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性主义哲学研究的新进展(2006-2011年)_哲学研究论文

中国女性主义哲学研究的新进展(2006-2011年)_哲学研究论文

国内女性主义哲学研究的新进展(2006—2011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进展论文,主义哲学论文,女性论文,国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C913.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98(2012)04-0076-06

女性主义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一种颇具影响力的哲学价值观和方法论,它以“性别”为分析范畴来重读、解构和重建哲学,批判和检讨许多导致人类自身及自然危机的固有价值观体系,为协调和解决各种冲突,创造更为开放、更为平等、更为自由的哲学思维空间,培育新的时代精神作出独特的贡献。近几十年来,女性主义哲学在西方社会得到飞速发展,已有大量著述问世。自1995年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在中国召开以来,国内许多学者开始进入女性主义哲学领域翻译、介绍、梳理和研究西方学者的成果,并完成一些具有本土特色的论著。经过十余年来的开拓发展,女性主义哲学研究已经在我国初具规模,而且愈发进入到主流哲学中,成为一种新兴的学术力量。

国内女性主义哲学研究不断拓展,成果丰硕。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总库中,以“女性主义”为关键词进行搜索,2006—2010年间共有文章3700余篇,以“女性主义哲学”为主题搜索的结果为180余篇,比过去十年(1995—2005)增长了28.6%。而在“中国知网”,以“女性主义”为主题词检索,在2006—2010年间,有9207条记录,2006—2011年间却有11475条记录,一年内就增加了2268条记录。而且,女性主义哲学研究的领域也不断拓展,不仅仅局限于诸如马克思主义哲学、伦理学等学科,还增加了许多新领域和新视角,诸如女性主义生态学、政治哲学、宗教学,以及精神分析学和教育学等等。本文将以2006—2011年为时间段梳理和分析国内女性主义哲学研究的新发展。

一、女性主义哲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在这几年里,国内女性主义哲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大致可以概括为两大部分,一是对西方经典原著的翻译和解读,二是对女性主义哲学基础问题的深入研究。

(一)对西方经典原著的翻译和解读

近几十年来,女性主义哲学在西方社会的迅速发展也引起国内学术界的关注。北京大学出版社专门组织翻译了当代女性主义哲学经典著作剑桥《女性主义哲学指南》,并在2010年出版中译本。该书共分十三章,从一个宏大的、全方位的哲学场景中展现当代西方女性主义哲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对国内相关研究和高校哲学专业教学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一些国内学者也开始了对西方女性主义哲学研究成果的筛选编辑工作,例如2007年,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女性身份研究读本》一书。同时,国内也出版了一批国外著名女性主义哲学家代表作的中译本,例如,美国女性主义哲学家朱迪斯·巴特勒的经典著作《性别麻烦:女性主义与身份的颠覆》和《消解性别》中译本。在宗教学领域,国内也翻译出版了被称为北美宗教心理学奠基人的女性主义哲学家奈奥米·R.高登博格的两本著作,即《身体的复活——女性主义、宗教与精神分析》与《神之变——女性主义和传统宗教》。

与此同时,国内学者对于女性主义政治哲学的引进和解读也有了长足的发展。最可喜的是,经过一些学者的辛勤努力,当代美国著名女性主义政治学家南茜·弗雷泽(Nancy Fraser)的一些重要著作译本得以问世,这积极促进了国内学术界对于弗雷泽思想的关注和研究。①在西方社会,弗雷泽的地位和影响引发了一系列的学术讨论和争议,并有一些讨论文集出版,国内学术界翻译出版了《伤害+侮辱——争论中的再分配、承认和代表权》一书。由于弗雷泽的研究涉猎范围很广,国内学者开始从不同的学科和角度探讨她的理论,例如有学者专门探讨了弗雷泽的“公正观”问题。②此外,在这一时期,国内翻译出版了美国著名女性主义法学家凯瑟琳·A.麦金农《迈向女性主义的国家理论》,以及《公民身份:女性主义的视角》等著作。与此同时,南宫梅芳的生态伦理学著作《生态女性主义:性别、文化与自然的文学解读》也得以问世。

(二)对女性主义哲学基础问题的深入研究

2006—2011年间,国内学术界对于女性主义哲学的研究呈现深入发展的态势,越来越多的年轻学者成为这一研究的新生力量。

1.哲学方法论与认识论

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尤其是女性主义和女性主义哲学研究中,方法论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我们正生存在一个复杂、混乱和相互冲突的无序世界中,“如果我们试图从根本上思考这些混乱,那么就将不得不教导自己如何以一种新的方式去思考、去实践、去联系,以及去认识。”[1]2一些学者从认识论角度阐释女性主义认识论中的三个基本问题,即平等认知主体问题、优势认知群体问题、女性经验与知识客观性问题。另一些学者则侧重于研究女性主义认识论的使命及其对知识生产的意义,并对国外学者的最新研究进行评述。③有些学者试图把对于女性主义认识论的研究与当代中国知识女性联系起来,探讨性别知识的建构问题。还有学者尝试性地直接概括女性主义哲学方法论特征,例如相信哲学从来就不是中立的;主张哲学不应成为理性,尤其是被性别化了的“理性”一统天下;强调哲学是差异的和多元的,而不是普遍的和单一的话语等等。另有学者著文对国内女性主义哲学研究中的若干问题,尤其是方法论问题进行批评性思考,强调国内女性主义哲学研究应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实现理论自觉。④

2.伦理学

2006—2011年间,国内女性主义伦理学方面的成果主要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对于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研究的深化;二是对于应用伦理学理论和问题的关注。

关怀伦理学自20世纪80年代诞生后,就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在2006至2011年间又迎来了一次新的热潮。在中国知网中输入主题“关怀伦理”,搜到的论著有134篇之多,一年后增加到193篇,文章内容涉及政治哲学、伦理学、教育、经济⑤、心理学和建筑设计等领域。有学者指出,从2005年开始,国内学者再度掀起对女性主义伦理学和关怀伦理学的研究热潮。此次研究热潮一方面是对第一阶段研究问题的延续、深化、发展,另一方面也是将女性主义伦理学研究本土化的一次尝试。另有学者指出,以关怀伦理为代表的女性主义伦理学对哲学乃至其他学科带来了极大影响,但女性主义伦理学在应用后现代主义哲学成果的同时,也承负着后者的理论困境和实践难题。也有一些年轻学者试图将儒家“仁”之伦理与关怀伦理进行比较,分析这两种伦理是否能够兼容或者整合为一种全新的伦理形式问题,同时对关怀教育进行了探讨。其他学者则把女性主义伦理学,尤其是关怀伦理学与教育结合起来进行了研究。此外,一些学者试图基于关怀伦理学对整个女性主义伦理学的哲学意义作出评价。⑥

国内学者也试图以女性主义哲学方法论为基础,针对中国社会改革开放中出现的各种实践问题,从应用伦理学领域,尤其是生命伦理学和生态伦理学等方面研究女性主义伦理学,例如邱仁宗教授主编出版了《生命伦理学:女性主义视角》一书。此外,受女性主义哲学关注女性主体体验的影响,国内学者也注重对于“身体”、身心关系和“缘身性”(Embodiment)等范畴的研究。例如一些学者认为,身体是当代女性主义哲学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还有学者分析了西方女性主义哲学基于现象学探讨女性体验和身体问题所取得的成果。2011年3月,中日“生殖健康与身体政治”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南大学召开,可以看成是结合中国国情和实践问题研究女性主义生命伦理学的有益尝试。会议结合国际社会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探讨了生殖健康与身体政治的关系。

3.“差异”、“性别差异”与平等

在许多西方女性主义学者看来,“差异已经占据当今女性研究项目的中心舞台”[2]322,“差异已经代替平等,成为女性主义关注的核心”。[3]232-248把女性呈现为一种“在除了性别之外的多种权力和身份维度中的社会存在,已逐渐成为女性主义哲学的核心方案”。[3]232而“作为一种女性主义口号,‘差异’关系到女性之间的社会差异——例如人种差异,或者性取向差异、或者阶级差异。在女性主义理论中,‘差异’已经逐渐地象征由女性并不具有统一社会身份的社会观察所得出的所有复杂性。”女性主义哲学对于差异的讨论主要来自西方社会在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一股政治力量。当时由于女性内部的差异,白人中产阶级的排除性歧视导致女性主义运动的分裂,以及女性主义发展政治哲学发展的要求。[4]6国内学者也把研究“性别差异”作为当代哲学、当代女性主义哲学的重要使命。众所周知,平等和差异的关系问题始终是女性主义哲学中的一个悖论性问题,“女性主义一方面需要以自由主义公民资格之性别中立作为自己的前提,即坚持是否具有公民资格与性别无关;另一方面又需要正视自身的客观差异,避免以一种形式上的齐头式对待反而造成新的不平等。”[5]解构主义女性主义试图缓解这两者之间的对立,强调“差异与平等从来就不是二元对立的,两者之间也并非是有前者就没有后者,或是有后者就没有前者的对立关系。平等的对立词应是不平等,而差异的对立词应是单一身份认同。差异不应带来不平等,而平等也不必预设相同”。[5]倘若女性主义哲学要坚持“性别差异”,势必要先对什么是“女性”进行界定,因而国内一些学者也围绕着女性主义是否应当放弃“女性”概念,应当如何描述“女性”的性别特征,以“性别差异”是否为一个本体论事实等问题进行分析,强调女性主义不应放弃“女性”概念。因为如果一个女性没有“女性”的指称,便会失去自己应有的社会和话语空间,失去主体地位,成为根本不存在的人。放弃“女性”概念将使女性主义理论和实践面临更大的危险。另一些学者则从性别“同质性差异”的角度探讨了女性主义哲学建立的可能性。一些学者也考察了伊丽格瑞的性别差异观,以及理想的性别关系模式。⑦

二、女性主义哲学学科建设的努力

在主流哲学围绕着“女性主义哲学是否具有作为一门学科的合法性地位”,或者“女性主义哲学是否成立”,“女性主义哲学是否哲学”等问题争论不休时,女性主义哲学已经以其愈发丰厚的成果及其影响开始为自身的学科建设而努力。巴特勒曾对于“女性主义哲学是否哲学”等问题这样回应道:“我的观点是,我们不应该接受这样的问题,因为它是错误的。如果非要提出一个正确的问题,那么这个问题就应该是:‘哲学’这个词的复制何以成为可能,使得我们在这样古怪的同义反复中来探询哲学是否为哲学的问题。可能我们应当简单地说,从它的制度和话语发展历程来看,哲学即使曾经等同过自身,现在也不再是这个样子了,而且它的复制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克服的问题。”[6]247或许对于巴特勒来说,当代哲学已经不可避免地呈现一种“非制度化”倾向,因为它已经不再受控于那些希望定义并保护其领地的人们,而面对着一种被称为“哲学”的事物,出现了一种“非哲学”——它并不遵守那些哲学学科原有的、看似明了的学科规则,以及那些关于逻辑性和清晰性的标准。因而,女性主义哲学的发展动摇且颠覆了人们对于“哲学”的理解。这意味着有一种被称为“女性主义哲学”的理论已超出原有的哲学话语机制而存在,但这并不等于它能够自成体系,或者与自己得以产生的哲学“母体”完全脱离,而是表明当代哲学正在通过“非哲学”的方式迅速发展。

为了呈现发展女性主义哲学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一些学者首先探讨了女性主义哲学对于哲学学科的发展意义。在2006—2011年间,国内学者也试图澄清女性主义哲学的研究范围、历史使命,以及发展过程中的困境,旨在为女性主义哲学学科建设提供思考空间。“一般来说,对于女性主义哲学,我们也可以给出一个简单的定义,即以女性主义思维方法论所从事的哲学批评、重建和创新研究,以及由此建构起来的哲学理论。”而“作为一个新生的学术领域,其宗旨在于揭露和批评哲学传中的性别偏见,追求哲学中的性别平等与人类的解放。对于一种哲学是否具有女性主义属性,也可以有一个简单的判断标准:如果它能够以女性主义视角关注到社会中的性别不平等和压迫现象,以及哲学传统中的性别偏见,并能够以女性主义哲学方法论从事哲学批评、重建和创新,这种哲学就可以被称之为女性主义哲学。”[7]这些学者还认为,女性主义哲学拥有广阔的研究天地,因为它不仅仅是一股哲学思潮或者不同的流派,而是以一种新视角全方位地介入哲学学科对其进行批评、改造、重建与创新。同时,一些学者也在探讨当代女性主义哲学发展所面临的挑战,指出我们首先要关注女性哲学家的缺失,然后便是对传统哲学进行彻底的批判,包括对科学哲学、伦理学和政治哲学等方面的批判,紧接着是建构和发展女性主义哲学。女性主义哲学家在确立女性主义哲学价值的同时,也要尝试探索女性哲学发言的环境,改变女性主义哲学研究边缘化的现状。[8]

毫无疑问,国内女性主义哲学学科建设需要调动和整合全国相关研究者的群体力量,开展宣传和交流对话工作。同以往分散的、各自为政的研究方式不同,在2006—2011年间,国内学术界陆续举办了几次全国性的以女性主义哲学、性别哲学为主题的专业论坛。例如,2007年7月14日,“性别与哲学对话平台”首届论坛会议在清华大学举行。来自国内18所著名大学、学术机构,以及一些学术刊物的专家学者共30余人参加了此次论坛。2010年9月17—18日,由妇女/社会性别学科发展网络主办,东北师范大学女性研究中心、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系、清华大学哲学系承办的“关于性别研究的思维模式与价值观念论坛”在东北师范大学召开。大会发言学者中有10位是男性,他们的加入改变了女性主义哲学研讨中女学者自说白话的困境。在全国第八届马克思哲学论坛的一个分论坛上,与会者提出,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背景上展开对于性别哲学的研究,不仅有助于对传统哲学精华的辨析和汲取,也有助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世界向度”的构建。不仅如此,有学者也以对话的方式,探讨了一系列困扰我们这个时代的性别问题,例如《撩开你的面纱:女性主义与哲学的对话》一书的出版。此外,学者们纷纷阐释对于国内女性主义哲学学科建设的设想和方案,分析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2008年11月28—30日,中国妇女研究会与其他单位联合组织了“改革开放30年中国妇女/性别研究”会议,集中讨论了“中国妇女/性别学科建设进展”问题。我国学者还积极地参与国际对话。2008年7月,国际女哲学家协会第十三届专题研讨会在韩国首尔举行。与会者从哲学角度探讨了女性主义和多元文化之间的复杂关系,从本体论、认识论和伦理学角度分析了“女性”、“女性主义”和“多元文化”等概念,探讨了一系列重要议题。2009年12月14—15日,国内一些学者参加了联合教科文组织在法国巴黎总部召开的“妇女哲学国际网络第一次集会”,与数十位来自不同国家的女性哲学家一同讨论网络本身的组织策略、基础和未来发展,围绕着“男性哲学家如何看待女性哲学家”,“谁是妇女,谁是男人,如何不强加任何标准地对他们进行确定”,“女性与哲学:联结的含义何在”以及“当妇女哲学家正确提问时”等问题进行了辩论。

三、总结与展望

英国女性主义哲学家米兰达·弗里克等人认为,我们“没有必要去判断哲学中的女性主义是否仍处于襁褓之中”,因为正是这种看起来内部的不统一和参差不齐,才更能体现女性主义哲学的多元性、异质性、差异性、包容性和开放性。[6]5同样的,“我们也有理由相信,作为当代哲学研究中最有活力和生机的新领域,女性主义哲学将在应对这些连同更多的挑战中为自身发展及其方法论的完善创造更多的契机和可能性。”[7]当代女性主义哲学把“女性问题”从经验层面提升到哲学形而上的意义上来考察,不仅对人类哲学思维和社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也积极推动了女性和女性主义学术的发展。2006—2011年间,中国学者紧跟当代国际女性主义哲学的研究步伐,为使女性主义哲学研究本土化做了大量的尝试和努力,其研究成果也愈发引起哲学领域和社会的关注。这期间国内女性主义哲学研究呈现出五个特点:一是出版的译著、专著和论文数量的增加,以及学术研究质量的不断提高。二是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展,主题的不断增加。当人文社会科学对女性主义学术研究深入到学科本质之后,几乎不约而同地要回归到哲学研究上来,这正如伊丽格瑞所言:“一个人必须质疑和困扰的实际上是哲学话语,因为它为所有其他话语制定了规则,因为它构成话语的话语。”[9]128三是本土化的尝试。随着女性主义哲学研究的深入,国内不断有新著问世。⑧四是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并关注对话。这包括与主流哲学的对话,与非女性主义哲学的对话,中西方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话,历史、现在与未来的对话,理论与实践的对话、不同性别之间的对话,女性与自我的对话、不同代际女性主义哲学研究者之间的对话、不同学科之间的对话,以及与国际社会的对话等等。五是研究队伍不断扩大,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

总起来说,国内女性主义哲学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各种诸如偏重译介、缺乏创新、理论薄弱、地位边缘等不足。但我们应当看到,国内女性主义哲学研究者已经肩负起在我国现有的社会、文化,以及哲学发展背景下开创和发展女性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如果说哲学之思在于真实的发问,那么可以说每一个研究者都在努力地以一种真诚的态度去思考、发问和建构;如果说女性主义哲学更为关注女性的体验,那么也可以说生活在现代与后现代恍惚交错时代的女性主义研究者都在讲述着自己的体验故事,并用它们来建构自己的主体、性别和哲学。虽然有评论家对国内女性主义哲学的研究水平和本土化程度提出尖锐的质疑,但我们也应以一种博大的胸襟和历史发展的视野肯定国内研究者的辛勤和努力,以及在她们讲述的故事里所蕴含的深刻的文化和历史意义,以智者的眼光欣赏和期待着这些“火种”能够开启一个无限光明的未来;如果说女性主义哲学是一种知识生产,那么可以说国内研究者已经开始把一片广阔天地作为思想的试验场,从不同的时空中采撷原料加工自己的产品,使中国女性主义哲学能够发展成国际女性主义哲学田野里的一枝奇葩。

众所周知,在人类思维发展中,哲学既是最基础、最坚固和最保守的父权制堡垒,也是最富有创造性的思维空间。它不时地在思维中创造着各种可能性,实现自身从主流到边缘、从边缘到前沿的转换。在女性主义哲学家哈丁看来,女性主义不是一种身份,后殖民主义和女性主义可以被视为从对于社会关系,以及对于这些关系思考方式的变化中开辟出来的思索空间。在这一空间里,我们可以表达和争论各种新的、未来的可能性。如今,国内女性主义哲学研究正在奋力地突破传统哲学思维的框架,突破自我原有思维的边界,为开启哲学的新时代,创造更为公正、理想和和谐的社会而努力。

她——依旧还在路上。

收稿日期:2012-05-18

注释:

①南茜·弗雷泽的主要译著有《正义的尺度——全球化世界中政治空间的再认识》(欧阳英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再分配,还是承认?——一个政治哲学对话》(周穗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正义的中断——“后社会主义”状况的批判性反思》(于海青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等。

②参见肖巍《弗雷泽的三维公正观》,《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年第4期。

③例如,王宏维《论女性主义认识论演进中的三个基本问题》(《哲学研究》2009年第7期),王珺《认识论基础的女性主义批判》(《山西师大学报》2008年第1期),吕春颖《女性主义认识论视野中的知识生产》(《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文洁华《对认识论中女性主义视角的进一步反思》(《中山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王琳《论女性主义立场理论的历史演变》(《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魏开琼《经验:女性主义理论的重要概念》(《河北学刊》2011年第2期),郭丽丽、洪晓楠《海伦·朗基诺与唐娜·哈拉维的知识观比较分析》(《自然辩证法通讯》2011年第6期)等。

④例如,畅引婷《当代中国的妇女研究与性别知识建构》(《学术月刊》2011年第9期),方珏《国内女性主义哲学研究中的若干问题探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11年),宋建丽《政治视域中的性别正义》(《妇女研究论丛》2008年第7期)。

⑤例如,崔绍忠《关怀伦理与女性主义福利经济学研究——对新古典福利经济学的挑战》(《财经问题研究》2008年第3期),范伟伟《关怀伦理学视阈内的道德教育:诺丁斯关怀教育理论研究》(清华大学博士生论文2009年),范伟伟《儒家“仁”之伦理与关怀伦理可否兼容?——关于这场争论的评述》(《伦理学研究》2009年第5期)。

⑥例如,肖巍《女性主义教育观及其实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何锡蓉《女性伦理学的哲学意义》(《社会科学》2006年第11期),邱仁宗《女性主义生命伦理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肖巍《身体及其体验:女性主义哲学的探讨》(《山西师大学报》2010年第6期)。

⑦例如,郭艳君《性别:同质性中的差异——兼谈女性哲学建构之可能性》(《学习与探索》2009年第2期),刘岩《差异之美,伊里加蕾的女性主义理论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⑧例如,王宏维《谁来讲出关于女人的真理:哲学视域下的性别研究》(九州出版社2010年版),肖巍《在太阳找不到的地方行走》(九州出版社2007年版),陈丽平、刘向《列女传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标签:;  ;  ;  ;  ;  ;  ;  ;  ;  

中国女性主义哲学研究的新进展(2006-2011年)_哲学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