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量清单模式下建筑造价管控论文_冯斌,

摘要:建筑工程行业是我国的重要行业,在建筑工程项目开展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工程造价管理,这些工作的合理性直接决定了工程各方的收益,同时,也与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水平有非常直接的影响。对我国当前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其中存在诸多问题,对工程项目的开展非常不利,不但会降低企业的收益,而且对于工程项目的品质也造成了严重的困扰。本文对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工程造价管理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了几点相关性浅见。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程量清单

引言

工程量清单模式的应用,以综合单价模式为支持,立足工程项目实际情况出发,进行统一化、科学化设置规划,与特定程序相符合,确保工程造价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就当前建筑企业发展情况来看,工程量清单模式的应用较为常见,为切实维护建筑工程项目综合效益,对工程量清单模式下建筑造价管控展开探究,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1工程量清单模式概述

1.1工程量清单模式程序

工程量清单模式为工程清单项目设置了统一的规则,能够节省管控时间;工程量清单模式能够科学、合理、详细地规划每一个项目的材料数量、价格、定额多少,从而避免资源浪费,有效地控制工程成本,让建筑商获得相应利益,构成良性运转。计算工程量清单时,不同人员负责不同的内容(见表1)。

表 1 工程量清单模式的内容

1.2工程量清单模式特点

工程量清单模式最主要的特征,在于采用了综合管理单价模式,准确地评估建筑的成本造价,能用来提出准确的建设计划,确保后期建设的各个环节的控制都有标准。只有报价适宜,才能反映出施工场地的情况,符合建筑商自身实力。工程量清单模式的另一大特征,是风险的合理分担,化解了工程风险,故工程量清单模式能减少工程风险,有利于控制造价,及时解决突发情况。

1.3工程量清单模式优势

与传统定额模式相比,工程清单模式有本质区别和独到之处。传统的定额模式预先定额,包括材料、人工,都是先限制,后评估实际,忽视了实际工程建设中总会存在的不确定因素,因此可能造成最终造价与预先计算的工程量有偏差的问题,导致资源的闲置、浪费。而工程清单模式重点强调清单管理、运行,在建设过程中,依据施工的实际情况,制定计算内容、计算标准、计算方式,最终符合工程建设的实际需要,避免了预算与实际工程建设的脱节。

2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就当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现实情况来看,缺乏全过程监控,在建筑市场交易中往往会出现压缩工期、垫资施工、拖欠工程款等现象,这些因素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建设项目质量、造价等,资源浪费的情况比较严重,甚至存在有意加大工程造价来牟取暴利的情况,这就会产生十分恶劣的后果。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缺乏健全的管理体制,招投标工作的规范性不足,工程施工中监理作用并未得到有效发挥,建筑工程项目质量也无法得到有效保证。施工阶段设计变更具有较强的随意性,但在实际实施阶段往往会存在急于开工的情况,准确工作落实不到位,在建设标准、投资额度以及设计审查等方面都有所体现,此种情况下会直接导致施工变更情况出现,建筑工程监督难度较大,部分损失并未得到赔偿。在竣工结算阶段,存在造假虚报多报的情况,目的在于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在这一方面,部分施工项目重复计算或者高估计算,工程量虚报,导致发包方需要在事后进行监督核算,但控制效果并不理想,重新核算的准确度不足,这就会严重影响工程建设过程中造价控制的有效性

3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建筑工程造价控制

3.1建设方工作重点

在使用这种计价模式开展工程造价控制工作的时候,建设方的工作重点主要体现在两个阶段,第一,工程项目的施工阶段,这个阶段是整个工程项目开展中最复杂的一个阶段,同时也是资金用量最大的一个阶段;第二,工程项目完成以后的结算阶段。在这两个阶段,建设方要对传统的理念进行改进,不仅仅要重视工程项目开展的结果,对工程项目开展的过程同样要给予高度重视。在工程项目的设计过程中,建设方必须要对设计方案进行严格的检查,保证工程项目的设计结果与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相关内容相匹配,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这种计价模式的重要作用,达到工程造价控制的目的。在招标环节,要对各个参选企业的资质和企业的报价进行深入的了解,根据这些方面的内容,选择一个最优质的企业来进行合作,这样不仅可以减少资金的使用量,而且还可以使工程项目的品质得到保证。合同的制定也是建设方工作的重点内容。由于这种造价模式的使用,在制定合同的时候,必须要保证工程合同与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相匹配,这样才能保证其中的各项条款可以正常履行。

3.2建设方风险管理

在工程项目开展过程中,使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来开展造价控制,建设方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建设方对这些风险必须要有足够的重视,对风险的来源进行深入的分析,采用合理的措施来规避其中的风险,保证企业可以获取更多的收益,实现工程造价控制的目的。这些风险存在于工程项目的各个阶段,比如在材料的购进、工程项目的设计方面等。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以后,建设方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变小了,风险由原来的建设方独自承担变成了建设方和施工方一同承担,在一定程度上起风险控制的作用,但是在实际项目开展过程中,无论哪一方出现了风险爆发的情况,对于建设方来说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失。所以,在工程项目开展的过程中,建设方必须要对工程项目的各个阶段进行密切的关注,在工程方案设计、工程材料购进、施工过程和竣工等各个阶段下功夫,对其中存在的风险进行规避,保证工程项目的正常运行。

3.3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建筑工程造价管理

(1)人工费的管理

在工程项目开展过程中,需要许多的工作人员共同参与才能完成,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人工费用是一笔非常大的数目,在整个工程项目中总价占比约为17%。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造价人员必须要对工程的总量、工作的种类和施工的时间进行分析,然后结合当前的费用指标来计算总价格。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根据工程施工计划中的人力分配方式,每完成一项工作,就要与工程量清单中的内容进行比对,实现造价控制。

(2)材料费的管理

材料费用在工程项目中占比为60%,所以,材料费管理也是造价管理中的重点。材料费的工程量清单报价方法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会随着供货商的供货方式的变动而发生变化。比如,要控制施工中的材料浪费现象,并且材料的存放要合理,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进行防护,避免材料损坏影响后期的使用,钢筋和水泥必须要做好防水防潮措施。在月末的时候,要把工程中的材料用量和采用的费用与实际的费用相比对,落实每一项材料的使用。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企业若想要实现持续健康发展,需要基于工程量清单模式出发,明确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重视成本控制,招投标中合理报价,精准审核,竣工环节统一结算,兼顾施工质量与工程成本,全面提升建筑造价管控实效,为建筑企业综合竞争力的增强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唐克静.工程量清单模式下建筑造价管控建议解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6(15)

[2] 程修福.工程量清单模式下建筑造价管控建议分析[J].现代物业,2018(12)

[3] 马莉群.建筑工程造价中的工程量清单计价浅析[J].经贸实践,2018(24)

[4] 段雅祺.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研究[J].居舍,2019(23)

论文作者:冯斌,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与技术》2019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5/8

工程量清单模式下建筑造价管控论文_冯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