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邳州市人民医院心内科 221300
【摘要】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绞痛的影响。方法 选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对患者的心理护理进行优化,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心绞痛发生的次数、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更少,平均住院时间明显更短,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结论 心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心绞痛的发作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关键词】心理干预;急性心肌梗死;生活质量;心绞痛
[中图分类号] R542.2+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2-5018(2016)04-171-01
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质量的护理服务越来越受到医院的重视。本文中主要通过对我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心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绞痛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男15例,女10例,年龄在36-80岁间,平均年龄55.5±9.5岁;对照组男16例,女9例,年龄在36-80岁间,平均年龄55.5±10.0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较小,具有可比性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进行干预,包括监测患者体征,嘱咐患者按时用药,合理饮食等;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的心理护理进行优化,具体如下:
(1)术前心理分析
术前对患者的心理情况进行合理的评估。明确患者心理状态和心理需求。许多患者由于对支架介入手术缺乏正确的认识,对手术成功过度担心,害怕手术所带来的疼痛,担心危及生命;对医院的环境感觉不适应,心里有陌生感和不安全感,对手术带来的经济问题等感到焦虑抑郁,由此导致患者难以积极配合手术治疗。
(2)术前心理护理
第一点,对患者加强健康教育,采用集体讲座的方式给患者讲解关于心肌梗死的基本知识,包括治疗方法、药物使用方法、药物的不良反应,并且通过成功的病例鼓励患者勇敢面对疾病和治疗,提高患者的信心,增强患者对生活的乐观度。同时在手术前对患者进行交流,详细为患者讲解介入手术的目的、必要性,如果患者对手术感到比较焦虑抑郁的,可以给予格外的帮助和理解。第二点,保持院内环境的舒适、干净、整洁、安静以及温度湿度适宜,为患者提供良好的休息环境,在护理操作的时候动作温柔,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为目的,从而放松患者的心理,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第三点,做好手术前准备工作,向患者认真介绍手术医师、麻醉的方式、手术过程中的配合事项、手术后的恢复以及护理工作等等内容,让患者对手术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增加其对手术成功信心。
(3)术中心理护理
通过亲切的肢体动作拉近和患者之间的距离。细心留意患者的情绪变化,对情绪波动较大的患者进行及时的安慰和交流。让患者感受院内护理人员的关怀。护理人员应当重视利用微笑感染患者,有利于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保持情绪稳定。在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当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理以及情绪的变化,,一旦发现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应当马上给予心理疏导,缓解其心理负担。与此同时,护理人员应当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必须立即告诉医生,与患者进行沟通,让患者配合处理以免出现危险。
(4)术后心理护理
手术过后,医护人员应当加强对患者的随访工作,让患者适中感受到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关心与体贴,有助于使患者的心情变得愉快,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心绞痛发生的次数、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进行χ2检验,P<0.05表示数据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生活质量
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的意义,P<0.05。
2.2心绞痛发生的次数、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心绞痛发生次数1.5±0.5次,平均住院时间29.5±3.5d,并发症病例1例(4%);
对照组心绞痛发生次数3.5±0.5次,平均住院时间35.5±3.5d,并发症病例6例(24%);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更少,平均住院时间明显更短,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两组数据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心肌梗死患者由于长期的疾病折磨和药物治疗,容易产生不良情绪,对患者的临床治疗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对于心肌梗死患者而言,心理因素和治疗效果具有密切的相关性[1-2]。所以,必须加强对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干预。心理干预是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主要针对存在不良情绪的患者进行干预,通过干预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3]。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而言,不良心理状态已经成为普遍存在的问题,为患者的治疗和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降低身体的免疫力。通过本文研究结果可见,与常规的护理措施相对比,加强心理干预可以更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对减少心绞痛的发生次数、平均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也产生明显的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心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心绞痛的发作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以及推广。
参考文献:
[1] 肖琳.心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TCA及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的影响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08(2):99-100
[2] 钱文茹,刘有为,杨春艳,等.结构式心理干预对急诊ICU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3,19(1):154-155
[3] 陈宏丽,李清,范雪丽,等.心理干预对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1(7):880-881
论文作者:王秀平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5
标签:患者论文; 心理论文; 心肌梗死论文; 心绞痛论文; 生活质量论文; 手术论文; 并发症论文; 《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