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让我们的课堂增味提趣论文_耿双莹

“微课”让我们的课堂增味提趣论文_耿双莹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实验小学松龄路分校 255100

摘 要: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使网络教育的进程在我们身边迅速展开,成为人们获取知识的一种极为便捷有效的途径。同样在教学中,充分运用网络资源,可以增强课程吸引力,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加深并巩固学生对知识点的认识,促进学生自我学习能力,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关键词:微课 应用 意义

“微课”,听到的频率越来越多。国内著名的微课实践研究者——佛山市教育信息中心教师胡铁生先生给“微课”这样定义:微课又名“微课程”,是“微型视频网络课程”的简称,它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在线视频课程资源。近期,我观摩了两节“微课使用”的示范课,让我对微课有了比较直观的认识。

一、关于课堂模式的一点思考

听的两节课有着基本相同的流程:简单导入,明确学习内容——微课展示知识,学生认真听、记——回顾微课中的知识点——针对性练习——学生自学、小组交流或讨论——展示归纳——总结梳理。

第一位老师通过微课讲了对联的特点及相关示例;第二位老师通过微课展示的是“用符号做批注”的内容及示例。两个微课明显的体现出了微课的特点:主持人讲授;教学时间较短;教学内容较少,突出知识点或技能点。

1.课堂结构安排简练高效。两堂课的模式可以概括为三段式:“讲”(微课讲)——“练”(自主练,合作练)——“讲”(教师梳理总结)。这其中,“练”这一环节为主要环节,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相似的流程让我揣测:这样的课堂模式应该是学校推行的一种模式,干净利落,课堂学习效果也通过练习及时显现。每个孩子都知道这堂课学了什么和自己学会了什么?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效果,微课的作用功不可没。

2.共性与个性互相促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从整体看上去,课堂中教师教学个性的东西体现并不明显,但我觉得,个性所产生的价值未必会比共性少。但更深一步考虑,只有在掌握了共性的基础上再去开发个性,或许个性才有存在的意义。

由此,我也想到了我们的课堂,在一定条件下,让老师们先掌握一种有价值的共性课堂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落后的教师会有“法”(方法)可依,从而提升业务能力;先进的老师也可以在此模式上再探索自己的个性课堂,水平也会随之提高。这样以来,教师能力得到发展,课堂效率也得到了增强,这应该是一个双赢的做法!

二、对微课使用意义的几点认识

1.更直观,更省时,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微课展示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如果靠老师讲、学生听,学生的印象会比较浅薄;如果板书出来就会费很多的时间。而微课则是在讲授的同时又可以通过屏幕将内容展示给学生看,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感官去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要让所有学生跟着微课的播放,在预定的时间内把握相关的知识,这也给老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就是在设计微课时,必须充分考虑学情,即学生的接受能力,去设计播放速度及时间,必须让班级所有学生在看完微课的同时还能记忆和有所理解。

2.有利于培养学生能力,学生学习更自主。听、看微课内容,可以锻炼学生的听读能力和收集重要信息的能力。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去获取更多的知识,看得快的学生可以多看几遍,加深印象,并进行巩固积累;看得慢的也会有自己的收获。快与慢谁也不用等谁,当然也不用刻意配合老师的速度及习惯。

3.有利于老师观察学生。在学生观看微课的时候,老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表情及神态,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从而为下一步采取的教学策略做好充分的学情准备。

4.有利于教师形象的树立。可以避免老师在现实授课中出现的重复、啰嗦或其他不良授课习惯,从而提升教师形象。

5.有利于知识的及时反馈和课后的翻看查阅。两节课中,微课播放结束之后,老师都做了同样的事情,就是对微课中呈现的知识性和技能性知识,进行提问检查,或者也可以说是回顾。从而使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印象又进一步加强,为下一步练习时的应用做好充分准备。

微课除了能提高学生的兴趣,也能促进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因为教师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制作微课、使用微课,同时就经历着“研究—实践—反思—再研究—再实践—再反思”的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微课,最终让教师从习惯的细节中追问、思考、发现、变革,由学习者变为开发者和创造者,在简单、有趣、好玩中完成个人业务的成长提升。

参考文献

[1]胡铁生 《中小学微课的设计制作与评审指标解读.ppt》.教育部东莞微课培训会,2013年,2月,28日。

[2]《走近微课程——e课程与教学》.信息教育网,2013年。

[3]郑小军 广西师范学院教育技术系.《我对微课的界定》,2013年。

论文作者:耿双莹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8年7月总第27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9

标签:;  ;  ;  ;  ;  ;  ;  ;  

“微课”让我们的课堂增味提趣论文_耿双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