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质疑,让课堂教学"动"起来论文_李俊

巧用质疑,让课堂教学"动"起来论文_李俊

李俊 (四川省旺苍县双汇镇中心小学校 四川 广元 628200)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7)07-015-01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宋代教育学家朱熹也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教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可见,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学会质疑是创新的开端,学会质疑是启智的关键。所以只有教学生学会质疑,才能激发他们的创造才能,才能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智慧发现和解决问题。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使学生寻疑有方。

一、对课文标题质疑

俗话说:"题好文一半,"课题浓缩了整篇课文的精华,是文章的灵魂,可以帮助和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出示课题后,可以让学生说说你有什么疑问?这样,为学习课文设置了悬念,又激发了学生探究内容的兴趣,拓展了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如,出示《威尼斯的小艇》的课题后,老师问:"有什么问题要问吗?"有的同学说:"小艇是什么样子的?""坐在小艇里舒服吗?""小艇有什么作用?""威尼斯的小艇和我们这里的船有什么区别吗?""威尼斯的小艇多吗?"面对孩子们的质疑,老师抓住契机引导学生仔细读课文,学生们带着问题学习,激发了学生主动解疑的积极性,从而深入地理解了课文。

二、对重点词句质疑

读一篇文章只有抓住重点词、关键句子,一边读一边想,才能读懂文章。在精读课文时要求学生对重点词句进行质疑,尤其是那些与中心紧密相关的词句。如《将相和》中,蔺相如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理直气壮、撞"能体现什么?《金色的鱼钩》中,"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一个碗怎么会有千斤重呢?为什么我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又如,《桥》中,课文写到老汉像一座山。为什么把老汉比作成一座山?比作其他的东西可以吗?如果能把这些重点的词句理解透彻,对文章中心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三、对矛盾焦点质疑

在课文中常有看似矛盾,而实属精彩之笔的描写,在阅读过程中找出这些矛盾之处并加以质疑,可以帮助学生更加透彻地理解课文。如《军神》中,"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为什么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而且他额上汗珠滚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金色的鱼钩》中,老班长看着我们吃完,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可是我的心里好像塞了铅块似的,沉重极了。为什么老班长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而我的心情沉重极了?让学生们从矛盾之处细细推敲,从矛盾之中感悟,原来这一切其实并不矛盾,而是文章精彩之笔,含义深刻之处。当学生们读懂了这一个个矛盾之处,文章自然就读懂了,也学会了质疑的技巧。

四、对文章空白质疑

爱因斯坦说:"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无限的,想象力是创造的前提和目标。它是一种酶,能够活化知识。在教学中可对课文情节进行补描,如《桥》中,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老汉似乎要喊什么?老汉会喊什么呢?《金钱的魔力》中,老板望了一眼,吹了一声轻快的口哨,老板为什么要吹口哨,他边吹,边想什么呢?在这里都可以让学生结合语境,对情节进行补描。还可对故事结尾进行推理,如《凡卡》中,学生读了凡卡写的信封"乡下,爷爷收""康司坦丁·玛卡里奇"问:爷爷能收到信吗?会来接他回乡下吗?也可对文章细节进行拓展,如《威尼斯的小艇》课文第五段列举了小艇的作用,你还能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搜集的资料,补充小艇在人们的生活中还有什么作用?针对这样的问题,学生兴趣盎然,思维活跃了,他们联系上下文,进行合理的想象,学生自然而然地把书读"厚"了。

五、对标点符号质疑

标点符号各有各的作用。因此,抓标点符号质疑,有利于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在《草原》一文中,"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为什么在河的后面加了感叹号?作者想表达什么呢?《穷人》中,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此处,作者连续使用省略号,这些省略号起什么作用?通过细化质疑细节,逐步培养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力,提高阅读能力。

六、对布局结构质疑

每篇文章的布局,都是作者经过精心谋划的,引导学生对文章的结构、表达方式的质疑,对学生的写作大有帮助。如《再见了,亲人》中,为什么要列举大娘、小金花、大嫂三个人来写,写一个人行不行?前三段在写法上有没有共同之处?在《索溪峪的"野"》中,从全文上看作者采用了什么样的结构?每一段又采用了什么样的结构?这样的质疑,探究,既明确了文章的写作特点,又很快地梳理出文章的脉络,让学生很快地把握住文章的主旨。又比如在学习了一组文章后,可以进行文章与文章的横向比较,学完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山中访友》和《春雨》后,可以比较两篇文章在表达方式的共同之处。还可以继续延伸,进行纵向比较,同样是写景的文章,这两篇文章和以前学过的《观潮》、《桂林山水》有什么不一样。这样的质疑、探究,对学生今后的写作是一个良好的铺垫。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答一个问题更重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在疑问中学习,让质疑、解疑成为课堂的主旋律,那才是高质量的课堂。

论文作者:李俊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教育前沿》2017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2

标签:;  ;  ;  ;  ;  ;  ;  ;  

巧用质疑,让课堂教学"动"起来论文_李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