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1世纪语言生态和语言主题的思考——Crystal“语言革命说”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语言论文,生态论文,世纪论文,主题论文,Crystal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国际知名语言学家,英国威尔士大学语言学名誉教授David Crystal 2004年出版的《语言革命》一书被出版商认为是“对21世纪的语言与交际感兴趣的任何人的必读”,美国耶什瓦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知名教授Joshua A.Fishman则认为该书是探讨语言学“下一步怎么办”这一重要问题的第一本论著。Crystal自上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关注和思考英语全球化、语言生态和网络语言等重大问题,并于1997年出版了《作为全球性语言的英语》一书,其后又分别于2000年和2001年先后出版了《语言死亡》和《语言与因特网》两本论著,构成了探讨当代语言变化趋势的三部曲。而《语言革命》就是Crystal教授对三部曲中讨论的当今三大语言变化趋势间的相互关系及整体走向的理性思考与判断。
尽管对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语言变化是否到了“发生革命”的程度,以及“革命已经发生”还是“革命正在发生”等问题人们尚难达成共识,但是由于社会政治和科学技术等因素所致世界语言生态正在发生急剧变化是不争的事实。因此了解已发生的语言变化,探究语言变化趋势及其后果,提出应对思路和措施,就显得颇为必要。有鉴于此,本文基于上述4部论著,对Crystal教授“语言革命说”的基本观点及其对 21世纪语言生态和主题的思考做简要综述,以飨读者。
1.英语成为真正的全球性语言
Crystal(2004)认为20世纪90年代是语言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因为就在此间先后显现出3种全球性的语言变化趋势:英语全球化、语言死亡加速和因特网成为第三交际媒介。这三大趋势导致世界的语言生态开始发生“革命性”的变化(注:Crystai对“革命”的界定是“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在意识或行为方面造成急剧变化的一些相关事件”。),而三大趋势中最早显现的是英语全球化。20世纪80年代初很多人对于英语能否成为真正的全球性语言持怀疑态度。但到了90年代,英语全球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把英语作为第一语言使用的国家有十几个,人口超过4亿;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使用的国家有70多个,人口达到4亿。但是如果考虑到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使用的国家的人口出生率是把英语作为第一语言使用的国家的人口出生率的3倍这一因素,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使用者的人数将大大超过英语母语使用者,这是前所未有的。此外,据英国文化委员会估计,全球约有10亿人在学习英语并将其作为外语使用,如果不包括初学者,保守的估计其中至少也有6亿人能通过英语会话沟通。三者相加就是14亿,即全球人口的1/4(全球人口2000年刚达到60亿)。“由于把一种语言作为第一语言、第二语言和外语使用的人数都在增多,那么这种语言的使用者远多于其他语言而最终成为世界性语言就是不可避免的。英语已经达到了这个阶段” (Crystal,2004:8)。据《国际协会联合会年鉴》的最新统计,全世界共有国际组织12,500个,其中把英语作为正式语言的占85%,远高于其他语言,居第二位的是法语,占49%。
面对英语成为全球性语言的事实,人们需要认真考虑以下问题:为什么英语能够成为世界上第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性语言?英语的全球性地位对英语自身会产生什么影响?英语的全球性地位对世界语言生态会产生什么后果?
英语的发音不简单,拼写不简单,语法也不简单,英语为什么能够成为全球性语言呢?Crystal(1997:63)认为一种语言能否成为全球性语言的决定性因素是讲这种语言的人们的势力。势力包括4种:政治实力(军事实力)、技术实力、经济实力和文化实力。每一种实力在不同的时期都对英语的发展产生了影响。政治和军事实力以殖民主义的形式出现,从16世纪开始把英语带到世界各地,以至于到19世纪,英语成为“日不落帝国的语言”。最早在国际政治中赋予英语特殊地位的是“万国联盟”,它明文规定英语和法语为其会议记录的正式语言,且其所有文件均须印制成英文和法文。技术实力使人想到18和19世纪的工业革命,那时一多半科学家和技术专家都是用英语进行“革命”的,到英国学习新技术的人们也不可避免地使用英语。19世纪见证了美国经济实力的崛起,人口的激增,经济实力超过英国,同时英语使用者数量也大增。到了20世纪,我们的确看到了第四种实力:文化势力,许多社会层面都能感受到美国文化的影响。由于上述实力长期不断作用的结果,使得英语在以下10大领域占据了明显的主导地位:政治、经济、报刊、广告、广播、电影、通俗音乐、国际旅行与安全、教育和通信。
认为英语成为全球性语言还有一个促因,即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对一种共同语的需求。作为国际政治交流的论坛,联合国1945年成立时只有51个成员国,到1960年就达到80个,60年代崛起的民族独立运动涌现出许多新国家,到2003年联合国成员国已达191个,是50年前的4倍。众多国家集会,要交流要沟通,单纯依靠同声传译系统不仅成本高,而且不实用。对单一共同语的渴望是显而易见的。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任何语言的地位都不是一成不变的,1000多年前盛极一时的拉丁语的衰败就是明证。英语的全球性地位现在看来是相对稳定的,但其语言特征并非稳定。英语目前变化之快是文艺复兴以来所没有的。变因固然很多,但英语重心的变化是最重要的。有一点往往被人们忽视,特别是被以英语作为母语使用者所忽视,即被许许多多人们使用的英语不再被任何一个语言集团所拥有。不再为英国人所拥有,尽管英语在1500年前始于他们;不再为美国人所拥有,尽管他们构成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英语作为母语使用者集团。全世界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口有4亿,但由于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与以英语为第二语言或外语的国家的人口增长速度的差异所致,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口实际在下降。3/4的英语使用者是非英语母语使用者。
所有的英语使用者对于英语的未来都能有所为。大量的快速增长的非英语母语使用者势必影响英语未来的变化。时尚是一个数量功能,在一个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或外语使用的集群中兴起的语言时尚很有可能在英语母语使用者中流行。如many informations,three person等。Welcome in Egypt在埃及全国广泛使用,近来甚至进了英语教科书。21世纪英语母语使用者不得不面对和适应的是他们再也不能主宰英语的发展趋势。在英国使用的英语现在只是世界英语的一个少数民族方言,其使用者只占全球英语使用者的约4%。即使美国的英语使用者也只占全球英语使用者的15%左右。
语言在传播的过程中必然变化。使用同一种语言的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由于物质和文化的差异,不可避免地会为满足自己交际的需要和达成新的认同而改变这种语言。特别是词汇方面,因为词汇最能反映其生活条件和思维方式。
两种或多种语言的共存和交替使用必然导致语言的混合。英语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使用,使得语码转换现象比比皆是。如:Franglais,Japlish,Chinglish,Spanglish,Wenglish等。在21世纪的今天,对于混合语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不能简单地称其为“gutterspeak”或“lazy-speak”。此种混合语目前还在增多,语言混合可能成为21世纪的主要语言趋势。混合的结果可能使得区分作为母语的英语和作为外语的英语没有意义。英语有可能变成一些相互之间难以理解的变体,如同千年前的本土拉丁语(Vulgar Latin)一样。
Crystal(2004:38)推断21世纪有可能逐渐形成一个3种英语变体和谐共存的世界,即家庭变体,国家标准变体,即人们在学校学到的英语,和国际标准变体,即没有明显地域特征的英语。尽管国际标准英语口语尚未成形,但为期不远。在新的世纪,大多数受过良好教育的英语母语使用者都可能成为讲3种英语变体的人。
2.语言多元化受到空前的挑战
语言接触是不可避免的。语言接触使得语言相互影响。语言使用范围大的语言,诸如法语、西班牙语、汉语和斯瓦希里语往往对接触的语言产生更大的影响。以英语为例,据对《牛津英语辞典》的统计,几个世纪以来,英语借词源于多达350多种语言(Crystal,2004:43)。这些借词极大地改变了英语的特性。英语本属日耳曼语族,但现在源于日耳曼语族的英语词汇仅占1/5,4/5的英语词汇源于罗曼语族、拉丁语和希腊语。有趣的是,法国人抱怨英语词汇侵入法语并排斥借词,但近年来他们排斥的le computer实际上是源于法语或拉丁语。
如何看待借词?Crystal(2004)认为借词能增添义值,使人们有机会以更细微的方式表达他们的思想。但词语借入以后往往被改变,以至于词源模糊。人类语言是约定俗成的,是难以人为控制的。一种语言随着其民族化、国际化和全球化的程度的提高被作为母语使用者拥有的程度就越低。英语很久以来就不被任何人所拥有,它现在受到所有使用它的人的影响。这就是为什么随着其在全球的传播英语的使用变化如此之大的原因所在,这就是为什么有可能在21世纪出现英语的“语系”之说的理据。
词汇是语言变化中最活跃的层面。借词有两种类型:一种表达语言以前从未有过的概念,如网络词汇;第二种表达在原语言词汇中已有准确表达的概念。受到批评的是后一种,因为有一种担心,认为新词将取代固有词。这是不必要的担心,理由有二:一是新词未必一定要取代固有词,而可以作为补充;二是固有词能否被新词取代并不是任何人能控制得了的。与其说指责借词,倒不如花些精力和时间采取措施鼓励借词的融合。借词是看不见的出口商品,它们能拓宽一个民族的语言生活平面。人们真正要担心的是语言的死亡。
语言的死亡在人类历史上并不罕见,但上世纪90年代的一系列调查发现,语言消亡的速度惊人之快,平均每两个星期就有一种语言死亡。照此推算,目前全世界约6000种语言中大约有一半在本世纪内将不复存在。目前世人对语言危机的了解很有限,远远不及对由环境改变造成生物物种危机的了解。大多数人尚未树立起语言意识,如果考虑到世界语言多元化已经或正在受到损害的程度及越来越多的损失,“革命性”这个字眼尚不足以反映语言生态急剧恶化的现状。
据美国暑期语言学会1999年发表的调查报告,世界上有51种语言只剩下一个人,其中28种在澳洲。人口不足100人的语言有近500种;不足1000人的有1,500种;只有一万余人的语言有3000多种;10万人以下的语言有5000种。占世界人口4%的人使用的语言的数量占世界语言的96%。语言死亡的情况尤以赤道附近为甚,如巴西、西非、印度和东南亚,尤其是巴布亚新几内亚,这些地区的大多数语言只是口头语言。到20世纪末,全世界约有2000种语言没有文字。语言死亡的原因很多,主要有自然灾害、疾病、贫穷和文化同化。应该指出的是,城市化加剧了文化同化。
全球性语言的形成与语言死亡速度的加快之间有关联,这是应该承认的,但不能简单化。占统治地位的语言对少数民族语言的冲击是人们普遍关心的事情,尤其是英语的影响。但重要的是要强调所有的多数民族语言都在其内。作为全球性语言的英语的崛起不是解释语言危机的唯一因素,尽管英语对于澳大利亚和北美地区的语言死亡是主要因素,但对于南美和亚洲许多地区的语言死亡并不相关。再如非洲,种族和宗教对立往往是造成特定语言危机的主要因素。
当一种文化同化另一种文化时,受到危害的语言大都经过三个阶段:第一,人们被迫讲占统治地位的语言的压力。这种压力可能是政治的、社会的或者经济的。第二,压力的结果是双语现象的出现和形成。人们在使用已有语言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使用新语言。第三,新语言的大量和有效的使用使得双语现象减少,已有语言逐步让位于新语言。在这一阶段,年轻一代对新语言使用日益熟练,认同感增强,他们发现第一语言越来越满足不了需要,进而在孩子和父母中形成说母语为耻的氛围。那些继续说母语的家庭会发现与之沟通的家庭越来越少,他们的用语成为特有,最终成为“家庭方言”。在一代人甚至10年之内,家庭双语会变成单语,进而逼近死亡。
多元化在进化思想中具有中心地位,是物种基因适应不同生存环境的结果。同一性的提高对于物种的长期生存是危险的。如果多元化是人类成功的前提,那么保护语言多元化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语言是人的本质特征。如果发展多种文化是重要的,那么语言的作用就至关重要,因为文化主要是通过口头和书面语言传播的。英国著名诗人和辞典学家Samuel Johnson说:“当一种语言消失时,我总是很难过,因为语言是民族的族谱。”(转自Crystal,2004:59)美国诗人Ezra Pound说:“人类智慧的综合不是存在于某一种语言中,因为没有任何一种语言能够表达人类理解的所有形式与程度。”(转自Crystal,2004:59)
当前最紧迫的是在公众意识中亮起语言危机的“红灯”,因为人们尚未意识到语言死亡是个问题。据 Crystal(2000:106)在城市社区和曼切斯特大学的随机调查的结果表明,只有1/4的人知道许多语言正在死亡的事实。他建议建立死亡和濒危语言博物馆,类似图书城,把同语言死亡有关的影视节目、书刊杂志、与死亡语言社区的最后一批成员和首领的访谈录、社区的语言族谱等陈列其中,供大众百姓,特别是记者、电台广播和艺术家们了解语言危机的现状,以他们的专长呼吁社会关注。他还认为现代社会迷恋大奖,为激发艺术家们的关注兴趣,可设立一个拯救濒危语言艺术大奖,在每年的“世界语言日”揭晓。要复兴一种濒危语言需数年时间,如一种语言1年投入10万英镑,对3000种语言连续投入3年,需要90亿英镑。听起来数目很大,但实际上就相当于全球寥寥数日的石油收入。只要有决心,有经费,保护濒危的几千种语言是可能的。
3.因特网成为第三交际媒介
因特网大众化是20世纪90年代语言革命性的第三个标志。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以因特网为代表的计算机网络得到了飞速发展,已从最初的教育科研网络逐步发展成为商业网络,并已成为仅次于全球电话网的世界第二大网络。因特网成为自印刷术以来人类通信方面最大的变革,已经并正在改变着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
Berners-Lee首创的万维网(World Wide Web)于1991年面市,他将万维网定义为“网络信息的世界,人类知识的体现”(注:万维网并非一种特殊的计算机网络,而是一个大规模的、联机式的信息储蓄所,简称为Web。万维网的设计是日内瓦的欧洲原子核研究委员会CERN最初于1989年3月提出的。开发万维网的动机是为了使分布在好几个国家的物理学家们更方便地协同工作。)。该网用链接的方法能非常方便地从因特网上的一个站点访问另一个站点,从而主动地按需获取丰富的信息。正是由于万维网的出现,使因特网从仅由少数计算机专家使用变为普通百姓也能利用的信息资源。万维网的出现使网站数按指数规律增长。据统计,在1998年,万维网的通信量已超过整个因特网上的通信量的75%。因此,万维网的出现是因特网发展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里程碑。到2000年,万维网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网络,用户达1亿个。人们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接触、改编和发挥网络语言。起初人们发现网络语言的新颖主要反映在网迷对语言游戏和打破语言拼写和发音规范的爱好。引起语言学家关注的是网络语言创新在全球传播的速度。现在已经明了:网络语言不仅仅是一种新的语体,它为我们提供了又一种可供选择的交际媒介,尽管这种媒介至今无定名,有人用传统术语称其为“屏幕上的书面语”,有人称为计算机通信(Computer Mediated Communication,简称CMC),有人称电子通信(Electrical Communication)。Crystal主张使用“网语”(Netspeak)指称。如果把因特网的各种功能都考虑进去,命名很难。相比万维网数以亿计页的信息空间,电子由附要小得多,但就每天的使用量来讲则远远超过万维网。John Naughton说:“因特网是建在电子邮件基础上的,……电子邮件是整个网络系统的润滑剂。”(Crystal,2004:67)有人称e-mail“书面口语”,有人称“会话与信函的交会”,“文字与谈话的奇特混合”,还有人称“无声的通话”。
因特网是一个电子的、全球性的、互动的媒介。这3种特性的任何一种都会对所用语言产生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其电子性。用户的交际选择首先受到进入因特网的硬件限制。信息发出者和接收者在语言方面都受到所连接的因特网的软件和硬件的限制。有些传统的语言活动通过这种媒介可以很好地完成,有的则不可能。而有的语言活动只能通过因特网这种电子媒介完成,别的媒介则完不成。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因特网对语言的影响是“革命性的”。网络交际不同于面对面交际,二者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第一、技术功能不同,即网络交际不能即时反馈。会话的成功完全依赖于会话参与者相互间提供即时反馈。面对面交际时,所有参与者的面部表情,话音语调以及点头和微笑都会给对方提供信息,对方也往往会本能地做出即时反应。如听者困惑的表情可能使说者重新措辞;一个不肯定的“哦……”可能使说者三思。但使用电子邮件和聊天互动都做不到这一点,视觉和听觉即时反馈都没有。计算机发出的信息是整块的、单向的。
第二、网络聊天时,当谈论一个特定话题时,你可以在屏面上看到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而且你回避不了网友与你聊,如果你的智力和打字速度能及,你想跟多少网友聊都可以。同时参与多个会话,这在人类交际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就言语而言,这也是革命性的。
第三、由于技术的时空局限,因特网互动的节奏要比通常言语环境中的交际互动慢很多。电子邮件和不同步聊天时,答复可能是几秒钟,也可能数月之后。交流的节奏取决于很多因素:接受人的微机是否自动回复收条,使用人是否定期答复,是否有微机可供答复等。时间延误是个主要问题。由于延误,互动的节奏就缺乏像电话通话和面谈那样的速度和预见性。即使收件人立即作答,由于宽带处理问题,主机的通信密度及其他设备问题也可能造成信息延误。参与聊天互动的人数越多,延误的可能性就越大。由于电子信息包是通过不同的路径发送的,因此很可能发生话轮颠倒及各种不可预见的重合等情况。
除了上述差异之外,网络交际与面对面交际的媒介形式特征也不同,要做到“像说那样去写”是非常困难的。话语的很多超音段特征,如音高、重音、语速、节奏和停顿等,在网络互动中取而代之的是拼写和标点符号的逾常使用,以及用大写、空格和特殊符号表示强调。这些手段有一定的表现力,但所示意义范围很有限,只能表达超度强调、惊奇和困惑等粗放概念。另外,网络语言还缺乏面部表情、手势和体姿等手段,这些手段对于表达个人意向和态度及缓和社会关系非常重要。尽管为弥补局限,人们根据键盘特点设计一些滑稽形状,但于事无大补,只是大胆的努力而已。网络语言总体上说缺乏表示面部意义的真正能力,加之没有嗓音调门,它就大大不同于口头语言。
网络语言也不同于书面语言。传统书面语页面篇章固定不变,网络语篇页面内容和结构易于“变脸”,用户根据自己的需要下载网页后,可对其剪切、增删、修改、标注,甚至完全重构。此外,网络交际的“超文本链接”功能也是传统书面语所不具备的。
总之,最好把网络语言视为向口语发展的书面语,而不是记录下的口语。网络语言既不同于口语也不同于书面语,它有选择地、有改编地表现二者的特性。它不是口语和书面语的简单混合物,也不是二者长期接触的结果。它能完成二者都不能做的事情,向我们展示了信息管理的新问题。电子文本不同于其他文本,它的易变性、共时性,即可在许多台计算机上同时显示、复制保真性以及可透性文本边界等都超越了语篇传播的传统局限。所有这些特性使得因特网成为一种名副其实的“新媒介”。
一种新的交际媒介的出现会对语言产生两方面影响:一是使媒介所用语言的形式特征发生变化,如网络英语在大小写、标点符号和拼写等方面的使用变化;二是为语言使用这个媒介提供新的机会。前者是重要的,它吸引公众对因特网、手机等相关技术所用语言的关注。此外应充分认识到,因特网的语言潜势几乎与每个人相关,特别是网络管理策略,如文本的法律地位和创新成果的版权地位,等等。
4.革命之后的语言生态
20世纪90年代见证了语言革命,新千年必须应对革命的后果。199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每年的2月21日为世界母语日(注:选定这个日子是为了纪念1952年2月26日为了捍卫孟加拉语的国家语言地位而献身的5名青年学生。),旨在保护和促进语言多样性和多语教育。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每年的9月26日为世界语言日,以引起世人对多语现象和外语学习重要性的关注。2001年还被指定为“欧洲的语言年”,这里不仅指欧洲本土语言,而且指在欧洲使用的包括数10种非洲和亚洲语言在内的所有语言。这是第一次设立语言年。“语言年”聚焦于语言的重要性,语言是文化同一性的表现,是国际和民族间沟通的媒介,是实施个体和国家向广袤的文化和商贸世界开放的工具。Crystal强调,3年之内确立了两个世界语言日,这是不同寻常的,实际上这是90年代“语言革命”动量积聚的结果,不是简单的巧合。
全球性语言的形成、语言死亡和因特网的出现,导致语言多样性概念的发展。全球性英语为多种英语变体相互理解提供了可能,同时鼓励了作为表达地区同一性工具的地方变体的成长,其中一些变体将会演进为新的语言。因特网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语言媒介,这种媒介为我们提供了一套全新的表达可能性。Crystal(2004:95)认为20世纪语言学家们的一项重要探究是对人脑的超常语言能力的揭示,研究发现双语和多语现象是人类的正常状态。世界上约半数甚至2/3的人具有双语能力,儿童能以极快的速度学会多种语言,这些都说明在人体组织中存在某种促进语言习得的东西。他特别指出,乔姆斯基关于儿童生来就具有语言习得机制(LAD)的主张,容易引起“儿童只能习得一种语言”的歧义,确切地说儿童生来就具有 MAD,即多语习得机制。他还认为,由于实际判定的不确定性,semilingualism(半语言)这个概念一直被忽视,但在21世纪它的重要性将受到关注。该词主要有两个所指:一是指因自幼居无定所而没有熟练掌握任何语言的人,如移民、流浪者、避难者,“能讲所有的语言但讲不好一种语言”。二是指生活在多语社区但因故不能或不愿熟练掌握该社区任何语言的人。
因特网的发展对于英语全球化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因特网几乎完全是一个英语媒介。1996年美国《纽约时报》在一篇标题为“World,Wide,Web:3 English Words”的文章说:“如果你想充分利用因特网,只有一个真正的办法:学习英语。”但是这种说法现在已经过时了。随着因特网的全球化,网上其他语言稳步增多。1998年,由因特网学会和阿里斯科技协会发起并组织了第一次因特网语言分布调查,结果80%的因特网语言是英语,其次是德语、日语、法语和西班牙语。在此之后英语所占比例一直在下降。最近的调查显示,从1995-2000年非英语国家上因特网的人数从700万上升到13600万,同时显示1998年新建的非英语网站首次超过了英语网站。据估计,现在的英语网站的数量已少于非英语网站。在有的地区和国家,本地语网站已占主导,如在日本,日本语网页已超过90%。Crystal在写《语言与因特网》一书时曾在网上找到一个名为“世界语言大全”的网站,该站收集的网络语言有728种。他认为很快就可能达到1000种。但是在本地语言网站的建设过程中仍存在许多实际困难,如语言符号表示问题,键盘是英语字幕,能转换的不多,有的带附加符号的字母因特网软件不认等。这方面近来有一些进展:一是作为最基本的键盘字符集扩展了,包含一些较常用非英语音符,达到256个;二是新编码UNICODE可供显示屏上表示的字符达到94,000个,尽管这离全世界所有语言的175,000个字符总数还相差很多。
网络多语化的前景是乐观的。Ned Thomas是欧洲非常用语言事务处季刊《接触》的主编,他在2000年的一篇社论中说,“所有语言将被英语在网上边缘化的说法不确切,相反,大量需求的将是多语网站、多语数据检索、机器翻译和多语的语音识别系统”。Tyler Chambers是万维网语言工程的创建者,他也同意上述看法,认为“因特网的未来将是更加多语化,其跨文化的开发和理解的程度将比我们已经看到的更高”。 (Crystal,2001:63)
英语在世界舞台上的突出地位和因特网在当代社会的重要作用以不同方式反映出同一个全球化进程,这个进程造成了语言多元化的混乱局面。世界语言危机的范围和程度在21世纪将是空前的。目前约两周就有一种语言死亡,这一事实较之植物和动物物种濒危的现状更为严重。拯救语言将是许多国家政府、国际组织、慈善家、艺术家及其他认同语言在其生活中作用的社会活动家们共同的责任。因特网为许多少数民族语言和濒危语言提供了使用和展示其表达能力的平台,但这一技术对于没有文字的占2/3多的语言来说是无能为力的。因此对那些语言进行抢救性记录整理尤为迫切。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关于语言濒危大会对于推进此项工作是一个良好开端。
5.21世纪的语言主题
由于20世纪90年代语言创新和变化如此之多,此前我们视为当然的一些有关语言的假说在新的世纪不得不修正,即使像“本族语”与“非本族语”,以及“第一语言”、“第二语言”与“外语”这些基本概念之间的区分,我们都要重新考虑。英语作为全球性语言的形成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改变了语言势力的平衡,生成了一种新的语言态势。这种态势使许多语言集团开始感受到其语言特性受到威胁,有的甚至已感到其语言的生存受到威胁,还有的已发现有必要采取保护措施。对于欧盟,在制定更为完善的策略确保所有语言平等的同时,要认同一个事实:几乎每个人都在说英语。
在英语世界内部,地区标准英语的形成以及各种英语变体的大量出现,使得人们不得不努力对付英语的快速多元化。因特网的出现极大地加速了这种多元化趋势,作为一种全新的交际媒介,它的潜能目前还难以估量;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语体也需要我们以新的政策和策略认真应对。教科书和材料以及考试系统要采取全球标准。教母语的教师也要改变只关心标准语的思路,关注民族的和国际的地区方音和方言。
90年代革命性的三大趋势以各种方式相互关联。当我们对植物学、动物学、地质学、历史学、科学技术、艺术、纺织、交通等感兴趣时,我们都能通过去参观相应的博物馆得到满足。在每个主要城市都能找到艺术长廊或自然史博物馆,但却没有专供人们了解语言的去处。90年代英国一些语言专家曾创意建立一个“语言世界”,并选定了与伦敦“莎土比亚世界”比邻的一幢多层楼房,计划按楼层开辟言语世界、文字世界、语义世界、语种世界和语言研究世界等。该计划还得到了英国文化委员会的支持。但就在即将实施的前夕,英国政府改变了主意,决定建“世纪拱”。Crystal呼吁建立“语言长廊”,人们在那里可以了解语言是如何工作,如何被运用,及如何演变的等等。除英国之外,在其他国家也有类似的项目,有的名为“语言城”,有的称“语言风光镇”等。如乌克兰的“基辅语言教育博物馆”尽管规模不大,但已经开放。有的则是在综合博物馆里设置语言展厅,如芬兰的“尤勒卡博物馆”,日本大阪的“人类文化学国家博物馆”等。不过所有这些项目都面临资金不足的困难,多数还停留在计划阶段。尽管语言对于社会和思维具有根本性作用,但对语言的公众教育投入阻力很大。
面对充满挑战的新的语言生态,Crystal(2004:127)认为我们不能被动地等待世界上第一个综合的“语言长廊”的出现,而应立足于扎实有效的工作。他概括地阐述了21世纪语言学应关注的10大主题:
①最紧迫的是关注濒危语言。抢救和保护语言是21世纪的最大挑战之一。抢救语言要有3个条件:言语社区希望抢救自己的语言;当地和国家政府赞成和支持语言复兴;足够的资金。应采取多种形式争取政党和政府的支持,争取社会各界的理解与帮助,尽快落实资金;建立有关濒危语言的信息库,资助语言学家开展对濒危语言的记录、整理和分析等工作;要重视与大众的交流,要尽快找到易于语言学家与艺术家和其他领域专家合作的方式和途径。
②其次是对少数民族语言的关注,包括那些尚未面临全球意义上的危机的语言。所有的语言都表达同一性,对于那些在一个很大社区里的只占很小人口比例的语言群体,语言的作用尤为重要。他们希望自己的语言受到主流文化的尊重,希望自己的语言能公开使用,能体现出应有的价值。在为自己的语言成就感到自豪的同时,不给其他语言同样的机会是一种理性上的不诚实。
③需要加强对语言内部的方音和方言的关注,即要理智地接收在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存在的各种语言变体。19世纪以来语言纯正癖者和规定主义者的口号是“永久的警惕”,到20世纪末,这种观点已渐渐淡出,21世纪的语言口号应该是“永久的宽容”。
④加强对语言表达范围的关注,即重视语言的所有变体和风格,不论是口头语还是书面语,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区域性的还是社会性的,家庭的还是职业的。在关注规范的同时,要认识到语言反映许许多多需要和活动。语言的功能之一是表达同一性,另一个则是促进相互理解。这意味着语言表达要清楚,要努力避免歧义,要注意语词的细微差别。
⑤我们应进一步加强多语思维和多语能力的培养。
⑥语言变化是正常现象。我们应该坦然接受,不应视之为蜕变和退化。语言变化是不可避免的,是持续不断的,是普遍性的和多向性的。
⑦需要关注那些由于生理和心理原因学习母语有困难的人们。
⑧更加关注由于中风及其他脑部损伤而造成的失语症者和口吃患者。
⑨语言和文学学习要相互渗透。现在是强调二者融合渗透的时候了,文学课应加强语言知识的讲授,语言课则应增加文学知识的讲解。毕竟二者都注重创新,语言通过创造新词语和新句子不断发展变化,文学则通过创造新的篇章得以发展。
⑩需要正确地评价和充分认识语言在人类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语言不仅应被视为国中之宝,而且应该得到相应“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