配,进而发挥联合体的整体功效。
3.1 联合体导读服务管理模式创新
对于任何一个组织而言,管理模式与组织结构都和运行模式息息相关,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可选择的管理手段、方式以及管理的质量和效果,因此,对于联合体导读管理模式的探讨就不能不提及联合体的宏观结构和组织模式。在宏观结构方面,郑宏和钱华宁提出了“储藏图书馆——序化图书馆——终端图书馆”三层结构,分别面向文献、信息和用户[10]。而组织模式方面,吴志荣认为必须根据专业化的原则来设立管理机构,凸显专业化管理的作用。各个专业子系统再分别建立自己的管理机构来进行协调管理,形成联合体和成员馆两级组织结构模式[11]。鉴于他们的研究成果,我们认为我国区域高校图书馆联合体导读工作应构建集宏观、微观于一体的管理,形成对成员馆进行目标式管理的管理模式,其架构见图1。
(1)建立联合体导读服务工作组织。联合体应牵头建立导读服务工作组织,选派有组织能力,熟悉业务的人员任领导小组成员,各成员馆应安排分管业务的馆长负责本馆的导读服务工作。只有建立起上下联动的组织保障体系,才能有效地领导、协调成员馆的导读服务工作,保证其有序和可持续发展。
(2)科学制定导读服务工作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导读服务工作目标,是联合体做好导读服务工作前提。联合体导读目标应结合成员馆师生读者的实际情况,从导读的方式、途径、范围、内容和评价考核诸方面制定导读工作年度目标和长期目标。各成员馆根据联合体导读服务工作目标,制定相应的实施办法,具体细化落实,使导读服务工作做到规范化。
(3)重视制度管理和对目标进行考核评价。联合体制订的导读服务工作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取决于两个方面因素:一方面是成员馆要做好目标的细化落实,加强联合体内成员馆之间、成员馆与全体读者的协调、沟通,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另一方面是联合体要健全导读制度,强化制度管理,分阶段对成员馆进行导读业绩考核评价。
3.2 联合体导读服务方式和途径创新
根据联合体内读者的实际情况,各成员馆在扎实做好本馆传统的导读服务工作的同时,应努力创建适应联合体全体读者需要的新的导读方式和途径。
(1)构建统一的门户网站,创建导读服务平台。目前各成员馆电子资源只提供校园网内网服务,部分成员馆使用VPN技术能够实现外网访问。通过VPN网络实现外网访问,读者可以访问各个成员馆的图书馆网内资源,但是这并不方便。读者在寻找文献资源时需要登录不同高校图书馆网站后才能逐一查找,这给读者查找资料带来极大的不便。联合体应该设计联合体门户网站[12],将各成员馆的电子资源进行整理归类,并建立相应的数据库链接,构建信息导航系统,利用搜索引擎对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进行搜索、分类、整序、链接,建立信息导航库[13]。这样,读者便可直接在门户网站上找到所要的资源,见图2。
(2)采用联合检索服务。高校联合体应购置统一的资源共享平台,建设联合体成员馆中外文书刊联合目录数据库,通过共享平台提供的联合检索,可以使成员馆的每位读者在第一时间检索到各个图书馆的馆藏书目信息,开通联合体文献资源的“一站式”检索服务。
(3)开辟网络在线等多途径的咨询服务。传统的面对面咨询服务可以为本校读者解决许多疑难问题,帮助他们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资源,但对其他成员馆的读者来讲,只有通过开辟在线咨询、短信、Blog、QQ、留言板(BBS)、论坛等多种服务方式[14],才能帮助读者及时解决遇到的各种难题,推送最新的信息资源。
(4)开设文献检索课,提高读者利用文献的能力。各成员馆应有计划开设文献检索课,逐步向读者讲授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和有关技能,并且在原有内容的基础上增加联合体各成员馆的特色馆藏、特色服务和参考咨询方式等内容,对联合体资源进行有效的导读宣传[15]。
3.3 联合体导读服务内容创新
成员馆馆藏需要导读的内容虽然很多,但我们必须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1)构建具有本馆特色和优势的数据库。选好特色馆藏文献,做成全文数据库,并尽快上网,使各成员馆的信息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求。各馆的特色馆藏要体现本校的学科特点、教学科研等文献资源特色[16]。成员馆应在本馆网站上制作自己的馆藏页,对各种现实馆藏资源分别提供检索使用说明,引导读者充分利用现有馆藏,发挥成员馆馆藏的作用。
(2)编制导读书目。根据特定读者对象,对某一专门问题的文献进行选择而编制成书目[13],将导读书目链接到联合体导读平台上,使读者对各成员馆资料有直观的了解。
(3)编写文献评论。各成员馆应根据读者的需求,有重点有目的地将本校特色书籍、优秀专业期刊和电子读物等编写成评论性学术文章,发于导读平台,使各成员馆读者第一时间了解特色馆藏。
(4)编撰导读词条。以向读者提供参考信息为目的,按作者简介、内容提示和一般评价三部分撰写导读词条[12],使读者大致了解该书作者的主要经历,书的主要内容及社会反应和各界评论。
4 结语
我国高校图书馆联合体导读服务工作才刚刚起步,在发展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借鉴国外图书馆联盟成功的做法,更要根据我国高校图书馆联合体读者的实际情况,创新和建立我们自己的导读服务模式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联合体共建共享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