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学习:从学术社会到学习型社会_终身教育论文

终身学习:从学术社会到学习型社会_终身教育论文

终身学习:从学历社会走向学习社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论文,学历论文,走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教育史上的哥白尼革命

终生教育、终生学习的思想在古希腊罗马、伊斯兰思想中以及在中国、印度的古老哲学中就已经出现了。柏拉图认为,那些极有天赋的人,应受教育到35岁,然后再进行15年的锻炼,才能成为最好的人才。亚里士多德主张应使全城邦的公民都“受到同一的教育”。古代波斯的教育包括一个人终身受训,包括从生到死的一切活动。而发源于阿拉伯的伊斯兰教则深信:人能够通过教育使自己不断完善起来,它激励着穆斯林们“从生到死”一贯地自己教育自己。我国古代的思想家们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孔子曾讲“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愈矩。”(《论语·子罕》)。他认为人“非生而知之”,而在于终身努力学习。他至晚年仍勤奋学习,“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他的“学而不厌”的思想已千古流传,成为后世学子的座右铭。庄子所述的“吾生有涯,学也无涯”,也深刻地指出了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必要性。可以说“活到老,学到老”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民族品格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终身教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教育思潮和实践,还应该说是在本世纪中叶。

自5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了世界性教育改革的浪潮,时至今日其势有增无减。多种教育改革的思想、观念、政策、理论、实验层出不穷,汇集成一个庞杂的现代教育思想洪流。1965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了“第三届促进成人教育国际委员会”会议,国际著名教育家、终生教育理论的创立者保罗·朗格朗(Paul Lengrand )以《论终生教育》为题作了学术报告,报告引起了与会专家和有关组织的极大轰动。从这次会议开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力提倡终身教育,并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使终身教育思想在世界各国迅速传播。

在1970年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6届会议上通过了一项决议,授权总干事勒内·马厄成立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其任务是提交一份报告供教科文组织及会员国在制定教育政策时参考。这个委员会由埃德加·富尔任主席,从1971年3月开始工作,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先后举行了6次会议,对23个国家进行了实地考察,研究了70多篇有关世界教育形势和改革的论文,于1972年5 月完成了题为《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的报告,这篇报告的形成和发展使终身教育思想进一步系统化和理论化,从而正确确立了终身教育思想的国际地位。

这篇著名的教育文献,从历史和现实两个角度对终身教育进行了全面的论证和阐述。作者指出,由于时代的变化、社会的发展,教育在现代社会中正扮演着前所未有的角色。这就要求教育必须面向现实和人类的新需要,冲破千百年来对教育机构、体制、内容、方法上的种种限制,体现教育的真正本性——完整的终身的教育。“我们再也不能刻苦地一劳永逸地获取知识了,而需要终身学习如何去建立一个不断演进的知识体系——‘学会生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页)

正如查尔斯·赫梅尔所说,终身教育的想法是简单的,但就其效果而言,“终身教育概念的提出可以与哥白尼式的革命相比,它是教育史上最引人注目的事件……终生教育孕育着真正的教育复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42 页)终生教育思想已“成为各国重新阐述教育,重新改写教育学和进行教育改革的指导原则”。(《业余教育制度和措施》,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131页)

二、为什么要发展终身学习

与终身教育并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76年11月召开的第19次全体会议通过的《关于成人教育发展的报告》中,提出了终身学习概念。终身学习强调的是学习者自身的进取和努力。没有人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终身教育是无法实现的。从这个意义讲,提倡终身学习是对终身教育的进一步推动和发展,二者在本质上及对人类发展的促进作用方面是一致的。

什么是终身学习?由欧洲终身学习促进会提出,并经1994年11月在意大利罗马举行的“首届世界终身学习会议”采纳的终身学习的定义是:“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终身学习是通过一个不断的支持过程来发挥人类的潜能,它激励并使人们有权力去获得他们的终身所需要的全部知识、价值、技能与理解,并在任何任务、情况和环境中有信心、有创造性和愉快地应用它们”。(吴咏诗:“终身学习——教育面向21世纪的重大发展”,《教育研究》,1995年第12期,9页)

发展终身学习是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必然要求。

第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与信息、知识的激增需要终身学习。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形成信息和知识的爆炸式膨胀。有人估算,目前人类社会获得的科学知识,90%以上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获得的。在19世纪,科技知识是每50年增加1倍,20世纪中叶是每10年增加1倍,当前则是每3—5年增加1倍。据权威预测,未来30年, 人类的科技知识总量将在现有基础上再增加100倍。由于科技知识的激增,新学科不断涌现, 科技知识的更新速度也在加快。专家指出,一个本科毕业生在校期间所学的知识仅占一生中所需知识的10%左右。因此,人们需要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才能跟上科学技术的发展,适应工作的需要。比如说,10年前毕业的大学生许多不懂计算机,到今天就非补这一课不可。目前在校本科生的一般要求是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过不了几年又得补课。特别是信息高速公路开通之后,人们可以在网上学习、购物、存款、就医、进行信息交流等等,需要学习的东西更多。就是普通劳动者也需要不断学习。一个农民在过去只要能扶犁掌耙、播种育秧就行了,有没有文化没有关系;而如今要用化肥、农药和各种机械,要掌握各种不同作物品种的生长期、栽培特点,要区分土壤酸碱度等等,没有文化就不行了;若干年后要运用电子控制、生物工程等技术来实现农业现代化,若只有今天这点文化知识又远远不行了。可见,学无止境,学习任重道远。

第二,市场经济的发展与产业结构的调整需要终身学习。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大工业的本性决定了劳动的变化、职能的更动和工人的全面流动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534 页)现代生产的发展证明了马克思论断的科学性。几百年来,由于新的技术和工艺在生产上的应用和变革,使得一些传统的行业不断消失,一些新行业不断产生。生产的变革必然要伴随工人的流动。在新世纪,社会发展与变化将更为迅速,人们的职业和岗位变动将更加频繁。研究表明,目前在工业发达国家,一个人全部在业期间内平均更换4—5次工作岗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才交流中心对本校58、59、60三届毕业生的调查结果是,约70%的人不在原专业的岗位上工作。这些情况表明,那种将人生分成学习和工作两个截然分开的阶段已经成为历史,经济与社会发展要求我们终身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成为有灵活应变能力、创造能力,并能自我完善的新型人才。

第三,精神文化生活与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终身学习。科学家首先是人和公民,其次才是所在领域的专家,人所以成其为人在于他具有理性,在于他有情感、意志、欲望、兴趣等,在于他除“做事”以外还有精神文化生活。把人等同于“科学的奴隶”、“智能机器”或“经济动物”,那是人的最大的悲哀。“机器人”、“经济人”、“政治人”都只是工具意义的人,而不是完整意义上的人。在新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的闲暇时间的增多,人们能有更多的机会去接受文化的熏陶,这无论是从人们的自身的发展还是从社会的发展来说,都是非常有益的。人们应该合理利用这部分时间,通过终身不断地学习,去探索文化的宝库,从而使自己真正成为“文化人”,成为全面发展的新人。

第四,各种教育文化机构的设立、大众传媒的影响以及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为终身学习提供了有利条件。由于社会的发展,各类成人教育机构和文化机构日益增多。电视、广播、报刊等大众传媒在现代社会中也对人们有着重要影响。人们可从上述多种渠道获得知识和信息,它们也影响着人们的认识、感情乃至生活方式。目前,发达国家正在建设信息高速公路,并把它作为国家的一项有战略意义的基础设施。它所储存的众多信息可通过四通八达的网络以多媒体的形式传送给每一个有需求的用户,这就给分散进行的、多种内容和形式的终身学习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反过来,发展终身学习的需要也为信息高速公路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由和丰富的内容。

三、终身学习:从“学历社会”走向“学习社会”

“学习社会”一词来自哈钦斯1968年发表的《学习社会》一书。哈钦斯在对以往的教育进行了批判性的研究后,提出到20世纪末应实现新的教育和社会——学习社会。所谓学习社会,“也许就是任何时候不只提供定时制的成人教育,而且以学习、成就、人格形成为目的而成功地实现着价值的转换,以便实现一切制度所追求的目标的社会……”。([日]筑波大学教育学研究会编,钟启泉译:《现代教育学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179 页)继哈钦斯关于学习社会的见解发表后,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的报告中进一步指出:“如果学习包括一个人的整个一生(既指它的时间长度,也指它的各个方面),而且也包括全部的社会(既包括它的教育资源,也包括它的社会的和经济的资源),那么我们除了对‘教育体系’进行必要的检修以外,还要继续前进,达到一个学习化社会的境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6页)

而“学历社会”是指“追求高学历的社会现象”(《教育大辞典》)。追求高学历好不好呢?从社会的不断发展看,一个国家为了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在经济条件、文化基础可能的情况下,普遍提高国民受教育的程度,使之获得高学历是无可非议的。但是,如果信息激增的现代社会仍处在学历化中,并逐渐走向极端,每一个取得高学历或名牌大学学位证书的人就等于有了一本“护照”,就意味着毕业后会有一份好工作,一份高薪水,过上舒适的生活。那么,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它的直接后果就是为社会“造就”了一批停滞不前、坐享其成、跟不上时代发展的人,一批现代的“功能性文盲”。

因此,时代的发展要求从“学历社会”走向“学习社会”。1994年在意大利罗马举行的“首届世界终身学习会议”(罗马会议)提出:应该使人们在一生中易于而不是难于得到各式各样的学习机会,即应该建立一个学习社会。而现有的“教育组织”已不能满足发展终身学习的需要,应该创建新型的“学习组织”,开展终身学习,不断发展人们的潜能以适应21世纪的社会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职前教育与职后继续教育以及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等都有了重大发展,电视、广播、报刊等大众传媒迅速普及,图书馆、文化馆、艺术馆、科学馆、博物馆不断完善。应该说,我国进行终身教育,推进终身学习的框架已初步形成。面对世界范围内兴起的终身学习浪潮,适应21世纪培养新时代的公民和新型科技人才的需要,在教育改革和社会有关方面的改革中应该主动探索建立适应我国国情的“学习组织”的途径,从而真正建立起“学习社会”,把学习扩展到人的一生,使终身学习真正成为“21世纪的生存概念”。

标签:;  ;  

终身学习:从学术社会到学习型社会_终身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