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介入脑部血肿在神经内科的治疗效果探讨论文_邹梅

邹 梅

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四川 西昌 615000 作者简介:邹梅,女,(1981.06.13),大学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神经内科,

【摘要】 目的:探讨微创介入脑部血肿在神经内科中的治疗效果,以期可以提高脑部血肿在临床上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8例脑部血肿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神经内科保守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实施保守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微创介入治疗方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结果:两组相比,观察组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另外,观察组患者病情恢复评分和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脑部血肿患者,采用微创介入治疗的方式可以取得显著的效果. 【关键词】 微创介入;脑部血肿;神经内科;治疗效果;探讨Thecurativeeffectofminimallyinvasiveinterventionalbrainhematomainneurology ZouMeiThefirstpeople??shospitalofliangshanprefectureneurology,615000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effectofminimallyinvasiveinterventionaltreatmentofbrainhematomainneurology,inordertocanimprovetheeffectofbrainhematoGmainclinicaltreatment.Selectionmethods:Methods78patientswithcerebralhemorrhagewererandomlydividedinto2groups.Thecontrolgroupweretreatedwithroutineconservativetreatment.Theobservationgroupweretreatedwithconservativetreatment.Theclinicaleffectofthetwogroupswerecompared.Results:Comparedwiththetwogroups,theeffectoftheobservationgroupwassignificantlybetterthanthecontrolgroupP<0.05,withstatisticalsignificance.Inaddition,theobservationgroupofpatientswithdiseaserecoveryscoreandqualityoflifewassignificantlybetterthanthecontrolgroupP<0.05,withstatisticalsignificance.Conclusion:InpatientswithintracerebralheGmatom【Kae,ythweormdisni】mallyinvasiveinterventionaltherapycanachieveremarkableresults. minimallyinvasiveinterventional;Brainhematoma;Neurology.Treatmenteffect;Todiscuss【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840-01

脑部血肿是神经内科常见的一种疾病,致残率和死亡率都处于较高的水平, 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不利的影响[1].目前,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治疗脑部血肿的方法逐渐变为微创介入治疗方法,微创介入治疗方式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的特点,为广大的脑部血肿患者带来了福音[2].为了进一步探讨微创介入对脑部血肿的治疗效果,本文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78例脑部血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78例脑部血肿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神经内科保守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实施微创介入治疗方法.在观察组的39例患者当中,男性和女性分别为20例和19例,年龄13-79岁,平均年龄为(39.3±5.4) 岁,从发病到入院治疗的时间为1h-1.5d,脑部血肿量为22-71ml.在对照组的39例患者当中,男性和女性分别为18例和21例,年龄20-69岁,平均年龄为(36.3±6.4)岁,从发病到入院治疗的时间为1.8h-1.7d,脑部血肿量为25-68ml.由此可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上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另外,对于本次的研究,所有的患者都知情并同意. 表1 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对比(n,%)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保守治疗方法,如对患者应用脑保护剂、积极将颅压、脱水等.而观察组在常规保守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微创介入治疗方式,具体措施如下:(1)选择治疗的最佳时机.一般来说,微创介入治疗的最佳时机为发病后1d-3d,这时候患者的病情逐渐稳定,并且患者对微创手术治疗的耐受性逐渐增强,这时候治疗的效果更好.(2)确定微创切入点.在手术之前一定要利用CT对患者的头部进行扫描,从而准确确定穿刺点,并明确穿刺的方向和深度.(3)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确定麻醉的方式,一般为局部麻醉,同时根据事先确定的切入点利用锥颅器进行穿刺,并放置引流管,使其进入侧脑室,然后使用注射器来抽吸血肿,接着配合使用引流袋进行封闭引流.(4)对患者的血肿抽吸之后,再使用CT对患者进行扫描,确定血肿消失之后去除引流管.在手术后三天,对患者使用尿激酶冲洗液化引流,观察是否存在患者再次出血的情况. 1.3 效果判定标准 本次研究将治疗的效果分为四个标准:痊愈、有效、无效、恶化.痊愈是指患者的脑部血肿症状全部消失,生活恢复正常[3].有效是指患者脑部血肿50%以上被消除[4].无效是指患者的脑部血肿症状没有任何变化,病情没有任何形式的缓解[5].恶化主要是指患者的脑部血肿症状不仅没有消失, 而且还出现了病情更加严重的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的研究采用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17.0,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对比 经过治疗之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消肿率达到了89.7%,而对照组患者的消肿率为64.1%,显而易见,观察组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细结果见表1. 2.2 治疗前后患者病情恢复情况以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对比分析 在治疗之前,所有患者的病情以及生活质量对比差异不够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在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病情恢复的情况以及生活质量改善的情况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并且观察组患者的血肿引流在3-5天之内基本完成,意识恢复良好.具体情况请参见表2. 3 讨论脑部血肿是神经内科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包括自发性脑部血肿和外伤性脑部血肿,此种疾病容易使患者出现脑部积水,颅内压增高,其致残率和死亡率都处于较高的水平,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不利的影响.因此,对脑部血肿患者一定要及时采取先进的治疗手段进行治疗[6].

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消肿率达到了89.7%,而对照组患者的消肿率为64.1%,显而易见,观察组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这就说明采用微创介入治疗方式来治疗脑部血肿患者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对于脑部血肿患者,采用微创介入治疗的方式可以取得显著的效果,加速患者病情的恢复,并且安全性也比较高,切口较小,对患者造成的伤害较少,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1] 刘虎文.微创介入脑部血肿在神经内科的治疗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刊,[ 2015,42(3):75-76. 2] (张永昌.微创介入脑部血肿在神经内科治疗效果探讨[J].中外医疗,2014,33 [ 5):82-83. 3] 李淑侠.微创介入脑部血肿在神经内科的护理体会[J].中国美容医学,2011,[ 20(5):252. 4] 苏保华.神经内科微创介入血肿清除术治疗脑部血肿的护理[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05(27):114-115. [5] 张艳军,孙海波,薛维华等.高血压继发性脑室出血的微创软通道介入治疗方法选择[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2):470. [6] 叶建鑫,钱恒文,卓涛等.经额颞部改良微创介入软通道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7例临床分析[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3,35(10):1171-1173.

论文作者:邹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12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7

标签:;  ;  ;  ;  ;  ;  ;  ;  

微创介入脑部血肿在神经内科的治疗效果探讨论文_邹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