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在原发性肝淋巴瘤诊断中的价值分析论文_秦昂,匡驰

1.湖南省肿瘤医院内镜中心 410013;2.湖南省省人民医院超声科 410002

【摘 要】目的:探讨超声在原发性肝淋巴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原发性肝淋巴瘤患者80例,为患者开展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评价超声诊断的准确性。结果:通过超声检查可知,本组中包括70例结节型肝淋巴瘤,其中46例患者为单发,24例患者为多发;10例患者为弥漫型。单发性病例与多发型病例在超声图像表现上无明显差异,72(88.60%)例患者表现为低回声病灶;弥漫型肝淋巴瘤患者的超声为不均匀回声,和脂肪肝、慢性肝炎患者的超声声像回声表现相似度较高;其中42例患者的良恶性无法得到有效鉴别。结论:临床上采用超声对原发性淋巴瘤进行诊断时,需对脂肪肝、慢性肝炎进行有效排除,超声在原发性肝淋巴瘤诊断中具备一定价值。

【关键词】原发性肝淋巴瘤;超声;诊断;价值

原发性肝淋巴瘤(PHL)是指所发生的病变范围局限在机体肝脏内,在病情发生的早期未出现淋巴结、骨髓和脾脏等肝外扩散的具有淋巴细胞标记的恶性肿瘤[1]。原发性淋巴瘤患者数量只占到全部肝恶性肿瘤患者数量的0.1%,因为其不具备较高的发病率,同时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不存在特异性,因此临床上在对原发性肝淋巴瘤进行诊断时具有较高的误诊率,由此使得患者的疾病最佳治疗时机被延误,无法改善患者的疾病治疗预后。因此探寻更为有效的诊断方式,使原发性肝淋巴瘤患者的疾病得到有效确诊,对于其疾病治疗和预后改善均具有积极意义[2]。有资料报道称,在对原发性肝淋巴瘤进行诊断时,超声可取得不错的效果[3]。本次研究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肝淋巴瘤患者80例,探讨超声在原发性肝淋巴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开展的时间段为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肝淋巴瘤患者80例,男50例,女30例,年龄21~65岁,平均(43.8±4.6)岁;其中32例患者体检发现异常,22例患者存在发热、消瘦情况,24例患者存在机体上腹部、肝区疼痛,2例患者存在盗汗情况。42例患者经检查表现为乙肝两对半阳性,其中26例患者合并慢性乙肝、肝硬化,2例患者合并血吸虫肝病。全部患者的病情均符合原发性肝淋巴瘤的相关诊断标准,同时未出现病灶转移和远处淋巴结侵润。

1.2研究方法

患者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检查仪器为美国GE公司生产的SKG55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指导患者保持仰卧位,将探头频率设置为3.5~7.5MHz,首先为患者开展常规肝、胆、脾、胰检查,然后为患者开展肿块检查,对肿块的占位、大小、边界、回声进行详细记录,同时对患者的门静脉主干以及肝内分支管腔进行检查,对其边界是否清晰,是否存在实体回声进行观察,同时采用超声对患者机体门静脉血流情况进行探测,如果属于门静脉肿瘤,则无法对血管进行清晰显示。

2 结果

通过超声检查可知,本组中包括70例结节型肝淋巴瘤,其中46(57.50%)例患者为单发,病灶直径为0.7~13.2cm,其中32例病灶所处位置为右叶,8例病灶所处位置为左叶,4例病灶所处位置为左右叶交界处,2例病灶所处位置为肝门部;24(30.00%)例患者为多发,病灶直径为1.1~13.3cm,其中8例病灶所处位置为右叶,6例病灶所处位置为左叶,10例病灶所处位置为左右叶交界处。通过超声声像图可知,4例患者表现为弱回声,4例自身病灶范围较大的患者表现为高低不均匀回声,除此之外其余都为低回声病灶,且表现均匀或尚均匀。8例患者的病灶表现为圆形,8例患者的病灶表现为片状,28例患者的病灶表现为欠规则状,26例患者的病灶表现为不规则状。56例患者接受彩超检查,其中42例患者发现血流信号,32例患者测及动脉血流,RI范围为0.47~0.74,具体情况如表1。本组中包括10例弥漫型肝淋巴瘤,通过超声检查可知无明确占位病灶。回声表现不均匀,形状表现为斑片状,其中4例患者接受超声造影检查,其中出现不增强区且大小不等的患者共2例,通过开展超声和CT检查后拟诊为炎症或坏死肿瘤,超声造影检查结果显示2例患者表现为弥漫欠均匀增强,达到峰值时出现均匀回声,同时在门脉期延迟期出现缓慢减退。如表2。

表1 56例患者彩超表现和诊断率

3 讨论

有学者通过研究报道称,在原发性肝淋巴瘤疾病的发生过程中,获得性免疫缺陷性疾病以及自动免疫性疾病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本次研究中未出现此类病例。原发性肝淋巴瘤的易发人群为中年男性,若病灶为单发或多发但体积较小时,则通常情况下不会出现明显临床症状,从而导致患者的疾病容易被误诊[4]。临床上在对原发性肝淋巴瘤疾病进行诊断时,需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尽早诊断,并对合理治疗方案进行制定,尽量在患者病情发生的早期阶段,为患者进行疾病治疗,由此使患者的疾病预后得到有效改善。

在对原发性肝淋巴瘤进行诊断时,超声具备着明显优势,其不但敏感性较高,同时还可在对疾病进行有效诊断时,对患者机体病灶进行有效显示,从而获取患者的病灶范围,使得超声鉴别诊断可能出现的误诊情况得到有效鉴别。超声鉴别诊断原发性肝淋巴瘤时具有较高的检测阳性率[5]。通过本次研究可知,当患者的肿块直径越小时,则越不容易检测出血流信号;RI高低和病灶大小不存在明显关联,故能将其和原发性肝癌进行区分:当原发性肝癌体积较小时,通常开展超声检查可发现动脉血流,当原发性肝癌的直径小于3cm时,其平均RI为(0.76±0.11)。在接受超声造影检查的20例患者中,其中4例患者由于增强方式和血管瘤表现较为相似,同时在开展造影检查后发现主要出现周边增强,因此考虑患者可能属于良性病变,可能为血管瘤;其余16例患者由于呈现为“快进快出”的整体增强方式,因此被误诊为原发性肝癌。由此可知超声造影只能对病灶的良恶性进行提示,为了使患者病灶的具体病理类型得到有效确诊,还需要为其开展时间强度曲线分析。弥漫型肝淋巴瘤的发生率较低,提示其存在较差的预后,其超声表现同全身淋巴瘤肝弥漫性浸润相似度较高。

综上所述,临床上采用超声对原发性淋巴瘤进行诊断时,需对脂肪肝、慢性肝炎进行有效排除,超声在原发性肝淋巴瘤诊断中具备一定价值。

参考文献:

[1] 刘思雨,牛万彬.淋巴结外淋巴瘤病变的超声表现及诊断价值[J].中国疗养医学,2017,26(10):1079-1081.

[2] 于辰华,陆苏,崔芳,等.43例乳腺原发性淋巴瘤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J].山东医药,2017,57(04):74-76.

[3] 王钰乔,沈霞,李中林,等.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影像学及病理学特征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6,16(11):797-802.

[4] 徐理华,刘瑞明,黄群爱,等.原发性肝淋巴瘤诊断与治疗[J].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2016,5(03):173-176.

[5] 张剑宁,程岗.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再认识[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6,15(01):1-4.

论文作者:秦昂,匡驰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7

标签:;  ;  ;  ;  ;  ;  ;  ;  

超声在原发性肝淋巴瘤诊断中的价值分析论文_秦昂,匡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