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彩缤纷的新闻新风--对党中央三中全会20周年新闻写作的回顾_光明日报论文

五彩缤纷的新闻新风--对党中央三中全会20周年新闻写作的回顾_光明日报论文

绚丽多姿的新闻新样式——三中全会20周年新闻写作回眸,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绚丽多姿论文,新闻论文,全会论文,三中论文,样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今年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新闻界》主编何光不入珽同志来长途电话约稿,希望我能写一写20年来新闻写作的变化和发展。这是一个不小的题目,涉及的面较广,内容、形式、风格、技巧,等等,都应是题中之义。限于篇幅,我的这篇文章只着重谈谈新闻样式的创新与发展。

新闻样式是指新闻表现的模样和形式。当我们回首新闻写作变化和发展的历程时,就会发现新闻样式的创新与发展,早在粉碎“四人帮”后不久就开始了。那时,我国的新闻工作者刚从“四人帮”“左”的思想禁锢下解放出来,在批判以“假、大、空”为特征的“帮八股”文风的同时,就开始酝酿、思考新闻写作的改革,新的新闻样式便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显示出春天一般的勃勃生机。三中全会确立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更使广大新闻工作者大展才华,创造性思维得到进一步发挥,新的新闻样式一个接一个展现在人们面前,令人目不暇接。那么,新闻样式究竟有哪些创新和发展呢?这里,我想列举12种:

1、记者来信

记者来信,过去往往登在内部刊物上。把它作为一种写作样式,注明“记者来信”,见诸报端,大概始于1978年的《人民日报》,以后各报纷纷效仿,至今在报上还时有所见。

从内容看,记者来信一般多是针砭时弊的,提出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带有批评性质,也有反映新情况、新经验的;从写作手法看,题目可大可小,文字可长可短,一般是开门见山,一事一议,先摆事实后讲道理,或夹叙夹议。记者来信就像给朋友写信一样,是一种比较自由的文体。写得好的记者来信,可以议论风生。

2、采访札记

继1978年报纸版面上出现“记者来信”后,又出现了“采访札记”这一新品种。采访札记,顾名思义,是将采访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随手记下成篇。

采访札记在写作手法上,比“记者来信”似乎更自由一些,不受一般新闻写作格式约束,可记事,可议论,可抒情,政治笔法,杂文笔法,散文笔法,均可用。《“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小议》、《让“地下演员”走上台来》,光看题目,就妙趣横生,令人遐想不已。

3、采访日记

“采访日记”开始出现在1979年,和黄远生当年的“新闻日记”有某些类似之处。以日记形式表述,写作比“采访札记”更加自由。

4、调查附记

根据读者来信反映的问题,编辑部派记者前往调查之后,写的“附记”。“附记”可能渊源于“附笔”(书信写完后另外加上的话)。“附记”一般不是长篇大论,而是三言两语,文字简约,一是表明读者反映的问题是否属实,二是对问题给予简要评论。有的“调查附记”提出的问题相当尖锐,如《人民日报》1978年11月30日刊出的一篇“调查附记”:《是县委大还是宪法大?》

5、深度报道

深度报道是80年代中期从西方新闻学引进的有关写作样式的术语,同时引进的有解释性报道等。深度报道作为一种写作样式,解释颇多,举其要者有:

“深度报道是一种对表面报道的扩展。”

“深度报道是一种百科全书式的报道。”

“‘有深度的报道’就是一种‘作解释或者作分析的报道’。”

(以上转引自台湾钱震:《新闻论》)

“深度报道:一种阐明事件因果关系、预测事件发展趋势的报道形式……”(《新闻学简明辞典》)

“深度报道:对新闻事件作深入分析并预示其发展趋向的报道方法。”(《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卷)

深度报道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到40-50年代已普遍推行于美国报界。如按中外新闻学者对深度报道的解释来看,我们过去有些写得有广度有深度的报道也可列入深度报道的范围。

自从深度报道这一写作样式介绍过来后,深度报道很快在我国兴起,并有新的突破和发展。有的同志把深度报道称作“全息摄影”式的立体报道,以区别非黑即白、非好即坏的平面式的报道模式。

《中国青年报》1985年12月发表记者张建伟等写的系列报道《大学生成才追踪记》(8篇),被认为是“全息摄影”式报道的突破口。1986 年被称作是“全息摄影”式报道“崭露头角”的一年。这一年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有:《中国青年报》5月24日发表的长篇通讯《第五代》;《光明日报》6月17日发表的通讯《一个工程师出走的反思》;在地方报纸上,《羊城晚报》推出了《谁是她的爹和娘?》、《哈尔滨日报》12月20日推出《一个青年个体户说,我们穷得只剩下钱了》等。1987年,“全息摄影”式的报道更多,形成“一浪高过一浪的冲击波”。这一年,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的通讯有:《经济日报》6月13日、15 日发表的《关广梅现象》、《“关广梅现象”大对话》;《人民日报》8月6日发表的《鲁布革冲击》、 10月6日、7日发表的《中国改革的历史方位》、《改革阵痛中的觉悟》;《中国青年报》5-6月发表的《西部贫困探源》、6月24日、27日、7月4日发表的《红色的警告》、《黑色的咏叹》、《绿色的悲哀》;新华社1988年1 月播发的《关于物价的通信》……

“全息摄影”式报道(或曰深度报道)的兴起,首先和我国改革的深入这一大的历史背景有关。改革提出许多深层次的问题,也暴露出旧体制的许多弊端,浅层次的报道已远远不能满足客观实际的需要了,改革呼唤深层次的、全方位剖析的、解决问题的报道。其次,和新闻媒体之间的竞争这一小背景也有关。报纸面临着电子新闻媒体的挑战,特别是电视大发展的挑战。电视新闻以时效和形象见长,报纸难以竞争,但报纸在深度报道上,却大有可为。不过,近年又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电视新闻也可以搞深度报道。中央电视台推出的《焦点访谈》和《新闻调查》,特别是《新闻调查》,就可以看作是电视的深度报道。这说明深度报道又有了新的发展。

为鼓励记者写深度报道,中国记协每年一次的全国好新闻评奖活动,曾一度设立深度报道奖。

6、系列报道

系列报道不等同于深度报道。深度报道可以以单篇的形式出现,也可以以系列的形式出现。一般地说,系列报道不仅有一定广度,而且有一定深度。因此,系列报道包括了以系列形式出现的深度报道,就这一点来说,系列报道与深度报道又有密切关系。系列报道的内容相当广泛。有: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系列,人物访谈系列,问题研究系列,旅游风光系列,等等。系列报道是在一个总的主题思想下,由若干篇什编缀而成,各篇既要服从总的主题思想,但又可单独成篇。系列报道这种形式,由于它的系统性、深刻性和容量大等特点,受到各媒体的重视和普遍运用。《人民日报》推出的《东西南北中》(1994年)、《大江东去》(1994年),《中国青年报》推出的《西部贫困探源》(1987年)、《定远县农村青年恋人“私奔”采访记》(1987年)等,在全国都颇有影响。一些专业性、行业性报纸也重视系列报道。国家统计局的机关报《中国信息报》创刊于1988年,在它问世十周年的时候,编了一本《新闻作品选》,其中选的系列报道竞多达十五组共43篇。中新社也发了不少系列报道,该社1997年编的90年代《中国经济热点透视》一书,也选了五组系列报道,共34篇。不光报纸、通讯社发了大量系列报道,广播电视也发了许多系列报道。系列报道有的是一个记者完成的,大型的系列报道则要发挥群体的力量,组织若干记者参与。策划好,是系列报道成功的关键。

7、对话式报道

对话式报道,又称访谈录,一般是一问一答式。1987年,中央负责同志强调“对话”,此后对话式报道就多起来了。当时《人民日报》经济版专门开辟了一个《经济生活对话录》专栏,发表记者采访经济学家时的“对话”。现在《光明日报》还有一个栏目叫《今日话题》,主持人为该报记者,特邀喜宾为对话对象,一般是围绕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对话。1996年2月27日, 《光明日报》又开辟了一个新栏目,叫《学术话题》,特邀一些学者专家,就某一学术问题展开对话,以问答式的形式发表。专栏对话,第一,要出好点子,策划好;第二,选好对话的对象;第三,提好问题;第四,对话录音。整理的对话录音,最好给被邀请对话的人过目,看看是否准确,有否修改。

8、幽默新闻

幽默文学、幽默漫画,人们并不陌生,但对幽默新闻,则有点新奇了。1988年6月,《经济参考》出现了一个栏目:《幽默新闻》。 新华社一位副总编辑看后给该报负责同志写了一封信,赞扬幽默新闻甚觉新鲜,并希望报社同志研究一下这个问题,“能继续坚持下去”,并对如何写好幽默新闻提出五点建议。

关于幽默新闻,《经济参考》的一些同志有如下一些见解:幽默新闻,顾名思义,要幽默,在幽默中使人发笑,使人受到启迪;幽默不是外加进去的,而在于事实本身包含的幽默;写作时要含而不露,“不用硬语,少说直话”;文笔轻松,但又不是一直追求俏皮;讽刺的对象,主要是人民内部的弊端,揭示的是生活中不被人注意但又含义甚深的东西;作为新闻,幽默新闻应遵循新闻的基本原则,不能瞎编硬造,当然不必点名,但讽刺的现象应是实际生活中确实存在的。

生活中确实存在幽默新闻,把它作为一个新品种来研究是有意义的。但这类新闻,不像一般新闻那样普遍存在,那样容易发现,加上作者写作条件的限制,推广起来不易。

9、现场短新闻

1983年穆青同志写了一篇文章叫《学会写视觉新闻》,提倡在新闻报道中增加一些形象的东西,视觉的因素多一点。1989年11月中旬,中国记协受中宣部委托,开展现场短新闻的评奖活动。这实际上是提倡视觉新闻的一种拓展。首都一些主要报纸积极响应,在一版开辟专栏,刊登现场短新闻。现场短新闻的特征,顾名思义,第一,是写现场的,有浓烈的现场感;第二,表现形式是新闻;第三,文字简短。按照这个标准,历史上有些新闻也称得上是现场短新闻。但作为一种样式来提倡,它就由个别记者的追求变为群体的行动。为促进现场短新闻的写作,全国性的现场短新闻评奖活动举办了两次,以后纳入全国好新闻评奖活动的范围。《人民日报》等一些报纸至今还保留了现场短新闻专栏。现场短新闻的提倡对推动记者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改变记者的文风也起了积极作用。现场短新闻,现在还发展到“目击新闻”,人民日报有一个专栏叫《现场目击》,它主要是刊登批评性报道,和现场短新闻那个专栏主要刊登表彰性的报道有所不同。

10、社会大特写、国际大特写

这两种大特写实际上是一种写作样式,只是因为它们反映的内容不同而叫法不同。特写前冠以“大”字,大概是相对“小”而言。它们的特征,题材都较重大,作者把所要写的事件或问题,置于一个广阔的时代背景下去展示,头绪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人物往往不是一两个,而是多个;表现手法往往不是一种,而是几种交叉使用。从篇幅来看,文字较长,容量较大。有的大特写以带有传奇色彩的故事情节取胜,有的大特写则以浓郁的思辨色彩取胜。大特写曾风靡一时。

11、体验新闻

体验新闻是指记者亲自参与变革现实的实践写出的新闻。这种样式是我国记者的创造。“文革”前,我国记者有在采访中参加劳动,“又做工作,又当记者”的传统。通过参加劳动,参加工作,密切同工人、农民的关系,同实际工作者的关系,对实际有更深的理解,但把体验的过程和理解形诸文字不多,也就是说把自己写进报道中的不多。近几年,有些报纸,如1995年8月1日创刊的河南《大河文化报》(现改为《大河报》),从试刊起就辟有《记者打工》专栏。人民日报1997年辟有《体验三百六十行》专栏,专门刊登记者到各行业“打工”、当一个普通劳动者的体验报道。这表明,不仅优良传统得到弘扬,而且创造了一种好形式。值得注意的是,像这两家报纸,体验的记者都不是个别的,也不是三个五个,而是十几二十个,是一个不小的群体。体验新闻的特点,和一般的客观报道不同,它要把自己摆进去,写出自己实实在在的体验,用自己实实在在的体验,去宣扬普通劳动者,去歌颂平凡的劳动和不平凡的业绩。这一类新闻由于渗透了记者参与变革现实的感受,读来亲切,颇受读者欢迎。

12、精确新闻

美国新闻学者菲利普·迈耶于本世纪70年代初出版了《精确新闻学》一书,最早提出精确新闻这种报道手法。精确新闻的特征,第一它的材料是运用社会学抽样调查的方法获得的;第二它调查的问题都是社会当前关注的;第三将结果输入计算机处理;第四重数量分析,对调查的问题量化。目前我国的新闻媒体发表精确新闻虽尚不普遍经常,但有些报纸已有意识地在这方面尝试,例如《北京青年报》就专门辟有《精确新闻》一栏,每周一期。请看看今年七八月份四期的重点文章题目:《瞧瞧北京人的纳税意识》(1998年7月29日)、 《北京人生活中的不方便——团市委与本报大型调查为下岗人员找出路》(1998年8月5日)、《水灾已成焦点话题——本报调查北京市民》(1998年8月12日)、 《京沪市民期望公共服务价格更为合理(引题)/多数人愿参加听证会(主题)》(1998年8月19日)。这些调查,有的是实际工作部门委托专门的调查公司进行的,有的是报社委托专门的调查公司进行的,有的是报社和有关部门联合委托专门的调查公司进行的。在刊出这些报告时,同时刊出“本次调查技术说明”(包括项目策划、问卷设计、复核督导、报告写作、执行时间、执行说明等)。精确新闻对读者提供数量的概念,对有关部门决策提供数量的依据,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当然,新闻样式的创新和发展不止上述12种,本文只就其要者而言。仅这12种,我们也可以毫不夸张地用四个字来表达:绚丽多姿。

为什么粉碎“四人帮”后,特别是三中全会以来20年出现这么多新闻新样式呢?我在思索这个问题的时候,想到这么几点:

首先这是时代呼唤的产物。我们的时代是伟大的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前人未做过的事业,给新闻工作者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原有的表现形式已经不够用了,呼唤更多的新闻样式来表现,于是新样式应运而生。

其次,新闻新样式的产生,也是广大新闻工作者解放思想,勇于实践,勇于创新的结果。

第三,新闻新样式的产生,中国记协的提倡,全国好新闻评选活动的推动,也有一份功劳。

第四,新闻新样式的产生,同广大新闻工作者批判极“左”,面向世界,正确借鉴外国新闻写作经验也是分不开的。

新时期新闻样式的创新与发展,大大丰富了传统的新闻样式,大大拓宽了新闻写作的用武空间。新闻样式在新闻写作实践中产生,又为新闻写作实践服务,把我们的新闻写作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一个新的问题出来了,就我所知,我们原有的大学新闻写作教材论述的新闻写作样式,已远不能涵盖本文提到的这些新闻样式了,这给新闻写作教材的修订不是提出了新任务吗?

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不会永远停止在一个水平上。随着时代的发展,新闻写作的样式还会继续发展。新世纪将是新闻样式更加绚丽多姿的世纪,如若不信,不妨拭目以待!

标签:;  ;  ;  

五彩缤纷的新闻新风--对党中央三中全会20周年新闻写作的回顾_光明日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