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主体向度及其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论文,共产主义论文,试论论文,现实意义论文,主体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79(2016)03-0027-05 众所周知,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是建立在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科学考察的基础之上的,共产主义的实现在根本上是客观规律推动的历史结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共产主义思想具有科学性。如此言说并不意味着共产主义是一劳永逸地挂靠在规律上的附属品,似乎美好的未来通过等待便可实现。共产主义一定是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通过人的主体活动才可实现。主体性和科学性共同构成了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不可或缺的两个向度。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经验一再表明,正确处理主体性和科学性这两个维度的关系,树立正确的共产主义观,意义重大。因此,详细分析和阐释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主体向度显得尤为必要和重要。 一、哲学共产主义思想的人性逻辑 在唯物史观尚未创立之前,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的论证基本遵循的是哲学人本主义逻辑。早在《论犹太人问题》中,马克思便从人的“类”存在这个角度批判了宗教的反人性,同时指认人类解放就是抽象的个体向“类存在物”复归。而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从“人是人的最高本质”的命题得出如下结论:必须推翻那些使人成为受屈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则把此种哲学人本主义的共产主义学说进行了相当经典的阐释。 在马克思看来,人与动物有着根本的区别。“动物和自己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自己的生命活动。”[1](p57)也就是说,动物作为自然的产物,是已被规定好的存在。它永远无法逃离自然设下的“魔咒”,除非它不再是自身。即使它所进行的生产也只是肉体需要支配下进行的生产。因此,动物是一种被决定的、封闭的、单一的自然存在。而人的生命具有相互矛盾着的双重性。一方面,人源于自然,不得不接受自然承继下来的各种规定性,同时必须在肉体上和精神上依靠“无机界生活”。另一方面,人具有创生性和超越性。马克思讲:“一个种的整体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1](p57)正是通过“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人能把“类”看作自己的本质,当作自己意志和意识的对象,并能通过实践活动自由全面地改造“无机界”来丰富、确证和发展自身。由此,人的生命活动表现为一个不断超越的过程,超越必然、有限、自我、自然等而追逐自由、无限、类生命、文化等的过程。 基于对人类本质的考察,马克思批判了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劳动异化。这表现在(1)劳动所生产的对象成为不依赖于生产者并与生产者相对立的力量。工人生产的产品越多,工人占有的对象就越少;工人生产的产品价值越大,工人也就越没有价值。(2)产品异化深层表现为劳动异化。既然产品不属于工人,那么生产产品的劳动一定是异在于工人的。劳动不再是工人确证和发展自身的积极力量,而成为外在的、否定甚至消灭工人的消极力量。(3)既然人的类本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即劳动,那么劳动异化也就意味着人的类本质的异化。异化劳动把人的自主自由活动贬低为仅仅是维持人的肉体生存的手段。(4)以上三种异化的直接结果便是,人与人的相异化。每个人都按照自己所具有的尺度和关系来审视他人。人与人之间是对立的。 异化劳动何以发生?对此,马克思探讨了私有财产和异化劳动的微妙关系。他指出:“诚然,我们从国民经济学得到作为私有财产运动之结果的外化劳动(外化的生命)这一概念。但是对这一概念的分析表明,尽管私有财产表现为外化劳动的根据和原因,但确切地说,它是外化劳动的后果,正像神原先不是人类理智迷误的原因,而是人类理智迷误的结果一样。后来,这种关系就变成相互作用的关系。”[1](p61)在这里,马克思之所以认为私有财产是异化劳动的“后果”,是因为劳动必须(积极意义上的)外化①才可能实现自身,而私有财产只不过是劳动外化的一种异化关系而已,是劳动异化的“感性表现”。私有财产限制了人的发展,正如把对物的享受改变为对物的占有。但“作为自为地存在着的活动、作为主体、作为个人的私有财产,就是劳动”。[1](p73)正因为私有财产一方面表现为对人的劳动的肯定,另一方面表现为对人的劳动的否定,即劳动异化,因此,共产主义必然应充分实现私有财产的积极方面,消灭它的消极方面。也就是说,共产主义不是要完全消灭私有财产,而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1](p81) 共产主义扬弃私有财产和自我异化的秘密在人的主体性活动中。人的本质如果还只是自为存在,那么这种本质对人而言就是抽象的、无力的。人的本质只有通过对象化过程才是现实的。因此,人类改造自然的程度越大,范围越广,成为人的对象世界的内容越丰富,人的本质也就可能越丰富,越可能成为现实的。所以马克思说:“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1](p92)自然的人化是人的本质实现的基本前提。但并不是说,对象世界丰富,人的本质就必然能实现。对象只有通过人的方式与人发生关系,它才可能真正成为确证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所谓人的方式,即“社会的”方式,这是因为人是一种社会存在,他必须在相互交往中活动和享受,而且人具有“类本质”的普遍意识。“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的存在对他来说才是自己的人的存在,并且自然界对他来说才成为人。”[1](p83)也就是说,人必须把自己当做“社会存在物”或“类存在物”时,他才会与对象之间形成互动的良性循环,而不至于因为私有财产这种异化的社会关系而破坏人与对象的统一关系。总之,共产主义社会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1](p81)矛盾不可能真正解决,历史也不可能因为矛盾的解决而终结。这是马克思对人类自我提升能力的充分相信,是对人类的终极价值关怀。 由此可见,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学说基本遵循的是“异化——复归”的解释模式。在此模式中人类本质的价值设定始终先验地在先,异化是本质的丧失,共产主义是异化的扬弃和人类本质的复归。虽然此时马克思也开始着手从工业、自然科学、私有财产的经济运动等方面着手去研究通向共产主义的可能性,但哲学人本主义的解释框架仍占据着绝对主导地位。工业是“人的本质力量”打开的一本书。自然科学是“人的科学的基础”。私有财产是“人的生命”的物质表现。整个世界历史也是为“人作为人”做准备的历史。尽管如此,这些分析表明马克思已经开始从唯物主义的角度来考察共产主义。当唯物史观确立之后,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实践、社会关系等一系列科学范畴的出场逐渐取代了人的类本质的“独角戏”。但这并不意味着成熟时期的马克思放弃了这种观念,相反,马克思始终相信共产主义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植根于人性事实,只不过人的类本质已经细化为人民群众、无产阶级、工人等的具体活动。1870年3月5日在《马克思致劳拉·拉法格和保尔·拉法格》的信中,马克思明确指出自己的学说在一定程度上是“从人道出发”。[2](p325)而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指出,共产主义作为社会发展的第三阶段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3](p52) 二、共产主义思想的实践意蕴 在马克思看来,传统的历史观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只能通过想象出来的形而上学“怪影”来唯心地解释历史。黑格尔是一个典型代表。即使在“革命”的唯物主义者费尔巴哈那里,也只有“大写的人”、理想的人,现实的个人被排除在视野之外。唯心史观最大的问题在于,它解释历史,但从来没有接触到现实的历史;它承诺人的解放,却只是想象了人的解放;它许诺了一个美好的未来,却将它搁置在彼岸。如果说问题不在于解释世界,而在于改变世界,那么,唯心史观由于它唯心主义的特性最终成为政治上的保守主义,也就无从谈起现实的共产主义。唯物史观与旧的历史观划清了界限。它主张:“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4](p11)“有生命的个人”是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意识、有需要的、从事一定活动的人,一个被自然条件、社会条件、生产条件等条件形成的总体所规定的“现实的人”。因为这些个人是有需要的,所以为了满足需要,他就必须首先从事生活资料的生产;而当需要被满足之后,便会产生新的需要,由此促使人们从事新的生产活动;与生产活动同时进行的还有“生命活动”的生产,这保证了生产与再生产活动的连续性。正是现实的人的有意识、有目的、有激情的活动,才不断创造出历史。反过来,历史不会独立于人,而是影响并制约着人的活动。人们生活于其中的感性世界是历史的产物,人们活动的基础是以前世代积累起来的成果。历史与人的相互作用的关系决定了人必须在革命的实践活动中改变自身和历史,二者是同步的。 基于这种观点,马克思认为,解放不是把人们从抽象的概念中解放出来,而是必须在现实的世界中通过现实的活动才能解放。因此,对于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4](p19)“改变”不是回到最初或较低的阶段,而是把历史推向到一个更高的阶段,把人类带入共产主义社会。“改变”不是仅仅改变历史或人,而是在改变历史的过程中改变自身,在改变自身的过程中改变历史,实现人的自我更新和历史革新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改变”之所以是现实的,不仅是因为现存的社会总有许多问题需要通过实践活动解决,而且因为现存的世界为改变提供了条件。对于资本主义这个唯心主义思想家默认的世界秩序,改变是必要的,因为它加重了人的异化,剥夺了人的生命尊严;同时,改变是可能的,因为它不仅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到来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基础,而且塑造了推翻它的历史主体。当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发展到一定临界点时,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便会加剧,资本主义也就岌岌可危,此时,如果世界性的无产阶级能发动革命,那么资本主义将会灭亡,新的世界将会出现。即使当共产主义降临,也不就意味着人类活动的结束和历史的终结。共产主义只是开启了一段新的历史,人类的历史刚刚开始。在这段历史中,人们仍需不断地改变现存状况并改变自身。所以马克思和恩格斯强调:“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运动。”[4](p31)也就是说,共产主义是不断地变革现实的运动。它指向过去,变革那些过去时代不合理的社会要素、条件和秩序;它指向自身,革新运动中随时出现而且随时可能凝固下来的社会要素和条件。总之,共产主义是历史的、革命的、实践的,它永远指向未来,指向一种更高的生命境界。 运动着的共产主义这种见解本质上与人的实践品质相呼应。如前所述,人必须通过外化活动来确证和发展自身。自然是无限的,社会文化世界是丰富多样的,历史激流中事物更新是快速的,因此,人所面对的对象世界也就不可能是一定的,而是复杂多变的。这就决定了人的实践活动是变化的、无尽的。人必须在不断变化了的条件中通过实践活动改造并拓展对象世界,从而为生命的超越提供更高的平台。伴随着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入,人也就越来越超越他原有的局限性而接近他的普遍性本质。共产主义之所以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个人摆脱了低级发展阶段所造就的狭隘性而成为“世界历史性”的个人,从而获得了利用全球资源“进行普遍生产的能力”。马克思和恩格斯明确指出,共产主义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相联系的世界交往为前提的”。[4](p31)没有生产力的发展及其扩大的社会交往,没有世界性的对象世界,人的实践将是单一的,人的生产能力将是低下的,人的思想将是愚昧的,也就无从谈起共产主义运动。 尽管马克思反复强调不能把共产主义作为“理想”或“状况”固定下来,但共产主义作为衡量现存社会是否合理的标准和条件不可能不被“实体”化。事实上,马克思也在不同地方肯定了这一点,他称共产主义是一种“社会”,并描述过共产主义的远景和蓝图,比如消灭私有制、阶级、国家、分工等。说共产主义有着具体的和令人向往的标准和条件,而且是可达到的,它就会成为凝聚人心、鼓舞斗志、激励革命的一面旗帜。但共产主义却又不能成为终点,它只能被无限地接近,如同绝对真理一样。可以说,共产主义的价值性和实践品质之间的矛盾始终存在于马克思的思想中。恰恰是这种能企及而又无法企及之间的矛盾和张力铸就了马克思共产主义学说的魅力。也就是说,共产主义意在促成人在历史中的活动,以期通过人的活动使人得以提升。 三、共产主义革命的历史主体 如果说共产主义是人类本质发展必然要求,是人类实践活动的结果,这种言说在一定意义上仍是抽象的,最起码这里没有推动共产主义运动的特定主体。如果要加速资本主义的灭亡实现共产主义,就必须找到一个强有力的现实主体。在马克思看来,按照历史发展规律,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实现,但资本主义的灭亡不可能一下子实现,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因此,为了实现共产主义,还必须寻找一个从事革命斗争的历史主体。马克思在分析以往历史发展中阶级斗争的趋势时得出了无产阶级就是变革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的主体的结论。 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是在资本主义的土壤中孕育而成的。在资本主义时代,工业革命促成了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商品经济逐步确立并扩张性地发展。由于商品经济是建立在自由交换基础上的经济形态,所以它必须承认并生产自由的个人。工人首先必然作为自由的个人出现。但是,自由对于工人来说就是自由地出卖劳动力,以及对物的世界的严重依赖。迫于生计,工人只能在资本家、机器、资本的剥削下不断地从事“异化劳动”。资本主义越是发展,剥削和压迫越是加重,工人的数量越是增多,工人的处境越是悲惨,工人与工人之间的对立便越是减少,资本家和工人的对立便越加剧。无疑,生存条件的恶化以及难以容忍是工人团结起来的重要条件。而资本主义的发展无情地打破了自然经济条件下的妨碍资本扩张的民族、国家和地域壁垒,发达的交通、便捷的交往、快速的流通等等这一切开创了世界市场。世界历史的形成方便了信息的交换和相互联系。这便为分散在不同领域作为个体的工人相互联系和交流成为可能,使得他们意识到共同利益成为可能。一旦他们生存在同样的社会境遇下,意识到彼此的共同处境、共同利益,作为个体的工人联合起来便是现实的。虽然资本主义总是试图通过分工、商品经济、机器等物的体系把工人分割并维持为单个的“原子”,但它并不能阻止无产阶级不断壮大这一历史进程。从最初的单个的工人、工厂或地域的工人的自发的反抗到后来的无产阶级在更大规模、更大范围内自发的斗争再到后来工人阶级成为一个有组织的、自觉的阶级,工人阶级的每一次成长都离不开资本主义所给予的“苦难”和提供的物质基础。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 无产阶级从一开始便和其它阶级不同。他所处的悲惨境遇不是经济、政治、宗教、意识形态等某个单独领域的状况造成的,而是整个社会状况促成的。正因为如此,无产阶级只有解放整个社会才能解放自己。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如上观点得到了明确阐释。马克思指出,德国要实现解放,就必须形成这样一个无产阶级:他一无所有,同时他的特殊利益与人类的整体利益是相一致的,他只有解放整个人类才能解放自身。正因为无产阶级一无所有,相比于那些手持资本、占有一定财产的资本家和市民阶级来说,他更加具有革命性、坚决性和彻底性。“无产者没有什么自己的东西必须加以保护,他们必须摧毁至今保护和保障私有财产的一切。”[5](p42)正因为无产阶级的阶级利益和人类利益是相一致的,相比于代表某个具体阶级利益的农民阶级或中产阶级而言,他就更能代表社会历史发展的方向。马克思说:“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5](p42)无产阶级的性质并非天然具有的,事实上,最初开始的工人运动仍是以自我利益为目的的。这些性质要得益于资本主义。贪婪成性的资本不断地把工人抛入除了占有每日维持生计的生活资料之外一无所有的境地。而资本的不断积累把大部分工人抛入同样的处境,使他们面对同样的利益。而且无产阶级的这些性质会随着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而得到强化。一个具有彻底革命性而且能代表最大多数人利益的阶级一旦进行革命,其力量将是无可估量的。 共产主义表征着人类的解放状态,代表着人类的整体利益。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赋予无产阶级的重大使命,而且马克思相信无产阶级一定能完成这项伟大使命。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成功需要三个基本条件。第一,资本主义矛盾的加剧。当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适应其生产力发展而相当强大时,无产阶级要想推翻资本主义困难重重。而当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加剧并且达到其绝对界限时,无产阶级才可能一举推翻资本主义。第二,社会交往的扩大。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交往的扩大,世界市场的形成为地域性的无产阶级联合成为全球性的无产阶级提供了可能。鉴于资本主义的强大,无产阶级只有在全世界范围一下子发动革命才可能实现共产主义。第三,理论武装。尽管无产阶级就其整体而言是革命的和先进的,但其中的很多无产者在思想上仍抱有错误认识,意志上仍不坚定。因此,这就需要科学的理论来武装和指导他的行动。马克思在青年时期就认为,哲学是无产阶级运动的“头脑”。马克思所精心创立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就是为了指导无产阶级运动。共产党创立的目的也在于指导无产阶级革命。事实上,无产阶级革命的成功尚需要考虑一系列其他客观条件,比如,不同国家的具体情况、历史时机和革命运动中出现的诸多意料之外的情况等。共产主义就是要通过无产阶级来消灭无产阶级,消灭阶级,使那些带有阶级社会烙印的人脱去非人的外衣而成为人。 四、小结 总而言之,在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中,存在着两种主体性视角。一种是价值或本体意义上的,即把人的本质看做是主体,这集中表现在青年马克思的哲学共产主义学说中。另一种是社会历史意义上的,即把现实的人(包括无产阶级)看做是主体,这集中表现在成熟时期马克思的科学共产主义学说中。前者从哲学人类学的意义上阐明了共产主义的人道主义基础,后者从现实层面阐明了共产主义的历史基础。这两种观点并不如阿尔都塞之类的马克思主义者所断言的存在着断裂。前者表明了共产主义学说的超越性(人的不断提升和超越)视角,为后者提供了价值标准。如果共产主义只是过去历史经验的概括,它也就没有如此大的魅力。后者表明了共产主义学说的经验性视角,是前者的感性表现。如果共产主义没有现实支撑,它也就堕落为空想。共产主义是通过现实的人的活动而为了人的伟大事业,而不是无所追求的单纯的人的活动,也不是抱着理想而无所作为的道德想象。 注释: ①在这里,马克思把异化和外化放在一起来使用。劳动外化指劳动的对象化和现实化,具有积极意义。劳动异化作为劳动外化的结果,是否定人的力量。显然,马克思一直没有离开人的主体性活动这一根本视角。标签: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论文; 世界历史论文; 共产主义社会论文; 自由资本主义论文; 本质主义论文;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论文; 工人运动论文; 共产主义道德论文; 生命本质论文; 革命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