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股动脉采血后不同按压方法对止血效果的影响论文_陈海兰 李文娟 卞苏凤

陈海兰 李文娟 卞苏凤

宿迁市人民医院 江苏 宿迁 223800

【摘要】目的 比较股动脉采血后不同按压方法对止血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50例经股动脉采血的患者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25例。实验组采用拔针后压迫技巧:即用2、3指(食指和中指)并拢按压穿刺点及上方皮肤,按压力度以梯度递减方法,棉签按压10min;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用棉签按压10min。结果 采血完毕按压至规定时间后,实验组发生穿刺点出血、渗血、血肿、皮下出血等并发症4例,占16%,对照组发生并发症10例,占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股动脉采集血气分析标本穿刺后采用2、3指压迫技巧方法可获得较好的按压止血效果

【关键词】股动脉;按压方法;血气采集;止血效果

[中图分类号] R605.97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2-5018(2016)01-033-02

危重患者因病情需求常需采集动脉血气,因股动脉粗直,位置浅表且搏动明显,易于穿刺,穿刺时患者看不见穿刺点,避免患者恐惧,痛苦小比较配合,采集标本常选用股动脉,而采血后按压方法,按压时间,按压力度不当都可导致患者穿刺部位发生出血、血肿等,增加护患之间的矛盾,临床上压迫止血的方法有多种,但是按压的技巧很重要,因此,在临床护理过程中,结合临床实际和充分利用临床资源的基础上,笔者探讨了更适合股动脉采集血气分析标本后的按压方法,介绍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回顾性分析研究2014 年12月至2015年6月在老年科行股动脉血气分析的50例老年患者。纳入标准:1.采集血气分析需选股动脉者2.凝血四项检查正常者,3.排除近期吃抗凝药者,4.一次性进针即成功采血者,避免来回穿刺5.患者知情同意,情绪稳定,愿意配合。排除标准:1.穿刺点周围有淤青和血肿2.血液分析结果为静脉血3.12小时内反复穿刺者,4.躁动不安者。

1.2分组和抽样 根据预实验结果计算样本含量为每组25例,共计50例,随机分组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2组人员性别,年龄和疾病种类进行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操作步骤和方法

1.3.1用物准备 一次性5ml无菌注射器,配置好的1000U/ml肝素钠液和橡胶塞、棉签、手表。

1.3.2 操作方法(1)采血前护理,采血前向患者及家属解释采取动脉血因治疗需要,向病人及家属告知股动脉采血的目的、好处及操作方法,操作后注意事项等,询问以往是否穿刺过,消除患者及家属的恐惧心理,并且保护患者隐私,取得患者及家属理解配合,充分评估血管情况,观察股动脉搏动情况,局部有无血肿瘀斑,皮肤有无破损,感染等。(2)动脉采血 本实验由经验丰富同一名护士进行采血,另一名护士计时间。两组患者采集动脉血气均使用5ml一次性注射器,患者取平卧位,运用解剖学方法,穿刺侧下肢取外展、外旋位,找到股三角,以腹股沟韧带下1.5-2.0cm股动脉搏动最强处作为穿刺点,用左手食指、中指稍用力按压固定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常规消毒,右手持采血针在股动脉搏动最强点以90度角穿刺,采血1ml-2ml,插入橡胶塞。(3)按压 国内动脉血气标本采集后穿刺点按压止血时间通常为5-10min[1],本研究选择按压10min。实验组:采血完毕采用2、3指(食指和中指)并拢立即按压穿刺点以及穿刺点正上方0.5cm-2.0cm处,按压靠近血管的近心端,开始稍用力,按压5min后,以2min速度按压力度递次减弱,直到指腹触及的皮肤感到血管搏动为度,避免用力过度或突然松手,共压迫10min。对照组:穿刺后正上方立即食指中指按压10min,另一名护士开始计时,10min后观察穿刺点,如有出血,继续按压。(4)穿刺后护理,告知患者30min内穿刺侧避免过度活动,翻身,用力咳嗽,大便,下蹲等诱因,以免引起穿刺处出血及血肿形成。

1.4评价标准 一次性采血成功,操作者在采血后10min,30min内观看穿刺点有无继续出血,24h后再次观察穿刺点,记录存在血肿和皮下出血者。按压成功标准:按压10min,30min及拔针24h后,穿刺点无出血,皮下血肿,穿刺点周围皮肤正常。按压失败:按压10min,30min及24h后,穿刺点继续渗血,伴有或不伴有血肿,包括[2]:1.穿刺点出血:皮肤穿刺处继续渗血2.皮下出血:血管皮肤损害,局部皮肤青紫或黄褐色,压之不退色的淤青,除血肿外一般不高于皮面。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定量资料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对2组人员性别,年龄和疾病种类进行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实验组和对照组年龄分别为68.711.7岁和66.812.3岁,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性别和疾病构成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性别、疾病构成和止血结果比较

3讨论

股动脉血管粗,血流丰富,疼痛较轻且易定位,取血快速等优势,特别是对于循环衰竭的危重患者作为动脉采血的首要部位,但也有弊端,穿刺部位较深,穿刺后不易压迫止血,出血不易立即发现,有报道:股动脉穿刺采血导致假性动脉瘤[3],我科老年病人居多,尤其高龄病人,血管硬化且皮肤松弛,皮下脂肪少张力小,反应迟缓,易形成血肿或皮下淤血青紫,容易引起患者及家属的恐慌,增加护患矛盾,我科作为优质护理病房,采取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满足患者需求的理念,护士在对患者进行各项护理操作时,动作尽量轻柔[4]以免加重患者的痛苦。本研究发现拔针后采用2.3指(食指和中指)压迫技巧按压,取得有效止血效果,总结如下:

3.1、准确按压穿刺点,压迫技巧方法体现出能准确按压皮肤及血管穿刺点,拔针后2、3(食指和中指)指在皮肤穿刺点正上方 及靠近近心端,并且以两横指按压,可以更好的解决按压错位问题。

3.2、按压面积,按压面积不足是导致按压无效的主要原因之一,2.3指(食指和中指)并拢按压皮肤穿刺点正上方处,一横指约1cm,两横指约2cm,保证皮肤和血管两个穿刺点同时被按压。

3.3、按压力度,主要体现在按压力度及力度控制,即2、3指(食指和中指)并拢按压,按压时力度可以更好把握,刚开始稍微重压5min,5min后递减按压力度,以2min 速度减少按压力度,直到指腹触及皮肤上可以感到动脉搏动为止,避免突然撤离导致穿刺点出血。

3.4、老年人因生理原因血管硬化,减少引起出血的诱因,告知患者及家属穿刺30min卧床休息,避免起床活动,咳嗽,大便,下蹲等用力动作,活动度过大易导致穿刺点慢性渗血不容易发现,引起 局部青紫、血肿、再次出血等并发症。

5、一次穿刺成功,采用压迫技巧方法,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及恐慌,体现了我科优质病房以人为本的理念,大大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提高了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小寒.基础护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66

[2]陈文彬.诊断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86.

[3]张洪涛,吴锦红,张莉华.1例股动脉穿刺采血致假性动脉瘤的分析[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3,(10):167

[4]张雪,郭威,黄芬等.神经内科护士脑中偏瘫康复护理认知和活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13,15(13):38-40

论文作者:陈海兰 李文娟 卞苏凤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3

标签:;  ;  ;  ;  ;  ;  ;  ;  

经股动脉采血后不同按压方法对止血效果的影响论文_陈海兰 李文娟 卞苏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