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防系统的构成
根据最新的国家标准《安全防范工程设计标准》(GB50348-2018)的规定,安防系统主要包括视频监控系统、入侵报警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电子巡查系统、停车场(库)管理系统等。若按照系统层次进行分类,则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1表现层
在表现层中主要有前端探测器、报警按钮、高清视频摄像机、液晶监视器、读卡器、车辆出入口控制器等前端设备构成,各种类型的前端设备主要提供安防系统的前端现场模拟和数字信号的采集,作为系统的信号输入部分。
1.2控制层
安防系统的核心,主要接受各种前端传感器反馈的信息,诸如,监视器、触发器、报警器等。控制层依据数据分析处理结果,对数字信息进行整理汇总,采用专业的算法工具,实现对前端设备的有效控制和管理。将实施结果反馈到各个设备。控制层的构建成本较高,是安防技术系统的核心,也是建筑智能化的关键。目前主要对控制层进行简化,优化计算方法,提高处理速度和效率,如下图所示。
1.3处理层
在处理层中对音频、视频可进行放大、分割以及再分配处理,使得安防系统工作效率得以有效提高,其中视频分割器、音视频放大器以及音视频分配器均是处理层内主要构成部件。
1.4其他层
其他层是安防系统的辅助层,包括传输和执行,将各个接收器的信息反馈到控制层,并将控制命令传输到各接收器。各个就去内部设置子系统,依据传输命令执行相应操作。目前,传输和执行均采用了云技术,其操作更具灵活性,指令传输更加准确和安全。
2安防系统功能及应用分析
2.1控制功能
在控制功能中可分为识别控制与图像系统控制,其中识别控制分为门禁控制,即可通过使用感应卡、磁性卡、威根卡以及IC卡等形式的电子卡片对出入进行控制,此外还可通过人体生物特征如虹膜、指纹和密码形式对门禁进行控制。若出现系统故障时,可启用“出入时间登记簿”的形式对门禁进行临时控制;车辆出入控制,即通过架设入出口防撞挡板、栅栏等形式,实现对车辆出入进行收费管理以及控制;对专用电梯进行控制,即通过在电梯上安装读卡机的形式,使得电梯只能在持有相关读卡设备情况下才可以进入,从而实现对专用电梯出入的控制。与此同时,在电梯内安装的控制装置,可以对进入电梯内的使用者所要去往的楼层进行限定。此外,对于图像系统控制主要在操作控制、图像切换下实现安防系统控制功能,而组成控制系统的结构主要有直接控制,即在中央控制设备对应下的监控功能;集中控制,即在中央控制设备经由解码器完成的控制功能;新型分布式控制,即在中央控制设备布设基础上,结合建筑安防实际需求而对安防系统进行调整的控制功能。
2.2探测报警功能。
(1)图形鉴定。当安防系统内出现安全隐患并触发报警设施时,系统会将报警信息点在监控中心自动显示出来,并对报警状态信息点所处的楼层平面、具体空间位置进行定位,确保安防值班人员可在安防系统报警功能触发后,根据报警信息及时采取行动。
(2)危急情况监控。当安防人员意识到要出现危急情况时,则可通过在读卡机内输入序列密码形式对系统内人员进行报警,亦或是启动危急情况报警按钮起并通过内部报警系统、闭路电视、广播等联动系统对危急情况进行监控,且在各个监控系统自动发出警报的同时,促使人们可通过声音、图像以及灯光的变化意识到即将发生危险,从而采取一定的自我防护措施。
(3)周界范围检测。利用专用地下电缆、惯性传感器、光纤、电容型感应器、主动红外探测器以及微波等技术形式,对系统周边无人区、高墙以及围墙等地进行探测报警功能的装置,促使周界防卫探测技术得到有效布控。
(4)内部防卫探测。在内部防卫探测的安全系统构成中主要部件为传感器,包括被动红外探测器、玻璃破碎探测器、双鉴移动探测器、光纤回路、门锁状态指示、声音探测器以及门接触点等探测器构成。
3分析安防系统存在的问题
3.1系统设计方面
由于安防系统设计需要在设计方、建设方以及安防技术建设单位三方共同协调下进行。然而,由于有些建筑单位对安防系统并不重视,致使建设单位各自为政,并不互相沟通,使得安防系统缺乏时效性,造成无法适应建筑需求的严重后果。
3.2施工方面
安防系统与智能系统的有效结合,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结果,也是建筑质量提高的表现。然而,施工人员由于缺乏相应技术,导致安防的各个环节缺乏有效配合,诸如视频系统、报警系统、灯光系统的摆放位置不对,获得的图像不够清晰,或者未按施工图纸进行施工。这样不仅降了施工质量,而且影响整个建筑的安全性。
3.3日常维护的不足之处
对于功能系统来讲同样存在系统老化、元件损毁等需要维护的情况,然而由于安防系统管理者缺乏维护意识,使得存在对业主报修并不及时采取行动、缺失日常维护规范、对维护情况不做记录等不足之处,导致装置在长久失修情况下并无法发挥最大功效。
4分析安防系统发展趋势
安防系统是建筑智能化的核心,建筑智能化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同时安防系统随着建筑智能化的发展而提升。目前,安防系统存在着技术性问题、安装规范性差、后期维护不足,以及施工标准不统一的问题。未来安防系统将向规范性、全面性、技术性方向发展,且简化安防数据处理过程,提高数据的处理效率。同时,安防系统需要对内部设备、零件进行定期维护,及时更新相应的线路。另外,安防系统的施工应该具有科学性、规范性,使其与智能建筑完美融合。施工管理者应该重视安防系统的应用,通过安防系统来提高建筑的安全性、智能性。
5结语
综上,建筑智能化系统安防工程技术,是社会发展下对建筑功能的新需求,并满足人们对建筑安全稳定性的期望。因此,为了使当今建筑智能化系统安防工程技术可以得到更好的应用,应确保结合建筑智能化工程实际情况,合理设计安防工程系统,促使安防系统功能发挥出最大效用,以确保建筑系统内人员生命财产安全,也使相关企业在具有低成本、低维护利率的安防工程系统下,可以获取更高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建筑智能化系统安防工程技术应用探讨[J].苏钰.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22)
[2]建筑智能化系统安防工程技术应用探讨[J].郑章毓.四川建材.2018(06)
[3]楼宇智能化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与发展[J].冯俊杰.建材与装饰.2018(17)
[4]城区安防工程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郑梁梦,毛东升.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14)
[5]建筑智能化系统检测工作的现状与建议[J].董彦祺.四川水泥.2018(08)
作者简介:姚维芳(1985.3-),女,广西南宁人,广西大学学士,工程师,单位:广西苏中达科智能工程有限公司,研究方向:建筑智能化。
论文作者:姚维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建筑知识仓库》2019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
标签:安防论文; 系统论文; 功能论文; 建筑智能化论文; 建筑论文; 探测器论文; 电梯论文; 《中国建筑知识仓库》2019年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