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制度建设促进社会工作机构的可持续发展&以广东省为例_社工论文

以制度建设促进社会工作机构的可持续发展&以广东省为例_社工论文

以制度建设促进社会工作机构的可持续发展——以广东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工作论文,为例论文,广东论文,制度建设论文,可持续发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中国大陆社工服务机构进入早期培育和发展阶段,一批机构开始在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下破土而出。以广东省为例,社工服务机构在深圳、广州、东莞等地得到快速的发展,深圳已成立30多家机构,广州已有40多家机构,东莞近两年也有7家机构成立。这些机构的培育和可持续发展对于社会工作事业的推进至关重要。本文主要对这些机构的运行和发展情况展开深入分析。

资料收集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深度访谈、实地观察三种方式,有关机构的文献以网上资料、各机构印制的内部资料为主,辅以各专业期刊发表的相关论文及公开出版的书籍;深度访谈主要针对相关机构的负责人展开,总共访谈了三位机构负责人,并进行录音誊写,文字以SFZ01、02、03来指代;实地观察主要结合近年学生到机构的实习进行,对机构的规模、办事风格、工作人员等情况有较好地了解。

一、机构的培育力量及其机制

在社工机构的培育中有三支重要的力量:政府的扶持、海外个人和机构的支持以及大学教师的参与和倡导。

(一)政府的扶持

政府的扶持缘于政府对待社会组织的态度转变。在1949年之后,中国逐步建立了全能型的政府,大量的社会组织被清理整顿,各种社会服务基本上通过单位制的形式由政府包办,政府对社会组织怀有一种不信任和压制的态度。随着近年社会经济的发展、单位制的弱化、社会问题的增加,政府包揽社会服务的做法一方面越来越难以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需要;另一方面因为缺少中间的缓冲环节而在处理不当时容易造成政府和民众之间的直接对抗。

因而,政府对社会组织开始考虑并采取合作的态度。“政府与慈善公益组织合作,有利于建立政府倡导推动企业和社会广泛参与,民间组织积极运作的慈善事业发展新格局”①(民政部庞陈敏副司长),基于这种合作的态度,政府有选择的扶持社会组织的发展,其中可以承接政府职能转变下剥离出来的事务,为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提供社会服务的社工机构成为各级民政部门扶持的重要对象。

以深圳为例,2007年政府开始启动购买社工岗位的政策,大批社工机构在此契机下逐步成立,开始招募社工专业的毕业生进行在职培训后正式上岗,一个机构如果能够获得政府购买的50个岗位就可以正常运营。“业内人士算了一笔账,以大众社工中心为例,560多平方米的办公场所每年的租金需要20万元,4~5名管理人员工资占20多万元,加上给社工的保险、继续教育经费等各种费用,每年成本需要50万元。”②而政府购买一个助理级社工每年的费用是6万元,其中大约1万元是机构的运营费用,这样政府向机构购买50个社工就可以维持机构的运作。此外,东莞市也参照深圳模式,在2009年开始启动政府购买社工岗位,推动了多家社工机构的成立和发展,其中星扬、正阳分别是深圳鹏星、正阳在东莞的新设机构。

而广州市则是以政府购买项目的形式来培育社工机构的发展。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有三种:

第一种形式是各街道成立社工服务中心,一般由街道原来的相关工作人员负责,然后政府向其购买服务,一个社工服务中心的购买经费是300万元;

第二种形式是政府直接向信任的社工机构购买项目,带有委托的性质,这些机构的负责人一般在机构成立前就和各政府部门有过合作或打过交道,具有较好的信任基础,一般经费比较多的项目多采用这种形式,如海珠区团委向启创购买100万元的青年服务项目;

第三种形式就是以招标的形式向社工机构购买服务,通过标书的质量进行购买对象的选择。在2008、2009年的探索阶段一般为10~20万的小型项目;2010年开始将大型的规模为200~300万的综合服务中心项目进行招标。目前来说,政府对社工机构的项目购买,推动了社工机构的成立,而且机构成立之后也主要是承接政府购买项目为主体。

除了以上提到的以购买岗位或者项目形式的支持外,民政部在社工机构的注册上也给予支持,愿意同时作为社工机构的登记注册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解决了我国非营利组织双重管理带来的限制,为社工机构的成立开了方便之门。

(二)海外机构和个人的支持

海外个人和机构的支持是社工机构培育和发展的第二支重要的力量。广州由于地缘影响,其中又以香港社工界给予的经验、督导、资源方面的支持为主。在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中,外部力量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这种进程其实是与我国经济的改革开放同步的,在经济发展和交流加强之后,社会组织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也是必然的趋势。

以启创为例,该机构成立于2008年2月,其成立之初的灵魂人物是原香港资深的社工教育者和推动者、中山大学教授罗观翠女士,此后在机构的运作中也链接到香港社工界的大力支持。

“我觉得现在发展机构过程中,香港有经验的老社工支持是最大的,因为是他们一手带着做起来的,像我们这些人刚开始不要说对做服务没有经验,就是管理也很没有经验,所以他们对人员的培养、机构的管理都是手把手教的,如果没有他们的带动,根本做不到今天。”(访谈对象SFZ01)

香港社工界给予了经验、人员培训、管理各方面的帮助,还在言传身教的过程中渗透了良好的社工理念和精神,对带领社工机构走上正轨,起到了重要作用。

除了得到来自社工界的智识支持外,启创还得到来自香港企业界人士和明爱在资金方面的支持。2008年汶川地震爆发后,启创社工到了当地考察,然后根据当地情况设计了“萌芽计划”,希望能帮助当地居民进行社区关系重建,在项目初期得到一位在东莞办企业的香港人士的支持,在运作一段时间初见成效之后,他联系到明爱,对项目提供持续两年的经费支持。

在广州除了启创之外,大同、华林街社工站、逢源街社工站、深圳市的社联社工中心、鹏星社工服务社等社工机构都得到了香港社工界的大力帮助,使这些机构能更好地走上正轨。此外,部分机构还得到香港之外的其它国际机构的支持,如福特基金会向广州的星空、大同购买艾滋病干预和服务;美国艾伦教授为启创和粤穗社工事务所提供专业培训等。这些外部力量为广东社工界的发展注入了最为紧缺的智识、经验和资源方面的支持,是广东省社工机构发展不可缺少的力量。

(三)大学教师的参与和倡导

中国社会工作发展走的是教育先行的路径,在21世纪初各大高校纷纷设立社会工作专业,到2008年左右全国已有256所高校设立了社工专业。在专业设立之初,各高校的专业师资力量薄弱,多数是其它专业的教师重新学习专业知识,和学生一起成长,其中特别是实务方面的经验严重不足,在进行实务教学时遭遇瓶颈;与此同时,因为专业的社会接纳度不高,学生毕业之后难以找到对口的就业岗位,影响到学生对专业的认同度。面对这种现状,大学教师也希望能够多接触实务机构,一方面补自我实务经验不足的课;另外一方面也在思考和探索学生合适的就业岗位。

因此,当政府推动购买服务,希望大学教师能够以专业身份成立机构承接服务时,大学教师具有较高的热情,认为这是一个把教学、研究、实践和专业倡导结合起来的好机会。目前,广东省六所高校社工专业的都以系或者教师个人的名义成立了一家以上的社工机构,如中山大学的社工教研中心、启创、华南农业大学的北斗星社工服务中心、广东商学院的羊城社工服务中心、乐翔社会工作服务社、广东工业大学的阳光社工事务中心、大同社工事务所、广州大学的粤穗社工事务所、广大社工服务中心、深圳大学的鹏星社工服务社等。之所以会出现一批依托高校成立的社工机构,这也和社会工作专业的教师积极推动社会工作方面相关政策的改变和相关政府部门建立了较好的前期信任相关,政府部门希望高校教师能以自身的专业优势带动社工机构较快的走上正轨。

这些机构依托高校的专业力量,积极从事社会工作实务和教学相结合的探索,在积极推进机构发展的同时,也拓展了教学实践的内容和学生就业的渠道,在政策和实务层面上推动了社会工作向纵深的方向发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二、社工机构的发展现状及其问题

这些机构为广东社会工作事业提供了专业人才成长与服务项目相结合的连接点,它们努力承接政府职能部门转移出来的各种社会服务,同时也尽力以专业态度满足不同群体和个人的需要。深圳市的社工机构在接受政府购买的岗位项目之后,将培训后的社工派往司法、妇女、青少年、老人院等机构开展服务;广州市的社工机构已经陆续开始接受政府在老人院、学校、街道社区、妇联、团委等领域的购买项目。下面将从社工机构的项目运作、资金来源及其监管、社工人才的成长、志愿者的招募使用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社工机构的项目运作

社工机构在承接项目之后能够运用社会工作的理念、方法提供创新性的服务,推动了我国社会管理的创新。与此同时,社工机构运作项目时也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提高的地方。首先是制作项目服务计划的目标设定不当,导致项目运作时难以有效完成,有时差距非常明显,这种差距同时体现在数量和质量上,数量上是接受服务的对象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数量,质量上体现在一些个案辅导没有深入开展,小组工作延续性不够等方面;其次就是项目经费预算和实际支出之间有较大的差距,比如社工的薪酬没有达到预算的标准、督导费用缩水、志愿者补贴难以兑现等;第三,项目运作监督的效度不够,对服务的实际效果缺少足够的把握。

在社工机构发展的初期,项目运作是社工机构向社会和政府展现自身专业性的关键时期,只有机构能有效地服务于社会,为政府更好地解决社会中存在的问题,才有可能健康发展。这种局面的形成,需要各个机构的自律,同时也需要建立合适的行业自律和有效的第三方评估和监督机制。

(二)资金来源及其问题

社工机构在注册时需要3万元的注册资金,这笔资金一般由各热心发起人士出资。接下来就是机构运作时的资金来源,目前来说,主要以政府购买服务的资金为主体,同时积极开拓多元的资金来源。

启创是资金来源方面多元化做得比较好的一个机构,对于其他社工机构来说,来自政府的资金更是占有绝对主导的地位,政府资金的及时到位对于机构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以星空来说,石塘围20万的政府购买项目是主要的资金来源,盖滋基金会3万元的项目只能作为一个补充。

目前,因为社工机构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各机构还缺乏承接政府项目的经验积累,而且政府购买服务也是政府体制改革的一个新事物,各政府部门对于如何有效地开展服务项目及购买服务也处于探索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就出现了一些影响社工机构发展的问题。

首先是政府购买服务项目一年一签给机构资金来源造成的压力。“政府这一块对NGO的挑战挺大的,毕竟我们没有列入公共的财政预算体系里面去,所以现在非常不稳定,很多协议一年一签,或者说一个月一签,这样NGO管理者的压力是很大的。比如说我们这个项目,万一今年做了明年不做了怎么办,难道把这些人解散了,那是非常可惜的,机构搭建起来了,不继续培养这些人的话,是非常遗憾的事情。但是目前,的确是非常担心这个资源的问题,一直在想办法找各种各样的资源。这事完全依赖政府也不行,政府很多政策也不能一下子改变,所以有时也挺无奈的。”(SFZ01)因为购买社工服务没有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因此不能制定长期规划,只能在政府财政预算出来之后将相关领域的一部分经费用来购买社工服务。但是社工机构的健康发展需要稳定的资金来支持,只有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进行项目的连续性规划和员工的长期培养和发展。

其次是有些政府拨款方面在公开、公正、及时方面有待提高。首先是政府拨款中呈现截留现象,有些基层政府部门在代表上级政府部门和社工机构签订协议时收取管理费,这些管理费用的提取侵占了机构用于开展服务的正常费用,使机构服务项目的开展受到影响;第二是招标中的不当行为造成机构之间的非良性竞争。政府的有些项目招标由商业中介来承担,由价低者得,对项目的公益性和项目执行的质量考虑不够,造成机构之间的非良性竞争,对社工机构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不良影响;第三,资金拨付不及时造成机构运作经费紧张。一种情况是机构前期服务时间过长,造成机构长时间提供免费劳动而缺乏资金的支持。在机构发展早期,因为机构和政府双方缺乏了解和信任,因此部分机构以先期开展项目的形式获得信任,这种运作如果时间控制在三个月以内机构是可以支持的,但如果时间过长则会造成机构资金链断裂而难以为继的局面;另一种情况是双方签订了购买协议,但是购买方因为种种原因而不按协议约定的时间进行评估和付款,造成机构的资金周转十分困难,社工工资难以及时支付,从而间接影响到项目的执行质量。

在社工机构发展早期,政府的支持是机构成长的主导力量,与此同时,机构也需要拓展多方面的资金来源。基金会主要有境外基金会、国内公募基金会和非公募基金会几种形式。境外基金会在我国资助项目比较活跃的主要有福特基金会、中盖基金会等;国内公募基金会一般以自主运作项目为主,较少资助其他机构开展项目。非公募基金会在2005年之后发展较快,目前南都基金会已经开始资助鹏星等社工机构到外来工子弟学校开展驻校社工项目。

此外,社工机构也开始结合自身的优势开展一些收费项目,如启创的家庭治疗服务、星空的心理咨询服务等。从国内外的经验来看,开展服务项目是机构运作的一项稳定的资金来源,可以占到机构总经费的20%左右,比如说广州成立较早的非营利组织扬爱特殊孩子家长俱乐部,其向特殊孩子家长收取的费用是其机构运作的重要经费来源,这方面的资金来源可以开拓,但是同时也要注意到社工机构的非营利性质,因此在收费时宜采用梯级收费的形式,对有需要但是经济有困难的家庭,进行减免或者是由服务方根据自身能力给出可以承担的费用,而对于有经济能力的家庭,则可以按照市场价格收取费用。

目前社工机构在募捐这一块还很薄弱,一方面是社工机构成立初期,社会对该类机构的知晓度还不高;另一方面是机构对如何进行募捐还缺乏经验。但是从已经成功开展募捐的相关非营利组织的经验来看,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时也愿意支持一些具有社会公益价值的项目,在找到有效的联结点之后,向企业募捐也不是很难,比如佛山孤儿院的院长就讲到2009年借助于企业的力量来改善孤儿的生活条件的成功例子。随着社工机构社会知晓度的增加和相关机构在募捐方面经验的积累,这方面的资金来源存在较好的成长空间。

(三)社工人才的薪酬待遇

广东省社工机构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两种接纳社工人才的模式:一种是政府向社工机构购买社工岗位;另一种是政府向社工机构购买项目服务,由社工机构根据项目的需要来配置社工人才。

第一种购买社工岗位的形式以深圳为代表,东莞也较多的借鉴了这种模式。深圳市社会工作人才专业技术职位分为5级13档,即: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助理级、士级。其中正高级分4档、副高级分3档、中级分3档、助理级分2档、士级1档,不同的专业技术职位对应不同的工资标准。

第二种形式是承接政府项目的社工机构招聘社会工作人才。广州市在2009推出30个购买服务项目,在承接政府推出的项目之后,这些机构开始招聘数量不等的具有专业社会工作者,一般要求社会工作专业专科或本科毕业、通过助理社工师的考核。这些机构的培育和发展成为社会工作人才就业的新渠道。

这两种接纳社工人才的模式目前都处于探索和实验期,在这个过程中呈现了各自的优、缺点。

深圳购买岗位模式的优点:首先是社工人才的薪酬待遇明确、清晰,所确立的待遇标准具有较好的吸引力,在短期内能够吸引和留住一批年青的社工;其次,这种模式定期将分散在各个机构的社工召集在一起,进行讨论、评估和培训,能够在业务能力、价值认同和心理支持上给予指导,对于社会工作者的成长具有较好的帮助。

与此同时,这种模式在运行的过程中也显露出一些不足之处:首先是社工人才在管理上面临双重管理的问题。社工人才首先由社工机构招聘,然后根据用人机构向政府提出的申请派出到相应的工作岗位,这样社会工作者就接受社工机构和用人单位的双重管理,而在很多时候,两个管理机构的要求并不一致,从而给社会工作者带来定位的困惑;其次,有些社会工作者来到用人单位容易被同化,在发挥社会工作者的专业特长方面遇到困难。有些用人单位在提出申请时并没有非常清楚的规划如何使用社会工作者,因而部分用人单位存在把社会工作者当作普通工作人员使用的情况,社会工作者的专业优势难以发挥。

广州购买项目模式的优、缺点在一定程度上和深圳模式形成互补关系。这种模式的优点:首先体现在社会工作者在项目中的专业优势能够得到发挥,机构以独立的项目为依托,社会工作者在机构的统一布局下开展工作,社会工作者的主动性能够得以展现;其次,这种模式对社会工作者的管理、考核和工作安排都由机构统一进行,社会工作者的归属感较强,身份定位明确。

与此同时,这种模式目前也存在有待改进和完善的地方:首先,社会工作者的薪酬水平需要进一步明确和提高。在2009年,这些机构的社会工作者普遍薪酬水平低,从1000多元到2000多元都有,这样的薪酬水平难以留住有经验的社会工作者,相当一部分年青社工处于观望和等待阶段。从2011年开始,社工薪酬待遇有了统一的指导标准,社会工作岗位的吸引力大为增强;其次,在这种模式中社工机构如何和已有的相关部门进行有效的沟通和配合也是需要加强的。因为两者在工作理念、工作方法和绩效评估上都存在较大差异,双方首先要进行有效的沟通,只有在沟通的过程中加强了解,才能在此基础上找到较好的合作方法。

(四)志愿者的招募使用

对属于非营利组织的社工机构来说,志愿者是其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志愿者的可持续招募和使用对社工机构的发展有重要影响,一些成功的非营利组织都善于组织志愿者参与到组织的运作中来。

目前,社工机构在项目运作中普遍需要借助于志愿者的力量协助项目开展,其中大学生是社工机构志愿者的主体。各机构在志愿者的使用上采用了不同的形式,最为常见的是项目志愿者的形式,也就是在项目需要的时候进行志愿者招聘,经过培训之后进入项目的相关工作。除了项目志愿者的形式之外,志愿者队伍建设也处于探索之中,大同在2009年就承接了荔湾区冲口街扬帆志愿者队伍建设的项目,探讨采用“社工引领志愿者、志愿者支持社工”、“社工+志愿者”的联动机制建立志愿者队伍。

志愿者队伍建设是社工机构借助人们处于公益心而提供的义务劳动扩大社会服务能力的有效方式,一些历史悠久的社会组织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比如有100年历史的广州基督教青年会就建立了10多支义工小组,采用义工小组的形式有效地组织了2300多位义工服务于失聪儿童、老人、戒毒人士、癌症患者等有支援需要的人士。

相对于这些成熟的社会组织来说,社工机构的志愿者队伍建设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首先是志愿者来源较为单一,以大学生为主体,此外还有少部分被要求参与志愿者活动的低保人士,在职人士参与较少。大学生流动性高,低保人士参与的主动性不够,这两个因素都会影响到志愿者服务的质量和延续性;其次,目前志愿者的激励机制较少,从基本的费用补贴到在活动中成长等方面都有待提高。有些社工机构虽然在项目经费预算中列出了志愿者的费用补贴,但是并没有很好的落实。此外社工机构在使用志愿者时,注重的是借助于志愿劳动帮助机构完成项目,但是对志愿者如何在服务中成长给予的关注不够。这种情况也影响到参与者的热情和动力,导致志愿者的流失比例很高,难以留住有经验的志愿者。

三、以制度建设促进社工机构可持续发展

社工机构的发展和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与日益分化的社会服务需要相适应的,具有很好的发展潜力。与此同时,社工机构的发展又是起源于我国由全能政府、控制政府向有限政府、服务政府转变的历史转折时期。社会公益事业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开始成长,但还比较薄弱,社会的志愿精神、捐赠意识都远没有得到有效地引导和开发。在当前的背景下,制度建设对于社工机构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下面笔者将如何以制度建设促进社工机构的可持续发展展开论述。

(一)完善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制度

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是目前社工机构发展资金来源的90%以上,从国际经验来看,今后也是社工机构发展具有主导地位的资金来源,因此完善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制度非常迫切。

首先,拓展政府确立购买哪些社会服务项目的吸纳机制。目前,政府购买项目的确立,基本上是政府各级部门上报项目后讨论决定的,如果能进一步吸纳各社工机构贴近现实,发现社会需要的服务项目,那么就会使购买服务能更好地满足社会多元化的需要,也有利于社工机构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长设计项目,避免各机构为争取政府有限的项目而导致不良的重复竞争,从而可以引导社工机构的可持续发展局面。

其次,需要细化项目招标工作。在政府推出的项目中有几个尝试采用了招标的形式以增加竞争性,但作为一种尝试,还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第一是招标不能过度商业化,有的项目委托给不懂社会工作的商业中介进行,采用价低者得的方式,这样的机构在获得项目之后难以有效地保证项目的质量;第二是招标项目可以细化,比如说100万的项目可以分为几个子项目,在子项目中引入一家以上的机构,这样有利于项目效果的比较和评估。

(二)建立社工机构人才成长机制

对于提供社会服务的社工机构来说,其服务质量直接取决于机构人才的数量和质量。由于我国社会工作处于发展的初期,机构的成长和社工机构人才的发展处于同步状态,这种时期特别需要建立一个社工人才的成长机制。

首先,需要明确社工专业人才的薪酬标准。目前来说,深圳和东莞都有明确、合理的社工人才薪酬标准,对于保障社工的基本待遇、稳定社工人才队伍取到了良好的效果。政府在购买项目的同时制定社工人才的薪酬标准,各社工机构给予社工的薪酬待遇要达到基本的标准,这样明确下来之后,机构不能随意缩减社工的工资部分的支出。此外,社工人才的户籍、住房、职称、子女教育、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问题也需要统筹考虑。广州在2009年、2010年没有明确这一块,因而造成社会工作者薪酬待遇参差不齐。从2011年开始,广州按照政府统一指导进行调整之后,更好、更多地吸引和留住了社工人才。

其次,需要加强社工人才的培训机制。在社工人才的成长过程中,实践中的督导非常重要,这一部分有的机构借助于香港的督导力量做得比较好,比如说启创,但是大部分本土社工机构在督导力量上都严重不足,因为社工属于新生事物,前面缺乏有经验的本土人才的积累,这种局面需要通过加强本土督导的培养来逐步改进。目前,广州市社工协会开始接受政府购买服务,其中2009年开始的本土督导班培训,就是一项非常及时的、有针对性的培训。

再次,要建立志愿者招募和使用的长效机制。志愿者是社工机构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地建立志愿者机制,可以增加社工机构提供社会服务的能力。目前,各社工机构主要招募和使用的是项目志愿者,也就是说在开展项目需要志愿者时就开始招募,在项目结束之后志愿者就基本解散,这种形式对机构来说可以节省志愿者招募和维系的时间精力,但不足就是志愿者活动缺乏连续性,从而使志愿者难以积累经验并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如果社工机构能在今后的发展中以长效的机制来使用志愿者,那么一方面可以使机构得到一支高质素的人才队伍;另一方面可以使我国的志愿者更好地在服务中成长,推进我国志愿者队伍的建设和发展。

(三)以有效的评估监督制度增强社会公信度

社工机构是以社会公益为目标的非营利组织,社会公信度的建立是该类机构存在和发展的生命线。公信度建立的关键首先在于机构所提供服务的质量,因为这是社工机构展现自身形象的最直接、最深刻的途径。与此同时,有效的评估和监督制度,也是社工机构增强社会公信度的另一个重要方面。社工机构的资金来源于政府收取的税收、社会的捐赠。

目前,社工机构主要接受来自政府的监督。因为购买项目和购买岗位都是由政府拨款,从而政府成为第一监督者。但是从实际运行来看,政府难以进行有效的监督,多偏于从材料和报告来进行评估,对项目运行的过程和实际效果介入有限,使机构在运作的过程中有流于对材料负责,对政府负责,而对服务对象的实际感受关注不够的倾向。

对于社工机构来说,应该从行业自律、第三方独立评估、向公众披露信息几个方面来加强社会公信度的建设。行业自律是指社工机构之间应该逐步达成基本的共识,对机构的公益目标、对社工人才的薪酬待遇等方面有一个对基本共识的坚持和监督,通过讨论、交流、评比等形式树立好的标准,对做得不够的机构进行批评指正;第三方独立评估是指由专业人士或机构对社工机构进行评估,比如说社工专家委员会的评估、会计事务所进行的年度审查等,这些评估是外部提供的较为客观的评价;信息披露是尊重公众的知情权,在网站、大众报刊等媒体上披露机构的项目运作和资金使用情况,接受公众的监督,这也是现代公益事业健康发展的必要监督。目前比较有公信度的“壹基金”、“多背一公斤”等公益组织都非常注重及时向公众披露详细的工作情况,使公众对机构较为信任,从而乐意向机构捐赠。目前,社工机构在这方面的工作还很少,是需要加强的。

(四)多方开拓资金来源

目前,政府购买占到社工机构资金来源的90%以上,社工机构吸纳社会捐赠、基金会支持的能力还非常有限。虽然这种状况的形成和社工机构的经验不足、社会公益捐赠有限等情况相关,但还是有提高的空间。

首先,社工机构可以加强向基金会申请项目的能力。基金会是现代公益资金集结的形式,目前在我国有境外基金会的中国项目办公室,如福特、中盖基金会,此外还有我国成立的公募基金会和非公募基金会。在2005年之后,我国成立了南都基金会、新华都基金会、香江救助基金会等资金充足的非公募基金会,这些基金会每年都有数量巨大的资金支出做公益事业的要求,因此向其申请项目是公益资金流向公益机构的一种合作,如深圳的鹏星就在2009年获得了南都基金会对农民工子弟学校社工项目的支持,这方面有拓展的空间。

另外一个方面,社工机构可以通过项目寻找资助的企业和个人。目前,企业社会责任在企业界已经熟为人知,有不少企业愿意资助公益事业,但是苦于不知如何去做。如果社工机构能够设计合适的项目找企业进行沟通,获得企业资助的可能性也不小,如佛山福利院2009年就在企业的资助下改善了儿童的生活设施,但这些都属于开拓性的工作,双方需要共同探索,找到合适的形式。

四、小结

在中国,社工机构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其发展和中国政府职能转变和现代公益事业的发展息息相关。在大学专业教育先行的背景下,在学界和业界的参与以及政府购买服务的推动下,社工机构近三年开始在广东省的深圳、广州和东莞快速发展。

社工机构的发展为社工人才提供了对口的工作岗位,承接了政府转移出来的部分社会服务,适应了我国社会服务需求多元化的社会现状,其发展是符合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得到了政府、学界和业界的共同认可和参与。与此同时,社工机构的发展也面临着项目运作经验不足、社工人才积累有限、社会公益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等问题。当然,这些问题都是发展中的问题,社工事业的发展就是在对问题的不断发现和改进中逐步完善的。

注释:

①会议发言,www.sohu.com.

②深莞现有社工服务机构数量以及发展前景[EB/OL].社会工作信息网.

标签:;  ;  ;  ;  ;  ;  ;  ;  

以制度建设促进社会工作机构的可持续发展&以广东省为例_社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