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干预联合药物治疗对社区糖尿病患者控糖效果的影响研究论文_蒋玉婷

上海市嘉定区安亭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1805

摘要:目的:分析评估综合干预联合药物治疗对社区糖尿病患者控糖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的342例社区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常规组给予药物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开展综合干预,评估两组血糖控制情况。结果:经过综合干预联合药物治疗后,干预组FPG、2hPG、HbAlc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组血糖控制达标率为65.5%,明显高于常规组的46.2%(P<0.05)。结论: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开展综合干预有助于稳固社区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其血糖控制达标率较单纯药物治疗更高,建议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关键词:糖尿病;药物治疗;综合干预;血糖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也是诱发心脑血管事件的一个危险因素,医务人员应积极干预治疗糖尿病,以降低心脑血管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临床研究发现,社区医师采用药物治疗的同时对社区糖尿病患者实施一定的指导干预,有助于提高血糖控制达标率,改善患者病情预后[1]。本研究就此分析评估综合干预联合药物治疗对社区糖尿病患者控糖效果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的342例社区糖尿病患者,其中男性患者204例,女性患者138例;年龄50~76岁,平均年龄63.9岁;病程最短3年,最长12年,平均病程7.4年;FPG、2hPG、HbAlc表达水平分别为(7.39±0.23)mmol/L、(12.55±0.42)mmol/L、(7.84±0.25)%。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常规组、干预组各171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血糖指数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等基线特征近似,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用药方案为阿卡波糖片,每次给药量为50mg,三餐饭后服用,用药时间为2周。定期由社区医师检测血糖,根据检测结果调整用药方案。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干预:(1)饮食指导。评估患者机体营养状态,根据年龄、体重等因素计算每日所需能量,合理计算热量、蛋白质以及脂肪消耗情况,确保膳食结构搭配的合理性,以免营养不均。治疗期间严格限制盐量摄入,每天不超过6g为宜。(2)运动干预。结合患者年龄、健康状况、身体条件选择相应的运动方式,一般以慢跑、气功或者太极拳为主。早期锻炼不可过度,运动时间和强度都要注意控制,避免过度劳累,待患者适应运动强度后逐渐提高运动量。锻炼时间以餐后1h为宜,每次持续30分钟,不可过长,每周锻炼4~5次即可[2]。(3)血糖控制。通过组织社区知识讲座、发放宣传册、一对一开展健康教育等糖尿病知识宣教活动,帮助患者明确疾病诱因、相关并发症以及应掌握的一些预防策略等等,为患者提供免费的简易血糖监测仪,餐前半小时自行检测血糖水平,或由社区医师每日提供血糖检测服务,每周登门随访,根据患者饮食、服药情况以及血糖变化情况对用药方案做出相应调整。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记录两组血糖达标率。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收集的数据均通过SPSS18.0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检验分别为t、x2,P<0.05时提示样本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血糖指数与糖化血红蛋白指数对比

干预前两组患者FPG、2hPG、HbAlc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显著性(P>0.05)。干预后常规组患者FPG、2hPG、HbAlc表达水平分别为(7.02±0.13)mmol/L、(10.7±0.26)mmol/L、(7.25±0.12)%,干预组患者FPG、2hPG、HbAlc表达水平分别为(6.11±0.54)mmol/L、(9.38±0.47)mmol/L、(6.19±0.31)%。经过综合干预联合药物治疗后,干预组FPG、2hPG、HbAlc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

2.2 两组血糖控制情况对比

干预组血糖控制达标率为65.5%,明显高于常规组的46.2%(P<0.05)。

注:两组数据对比aP<0.05

3 讨论

现阶段临床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种类较多,主要包括胰岛素,此类药物均可有效控制血糖。但是患者饮食习惯、作息行为以及运动习惯往往会影响血糖稳定性,单独依赖药物难以达到满意的血糖控制效果[3]。社区管理在以糖尿病为主的慢性病治疗中应用已久,也取得了显著效果。我们在常规用药基础上针对171例社区糖尿病患者开展包括饮食指导、运动干预以及血糖监测与控制为主的社区综合干预,帮助患者保证合理饮食,纠正不良生活习惯,改善机体代谢紊乱状态,合理控制体重。同时督促患者适时适度锻炼身体,提高机体耐受性和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有效降低血糖指数,强化机体免疫力。社区医师定期监测患者血糖变化,并据此来调整药物治疗方案,使之更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经过综合干预联合药物治疗后,干预组FPG、2hPG、HbAlc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组血糖控制达标率为65.5%,明显高于常规组的46.2%(P<0.05),提示综合干预联合药物治疗可有效控制社区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提高血糖控制达标率。

综上所述,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开展综合干预有助于稳固社区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其血糖控制达标率较单纯药物治疗更高,建议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参考文献:

[1]赵列宾,陈宇红,董斌等.基于互联网及全科-专科合作的社区糖尿病管理模式——上海五里桥试验[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2,28(4):286-289.

[2]柳露,傅汉菁,袁申元等.3201例糖尿病患者管理三年降糖药物调整与血糖达标及相关因素分析:北京社区糖尿病研究9[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3,12(5):356-360.

[3]章力,刘丽.社区糖尿病随访管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影响[J].浙江预防医学,2010,22(7):83-84,87.

论文作者:蒋玉婷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9

标签:;  ;  ;  ;  ;  ;  ;  ;  

综合干预联合药物治疗对社区糖尿病患者控糖效果的影响研究论文_蒋玉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