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特色小镇统筹城乡发展机制的创新研究论文

浙江特色小镇统筹城乡发展机制的创新研究论文

浙江特色小镇统筹城乡发展机制的创新研究

谢冠富

(中国计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杭州 310018)

摘 要 特色小镇是浙江省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创新。浙江省科学筹划,建设特色小镇,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形成城乡互动的统筹城乡发展的格局。特色小镇机巧灵活地统筹城乡发展,契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思路。

关键词 特色小镇;统筹城乡发展;创新;“五位一体”

1 统筹城乡发展的概述

城乡协调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理念。“统筹城乡发展”是基于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新挑战下提出的,具有极强的时代性、创新性。早在2004年,习近平同志主政浙江时就要求浙江统筹城乡发展:“把城乡发展作为一个整体,科学筹划、协调推进,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互动的发展格局。”[1]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统筹城乡发展放到显要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统筹城乡发展要把公共资源配置向“三农”倾斜、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融合渐次推进等。《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合理配置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2]

2 “特色小镇”:新时代浙江统筹城乡发展机制的“众里寻他”

1)当前浙江统筹城乡发展动能减退、势能弱化。浙江正进行着经济结构调整,但是新产业发展、新引擎培育、新动力转换缓慢甚至爬坡不前,引发统筹城乡发展一体化效应减弱。

超微粉碎是利用机械力或流体动力的方法将毫米级别(3mm以上)的物料颗粒粉碎至粒径10~25 μm的粉碎加工技术,是现阶段生产加工果蔬粉较为常见的方法,是食用菌深加工的重要方向。利用超微粉碎技术制备的超微粉因其颗粒大小呈现微细化,比表面积、破碎程度及孔隙率增大,故粉体的分散性、吸附性和溶解性等物理性质均有较大程度地提升;超微粉碎产生的破壁效应,使得有效物质溶出率及化学活性等也获得了提高,感官特性亦有一定的改善,产品质量随之提高[8-11],因此,超微粉碎技术在果蔬粉加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从乡村端口看,浙江乡村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因为低技术、高污染而面临发展困境和瓶颈;从城市端口看,城市经济“与时俱进”、更新换代的顿挫。城市经济难以有效大力地辐射到乡村,困境中的乡镇经济又难以发挥以乡促城的作用。在城乡经济体两端各自都面临走出困境的艰难选择的情境下,无从形成协调推进、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互动的发展格局。

特色小镇在浙江城市和乡村的民生建设、经济升级转换、文化发展、和谐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等众多层面,机巧灵活地统筹城乡发展,契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思路。

2)新时代浙江统筹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的凤凰涅槃。新时代充满挑战,也充满机遇。新时代吹响了经济由减速换挡滑向提质增效的号角:结构优化、财政增收、企业增效、环境洁化、文明上升、福祉增长、生活美好。浙江创新统筹城乡发展机制,“特色小镇”建设使得浙江经济浴火重生,实现华丽转身,犹如凤凰涅槃。特色小镇促进产业升级,缩小城乡二元结构差别。特色小镇成为浙江统筹城乡发展的“金钥匙”和“新秘方”。

3 “五位一体”:特色小镇统筹城乡发展的创新分析视角

(2)中国是自动驾驶技术专利申请大国,凭借14 407条专利领跑全球。在自动驾驶技术发展的巨大利益促使下,各国都在积极地出台相关法律政策、明确自动驾驶技术的合法地位、探索自动驾驶的准入标准和安全机制,极大地推动了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

城市积淀独特文化,形成独有“气质”。特色小镇犹如“信使”,把城市文化和气质传递到乡村,城市文化在特色小镇中发光发热。城市把自己的历史信息传播到乡村,这既延续了城市的文化生命、激活了城市文化的活力,也使得乡村共享了城市文明之光。例如,临平新城艺尚小镇就承接了杭州丝绸文化,而且通过特色小镇的服装贸易,把杭州丝绸文化传播到世界时尚之都巴黎、米兰、纽约、伦敦等世界各地,大有复兴“东方时尚”之势。

特色小镇是经济结构转化和动力转换的创新平台,是升级了的产业聚集区,高、精、尖产业是特色。由于城市空间狭小,产业发展在城市空间越显得捉襟见肘,无法容纳产业所需要的完整产业链。特色小镇承接了来自城市的人才、资本、技术等城市高端要素,资本、技术和信息等城市高端要素弥漫在这个乡村田野、散发在特色小镇的空气中。这些城市高端要素“下乡”,激活了乡村经济的活力,这些城市高端要素在特色小镇中充分协调产生“化学反应”,释放创新动能,新常态下特色小镇是乡村经济活力的“心脏起搏器”,也是以城带乡、以城促乡的新载体。

3.1 政治建设

政治价值在于人民福祉,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搞好民生。习近平同志早就指出,统筹城乡发展,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让老百姓得实惠,使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3]。特色小镇把改善民生作为归宿点,以“人的城市化”为核心,遵循“城乡一体化”发展为主线的发展思路。特色小镇改变当地的经济形态和周边百姓的生活方式,就地实现城市化。特色小镇生态宜居:很多特色小镇依山傍水、穿山越村,将县城、外舍古镇、景区和村庄等串联起来,把原来脏、乱、差的城郊变成了宜人绿道、公园。例如,余杭仓前的梦想小镇、山南基金小镇等,那种城乡融合、生活宜居的惬意是随着其对接互联网创业自然而来的结果。

3.2 经济建设

天津市是资源性缺水地区,多年平均当地水资源总量15.69亿m3,人均水资源量仅160 m3,是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最少的省(直辖市)。自1958年海滦河流域内进行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工农业用水量逐年增加,拦蓄了流域80%以上的水量,上游来水逐年减少且难以得到有效利用。目前城市用水主要靠引滦水。境内大多数河流成为季节性河流,非汛期几乎无来水,来水多为污水。加之本地区直排污水、雨污混流、处理水不达标等造成的污水排放,河流稀释自净能力很差,加重了水质恶化。

3.3 文化建设

实现教师民主参与的诉求,学校能够实行依法治校,依法管校,创新民主管理模式。建立科学决策机制,在事关学校发展的问题上,应征求教师的意见,实现校务公开。应不断发挥教代会的作用,使教代会真正成为教师参与学校民主决策的基本形式,成为教师参与交流、建言献策、共谋发展的有效平台。同时,工会作为教师的群众组织,应成为履行维护教师权益的职能,解决教师工作环境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反映教师的呼声与诉求。

3.4 生态建设

特色小镇坚守生态良好底线,保留当地原汁原味的自然生态。浙江的特色小镇既有江南韵味和人文底蕴,又有绿色青色、田园风光和自然美景,形成特色小镇的自然之美、形态之美、结构之美。特色小镇自然和谐地嵌入了城市景观元素,城市生态之美在特色小镇中充分地呈现出来了,乡村的自然生态和城市人文景观有机地协调在一起,完美地融汇在特色小镇之中。

3.5 社会建设

特色小镇是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的桥梁,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的能力大大增强。在城市与乡村之间建设特色小镇,实现生产、生活、生态融合,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特色小镇的建设成果让当地的老百姓直接受惠。特色小镇是“产、城、人、文”四位一体的新型空间、新型社区,特色小镇把新型社区的概念直接带入当地社会生活的实践,必然引起对当地居民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一系列的综合性改变,这将是逐渐缩小城乡二元结构的有效方法。

4 结语

特色小镇是遵循“五位一体”的建设思路,协同推进经济、政治、社会等各项事业的均衡发展。浙江特色小镇不仅遵循了“五位一体”的建设思路,而且兼顾统筹城乡发展。

浙江特色小镇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和社会等方面,筹城乡土地资源、结合城市元素和乡村风貌、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实现特色小镇建设与优化城乡结构联动发展,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良性格局。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

[2]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Z].2015-11-03.

[3]习近平.加大城乡统筹发展力度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N].解放日报,2007-08-24.

中图分类号: F299.27

文献标志码: B

DOI: 10.19415/j.cnki.1673-890x.2019.23.041

收稿日期: 2019-07-21

基金项目: 2016年度首批浙江省社科规划理论宣传专项课题“特色小镇:浙江统筹城乡发展机制的创新”(16LLXC021YB)。

作者简介: 谢冠富(1969—),男,浙江台州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党的建设。E-mail:2570009118@qq.com。

(责任编辑:赵中正)

标签:;  ;  ;  ;  ;  

浙江特色小镇统筹城乡发展机制的创新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