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对资本流通理论的探讨_剩余价值理论论文

马克思对资本流通理论的探讨_剩余价值理论论文

马克思关于资本流通理论的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论文,资本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马克思的资本流通理论是马克思经济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指导市场运行的重要思想。马克思以发达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基础研究的资本流通理论,经历了一个探索过程,集中反映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这一理论揭示了整个社会的流通过程的规律,体现了建立在商品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化大生产的一般要求,既对我们完整地把握马克思的经济学理论,也对我们正确理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论断,以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遵循流通过程的规律,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启示。

一、马克思关于资本流通理论的最初研究

从1843年开始,马克思走上了研究政治经济学的道路。在经历了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的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之后,马克思创立了唯物史观,并运用唯物史观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现实,进一步明确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路径。在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过程中,马克思以唯物史观为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明确地把政治经济学的任务规定为,研究“人们借以进行生产、消费和交换的经济形式”,以发现它们内部的规律性。[1]政治经济学研究任务的明确,实际上意味着资本流通理论在马克思经济学理论中的重要性。

在深刻剖析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错误观点的基础上,为了使工人阶级明白自己的处境,马克思形成了“商品”、“交换价值”、“价格”、“生产费用”、“劳动商品”和“资本”等新的经济范畴体系。在对“劳动商品”范畴的研究中,马克思建立起了科学的“资本”范畴。他认为,资本就是“作为进行新生产的手段的积累起来的劳动”,它首先表现为一种社会生产关系,纺纱机是纺棉花的机器,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纺纱机才成为资本,“脱离了这种关系,它也就不是资本了,就像黄金本身并不是货币,砂糖并不是砂糖的价格一样。”[2]在“除劳动能力以外一无所有的阶级的存在”的必要前提下,资本可以通过交换直接的、活的劳动而保存并增大自身。[3]显然,马克思从社会生产关系和资本增殖运动的角度揭示了资本的实质。资本的实质不仅表现为资本的再生产,也表现为资本再生产的毁灭。也就是说,随着资本驱使下的劳动生产出更多的产品,即随着对扩大市场的需要的增长,世界市场变得日益狭窄了,剩下可供榨取的新市场日益减少了。当资本达到了再生产的极限,“这位尊贵而又野蛮的主人也要把他的奴隶们的尸体,即在危机中丧生的大批工人陪葬,同自己一起葬人坟墓。”[4]马克思的这一分析为他后来对资本流通问题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的“导言”中,马克思关于社会再生产的总体环节、社会运动整体的系统关系的论述,不仅是我们理解资本流通理论的前提,而且也是一个至今仍然值得我们研究的重要理论问题。这一手稿关于科学的价值理论和货币理论的制定,以及以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流通的分析为中心,第一次对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过程所作的周详而透彻的分析,都使我们有了把握和理解资本流通理论的正确方向。特别是在手稿《资本章》的第二篇,马克思以“资本的流通过程”为标题,从对资本周转问题研究切入,展开了资本流通过程理论的分析。马克思主要探讨了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对资本周转构成的要素的分析。马克思认为,从“整体”上考察,资本流通包括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两大要素。这里的资本流通指的是“出发点就是复归点,复归点就是出发点”的资本运动过程,实际上就是周而复始、不断重复的资本周转。马克思指出,资本周转时间取决于生产过程经历的时间(生产时间)和流通过程经历的时间(流通时间)。其中的生产时间“直接同生产力的发展相一致”,流通时间指的是“资本从转化为产品到产品转化为货币所经历的期间”。[5]流通时间决定和制约着生产过程,因而也影响着一年内资本自行增殖的次数,影响着年利润率的高低。马克思认为,资本周转由四个要素构成:Ⅰ.实际生产过程及其持续时间;Ⅱ.产品转化为货币;Ⅲ.货币转化为生产资本各要素;Ⅳ.资本同活劳动能力相交换。在这四个要素中,第Ⅰ要素属于价值增殖过程问题,第Ⅲ要素应归在许多资本间相互竞争关系中论述;第Ⅳ要素要在《雇佣劳动》册中讨论。现在要讨论的只是第Ⅱ要素,即资本由产品转化为货币问题。

第二,对资本周转第Ⅱ要素的分析。资本由产品转化为货币这一要素对资本周转的影响,只能是由“价值实现的巨大困难而产生的”。[6]这一实现过程首先涉及产品到销售地,即市场距离问题,这也就涉及“运输费用”问题。马克思指出,运输中耗费的劳动时间,同直接生产过程中物化在产品中的劳动时间一样,都是产品“生产费用”的组成部分。

第三,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的内在联系。在资本周转限度内,流通本身不仅是一般生产过程的要素,而且也是直接生产过程的要素,如运输作为直接生产过程的继续,就是在流通过程中完成的;而且流通过程的时间、速度,对资本再生产过程中的价值增殖也具有决定性影响。同时,资本生产过程只有顺利地通过流通阶段,才能开始资本的再生产过程。因此,流通过程也是对资本再生产过程的一种限制因素。在前面论及运输作为生产性流通费用的性质及其补偿形式之后,马克思进一步指出,同单纯的流通有关的费用是对剩余价值的扣除,这些费用是“非生产费用”。

以这一分析为基础,马克思又考察了资本周转的中心问题,即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问题。马克思的这一考察,主要有五个层次:(1)从资本周转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相统一视角,提出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第一种规定,即所谓的“资本的形式规定”:在资本周转中,就资本从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过渡而言,资本是流动资本;就是资本总是在特定环节中采取某种特殊形态而言,资本是固定资本。(2)与资本周转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相统一的问题有关,对运输等与直接生产过程相关的费用之外的流通费用问题作了考察。这些非生产性流通费用并不创造价值,只是实现价值的费用,这是对价值的一种扣除。(3)通过对资产阶级经济学文献中关于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理论的批判,提出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第二种规定,即我们现在理解的严格意义上的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马克思对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从第一种规定的理解,过渡到第二种规定的理解,反映了这一时期马克思资本周转理论发展的轨迹。(4)在对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第二种规定理解的基础上,对固定资本和社会生产力发展之间的关系作了详尽论述。马克思提出了三个基本观点:固定资本的发展是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标志;资本主义机器的大规模使用和科学的发展,加剧了劳动异化;与固定资本的发展相一致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5)考察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流通和补偿问题,认为流动资本作为资本再生产的次数,同它作为剩余价值和追加资本来实现的次数一样多;固定资本作为价值进入流通的数量,只限于它作为使用价值被消费的部分。流动资本和固定资本的构成比例,影响着总资本的年平均周转速度和周转次数。马克思对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这些较为具体的规定性的论述,反映了马克思在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前15年间对资本周转问题理解的深度。

二、马克思关于资本流通理论的深入探讨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并未涉及资本循环、社会资本再生产问题,到19世纪60年代初,马克思才转入对资本循环、社会资本再生产问题的研究。这就是说,在理论逻辑中,资本流通理论呈现出资本循环上升到资本周转、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序列;而在理论形成的历史上,资本流通理论的发展却表现为从资本周转到资本循环、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序列。

在《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创立了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通过对“斯密教条”的批判,马克思提出了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两个基本前提。首先,针对“斯密教条”关于产品的价值和产品生产中劳动者新创造价值之间区别的混淆,马克思认为,那种把年产品中所有作为收入或作为工资、利润消费的部分,都归结为新加劳动的看法是正确的;而把全部年产品只归结为收入或归结为工资、利润,即只归结为新加劳动中某些部分的总和的看法却是错误的。年产品中有一部分归结为不变资本,它按价值来说不代表新加劳动,而作为使用价值,既不加入工资,也不加入利润。因此,马克思对产品价值和产品价值中新创造价值部分作了严格区分,提出了社会总产品中价值构成的基本原理:年产品中所有作为可变资本构成工人收入的部分和作为剩余产品构成资本家的消费基金的部分都归结为新加劳动,而产品中其余所有代表不变资本的部分只归结为被保存的过去劳动,仅仅补偿不变资本。马克思依据劳动二重性原理,把商品价值区分为c、v、m三部分,说明了c和(v+m)之间的关系,从而科学地解决了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一个基本前提。

其次,针对“斯密教条”关于“收入”的混乱论述,马克思认为,社会总产品实际上可以分作两部分,一部分是用于个人消费的生活消费品,另一部分是用于生产消费的生产资料。作为收入进入个人消费领域的只是社会总产品中的一部分,其余一切生产部门的产品只能作为资本来消费,只能加人生产消费。因此,社会总产品可以按其最终用途分为用于生活消费的消费资料部分和用于生产消费的生产资料两大部分。与此相适应,社会生产部门也应该区分两大部类:生产消费资料的“A部类”和生产生产资料的“B部类”。“A部类”的产品按其使用价值来说,代表全部年产品中每年加入个人消费的整个部分。按其交换价值来说,它代表生产者在一年内新加的劳动总量;“B部类”提供的是非个人消费的、只加入生产消费、作为生产资料加入生产过程的产品。这样,马克思科学地解决了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另一个基本前提。因此,马克思对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实现过程作了初步考察,即认为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三个主要的交换过程:第一,收入同收入的交换。这一交换使“A部类”内部归于工人和资本家的“收入”(v+m)得到实现;第二,收入同资本的交换,即由“B部类”归于工人和资本家的“收入”(v+m)同“A部类”作为不变资本的c相交换;第三,资本同资本的交换,这是“B部类”内部各资本家之间实现各自不变资本c的过程。这一考察表明,马克思已经搞清了社会资本再生产实现过程的基本内容。

《1863-1865年经济学手稿》是继《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之后,马克思关于资本问题研究的又一部手稿。在这一手稿的“第二册资本的流通过程”中,马克思对资本的流通过程作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基本形成了从资本循环到资本周转、再到资本再生产的基本结构,这已接近于现在通行的《资本论》第二卷的“三篇结构体系”。

第一,马克思研究了资本流通即资本循环。一是论述了资本在流通过程中所采取的新的形式规定性,即资本相继采取的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的形态变化,概括了资本循环的四个公式:“(1)G—W……P……W’—G’(W’——从生产过程中出来的商品,G’——得到实现的货币资本。)”;“(2)W……P……W’—G’—W……P……Ck(W是流通的终点)”;“(3)P—Ck—P”;“(4)W’—G—W……P……W’。”马克思对这四种循环形式表现为资本循环的全过程及其重要特征做了阐述。二是论述了资本流通的时间要素,认为流通时间“包含在流通领域本身范围内,包含在资本作为商品资本和货币资本执行职能的领域本身范围内。”[7]同时,空间要素对时间要素也具有重要意义,“市场的遥远,商品出售地点和商品产地的分离在这里所以重要,只是因为在各阶段中有一个阶段的持续时间就是这样花费和确定的。空间的规定在这里本身表现为时间的规定,表现为流通时间的要素。”[8]马克思强调,如果流通时间等于零,资本就只是在想象中完成自己的形态变化,在这方面不花费时间,以致它在全部生产过程中的职能是连续不断的,资本便会最大限度地创造价值和自行增殖;如果流通时间等于无限,那么创造价值和自行增殖就会等于零。三是论述了劳动时间、生产时间、劳动时间的中断、资本的周转和周转周期等。马克思认为,只有在非劳动时间等于零时,生产时间才等于劳动时间。必须把生产某种产品时生产时间的缩短与劳动时间的缩短区分开来。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之和等于资本为重新开始再生产过程所需要的时间,“由资本的生产时间和它的流通时间之和来计量生产和再生产之间的周期,换句话说,这样来计量生产周期性的资本整个生产过程,被称为资本周转。可见,资本周转就是作为周期性的过程来规定的资本再生产过程。”[9]四是论述资本在流通领域的停留和它的流通的实现花费的费用。马克思认为,“流通费用是从资本的纯粹形式上的形态变化产生的,完全与空间和时间等等的实际流通无关。不论这纯粹观念上的流通的费用怎样,它们也不会给商品增添任何价值,相反,它们是商品价值的扣除,而因为假定工资等于劳动力的价值,等于最低额,所以它们是生产出来的剩余价值的必然扣除。”[10]至于保管费用和运输费用,马克思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生产的补充过程,因为它们与商品的使用价值有关,而不只是实现商品交换价值的过程。

第二,马克思研究了资本周转,研究了固定资本的周转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以及对不同资本的利润率造成的影响。在流通时间和周转问题上,马克思探讨了周转的一般概念和特征、周转速度等问题,提出了计算周转速度的公式,即n=U/u;探讨了预付资本及其与周转时间、剩余价值量之间的关系,说明了一定时间内所生产的剩余价值的量是由预付资本的量和周转时间的长短这两方面的结合决定的;阐述了可变资本周转的特点,以及年剩余价值率的计算方法。在资本周转的周期及再生产过程的连续性问题上,马克思区分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考察了这两种不同形式资本的内在规定性;探讨了固定资本的总周转周期,以及再生产过程的不间断性,指出资本周转周期反映的是不间断的再生产过程的较长的生命周期。马克思指出:“固定资本所具有的不同的规模,——而这种不同的规模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而发展,——是资本主义生产的产物,可以说是延长了投入各工业部门的每一单个资本的生命期,从而使各工业部门中劳动和再生产过程的不间断性变成生产方式本身所要求的物质上的必要性……。包含整个周转周期的再生产过程的不间断性意味着:生产的规模作为永恒的规律起作用,不是受偶然的、变化着的市场需求的支配,相反,必然使市场条件符合自己的需要,必然取得完全相当的市场。”[11]在价值的周转和形成问题上,马克思考察了资本周转的时间及对价值形成的影响。

第三,马克思考察了社会资本再生产过程,而这一考察主要表现在:一是明确了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强调主要是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过程能够进行的现实条件。而在研究中要先作一些假定:要假定不同生产部门的生产力不变;要暂时把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抽象掉;要暂时把再转化为资本的那部分剩余价值抽象掉;要暂时把货币流通抽象掉。二是阐明了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原理,认为生产性商品资本可分为提供生活资料的资本、提供生产资料的资本、既提供生活资料又提供不变资本要素的资本。在这三种类型的资本中,着重考察的是前两种类型的资本之间的交换关系。在把产品价值分为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三个部分的基础上,马克思通过对前两种类型资本之间及其内部的产品交换,阐明了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过程。三是分析积累或规模扩大的再生产。马克思在假定劳动生产力不变的前提下,提出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应该转化为生产资本的那部分剩余价值,必须转化为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而且要按照与不同生产部门相适应的比例。”[12]这两部分追加资本必须分别以工人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形式生产出来,在此基础上,进入交换过程。所以,任何积累或规模扩大的再生产是经常的相对的剩余价值生产。四是论述了再生产过程的平行性、相继性及再生产过程的循环,说明再生产过程是在不断进行的,再生产过程的平行性就是“整个再生产过程归结为给任何商品提供不同生产要素的各生产过程的彼此并存和同时性”。“如果考察单个商品的再生产过程,那么它表现为循环”;“如果考察生产过程互相联系在一起并互相制约的那些不同的商品,那么我们看到的就是生产流程的逐步升级的相继性。”[13]

三、马克思关于资本流通理论的完整呈现

马克思关于资本流通理论探讨的成果,在《资本论》第二卷中完整地呈现在读者面前。马克思逝世以后,这件事情是由恩格斯根据马克思的手稿编辑完成的。在《资本论》第二卷序言的开头,恩格斯说:“要完成《资本论》第二册的付印工作,使本书既成为一部连贯的、尽可能完整的著作,又成为一部只是作者的而不是编者的著作,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14]在编辑过程中,恩格斯克服了手稿的逻辑联系中断、论述不完整等困难,通过严谨订正和补充相关内容,精心组织和编排了《资本论》第二卷从资本循环上升到资本周转,再上升到社会资本再生产的理论体系,从而使马克思的资本流通理论更精准、更完善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关于资本循环。资本主义流通过程是由各个独立又互相交错和互相补偿的单个资本的运动组成的。马克思在研究资本循环中就是把单个资本的运动表现为资本形式的变化及其循环。资本的循环必须依次经过购买、生产和销售三个阶段,并相应地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从而使价值得到增殖。产业资本的循环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运动过程,不仅货币资本要依次经过三个阶段不断地循环下去,而且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也必须依次经过三个阶段不断地循环下去。因此,产业资本有三种循环形式,即货币资本循环、生产资本循环、商品资本循环。产业资本的循环实际上是这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显然,马克思关于资本循环内容的分析,不仅说明了产业资本连续进行现实循环,不仅是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一,而且是它的所有三个循环的统一,这是全面把握资本运动的实质及运动规律的重要前提。不仅如此,马克思还明确指出,产业资本循环所发生的形态变化需要经历一定的时间和花费一定的费用。“资本再生产领域停留的时间是它的生产时间,资本的流通领域停留的时间是它的流通时间。”“流通时间的延长和缩短,对于生产时间的缩短或延长,或者说,对于一定量资本作为生产资本执行职能的规模的缩小或扩大,起了一种消极限制的作用。”马克思把流通费用分为纯粹流通费用、保管费用和运输费用。认为这些费用不管它是生产性还是非生产性的流通费用,都是生产过程必要的,但对它的消耗却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

马克思的这些分析使我们更加明确地看到,在市场经济运行中,市场配置企业的资源是商品生产的一般规律,只有遵循这一规律,企业才可能以较少的资源投入生产较多的产品,获得较大的效益,从而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正是说明了企业的运行必须把握和遵循市场规律,表明了我国更加重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这是对马克思资本流通理论实际运用的充分体现。

关于资本周转。这主要是从量的方面对资本流通的研究。马克思分析了制约资本周转速度的各种因素和它们在加快资本周转中的作用。马克思认为,影响资本周转速度快慢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也就是说,资本周转速度与资本周转次数成正比,而与资本周转时间成反比。资本周转次数越多,资本周转速度越快;资本周转时间越长,资本周转速度越慢。要加快资本周转速度,关键在于减少周转时间中的流通时间,因为包括购买时间和销售时间的流通时间,它的长短直接影响着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而流通时间的长短又主要是和市场的供求状况、产地距离市场的远近,以及交通、通讯和运输条件的方便程度有关的。在一定时间内,资本的周转时间越短,周转次数越多,从而周转速度也就越快。二是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比例。由于生产资本是以生产要素形式存在的资本形态,因而生产资本的构成,根据其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两个部分。它们的构成比例又是影响资本周转速度快慢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也就是说,一方面,在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各自的周转速度一定时,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所占的比重越大,资本的周转速度就越慢;反之,流动资本所占比重越大,资本的周转就越快;另一方面,在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比重一定时,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越快,资本周转速度也就越快;反之则越慢。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加快资本周转,可以节约预付资本,尤其是可以节约预付资本中的流动资本;第二,加快资本周转,可以增加年剩余价值量,提高年剩余价值率。

由此可见,资本周转的核心是速度。马克思关于资本周转的分析,不仅是加强企业经济运转的重要指导思想,而且也是加强市场营销管理的重要指导思想。在市场营销管理中,加快资本周转速度,一方面要求企业通过市场营销调研深入了解顾客的需求,并针对这些需求设计最适合市场上目标顾客的产品,从而使这些产品一投放市场就能获得顾客的青睐,缩短推销和销售的过程,达到自我销售的目的;另一方面要求市场营销部门通过营销组合策略中的促销因素,向顾客施加“拉力”,促使顾客达成购买决策,或增加其购买数量,以促销加快产品的销售进度。

关于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马克思以对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相统一的分析为视角,分析了社会资本再生产正常进行的实现条件,揭示了社会资本的运动过程及其规律。马克思首先分析了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出发点和核心问题。他认为,考察社会总资本运动的出发点是社会总产品。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是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物质构成是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就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各个部分如何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在实物上得到替换。与社会总产品的物质构成相适应,整个社会生产分为生产生产资料的第一部类和生产消费资料的第二部类。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和物质构成,以及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是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两个理论前提。以此为前提,马克思分析了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他认为,在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条件下,剩余价值全部用于资本家个人消费,生产在原有的规模上重复进行。它的基本实现条件即第一部类所能提供给第二部类的生产资料同第二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之间,以及第二部类为第一部类提供的消费资料同第一部类对消费资料的需求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在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条件下,资本家把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化为资本投入生产,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进行。要进行扩大再生产就必须有资本积累,必须将剩余价值的一部分作为追加资本即追加的不变资本和追加的可变资本投入生产过程。因此,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第一部类的可变资本加上追加的可变资本,再加上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这三者之和必须等于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与追加的不变资本之和。

马克思从社会资本再生产实现条件的分析中揭示出社会资本再生产的运动规律。他指出,社会资本再生产中各个生产过程之间具有相互制约、互为前提的复杂联系。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从不同侧面说明了两大部类之间、社会生产和社会消费之间只有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所反映出的比例关系,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反映了社会资本运动的内在规律。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社会生产的客观要求存在着深刻矛盾,从而又使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各种比例关系经常遭到破坏,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存在困难。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比例关系只有通过生产相对过剩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才能达到平衡。

马克思关于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及其规律的分析,给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加强宏观市场营销管理以重要启示。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市场化程度有了大幅度提高,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还必须要处理好市场和政府之间的关系,既不能单纯依靠“看不见的手”的调节,也不能限制“看不见的手”的作用,既不能完全依靠“看得见的手”的调控,也不能抛弃“看得见的手”的功能。马克思的资本流通理论,给我们的重要启示就是要握好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动态平衡,既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也要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在市场营销管理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微观市场营销管理,还必须加强宏观市场营销管理,宏观市场营销管理的对象是营销系统,它注重企业营销活动与社会总体供求匹配性、社会总体利益的一致性。马克思的资本流通理论,给我们的重要启示就是要通过宏观市场营销关于行业道德的约束、法律的管制等管理,调节企业的微观营销活动,确保市场的有效运行和社会总体利益的最大化。

标签:;  ;  ;  ;  ;  ;  ;  ;  ;  ;  ;  ;  ;  

马克思对资本流通理论的探讨_剩余价值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