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山药栽培三方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山药论文,方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怀山药因具有健脾胃、补肺肾之功能而闻名于世,但由于传统栽培怀山药费工费时,因而其发展受到了严重制约。为此,现简要介绍3种怀山药省工高效栽培方法,供大家参考。
开沟栽培
开沟栽培就是在施过底肥后用山药开沟机开沟。山药开沟机作业时用1个长1.5~1.7米带有螺旋的钻头,钻入土中1.7米左右深,通过齿轮和皮带轮传动,与手扶拖拉机皮带轮连接,带动螺旋钻头转动。山药开沟机工作时,靠手扶拖拉机拖着走,每小时行走200米左右,比人工翻挖的速度提高了近百倍。
用山药开沟机开沟可于山药播种前1个月左右进行。由于山药开沟机是将开沟的螺旋钻入地下旋转前进,使土壤疏松1.7米左右深,在旋转过程中不会改变土层的位置,所以和原先的人工翻地时按各土层位置填入起到了同样的作用。旋转的螺旋所到之处,使土块完全破碎,即使在1.7米以内有10~15厘米的黏土层,也会让螺旋旋碎。因此,山药开沟机所开的沟比人工翻得深、质量好,有利于山药根状块茎顺利下扎。
用山药开沟机开挖的山药沟,由于土壤变得疏松,使松土突出了地面,形成高30~35厘米、宽60厘米左右的土垄,可当山药播种的垄。
山药地经开沟后,整地即可结束。如果开沟的时间距播种期时间较长,应对已开沟形成的高出地面的土垄进行保墒处理,方法可使其顶部和两侧拍平,并用脚沿垄两侧踩实。这样既可保墒又可防止遇雨后塌沟,也可以上盖地膜。若开沟松土离播种期很近,则可以不盖地膜。
其他如播种、搭架、施肥、浇水、锄草、病虫害防治等田间管理同传统栽培。
打洞栽培
打洞栽培就是在地下打一垂直的洞,让山药根状块茎在洞中伸长。由于打好的洞对山药伸长的压力小,所以要求的土壤不严格,即使是黏性土,也能进行山药栽培。其关键技术如下:
一、打洞 要选用地势高、地下水位低、排水方便的田块,于初春农闲时打洞。打洞前按行距70~80厘米放线,并在线上挖6~8厘米的浅沟,所打洞的直径8~10厘米,深1.2~1.5米。可根据山药品种调节深度和洞的直径。打出的洞要结实,保证洞壁光滑。
二、播种 山药打洞栽培所用的山药种一般要经催芽,待芽发出后再定植。定植时用地膜盖在洞口上,四周用土压实,然后把种块放在地膜上,使催出的芽正对着洞口,以便新山药根状块茎向洞内伸长。播种以后,结合培垄,每亩施饼肥100公斤、尿素10公斤、磷酸二铵15公斤、硫酸钾20公斤,将肥料与土混合均匀。由于山药的根状块茎有极强的向地性,一般不需人工划破地膜,自己可以顶破地膜伸入洞中生长。由于山药在空洞中生长,收获时可轻轻拔出,省去了挖山药的艰辛,下一年洞还可以再用。
套管栽培
套管栽培就是把山药的根状块茎设法引入套管中生长。具体方法就是根据不同品种的山药生长所能达到的长短和粗细设计一种栽培管(即塑料套管),把套管埋入地下适当的深度,在山药根状块茎形成和伸长的初期将其引入套管中生长。套管栽培的优点是省工省时,减少病虫对根状块茎的危害,收获山药时很少断裂损伤,产品直而整齐,颜色美观,能明显提高产量和品质。但是套管的成本很高,每亩地需要套管2500个左右,一次投入很高。
采用套管栽培要开挖埋管沟。山药埋管沟的行距为1.2米、深50~60厘米、宽25厘米。套管沟挖好后,应先安装套管,然后播种。套管的安装应与地面有一定的夹角向斜下方安置,其下端在套管沟的底部,上部在山药可出苗芽的下方。为避免山药不能引入管,可在套管上方立一套管指示棒。指示棒处在播种山药种块的上端,可沿指示棒播种(因为山药种块只在上端发芽)。
其他管理如施肥、浇水、搭架和病虫害防治等与传统栽培方法一样。
套管山药收获时,可以从一头收获,将套管周围的土壤小心翻起,堆在高畦两侧,待套管露出地面1/2时,将套管抽出,随即将套管松开,便会露出山药。用塑料绳绑结套管的可将绳割断,取出山药,然后将套管洗净存放,以便再用。
联系电话:0371-5724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