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宝安中学(集团) 广东 深圳 518101
摘 要:普及型舞蹈教育对于提高全民舞蹈文化水平、提高普通受教育者的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力,对于开发青少年的智力有着深远的战略意义。普及型舞蹈教育能深刻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一般研究认为主要对学生生物、环境、教育这三个因素有很大的影响,本文主要从这个三个因素探讨普及舞蹈教育对学生的影响。
关键词:普及型教育 舞蹈教育 艺术
舞蹈教育渗透在普通教育之中,它与普通教育同步进行,教育覆盖面很宽。这种普及型舞蹈教育将对于提高全民舞蹈文化水平、提高普通受教育者的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力,对于开发青少年的智力有着深远的战略意义。
在一些发达国家,舞蹈教育是小、中、大学一贯到底,形成了一个体系。在教育系统里的舞蹈设置目标,初期属于体育范畴,认为舞蹈活动可以强健身体姿态,调理肌肉,使动作准确。在心理方面,舞蹈对学生适应团体、接受领导、遵守纪律有帮助,对个人的言行举止、表情达意有益处。因为舞蹈是一种运动,对学生来说,是比柔软体操更完备的一种体育课。
首先,舞蹈艺术特有的作用是其他教育所不能代替的。作为一种有益的活动,那么对学生的心理成长、品德的养成和仪表都有着很深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普及型舞蹈教育之所以能很快推广,并被普遍接受,有两点做法值得借鉴:一是与体育相结合,二是与舞蹈相结合。这两种结合,使一些中学生逐渐对舞蹈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并且有些高中学生在考大学时把这一项还作为自己的一个特长。实践证明普及型舞蹈教育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特殊的影响作用。具有同样身心条件、同样年龄的孩子,在同一个时间,接受过舞蹈训练的学生与未接受过舞蹈训练的学生在许多方面有着不同的特征,比如身体的发育、心理感觉、爱好、追求等都有着不同的差异。
但是,普及型舞蹈教育若要对学生充分发挥积极影响作用,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及特点进行施教。一个学过舞蹈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同一般人一样,这里指的是身体与心理两方面的成长过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一个学过舞蹈的学生,由于他从小参加学校的舞蹈训练,久而久之学生的身体与心理发展就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群体特征和个体特征,也形成了舞蹈学生与一般学生不同的共性特征和阶段性特征。
一个舞蹈学生身体的发展,指的是各器官、各系统的发育,四肢的比例,胖瘦高矮和体质能力的增长。舞蹈学生身体的发展与普通学生有明显的差异。舞蹈学生心理的发展,指的是认识能力的发展,包括感知、记忆、思维等方面的发展,也包括思想意志、情感、性格和品德方面的培养。舞蹈学生通过训练在感知、记忆和具象思维、动作思维方面会有更突出的敏感和能力,在情感性格上会有明显的专业特征,特别是大脑发达程度和神经系统的发展情况直接影响着心理发展的程度,同时心理发展的程度又影响着身体的发展。而作为没有受过舞蹈训练的学生在智力高度发展的情况下,有时会出现体力下降、身体发育的不正常,这种落差往往又会拖智力的后腿,结果导致智力、体力都延缓发展的严重后果。
普及型舞蹈教育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影响因素很多,但最主要的因素有三点:
1.生物因素
人的发展,一切有生命的有机发展,与遗传因素的作用有直接关系。
2.环境因素
人生活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都是环境,但社会环境对人来说有更重要的意义。一个孩子在未成为舞蹈学生之前,家庭、幼儿园对他的影响往往决定了他的一生命运。除了他的天生素质外,如果父母或其他人从事舞蹈教学,舞蹈意识浓,又有舞蹈表演气质,那么这个孩子的舞蹈意识就浓,舞蹈艺术的潜能就非常容易被引发,他的天生动作思维就会得到长足的发展。
3.教育因素
舞蹈教育要改变正常人的体态习惯,达到肢体运用自如,需要一定的强制性。由于舞蹈艺术有很强的集体因素,舞蹈学生在集体舞中,在与各部门的合作中都要求学生养成集体观念,并掌握集体行动的方法。没有平常的集体训练,达到这一点很难实现。舞蹈是一种艺术,学生在充满艺术氛围的学校里,对于舞蹈家所需要的艺术气质、感觉和习惯都有其他环境不可代替的作用,能开发学生在舞蹈艺术方面的才华。成人大多在孩子学龄前就发现他们有舞蹈的天赋,于是在幼儿园时期、上少年宫时期和上小学时期就与老师共同开发了孩子这方面的潜质,使他们很快显露出舞蹈天才。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了中学还继续接受舞蹈艺术的学习,从而使他们学好文化课的同时又增加了一项艺术特长,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更加有智慧、有灵感、有丰富的想象力。
最后希望在普及型舞蹈教育下,人们能把舞蹈艺术当作一种文化、一门学问、一种文明来对待。舞蹈艺术不仅不能受到歧视排挤,而且应理所当然地同其他各种科目一样受到尊重,使我们的学生从小就受到良好的舞蹈艺术熏陶,提高他们的艺术创造力和鉴赏力。
论文作者:黎莉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7年7月总第1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
标签:舞蹈论文; 学生论文; 艺术论文; 身体论文; 心理论文; 因素论文; 身心论文; 《教育学》2017年7月总第1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