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什主义”与美国大选_美国选举论文

“布什主义”与美国大选_美国选举论文

“布什主义”与美国大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布什论文,美国论文,主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美国总统布什自上任以来,在对外关系领域大动干戈——“9·11”事件之前,他渲染 “失败国家”和“邪恶轴心”,炮制“布什主义”;“9·11”事件之后,他以“布什 主义”为指导,打着“反恐”旗帜,发动两场战争,带动了冷战后国际关系的一次全面 而深刻的变化。

从常理上讲,作为布什挑战者的克里,应该将这种以“布什主义”冠名的外交理念置 于猛烈的攻击火力之下,但事实恰恰相反,克里很难拿出更为有力的外交政策。为什么 克里反击不力?为什么布什主义未遭全面围攻?

“布什主义”:新保守主义的翻版

从定义上来看,“布什主义”是新保守主义在外交上的翻版。

“布什主义”继承了旧保守主义“国家是国际社会中唯一重要行为体”的观念,沿用 了新保守主义强调利用“人权”、“民主”、“自由”等价值观为武力开道的主张,在 外交上重点防控布线,以阻止挑战美国国家利益新力量的诞生为主要目标,以推广美式 和美治的民主自由为辅助目标,大力维护美国在世界上的霸主地位。

新保守主义思潮在美国历史上长期存在。冷战时期,美国就曾在保持军事压力的前提 下,打着“人权”、“民主”和“自由”的招牌,为角逐国际利益服务。通过杰克逊- 瓦尼克议案将犹太人的出境自由与对苏贸易挂钩是新保守主义政策的著名代表,而此后 将对华贸易与人权挂钩则是这一政策抬头的表现。

新保守主义思潮在里根总统执政期间得到了较为全面的贯彻,“以实力求和平”成为 美国的国策。美国首先挑起“星球大战”式的军备竞赛,一方面加强武力,形成对苏威 慑;一方面加大宣传攻势,推广美式自由和民主。

但由于没有能够预见到冷战的结束,老布什上台后偏离新保守主义的轨道。到了90年 代初,民主党温和派代表人物克林顿入主白宫,新保守主义派系继续受到冷落,众多掌 旗人物退出外交政策舞台。克林顿政府施行的外交政策,以国际合作为主流,进一步推 动了联合国的作用,与新保守主义思维大相径庭。

直到小布什在2000年大选中胜出,在其父执政期间担任国防部长的切尼当选美国副总 统,切尼的老上级拉姆斯菲尔德出任国防部长,其亲信沃尔福威茨被任命为国防部副部 长,新保守主义势力才得以东山再起。他们积蓄了十多年的理论力量终于在冷战后有了 一展身手的机会。由于美国人惯以总统的名字为某种政策走向冠名,因此这种外交上的 新保守主义便被冠以“布什主义”。

从原则上来看,“布什主义”为贯彻上述目标,进行了充分的理论准备,形成完整的 链条,主要包括以下4项原则:

一、美国将世界上一些国家划入“邪恶轴心”;二、美国将世界另一些国家定性为“ 失败国家”;三、“失败国家”和“邪恶轴心”需要美国去拯救;四、全球反恐的成败 取决于中东民主化的成败。

前3项原则在布什上任初期就向世人打出,自身形成完整的逻辑,其目的是为“单边军 事行动”铺路。而最后一条原则是在“9·11”事件后形成的,更像是前3项原则的地区 实施细则。

“9·11”事件震动了美国社会的中枢神经,从根本上改变了美国人对世界的看法,一 夜之间将世界和美国分割成“你们”与“我们”对立的两大块。民众的不安全感和恐惧 感导致强权扩张,为新保守主义提供了丰沃的成长土壤。

布什很快发现,对于实施“单边军事行动”而言,利用“9·11”的影响力远比选用前 3项原则的铺垫来得更方便,也更得民心,于是便毫不犹豫地喊出“中东民主化”的口 号,扯起“反恐”大旗,选中阿富汗和伊拉克作为其“失败国家”和“邪恶轴心”理论 的实验场,从而大大缩短了“布什主义”从理论走向实践的准备期,使“布什主义”正 式成为本届政府的外交指导原则。

从实现手段来看,为了维持美国的“一超”地位,完成对“失败国家”和“邪恶国家 ”的打击,“布什主义”拥有两大“法宝”:

一是先发制人,指的是美国凭借其压倒性的军事实力,正式宣布有权利且应率先动用 武力进攻那些它认为对自己构成潜在威胁的国家;二是政权更迭,指的是美国对于被它 “宣判”为“邪恶轴心”、“失败国家”、“独裁政府”的国家,可以实行武力讨伐、 军事专政以至实现更换政府的目的。

通常,“先发制人”仅在战争期间和特定情况下作为一种作战方式而使用,而作为一 种原则性的国家策略却是第一次。

克里难撼动“布什主义”的根基

不难发现,由于“布什主义”完全背离克林顿执政8年的外交理念,又是首次提出并加 以应用,可攻击的点并不少,贯彻中的失败例证也不少,可为什么克里竟没能对“布什 主义”形成有力的攻击呢?

首先,布什紧紧抓住反恐形势,灵活应对。“9·11”事件后,布什迅速行动,将原先 的理论框架纳入“反恐”旗帜下,绝少提及“失败国家”和“邪恶轴心”等美国人不熟 悉也并不迫切需要了解的词语,而代之以“为恐怖主义提供庇护场所”的国家、“为恐 怖主义提供各种援助”的国家、“为恐怖主义滋生提供温床”的国家等等切合民众心理 的名词。但这种做法其实是“换汤不换药”,仍然为其采取“单边军事行动”服务,仍 然以“政权更迭”、扶植亲美势力、维护霸权地位为目标。

其次,克里碍于主流观念,自缚手脚。维护美国“一超”独霸的地位,是美国国家利 益的根本所在。这是“布什主义”不可憾动的核心。军事上拥有压倒性优势,则必然是 这一命题的合理组成部分。“9·11”事件后,对强大的反恐军事力量的强调已经深入 人心,“反恐是一场战争”的观念在美国百姓中日益普及,令克里左右为难。若想与布 什有所区别,他必须强调美国在经济、文化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软”实力,强调将反 恐纳入治安范畴,强调警察在反恐方面的作用。但前者会使选民认为他手软,而后者与 流行的观念和严峻的反恐形势不合。最终,克里被迫落入重复“加强军事实力”的老套 ,给人以效仿“布什主义”的印象。

其三,克里未能抓住时机,亮明主张。虽然受反恐形势的制约,克里在“布什主义” 的核心原则上难有作为。但在“布什主义”的软肋,如“先发制人”和“政权更迭”等 极具争议性的议题面前,克里却同样未能提出明确的判断与取舍。除了提出“预防”战 略优于“先发制人”战略外,克里未能明确二者的区别,未能摒弃使用“先发制人”手 段的可能性;除了呼吁盟友的支持外,克里未能提出如何摆脱伊拉克困境的良方;除了 “谨慎使用武力”以外,克里也未能提出如何打赢反恐战争的具体的,令人信服的方案 。也就是说,克里没能给对“布什主义”失望的选民们提供一个更佳的选择。

第四,“布什主义”暗合民主党价值观。实际上,“布什主义”的基础——新保守主 义就是脱胎于早期民主党人的自由主义传统,是一种将价值观与武力融入国际主义的理 论。因此,“布什主义”所强调的“美国价值观是普适的”、“推广价值观是美国国家 利益”、“信仰 + 武力”等观念得到了不少民主党人的赞同。连克里自己都会有所赞 同,他在接受提名的演说中用得最多的词是“力量”,其次就是“价值观”。

第五,伊拉克点乱面不乱,前景难测。伊拉克战争是“布什主义”的实验“处女地” ,伊国内局势深刻地影响了“布什主义”的成败。由于伊拉克战后不断升级的暴力活动 ,由于伊拉克重建进展缓慢,由于没有在伊拉克找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由于无法证明 伊拉克与“基地”组织有联系,克里曾成功地利用布什政策的失败驾驭了民意,提升了 支持率。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民众对伤亡的心理承受力已逐步增强,随着萨达姆的 受审、伊拉克人民生活的恢复和选举的进行,以及最近与萨德尔停火协定的达成,正面 消息不断刷新着美国民众对伊拉克局势的印象,也使任何人不敢贸然预测伊拉克的前景 ,不敢贸然攻击“布什主义”,至少保留了“布什主义”在大选前的生命力。

最后,新保守主义人物仍然占据政府主要位置,能量不可忽视。在战俘事件和伊拉克 重建承包合同事件中,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和副总统切尼分别受到很大的牵连和攻击 ,但布什有力地捍卫了这两个人的利益,坚定地留住他们,使得“新保守派”在政府中 形成更加团结的核心团体,始终牢牢地把握政策脉搏。

克里尚未撼动“布什主义”的根基,未能形成明确有力的安全主张,这一点对他争取 中间选民极为不利,对吸引反战选民亦有影响。看来,在国家安全问题上,克里阵营确 实需要动动脑筋,奋起直追了。

标签:;  ;  ;  ;  ;  

“布什主义”与美国大选_美国选举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