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利润结构的特征与质量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特征论文,利润论文,结构论文,质量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核算会计利润是为了提供企业某一特定期间盈利能力方面的信息。这种盈利能力是企业获取资源、持续经营的基本保证。但由于会计分期假设和权责发生制的使用决定了某一期间的利润并不一定意味具有可持续性、利润带来的资源并不一定具有确定的可支配性。此外,利润的高低也并非一定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强弱。本文从利润结构特征的角度,探讨利润的质量问题。利润的结构质量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特性:利润结构与企业发展战略的符合性、主营业务的核心性、利润自身结构的协调性、利润结构与资产结构的匹配性、利润结构与对应的现金流量结构的趋同性。
一、利润结构与企业发展战略的符合性
企业经营首先面临的是一系列战略的选择,不同的战略选择会直接影响其盈利的结构模式。企业的利润结构应充分体现企业的战略选择。在产品和服务定位上如果采用差异化战略,企业对特定的细分市场提供独特的产品和服务所创造的收益(毛利)会较高;如果采用低成本的成本领先战略,其毛利率和成本率通常表现相对较低。在价值链一体化程度的战略中,如果企业采用一体化程度较高的战略,可能会表现出高收入、高成本、并且资产周转期较长的特征;相反,而一体化程度较低的战略通常表现为相对低收入、低成本、并且资产的周转期相对较短。在行业分散化程度的战略中,分散化程度越高,其收入的构成将会越丰富,主营业务收入和投资收益可能会各显其能、平分秋色,同时,由于分散经营降低了风险,其各项收益的规模会相对稳定;而分散化程度越低,收入的构成就越简单,主营业务的贡献就越突出。在新产品开发战略中,越重视新产品开发和创新的企业,其研发费用的比重将会越高。
企业发展战略的成功实施应该在企业的利润结构中有所体现。分析利润结构与企业发展战略的符合性的意义在于通过利润结构质量的分析去透视企业发展战略选择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二、主营业务的核心性
不论企业采用的分散化程度高与低,其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利润都是我们的主要关注点。主导产品或主导业务被认为是集中体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盈利对象,即使为分散经营风险或延伸价值链,扩大对外投资的规模,也一定是建立在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的。因此,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利润是否具有核心性(在利润结构中的比重,以及其构成中单一产品贡献的集中度),可以有助于我们对企业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进行判断。通常会认为企业单项产品的盈利能力越集中,企业核心竞争力表现得就越强。根据《财富》杂志曾经的统计,500强企业中主导产品销售额占总销售额70~95%的企业有194家,占38.8%,这也证明了500强企业普遍立足核心产品和核心业务,以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利润自身结构的协调性
利润自身结构的协调性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不同内涵的利润概念(如主营业务利润、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等)以及各项目费用(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所总占收入比重的合理性;二是各利润构成项目变化的相关性。
1.主营业务利润与主营业务利润率
我国利润表的主营业务利润是由主营业务收入减去主营业务成本和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后得出来的,相当于一般意义上的毛利。主营业务利润率则是由主营业务利润除以主营业务收入后得出来的,相当于一般意义上的毛利率。
企业拥有较高的主营业务利润率可能是由于以下原因:第一,企业所从事的产品经营活动在行业中具有垄断地位。此时,企业所拥有的垄断地位的持久性分析至关重要。如果垄断地位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政策性原因、且其垄断地位不断受到挑战的条件下,企业盈利能力的持久性也将面临挑战。第二,企业所从事的产品经营活动由于自身的努力(如因质量、技术、品牌、服务等因素)而具有较强的核心竞争力,会比同类企业具有较高的毛利率。此时,企业保持其核心竞争力的能力将直接决定其盈利能力的发展方向。第三,企业所从事的产品经营活动处于行业生命周期的发展期或成熟期。由于处于盈利能力较高的行业而拥有较高盈利的企业,其盈利能力的保持,既取决于企业所从事的行业的发展周期的变化规律,也取决于企业的综合管理质量。第四,企业由于生产决策等原因导致产大于销、存货增加而引起毛利率提高。在企业采用完全成本法进行成本计算的条件下,产大于销、存货增加将直接导致当期毛利率的提高。而产大于销、存货增加,既可能是企业在对未来销售前景预测基础上对未来销售所进行的必要储备,也可能是生产决策失误导致的盲目生产的后果。第五,企业在会计上处理不当,故意选择调高毛利率的会计处理方法。从根本上来说,企业产品的生产成本是由实际耗费的成本要素决定的,但是,由于在成本计算过程中的成本分类、成本归集、成本分摊等重要方面均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因此,在一定的会计期间,企业完全有可能选用有利于使本期毛利率提高的会计处理方法。
较低的主营业务利润率可能由于下列情况导致的:第一,企业所生产的产品的生命周期已经到达衰退期。此时通常会伴随着全行业的毛利率下滑以及存货周转速度的下降。处于此阶段企业在产品转型、新产品开发方面的状况,以及盈利模式的调整将决定企业未来的盈利状况。第二,企业所生产产品的品牌、质量、成本和价格等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下降。在企业产品的上述诸要素(个别或全部)与其他企业的产品相比竞争优势下降的情况下,其毛利率也会相应下降。产品竞争能力下降的企业,其盈利能力的维持,或者靠改变对现有产品的营销策略、提升存货的周转速度,或者改变企业的产品结构,通过结构的调整来提升企业整体的盈利能力。第三,企业会计处理不当,故意选择调低毛利率的手段。在某些情况下,企业可能会故意选择调低毛利率的会计处理方法,如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选择后进先出法,其目的往往是为了调节企业年度间利润的分布。人为调低的毛利率,并不一定意味着企业产品实际的盈利能力下降。
2.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利润及其相关比率所包含的质量信息含量
一般来说,在企业的产品结构、销售规模、营销策略等方面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即主营业务利润规模变化不大),企业的营业费用规模变化也不应有太过明显的变化。这是因为,变动性营业费用会随着业务量的增长而增长,固定性营业费用则不会有较大变化。但是,我们会经常发现,某些企业特定会计期间的营业费用在年度间出现了巨额的增加(和减少)的变化。在企业的产品结构、销售规模、营销策略等方面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这种变化应该是不正常的,在相当多的情形下可能是会计调整的结果。营业费用率是指营业费用与营业收入的比率,反映了营业费用的有效性,及其变动与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的相关性。营业费用率保持一定范围内的稳定性,表明营业费用的投入是相对有效的,其变动与主营业务收入的变动是相关的。营业费用率上升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反映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环境更加严峻(如广告费的投入等),也可能反映企业营业费用支付的浪费和无效。而营业费用率下降的情况,除了企业在有垄断优势的情况下,一般不会发生。
同样,在企业的组织结构、管理风格、管理手段、业务规模等方面没有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企业的管理费用规模的变化也不会太大。这同样是因为,变动性管理费用会随着业务量的增长而增长,固定性管理费用则不会有较大变化。当一些企业的管理费用在某些年度间出现异常波动时,这种变化在相当多的情形下同样可能是由于会计调整的结果。管理费用率是指管理费用与营业收入的比率,它同样反映了管理费用的有效性。由于管理费用中固定费用的比重较大,因此,管理费用在绝对规模上会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在企业经营规模相对稳定的情况下,管理费用率也应保持相对稳定,不易发生巨大波动。在这种前提下,如果管理费用率下降,通常表明由于主营业务收入的提高,使得管理费用支出的有效性提高了,否则相反。
财务费用会直接地受贷款规模、贷款利率和贷款环境的制约。可以认为,企业财务费用的规模变化反映了企业的理财状况,与企业的经营活动难以表现出正相关的关系。因此,将财务费用与营业收入比较,得到的财务费用率的经济含义就显得含糊,更多地会被认为仅仅是个比值。当然,在企业的贷款融资主要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和拓展企业的经营活动的条件下,财务费用率也可以说明企业的产品经营活动对贷款使用的有效性。
前已述及,营业利润应该成为企业一定时期财务业绩的主体。因此,企业营业利润在年度间的变化既可以考察企业基本业绩的历史变化趋势,还可以据此分析企业业绩的未来走势。值得注意的是,企业的营业利润年度间的“非经营性变化”。这里的“非经营性变化”是指通过会计调整的办法使得报表上的营业利润发生过高或过低的变化。实际上,我们在前面分析毛利率变化、营业费用变化和管理费用变化中的会计调整因素,必然会综合反映到营业利润的变化上。营业利润与营业收入相比所表现的营业利润率是企业经营活动基本盈利能力的表现。评价企业营业利润率的质量需要选择恰当的参照物,通常可以选择企业自身的目标营业利润率、历史同期营业利润率以及特定企业的营业利润率,通过与这些参照物的比较,可以从企业经营目标的完成情况、企业营业利润率的变动趋势以及与竞争对手的差距或优势等方面,更恰当地评价企业的基本盈利能力。
3.营业利润与投资收益的数量对比关系
企业的营业利润规模主要与我们前面已经分析的经营活动有关,营业利润与投资收益在数量上并没有直接的关系,投资收益主要来源于企业的对外投资活动(短期或者长期)。但在我国部分上市公司中,在企业为避免摘牌需要扭亏为盈、或为获得增资配股资格而保持盈利势头的关键年份,往往会出现营业利润与投资收益的变动趋势呈互补性变化的态势:即在营业利润较高的年份,投资收益往往较低;而在营业利润较低、企业实现目标利润总额和净利润的压力较大的年份,投资收益往往会“挺身而出”,充当“中流砥柱”的角色,以较高金额帮助企业扭亏为盈或者继续保持其盈利形象。这种互补性变化可能的原因有:
(1)企业如果进行预防性投资组合的调整,那么投资收益的数量变化则是投资组合变化的正常反映。这里的“预防性投资组合的调整”是指,当企业预见到其营业利润将不可避免地下降,利用其控制的各方面资源,对企业的投资结构进行调整,或将企业盈利能力较差的投资置换为盈利能力较强的投资,或直接用企业的现金购买优质股权。这种互补性变化正是投资组合调整的必然反映。
(2)在企业投资组合没有重大调整的情况下,由于企业的投资项目与自身的经营范围存在较大的差异,可能会出现在企业营业利润下降(或相反)的同时,其对外投资项目却实现了较高(或相反)的盈利能力和利润规模。此时,投资收益的数量变化则是投资内在质量变化的正常反映。
(3)在企业投资组合没有重大调整、投资结构的盈利能力没有根本性变化的情况下,投资收益的数量变化很可能说明企业对投资采用了不恰当的会计处理方式。一方面,在成本法和权益法的选择上大做文章,无视相应的核算方法的适用条件,根据需要有意选择高估或低估利润的方法;另一方面,在计提投资减值准备上大做文章,故意多计提或少计提投资减值准备。
4.小项目对利润的贡献状况
这里的小项目,是指企业的利润总额乃至净利润的构成中那些在正常经营条件下难以成为企业利润贡献主体的项目,例如其他业务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和补贴收入等。很显然,与主营业务利润相比,上述项目不具有持续性、稳定性和核心性,一般不应该对企业的利润总额乃至净利润产生主要贡献。从长远角度来看,即使在某一特定时期,上述项目对利润的贡献较大,这种贡献也难以持久,也很难说明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具有持续性。但是,在我国部分上市公司中,恰恰会在企业扭亏为盈或保持盈利势头的关键年份,出现了上述小项目对当期利润总额或净利润起举足轻重作用的情形。因此有必要对这种“小项目的大贡献”的可持续发展做进一步考察。
四、利润结构与相应的现金流量结构的趋同性
在对企业利润的结构与相应的现金流量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分析时,我们应该主要关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利润表中的“同口径营业利润”与现金流量表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之间的趋同性
上述的“同口径营业利润”是指与现金流量表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包含的基本项目相同,该项数据可以按下列公式近似地推算:
同口径营业利润=营业利润+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财务费用-所得税(费用)
利润表中的营业利润在计算口径上已经减除了当期的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财务费用,而没有减除企业的所得税。但在现金流量表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则不反映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但却减除了企业缴纳的所得税,而企业支付的利息,则作为现金流量表的筹资活动项目。因此,只有将企业利润表中的营业利润调整为同口径营业利润,才能使得利润表数据与现金流量表的相应数据在口径上大体一致,可以进行基本的数量比较。
经过上述项目调整后,同口径营业利润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之间的差异则主要表现为当期确认的收入、费用与对应的现金流入、流出之间的差异,具体表现在应收、应付款,以及待摊、预提费用等项目当中。由于权责发生制的使用,这种差异的存在是必然的。而恰恰是这种差异极大地影响了利润的质量。同口径营业利润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越接近,通常利润的质量就越高。如果差距较大,特别是同口径营业利润远远高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时,则说明利润的质量可能存在潜在的风险,应该分析可能的原因:
(1)企业收款不足。通过比较企业连续两年的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收入数字、资产负债表年末与年初的商业债权(应收账款与应收票据之和)规模的变化、资产负债表年末与年初商业负债(预收账款)规模的变化,以及现金流量表中两年对应的售货回款情况,一般就可以判断企业的售货回款是否基本正常。企业回款不足,通常反映行业竞争的加剧,企业原有优势的丧失,从而预示着企业未来盈利能力所面临的风险。
(2)企业付款过度。通过比较企业连续两年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成本数字、资产负债表年末与年初的商业债务(应付账款与应付票据之和)规模的变化、资产负债表中负债项目预付账款规模的变化,以及现金流量表中两年对应的“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的情况,一般可以判断企业的付款是否正常。过度的付款可能说明行业竞争的加剧,或企业自身原有优势的逐渐丧失。
(3)企业存在不恰当的资金运作行为。如某些企业的“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流量”金额巨大,从而使“其他”活动成了主要活动。
(4)企业在经营活动的收款和付款方面主要依赖于与关联方发生的业务往来。在这种情况下,不论是在营业利润的各个影响要素的确定上,还是在各项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的规模与时间的控制上,均具有较多的操纵机会和可能。这样则难以按照一般的报表之间的逻辑关系分析同口径营业利润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之间差异的信息含量。
从以上差异原因的分析中可以得看到:同口径营业利润与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越接近,企业当期的营业利润的质量应该越高;同口径营业利润如果远远高于经营活动的现金净流量,则企业利润中隐藏的潜亏风险就可能越大;同口径营业利润如果低于经营活动的现金净流量,企业未来的盈利压力就越小,竞争优势就越强。
2.利润表中“投资收益”产生现金流入量的能力
企业的投资收益包含以下几种来源渠道:投资转让收益;长期债权投资的利息收益;权益法确认的长期股权投资收益;成本法确认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股利收益。在企业主要以长期股权投资和长期债权投资为主的情况下,企业利润表中的“投资收益”项目的金额仅仅代表了权责发生制条件下按照长期投资会计处理的基本惯例与原则确认的收益。在关注投资收益规模的同时,还应特别关注其产生现金流量的能力。
在企业主要以长期股权投资和长期债权投资为主、且年内没有发生投资转让的情况下,与本期投资收益相对应的现金回款可按下式推算:
与本期投资收益相对应的现金回款=现金流量表中的“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年末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股利”与“应收利息”之和一年初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股利”与“应收利息”之和
一般而言,在权益法下确认投资收益时,其金额从根本上来说永远会小于该投资收益所对应的回款。原因很简单:被投资方通常不可能将净利润百分之百作为现金股利分掉。我们认为,在权益法下确认的投资收益不能引起企业货币回收的部分,将形成泡沫利润(投资收益)与泡沫资产(长期股取投资)。这些泡沫利润与泡沫资产是不能带来现金流入、没有现金支付能力的利润和资产。企业当期的泡沫利润与泡沫资产,将极有可能成为未来的投资损失和不良资产。因此,应该特别关注投资收益净额巨大、但现金回款不足所引起的泡沫利润与泡沫资产的实际状况。
五、利润结构与资产结构的匹配性
企业的资产总额产生或推动了息税前利润。为便于进行企业利润结构与资产结构的匹配性分析,我们可以对资产和利润做进一步分类:将企业的息税前利润分为投资收益和“息税前利润减除投资收益以后剩余的其他利润”(下称“其他利润”),将企业的资产总额分为对外投资和“资产总额减去对外投资以后剩余的其他资产”(下称“其他资产”)。因此,企业利润结构与资产结构的匹配性,就是指投资收益及其他利润之间的数量结构,与对外投资及其他资产之间的数量结构之间的匹配性。分析的基本思路是:对外投资应产生或推动投资收益,其他资产则产生或推动其他利润。
在分析中,可以比较投资收益与对外投资、其他利润与其他资产之间的相对盈利能力。在财务数据的选择上,利润数据应该选择本期的金额,资产数据应该采用同期的平均数额。通过比较投资收益与对外投资、其他利润与其他资产之间的相对盈利能力的匹配性和差异,可以对企业的利润质量、资产管理质量等方面做出判断:
当对外投资的盈利能力与其他资产的盈利能力大体相当的情况下,一般认为,企业的内部产品经营活动与对外投资所涉及的产品经营活动所具有的盈利能力相当,管理效率相当。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管理活动应该集中在提高现有资产的利用效率或者扩大产品经营规模与对外投资规模上。
当对外投资的盈利能力高于其他资产的盈利能力,可能意味着企业在经营资产方面存在着不良占用(或非经营性占用)、资产周转缓慢、产品在市场上没有竞争优势等。在管理上,企业应该考虑的重点是提高内部资产的利用效率、消除不良占用和提升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等。在现有经营状况难以维系的情况下,企业还应当考虑进行产品结构的战略调整。此外,这种状况也可能由于企业在对外投资的收益确认方面存在着人为操纵行为。这种情况下,企业的泡沫利润虽然可以“填充”企业近期的财务业绩,但对企业未来发展将产生不良后果。
当对外投资的盈利能力低于其他资产的盈利能力,一般会认为企业对外投资的盈利质量上存在问题。同样,由于企业对外投资的收益确认和减值准备计提等方面的核算存在着较大的主观随意性,因为运用不同的会计方法也可致使企业当期的投资收益下降。
总之,在企业对外投资的盈利能力确实下降的情况下,企业应该考虑的重点是做出继续持有还是出售有关投资的决策,还是通过加强对投资对象的管理来提升对外投资的盈利能力;在由于企业在对外投资的收益确认和减值准备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主观随意性而使企业当期财务业绩下降的情况下,应加强对企业会计处理的恰当性的判断,为此,可以参考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
标签:营业利润论文; 投资收益论文; 管理费用论文; 营业费用论文; 企业利润论文; 投资结构论文; 盈利能力分析论文; 企业经营规模论文; 利润论文; 经营利润论文; 核心利润论文; 项目分析论文; 企业特征论文; 企业经营论文; 企业资产论文; 营业毛利率论文; 经营资产论文; 规模收益论文; 投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