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恩斯财政政策质疑_凯恩斯论文

凯恩斯主义财政政策质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凯恩斯论文,财政政策论文,主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美国金融危机之后,新自由主义经济学陷入了穷途末路。不少德国人甚至包括德国财政部长都开始捧读起《资本论》了①。但是,伴随着美国新当选总统奥巴马就职后将拿出的一套庞大的财政刺激方案的是,凯恩斯主义在资本主义世界的复活②。与马克思相比,坚持资本主义制度的凯恩斯自然要更受新自由主义者和资产阶级主流意识形态的欢迎。然而,凯恩斯在历史上的成功完全是机遇巧合的结果,是贪天之功,他本人在代表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的理论并不成立,其中的乘数模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凯恩斯的乘数模型是现代西方经济学中宏观经济学的重要理论内容之一,也是资本主义国家运用财政政策解决经济问题的主要理论支柱。尽管萨缪尔森等人认为它剔除了许多宏观经济要素,但仍称它为最简单的理解商业周期的方法,并指出半个多世纪以来它一直对宏观经济分析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国内一些学者也认为,在考察消费与投资之间的联系时,凯恩斯乘数是对二者数量关系的最清晰、最简练的表述(刘起运,2003);还有的学者甚至套用西方经济学的做法建立基于凯恩斯乘数的计量经济学模型来评价我国的积极财政政策的执行效果(周雄飞,2004)。

但是,实际上,凯恩斯乘数模型只不过是一个因果倒置的结果。

一、凯恩斯的乘数模型

为了解释储蓄仅占有收入的微小部分的贫穷社会不比储蓄占有收入较大比例的富裕社会(从而乘数的数值较小)更容易具有猛烈的就业量波动,凯恩斯列举了下列的数字例子:

“假设一社会的消费倾向的具体内容为:只要该社会的实际收入不超过在现有的资本设备的条件下雇用500万人所得到的产量,它消费掉其收入的全部;对于进一步增雇的10万人的产量,它消费掉其中的99%;对于再进一步增雇的10万人的产量,消费掉其中的98%;对于第三次增雇的10万人,则为97%;以此类推。同时,雇用1000万人代表充分就业。根据这些假设条件,当5,000,000+n×100,000人被雇用时,此时的乘数的数值为100/n,而投资占国民收入的百分比为{[n(n+1)]/[2(50+n)]}%。

由此可见,当520万人被雇用时,乘数的数值很大,即为50,但投资仅占同期的国民收入的极小部分,即为0.06%。结果,如果投资下降的比例很大,譬如说约为2/3,那么,就业量仅仅下降到510万人,即下降约为2%。另一方面,当雇用人员为900万时,此时乘数的数值相对微小,即为2(1/2),但是,现在的投资却占现有收入的相当大的比重,即为9%。结果,如果投资下降2/3,那么,就业量会下降到690万人,即下降23%。在极端的场合,当投资下降到零时,就业量在前一情况的下降为4%,而在后一种情况的下降为44%。

……由此可见,虽然在贫穷的社会中,乘数具有较大的数值,然而,在假设富裕社会的现行的投资额占有其现行收入的远为较大的比例的条件下,投资的波动对就业量的影响在富裕的社会中是远为更大的。

……在上面的例子中,如果在就业量已经降低到520万人时,额外的10万人被雇用于公共工程,那么,总就业量会上升到640万人。但如果额外的10万人系在就业量已经为900万人时被雇用于公共工程,那末,总就业量仅会上升到920万人(凯恩斯,2006;原版,1936)。”

凯恩斯关于就业量波动的这个论述成为凯恩斯主义财政政策的理论基础之一。但是,问题在于,当该社会的实际收入不超过在现有的资本设备的条件下雇用500万人所得到的产量时,它消费掉其收入的全部,那么它拿什么来增雇10万人呢?投资又从何而来呢?

实际上,凯恩斯在这里混淆了两种不同的投资与收入的关系。其中一种关系是投资即增雇人员通过生产所导致的产量/收入;而另一种关系则是当期收入的一部分没有被消费掉而用于下一期的投资。而收入=投资+消费。

这一关系式,恰恰是指的后一种关系。这种关系的实质是(今天的)收入=(用于未来的)投资+(用于今天的)消费。

在这种关系中,是收入决定投资,而不是投资决定收入。

因此,在这里,无论投资如何变动,都不可能影响已经既定的收入,而只能影响消费,使之等量地反向变动。也就是说,要从消费中节省出同量的资源用于投资,从而投资的变动只能意味着凯恩斯所谓的边际消费倾向的变动,而不可能意味着收入的变动。

投资决定收入的,只能是第一种关系,用函数形式来表达就是:(未来的)收入=f[(今天的)投资]。

这种关系通常体现在投入产出的分析之中,在微观经济学中是以生产函数来表达的。在这里,我们是不可能有(未来的)收入=(今天的)投资+(不能确定是某个时期的)消费这样的关系的。

正是由于混淆了上述两种投资与收入的关系,才“成就”了凯恩斯的经济学分析,并使他成为西方经济学的一代宗师。

在这里,他在计算当520万人被雇用,投资仅占同期的国民收入的0.06%时,他所依据的投资量是从500万人到510万人时没有消费掉的10万人产量的1%和从510万人到520万人时没有消费掉的10万人产量的2%,总计3千人的产量。但是,这个产量是增雇20万人的增量投资的结果,是这20万人产量的一部分,是用于进一步增雇的投资,而不是已增雇的20万人的增量投资本身,更没有包含原来500万人所使用的投资量。

增雇这20万人的增量投资的本身,在这个例子中,只能是外来的,而由于忽略了外来投资,凯恩斯在这里所计算的(增量)投资占国民收入的比例是不成立的。另一方面,如果凯恩斯认为1千人的产量足以从500万人到510万人增雇10万人,那么,这说明剩余价值率将高达9900%(即这10万人的必要劳动量仅为1千人的产量,因而其剩余劳动量为9.9万人的产量)。而凯恩斯也没有解释为什么这个剩余价值率会随着增雇人员的增加而急剧下降,以至于从990万人增雇至1000万人时,最后这10万人的剩余价值率只有104%,而且这还是随着富裕程度(现行的投资额占有其现行收入的比例)的增加而下降的。难道剩余价值率是由边际消费倾向决定的?并且剩余价值率还与边际消费倾向成正向变动关系即边际消费倾向越高,剩余价值率越高?

正是出于上述错误的认识和计算,凯恩斯认为,当投资量从3千人产量降至1千人产量即下降2/3时,就业量将从520万人降至510万人;而当投资量从82万人产量降至27万人产量即下降约2/3时,就业量将从900万人降至690万人(实为730万人)。在这里,凯恩斯竟然也只注意到,两者之中的投资量下降的比例相同,而没有注意到后者的下降量是前者的275倍。这是因为,在他眼中,投资的波动只是指比例的变化,而不是指绝对量的变化。也只有这样,他才能得出“投资的波动对就业量的影响在富裕的社会中是远为更大”的结论。

最后,凯恩斯关于公共工程的分析,更加让我们认清他眼中的投资是什么。他之所以会得出“如果在就业量已经降低到520万人时,额外的10万人被雇用于公共工程,那么,总就业量会上升到640万人”的结论,是因为,从520万人时增雇至640万人,没有消费掉的收入产量近似为10万人的产量。如果这些没有消费掉的产量视为投资量的话,那么这些投资量是被公共工程所耗费掉的,并没有用于增雇从520万人至640万人的那120万人。因此,这些产量根本就不能算做投资。在西方经济学的GDP分解式中,它属于被政府消费掉的那一部分。这就表明,在凯恩斯那里,增雇120万人不需要任何实实在在的投资。

二、萨缪尔森等人的举例说明

为了说明乘数为什么会大于1,萨缪尔森等人举例如下:

“假设我利用闲置资源建造了一幢价值1000美元的木屋。我的木匠和木材生产者会因此增加1000美元的收入。如果他们的边际消费倾向(MPC)均为三分之二,则他们会支出666.67美元购买新的消费品。因而这些商品的生产者又会增加666.67美元。如果他们的MPC也是三分之二,则他们又会支出444.44美元。这个过程会一直继续下去,每一轮新支出都是上一轮收入的三分之二。

这样,我最初的1000美元的投资就导致了一系列次一轮的再消费支出。尽管这一系列的再支出永无止境,但其数值却是一次比一次减少。最终的总和是一个有限的量……$3000。这就说明,如果MPC等于三分之二,则乘数为3;它包括最初的投资(倍数)1和所引发的一系列次轮消费(倍数)2。……因此,乘数的大小取决于MPC的大小。或者,我们也可以用MPC的相关概念,即边际储蓄倾向(MPS)。……简单的乘数公式是:

换句话说,消费支出增加得越多,乘数就越大。”(萨缪尔森,2004)但是,首先,上述计算得以成立的一个前提是,闲置资源不费分文,且“我”不要利润。否则,木匠和木材生产者得不到1000美元。这个例子其实更适合“我”从木匠那里购买一幢价值1000美元的木屋的情形。这样,它也就适用“我”从葡萄酒商那里购买1000美元高档葡萄酒用于消费的情形,也就是说,消费也有乘数。进而,GDP分解的每一项都有自己的乘数。

其次,当MPC趋近于1时,乘数趋于无穷大。这意味着在一个几乎把所有收入都消费掉的国家里,增加外来投资,能够使其总产出接近无穷大。而这只有在实际产出数量不变甚至大大减少,而价格无休止上升直到无穷大的情况下才是可能的。撇开支撑这种无穷大产出的货币量从何而来的问题不谈,因为凯恩斯原本就没有在这里涉及货币问题,这就意味着凯恩斯的乘数模型只不过是一个价格模型,而不是实际产出模型,也就是说,投资的增加不会带来产出的任何实际增加,而只不过通过价格的上升带来产出的名义增加。

另一方面,在这里,萨缪尔森等人有意忽视了木匠和木材生产者没有消费掉的333.33美元的去向。如果这333.33美元拿去购买了投资品,那么,投资品的生产者会增加333.33美元,从而次一轮的再支出(再消费支出加再投资支出)数值没有减少。要是每一轮的再支出数值都没有减少,即使MPC恒等于2/3,乘数也能达到无穷大,同时最终消费、投资和产出的总和都将达到无穷大。

实际上,这一轮轮的再支出和再生产正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再生产的表现。每一轮再支出的没有减少与正常情况下GDP的没有减少相一致。而且,再支出的永无止境,也意味着其在时间上的永无止境。如果某一年的投资增加1000亿美元,要在未来成百上千年里逐渐导致产出增加3000亿美元。其乘数为3还有意义吗?

再次,这里投资所导致的产出增加与生产技术无关,而只与边际消费倾向有关。也就是说,一个小米加步枪的国家与一个飞机加大炮的国家,只要它们的边际消费倾向相同,1000亿美元的投资都会导致3000亿美元的产出。若如此,技术进步还有什么意义呢?若不如此,难道技术进步能够直接改变人们的心理,影响边际消费倾向?

实际上,边际消费倾向为2/3时,(投资)乘数为3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在储蓄等于投资的情况下,人们将没有消费掉的1/3产出增加量分解给了投资。因此,真正的凯恩斯乘数公式不是上述公式所表达的乘数=产出的变动/投资的变动,而应当是:凯恩斯乘数=产出的变动/没有消费掉的产出的变动。

这意味着,凯恩斯乘数模型只不过颠倒了因果,远没有西方经济学所夸许的意义。正因为如此,尽管凯恩斯认为,“如果边际消费倾向的数值接近于1时,那么,投资的微小波动固然会导致就业量的巨大波动,但在这里,一个相对微小的投资却能导致充分就业。”但萨缪尔森等人却承认现实是,“储蓄和投资比较多的国家,其产出、收入和工资增长率也往往都比较高。19世纪的美国经济、20世纪的日本经济、30年来的东亚经济‘奇迹’等,都是以这种模式为特征的。相反,那些将其国民收入的大部分都消费掉了的国家,如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很多贫穷国家,往往都是由于对新厂房和新设备的投资比较少,因而其生产率和工资的增长也就都比较低。”

难道同量的投资在边际消费倾向较低(从而凯恩斯乘数也较低)的东亚国家所导致的产出会远远低于其在非洲和拉丁美洲的那些贫穷国家所导致的产出吗?而引进的少量的外来投资也使得非洲和拉丁美洲的那些贫穷国家实现了充分就业吗?

三、凯恩斯主义财政政策质疑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遭遇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为了转移和化解危机,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恰在这时,凯恩斯推出了他的名著《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提出通过政府干预来解决生产过剩即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这一主张被美国总统罗斯福所采纳。二战以后,由于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强势地位,这一主张也得到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认可。直到20世纪70年代,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滞胀,凯恩斯主义才受到置疑,并逐渐被新自由主义所取代。此次金融危机宣告了新自由主义的破产。尽管国内一些新自由主义者宣称导致金融危机的根源在于政府监管和干预不当,应当放弃的是政府监管而不是自由市场。但是,那些破产倒闭的金融公司所暴露出来的高层管理者的种种恶行已经表明,如果没有政府监管,问题只会更严重。

但是,政府监管只能够限制欺诈性的金融危机,而不能消除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痼疾,不能阻止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生。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发展着的、与人口相比惊人巨大的生产力,以及虽然不是与此按同一比例的、比人口增加快得多的资本价值(不仅是它的物质实体)的增加,同这个惊人巨大的生产力为之服务的、与财富的增长相比变得越来越狭小的基础相矛盾,同这个不断膨胀的资本的价值增值的条件相矛盾。危机就是这样发生的。”

这是因为,为了追逐利润,资本家“供给的商品价值,总是大于他需求的商品价值。如果在这一方面他的供给和需求相抵,那就是他的资本没有增值;他的资本就没有执行生产资本的职能;生产资本就转化为没有生出剩余价值的商品资本;它在生产过程中就没有从劳动力取得商品形式的剩余价值,也就是说,根本没有执行资本的职能。”因此,只要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没有消灭利润即消灭资本,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过剩即有效需求不足就是不可避免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堕落到“使现有资本贬值,靠牺牲已经生产出来的生产力来发展劳动生产力”的衰败地步了。

实际上,第二次世界大战破坏了大量的现存资本,加上包括前苏联和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的兴起以及这些国家从世界资本主义国家的大量采购才是使得二战以后资本主义经济有一段平稳发展时期的主要原因。凯恩斯的理论既然不能成立,其政策又怎么可能是有效的呢?

四、小结

萨缪尔森等人认为,凯恩斯乘数模型是人类发展出来的第一个宏观经济学模型,并强调它绝对是探索和理解经济社会那神奇的复杂性的一块不可或缺的基石。

然而,我们的分析表明,凯恩斯的乘数模型只不过是一堆泡沫而已,以此为基石的宏观经济学大厦想不摇摇欲坠都难。

事实上,马克思在关于“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的分析中所提出的两个部类之间的交换关系,即“在简单再生产中,第Ⅰ部类的商品资本中的v+m价值额(也就是第Ⅰ部类的总商品产品中与此相应的比例部分),必须等于不变资本IIc,也就是第Ⅱ部类的总商品产品中分出来的与此相应的部分;或者说,ⅠI(v+m)=IIc。”才是人类发展出来的第一个宏观经济模型,才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加以拓展和应用。

注释:

①冯武勇:《金融危机捧热资本论》,http://finance.sina.com.cn/j/20081018/01075403870.shtml[2008年12月31日]

②马丁·沃尔夫:《从凯恩斯主义反省金融危机》,http://currencywar.blog.hexun.com/28005710_d.html[2009年1月6日]

标签:;  ;  ;  ;  ;  ;  ;  ;  ;  ;  ;  

凯恩斯财政政策质疑_凯恩斯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