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思维方式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维方式论文,经济发展论文,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思维方式作为规定并影响社会经济发展总体思路及其对策的基本因素,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相当密切,可以说人类的一切活动都首先是从思维开始的,经济活动当然也不例外。本文将从大文化的角度去探索这种关系,揭示思维方式与生产方式、经济制度、经济行为以及经济体制改革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其规律,进一步认识思维方式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与影响。
一、思维方式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我们之所以将思维方式作为规定并影响社会经济发展总体思路及其对策的基本因素,就是因为任何经济活动本身都首先体现着一种思维活动及其定势,是思维活动与思维方式的外现。过去,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及其所形成的那种思维模式,在经济领域的表现就是越“公”越是社会主义,其结果导致了“一大二公”的穷过渡,到处割资本主义的尾巴,使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始终难于独寻其轨。同时,在那种思维方式的规定和影响下,把计划经济等同于社会主义,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其结果不仅进一步禁锢了人们的创造性思维活动,而且严重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导致经济发展的恶性循环。因此,思维方式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
首先,思维方式可以规定社会经济活动的出发点。任何经济活动都有其特定的出发点。搞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出发点,就是要增强企业活力,使企业真正成为“四自”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提倡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出发点,就在于要让先富带动后富,先富帮助后富,最终大家都富。这说明思维方式对经济活动的出发点有着非常明确的规定性,它已对经济活动的基本目标作了轮廓性的勾划。可以看出,经济活动的出发点与归宿点是一致的。
其次,思维方式勾划着经济活动的发展思路,经济活动的发展又校正和补充着思维方式的科学内涵。中国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这首先标志着思维方式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整套思路。比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哪些基本特征?所有制问题、分配问题如何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如何设置?等等,思维方式都要勾划出发展的基本思路。当然,思路有清晰直观的,也有相对模糊的。而在发展思路运行的实践过程中,社会经济活动的发展变化结果也会及时校正思维方式的某些不足,甚至失误,丰富思维方式的科学内涵,推进思维方式的科学化。
再次,思维方式还影响着社会经济活动的具体对策建设,对策的实施结果也同样反作用于思维方式。社会经济活动的实践证明,思维方式不仅规定着经济活动的出发点,勾划着经济活动的发展思路,而且还影响着经济活动的对策制定,这是思维方式整体性和系统性的重要体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出发点是要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基本思路是坚持经济活动的市场取向,而如何体现出发点和思路的要求,必须辅之以对策,用对策来调节思路与实践之间的关系,指导社会经济的实践活动。比如,在所有制改革的对策上,不再是片面地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而且还要大力发展多种经济成份,形成所有制结构与形式的多元化,促进社会经济活动的繁荣和发展。事实上,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许多方面都在努力探索对策的运作方式,人们的思路还在进一步开阔。而对策的实践结果同样又源源不断地作用于思维方式,使原来的思维方式得到修正、丰富和发展,思维方式的发展演化过程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我们从下面论述的思维方式与生产方式的关系中,也可以得到新的启发。
二、思维方式与生产方式
马克思早就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全过程。思维方式作为精神范畴的重要构成部分,必然也要受到生产方式的制约。我们从思维方式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可以看出,一定的思维方式总是与一定的生产方式相适应的。古代的“整体和谐性”思维方式是与古代的生产方式相适应的,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以及人类自身的各种现象无法解释的一种表现。近代的经验性和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也是与近代的生产方式相适应的,反映了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新变化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同样,现代系统性整体性的思维方式也是与现代生产方式的变化相适应的,反映了社会运动与社会经济活动的系统性和全局性。因此,思维方式是由社会的生产方式所决定的,生产方式既决定着社会思维活动的实际内涵,也决定着思维方式的表现形式。但是,随着思维方式的发展,人的脑力所表现出来的思维智能已越来越显得特别重要,并日益突出地表现为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对生产方式又表现出非常明显的影响作用。从这个意义上看,思维方式与生产方式已愈来愈表现出相互影响的势态,特别是思维方式对生产方式的影响将日益明显。总之,两者之间的关系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生产方式决定思维方式的思维内涵及其丰富程度。人的思维内容一般与人的需要有关,人需要什么,大脑就思维什么。从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看,当物质资料的生产比较低下时,人的思维内容也较多的局限于物质利益的思考,并比较单一和贫乏;当物质资料的生产比较发达时,思维内容就会不断增加精神方面的内容,诸如价值、理想、信念、尊严、奋斗等,从而使人们的思维内容丰富化。为什么思维内容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呢?最基本的是由生产方式即一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所决定的。因为物质资料的丰富程度首先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生产力越发达,物质资料就越丰富,人的精神活动也越丰富,思维内容当然也会丰富化。反之亦然。而在这个过程中,生产关系会决定人们将采取什么手段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并会直接影响思维的内容与性质。因此,生产方式可以决定思维方式的内涵、方向和思维的丰富程度。
其二,生产方式还要决定人们如何去思维,即决定思维的方式。比如,原始的生产方式就限定着人的思维内容与方式,它所造就的就是一种原始的单一的思维方式。究其原因,就是由那时的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生产关系非常简单的生产方式所决定的。中国古代的整体和谐性思维方式为什么能够延续几千年?归根结底还是由中国古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所形成的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所决定的。这种生产方式必然使人们的思维方式呈现出直观的、比喻的和猜测的思维方法与性质,用这种方法来解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现象。同样,过去我们搞社会主义建设的许多教训,特别是搞经济建设的一套思维方式,与对社会主义的教条认识有很大关系。正是由于这种认识,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也就决定了人们只能按照那种教条的思维方式去分析研究社会现象,其结果只能导致社会经济生活紊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生产方式的不断变革和完善,也使人们的思维方式发生了新的变化,多维的、联动式的、发散式的思维方式更多地主导着人们思维的方式和方法。
其三,思维方式对生产方式的作用也日益明显。思维方式发展的重要特征就是日益体现为人的脑力及其智能提升,这种脑力活动的变化更多地体现出新的智能水平,表现为一种“脑技术”。根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脑技术”也是科学技术的重要构成部分,所以它也是一种特殊的生产力。根据这种认识,思维活动也在发生新的变化,其趋势将逐步地直接表现为社会生产力的构成部分,不再单纯地表现为受生产力决定的东西了。我们认为,思维方式的发展依靠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生产方式的变革,而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又将依赖于思维方式的推动,思维方式将愈来愈表现出更为明显的决定性作用。
三、思维方式与社会经济制度
思维方式与社会经济制度的关系也非常密切,可以说思维方式对社会经济制度的建立、发展、改革与完善都有非常强的影响作用,而社会经济制度对思维方式的决定与规范作用也非常明显。中国为什么要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什么会把公有制看作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核心?而又为什么要对经济制度进行改革?为什么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等。除了社会诸多方面的因素之外,与思维方式也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同样,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维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又作用于社会经济制度的改革,促进社会经济制度的发展,进而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通常情况下,思维方式对社会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是通过思维方式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思维模式体现出来的。建国初期,中国为什么要建立起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制度,现在看来与当时教条地照搬苏联的经济制度模式有很大关系,特别在思维方式上表现出非常浓厚的教条主义思维模式。不顾中国实际国情,一切以苏联模式为社会主义的标准模式,其结果进一步导致思维方式的格式化。在这种情况下,思维方式对经济制度的规范性明显增强,经济制度对思维方式的规定性也非常强烈,思维方式必须体现经济制度的要求,经济制度同样也要按照思维方式的思路去运行,从而导致畸型的双向制约现象的发生,实践呼唤着对两种改革的同步进行。思维方式和经济制度都必须改革,都必须适应中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人们的思维方式首先发生了新的变化,过去那种注经式的教条主义思维方式确定无法解释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问题,多向思维、发散式思维、系统性思维逐步代替了过去那种教条式思维和经验性思维。人们逐步意识到,公有制并不完全等同于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形式也应是多元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合作经济、外资经济等形式的发展,就是思维方式创新的体现,反过来也促进了思维方式的进一步变革。同样,计划经济并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应有市场观念及其经济实践,首先标志着思维方式的革命性变革。正是在这种思维方式的推动下,中国不仅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且要使中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逐步地走向世界。
思维方式与经济制度之间的这种关系表明;经济制度的建立、发展、改革与完善都与思维方式的思维模式有直接关系,尽管影响社会经济制度的因素很多,但思维方式的影响不可低估;思维方式既超前于经济制度的建立,又滞后于经济制度改革的需要,经济制度的建立与改革需要科学的思维方式的推动,思维方式的发展与变革也需要相应的经济制度氛围;经济制度的完善和思维方式的变革都需要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因为经济基础是根本。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思维方式与社会经济制度之间的这种关系,使两者在实践中都能发挥最佳的效能,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四、思维方式与社会经济行为
社会经济行为与思维方式的关系更直接更密切,一般情况下,人们的经济行为总是体现思维方式的思维内涵和方式要求的。可以想象,假若某种经济行为没有一定的思维方式作为行动的基础和思路,那么这种行为肯定是没有逻辑意义和实践意义的,所以也肯定是没有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可以说,在正常情况下,人们的一切经济行为都体现着一定的思维方式的内涵与思维定势,是按照思维方式的思路与对策而采取行动的。在这个过程中,经济行为的结果也不断地验证着思维方式的可行性和科学性,同时也校正着思维方式的某种偏差与失误,促进思维方式的变革与发展。思维方式与社会经济行为之间的关系可从以下几方面进一步理解和认识。
第一,任何经济行为都体现着相应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是经济行为的思路依据。50年代中期,中国经济建设为什么会出现严重的浮夸风,除了指导思想上的重大失误外,恐怕还与当时浮夸的思维方式也有相当大的关系。“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就是那种思维方式的翻版,置事物的客观规律于不顾,凭主观臆想瞎指挥,唯“意志论”严重泛滥,其结果必然遭到客观规律的无情惩罚。历史的教训证明,思维方式最核心的内涵就是要把握和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有悖于客观规律的思维方式只能导致行为的失误。
第二,思维方式规定并影响着经济行为的结果及其价值,经济行为的结果也要作用于思维方式,使原来的思维方式得到强化、修正和创新。计划经济条件下,人们的思维方式与经济行为有其相应的特殊性,市场经济条件下也是如此。计划经济体制要求思维方式必须体现这种体制的规范和要求,从而使思维方式对经济行为的规范和要求也要体现这种规定性,这种模式化的连锁反应最终必然影响到经济行为的结果及其评价。当经济行为的结果有利于思维方式的思路时,则是对那种思维方式的强化。否则,却表明需要修正或彻底更新原来的思维方式。中国为什么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归根结底说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那种整套思维方式已不能反映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只能导致中国经济的长期停滞不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思维方式已经发生了非常明显的变化,市场取向已成为思维方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新特征。当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思维方式也有一个变革、发展和完善的实践过程,与此相适应人们的经济行为同样也有一个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在这一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思维方式既规定着经济行为的线路,也接受着行为结果的检验,使其进一步得到强化、修正和创新,更能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使经济行为更加可行和富于实效。
五、思维方式与经济体制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是最能体现思维方式的,任何改革措施的出台,大政方针的调整,都首先标志着思维方式的变革与发展。因此,思维方式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经济体制要改革,思维方式首先应该进行变革,要用思维方式的变革带动经济体制的改革,通过经济体制的改革,进而促进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从根本上看,这种认识和思路是整个社会文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战略的根本体现,因为文化战略就是人类生存的战略。日本人为什么能用仅仅半个世纪的时间,使日本由一个世界性的战败国发展成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恐怕与日本的文化战略有直接关系。日本人能够非常巧妙地把思维方式与经济发展中的各种问题以及经济体制的革新结合起来,求实求新、求异求行是日本思维方式的基本特点。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看,也充分证实了思维方式与经济体制改革之间的辩证关系。
首先,思维方式决定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思路与实践走向。中国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实践,完全证实了这一结论的正确性。应该说,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从一开始就已涉及到计划与市场的问题,即中国经济建设需要不需要市场调节这一重大的理论问题,而这一问题意味着思维方式的重大突破和革命性变革。事实证明,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若要站在科学的高峰和时代的前列,就必须具有科学的理论思维,没有这种思维肯定就不会有可行的实践及其效果。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正是在这种理性思维及其方式的指导和推动下一步一步深入的。从1979年提出市场调节的问题,到1984年正式写进经济体制改革的文件,继而推进改革实践的不断深入,一直到1992年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都明显地体现着思维上的一条主线,这就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必须重视市场这一实践走向。因而,经济体制改革要深入,思维方式的变革必须不断深化,要用新的思维方式带动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指导改革实践的不断深入。
其次,思维方式直接影响着经济活动主体的认识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再影响到经济体制的改革。道理很简单,在过去那种极“左”的思维方式影响下,为什么会出现“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也不要资本主义的苗”的实践导向,人们在分析和解决现实的社会经济问题时,这种模式化的思维方式成了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然而,无论从逻辑性和实践导向上看,这种思路都是不能成立的,但却顽固地影响着社会经济活动的实践,决定着经济体制的性质。同样道理,改革开放以来思维方式的变革影响最大的就是使经济活动主体的认识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明显的变化,这种变化又直接影响到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我们把改革前后的思维方式作以比较,可以发现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思维方式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教条的模式化思维方式已经被科学的系统性和发散式思维所取代,思维方式的实践意义与指导意义明显增强。正是在思维方式的变革与推动下,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才一步一步地走向深入,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在一个台阶接一个台阶的前进。
再则,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及其结果,也在不断地充实着思维方式的思维内涵,校正着思维方式的科学性和实践性,推动思维方式的变革与发展。从根本上看,思维方式是由经济基础所决定的,而经济基础是包括经济体制在内的。所以,经济体制也决定着与之相应的思维方式。在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对人们思维方式的束缚是相当强的,无论如何思维方式是不可能突破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所规范的那样一种思维模式。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人们的思维方式已经发生了与之相应的新变化,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与完善可以不断引导思维方式的变革,丰富人们的思维内涵,进而指导改革的深入。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创造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践经验,促进了农业经济的稳步发展,同时也不断丰富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城市改革、企业改革、财政金融体制改革也是一样,无论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都对人们的思维方式有所触动,要么充实新的思维营养,要么校正思维方式的某些缺陷,要么推动思维方式的创新,促进思维方式的不断发展。
总之,思维方式与经济体制改革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经济体制改革要深入,必须高度重视思维方式的革新与发展。而思维方式的发展最终取决于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下的社会经济的繁荣和发展,两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共同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