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企业管理中的目标管理十分重要, 目标管理调动企业管理人员和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许多企业采用目标管理方法。通过分析目标管理的含义,本质和过程。针对目标管理在企业运行中的问题分析,目的促进企业目标管理。下面就对IT企业的管理现状和目标管理进行分析。
关键词:IT企业;管理现状;目标管理
1 目标管理的概念
1.1目标管理的含义
目标管理(management by objectives, MBO)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出现在美国,以泰勒的科学管理和行为科学理论为基础形成的一套管理制度。德鲁克在《管理实践》首先提到这个概念,并提出“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的主张目标管理是组织中上下级以及全体员工共同制定组织目标,共同实施目标的管理方法。德鲁克对这概念解释:“所为目标管理就是管理目标,也是依据目标进行的管理。”
1.2目标管理的本质
1.2.1目标管理是以目标为中心的管理。目标管理以企业总目标为导向,一切活动围绕总目标展开,使履行职责和实现目标结合起来,避免资源浪费。目标管理是组织成员亲自参加目标的制定,实现“自我控制”,明确的目标使成员以最经济有效的方式实现组织的目标。
1.2.2目标管理是整体性管理,有系统性和层次性。组织中有多种层次,多个目标。目标管理把企业总目标逐级分解各个分目标,总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分目标的实现,这就要求企业各目标之间相互联系,保证目标的整体性。
1.2.3目标管理重视人的因素。目标管理强调以人为中心。目标是上下级共同商定确立的,企业中个人是目标的制定者。这不仅能使目标更实际,可行,而且能激发员工的自我实现。
2 IT企业目标管理的现状分析
目标管理的概念德鲁克在1956年就提出过,在1978年传入中国后,历经二十多年了。在IT企业中,目标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IT企业目标管理覆盖面大,目标管理的意识较强。在IT中小企业的“归口管理”,其实就是目标管理的变形。观念引导行动,只有意识到了需要变革,才有可能变革。经营的理念,如无边漫海的灯塔。IT企业的目标管理有良好的发展意识软环境。
1.1 IT企业没能充分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
在IT企业中,目标管理的影子随处可见,但要真正使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出来,并不是“影子”所能完成的。目标管理并不仅仅是目标管理这么简单,它有一套完备的目标体系。IT企业有技术含量极高的特点,市场风险大,企业目标管理体系在制定,执行,控制的过程中,科学合理难度大。拿软件服务提供商来说,产品的开发无形,针对性强,开发的周期长短不一,目标较难定位。但从社会角度看,“人”的潜能无限,“人”的利用有限,目标管理就要抓住要点充分发挥人的潜能。
1.2 IT企业没有充分利用目标管理的控制职能
目标管理的关键点在一头一尾,尾就是控制。从经济学与财务角度来看,企业是一个循环体,没有终点。控制是目标管理的一个循环的终结,也是良性循环的开始。IT企业经常忽略了控制在目标管理中的地位。有些IT企业制定了目标,并且也依照计划在执行,但在考核目标的完成情况的时候,又不严格按目标体系进行,而经常按客户的满意度来考核员工的绩效。其中,还有一些重要的原因,目标的完成情况,还与环境等一些客观因素相关,特别是竞争因素。如果不能夹进这些对目标的完成情况造成重大影响的因素考虑进去,目标管理就是畸形管理,有效控制职就是纸上谈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IT企业不能准备把握目标管理周期
IT企业自身的发展周期都难以确定,今天发展势头凶猛明天就“名落西山”。IT企业在实行目标管理的过程中,同样会碰到目标实现的周期问题。目标执行的时间越长,越带有战略目的,目标执行的时间越短,越与战术结盟。目标管理量化、具体,所对应的周期较短,与企业的战术定位一致。但目标管理的周期以什么为参照物呢?这个“短期”也是相对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一个月还是一年,IT业内各种行业有不同目标周期。当然,与企业自身的生产周期、运转周期更为相关。结合中国企业的现状,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不能把握目标管理的周期了。
IT企业订立的目标体系不够灵活。在计划的制定过程中,未考虑执行过程中一些可能发生并且会妨碍计划顺利完成的因素,不具有伸缩性,挫伤员工的积极性。
3 IT企业目标管理的必要性
IT企业进行目标管理既是企业技术创新的需要,又是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同时也是IT企业的特殊性所决定的。
技术创新是已有知识和技能的新组合。知识、信息、技术、生产与销售构成了完整的技术创新链条。创造和传播知识已经成为企业核心能力的关键要素网,企业惟一的竞争优势是比它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的能力,也就是说,企业要不断地进行创新。技术创新理论随着时间的演进,在企业微观的层面已与企业的知识管理活动趋于一体化。
对于IT企业而言,技术创新能力显得更重要,IT企业是知识高度密集、高度信息化、知识和信息快速流动的知识型企业,信息化为企业不同活动提供了信息和知识共享的技术平台,企业不同流程单元的人员借助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使信息快速传递、数据集成,加速整合创新过程中的知识,促进技术创新等过程,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需要目标管理体系进行整合渗透。IT企业技术创新输入输出知识流非常大,可能造成技术创新知识流量过载,导致创新系统超负荷运行,从而降低技术创新速度和抵抗风险的能力。因而,目标管理在这里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方面通过目标控制人员积极性,提高知识的可使用性,另一方面及时对目标进行动态分配,既实现了知识获得的及时性,又实现了知识使用的同步性。
4 目标管理在IT企业的应用
IT企业目标管理覆盖面大,目标管理的意识较强、在IT中小企业的“归口管理”,其实就是目标管理的多变形。观念引导行动,只有意识到了需要变革,才有可能变革,IT企业的目标管理有良好的发展意识软环境,在IT企业中目标管理已经成为重要组成部分。
在IT 企业中,目标管理的影子随处可见,但要真的是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出来,并不是“影子”所能完成的。目标管理并不仅仅是目标管理这么简单,他又一套完备的目标体系。IT企业有技术含量极高的特点,市场风险大,企业目标管理体在制定、执行,控制的过程中,科学合理难度大。那软件服务提供商来说,产品的开发无形,针对性强,开发的周期长短不一,目标较难定位。但从社会角度看,“人”的潜能无限,人的利用有限,目标管理就是要抓住要点充分发挥人的潜能。
IT企业应该充分利用目标管理的控制职能。IT 企业经常忽略了控制在目标管理中的地位。有些IT企业制定了目标,并且也依照计划在执行,但在考核目标的完成情况的时候,又不严格按目标体系进行,而经常按客户的满意度来考核员工的绩效,其中,还有一些重要的原因,目标的完成情况,还与环境等客观因素相关,特别是竞争因素。如果不能夹进这些对目标的完成情况造成重大影响的因素考虑进去,目标管理就是畸形管理,有效控制就是纸上谈兵。
结束语:
总之,目标管理在其平时的实践中可以真正做到不流于与形式,而且正是由于这种管理模式使每位员工都充分发挥了工作主动性,在一次次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起独立判断,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无形中提升了员工的领导力,进而也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庆行.邹小勤煤矿企业生产安全监管的新视角[J].中国矿业,2005(12).
[2]蔡卫.马尚权我国煤矿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煤炭科学技术,2004(12).
[3]王泰煤矿企业安全目标管理[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2).
论文作者:郑涛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
标签:目标管理论文; 企业论文; 目标论文; 周期论文; 知识论文; 员工论文; 过程中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