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建景观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市政工程的安全管理关系到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需要施工单位予以高度的重视。施工单位上到管理者下到基层作业人员,都应该树立明确的安全管理意识,并对管理人员和基层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管理培训。与此同时,施工单位还应当加大对于安全防护措施的投入,保证人员的安全,确保市政工程能够顺利完工。
关键词:市政工程;安全管理;现状;对策
引言:
整个项目安全管理工作当中,要想能够更好的改善安全监管的效率,应该确保认知的一致性,并且积极推进相关责任的落实,并深化安全生产的意义,并运用多种手段来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从监理单位角度来讲,要积极的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在施工过程当中应尽早的把隐藏的安全问题消除在萌芽阶段,最终保证整个工作能够按时、按质做完,这对于推动整个市政行业的成长也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1 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现状
1.1 安全管理意识淡薄
很多施工单位的管理者缺乏安全管理意识,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对于施工安全管理存在忽视,形式大于实际。虽然部分施工单位内部建立了相对完善的与安全管理相关的规章制度,制度的具体落实情况却不理想,“面子工程”较多,安全管理只停留在口头上。施工单位的管理者如果缺乏安全管理意识,那么现场施工的从业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可想而知,即使加大安全保障设备的投入,最后也是于事无补的,各种安全风险依然存在。所以,只有深化施工单位上下对于安全管理认识,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企业整体的安全管理水平。
1.2 管理体制不完善
一方面,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市场管理机制。就市政工程的发展情况而言,一般都是由市政主管部门负责,施工流程复杂,涵盖面广,在进行具体建设的过程中,很多建设单位,没有严格执行正确的施工流程,甚至没有进行公开的招投标和完善的制度。一些市政工程,甚至在没有签订合同的情况下,就进行开工建设,存在严重的违法违纪行为,不仅影响施工的连续性和有效性,而且整个工程的安全稳定性得不到有效保障。除此之外,一些主管市政工程的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往往只注重自身的工作业绩,却不注重工程的知识及质量,随意缩减工期,造成安全事故和质量不过关的情况发生。另一方面,缺乏可靠的质量管理机制。很多建设单位不具备施工资质,利用挂靠等手段获得工程建设权,而且为了尽可能减少预算支出和赶工期,甚至出现在施工中随意变更设计方案的情况,严重影响施工质量。
1.3 安全监管方面
市政道路工程的安全监管主要为统一监管和分级落实负责,由国家交通部组建工程安全管理处,负责安全监督和管理,并在各个省市设置相应的专职机构,以此从根本上保证工程安全。就目前来看,市政道路工程的安全监管核心为安全检查,在检查的基础上找出现存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整改方案。尽管安全监督部门一再强化安全检查,但对市政道路工程这种庞大的项目,现有监督力度还远远不足,表现为缺乏有效的监管措施,日常采用的监管手段也十分落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除此之外,安全评价、工程检查及现场管理等制度都需要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1.4安全培训及教育
由于缺乏先进的安全文化,使得国内很多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企业普遍缺乏风险意识和安全事故防范能力,未配置足够的应急措施。特别是当前的三级安全教育还没有充分落实,施工人员几乎没有受到系统的安全培训,安全意识淡漠。由此可见,切实强化安全教育已经是十分迫切。在我国,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安全培训依然采用讲座与开设培训班等传统方法,虽然出版了众多相关培训素材,但要实现全面提高人员安全认识的目标,单纯依靠这些资料或文件的研究学习还是远远不够的,应将安全培训及教育当做一个重点来抓,防止其流于形式,以此发挥最大化效用。
2 改进市政工程安全管理的相关对策
2.1 强化安全管理意识
为有效强化市政项目安全管理,应当不断强化安全监管意识,确保市政项目施工安全。从施工单位角度来讲,应定期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生产培训,运用培训这种模式,让他们对施工中隐藏的安全隐患有比较清晰的了解,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从而使他们能够出色的完成施工任务。另外,从所有参与项目作业的人员角度来讲,必须对其权责进行明确界定,并注重提升其自身安全素养。施工单位应提前就安全工作做好规划,对作业过程中隐藏的隐患及时发现,从而为市政项目作业提供安全保障。
2.2 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对于市政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具有指导意义,是确保施工安全的保障。在施工准备阶段,施工单位应该结合项目特点,同时根据以往的项目管理经验,制定出一套科学、完整的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对该制度的要求:1、一定要满足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2、坚持以人为本。另外,由于施工现场具有动态性的特点,所以,在施工过程中,还应该根据现场的动态,对安全管理制度做出适当的调整,以确保整个施工过程的安全。
2.3 完善监督管理机制,加大监督管理力度
要确保市政工程的建设质量,应当完善监督管理机制,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对于建设单位来说要选择资质健全的监理公司,对于监理公司来讲,引进高水平的人才,强化监理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监理队伍的整体水平,保证每一个监理人员都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满足市政工程施工监督的需求。完善监督管理机制,制定管理细则,确保监理工作“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从制度上保证监理的权利,加大监理力度。通过监督不安全的施工行为,为市政工程的施工安全进行保驾护航。
2.4 加强技术管理
市政工程是工程建设中比较特殊的一类存在。因为市政工程有很多种类型,例如,桥梁,道路,绿化工程建设,车站建设等,每个类型又包含几种甚至十几种专业知识,设计形式复杂多样,工程之间专业跨度很大,每一项技术都比较复杂并且还在不停的更新变化,这样的情况就要求工程设计和施工的相关人员具备比较全面的建筑知识,但是在实际情况中,掌握综合建筑学知识的员工并不多,甚至有的员工不具备多项专业知识的能力。面对这个问题,首先,企业应该加强人才储备,高素质的建筑人才是工程高效率完成的有力保障。针对企业需要的人才作出合理规划,建立起全面的人才培养方案,大力培养有可造能力的年轻人才,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建立起一支规模雄厚的人才储备库;定期开展企业员工的专业知识培训,帮助他们尽可能全面的掌握建筑学相关知识;在工程准备阶段提前做好图纸的研究审计工作,对工程中可能出现的技术问题给出解决方案,避免出现问题无法解决而耽误工期的现象。此外,还要注意对国内外最新建设工艺和技术的引进吸收,新材料的应用等。对工程施工中的影响全程的关键性技术,要做好复核与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努力提高市政工程的施工管理水平。
结束语:
在市政工程建设中,安全管理是首要任务也是重要任务,只有保证施工安全,才能保证现场的正常运转,提高施工质量,控制施工进度与施工成本,提高社会效益。所以,在施工中,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施工理念,认真排查安全隐患,做好安全事故的应对措施,尽可能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甚至将安全事故发生率控制为零,提高市政工程项目建设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志强.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不足和解决方法[J].山西建筑.2017(01)
[2]王欣海.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J].中国建材科技.2017(04)
[3]丁宇.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探微[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24)
论文作者:王传观,吴泽兵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1
标签:市政工程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工程论文; 施工单位论文; 施工安全论文; 意识论文; 项目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