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人们对建筑项目的要求不断提高,使得建筑结构设计的难度不断加大,这一现状为建筑企业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建筑企业为了能在当前的形势下长久的发展,唯有顶住压力,谋求企业自身的不断发展进步,提高企业的信誉度,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目前,大部分的建筑设计没有什么大问题,但仍然存在结构方面的安全隐患。做好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方面的工作,对于保证建筑项目质量满足人们要求,是有着积极作用的。文章就对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设计进行分析,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结构设计;安全度;必要性
引言
安全度是评判建筑结构设计是否优质和合理的重要标准,通常也被人称作可靠度。安全度具体是指建筑工程在实际应用中所能承受的外部荷载,以及在不良灾害影响下建筑整体能否保持稳定状态,不会发生倾塌风险,进而对建筑内部的人员及财产安全构成威胁。要想提升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度,需要不断的强化设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分析结构设计安全度的性能要求。
1.建筑结构设计安全度的概念分析
建筑结构设计安全度的作用非常重要,建筑结构是建筑物的核心,依据建筑结构破坏性的后果来加以分析,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表现,分别是社会影响、生命安全以及经济损失。其所对应的安全性也可分为三个等级,一般常见的建筑物安全等级为中间等级,重要的建筑物等级在中间等级上提升一级,若是次要的建筑物在等级要下降一个等级,通常我们所常见的建筑物多属于二级,也就是中间等级。若是相同的结构构件在安全等级应该是相同的,但也有例外,可以根据要求来加以适当调整,调整过程中充分融入社会和经济效益等因素来加以考虑。若结构构件使用所花费的成本较少,并且对于整体结构所造成的破坏性不大,也可将建筑物等级提升一个等级,若某些结构构件的破坏不影响建筑物的整体美观,也不会对质量有较大破坏,可适当降低一级,从安全度上来讲,就是要让安全性作为整个建筑结构设计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再进行适用性以及耐久性等其他性能的设计工作。从建筑结构耐久性及安全性设计方面就可看出安全度在整个设计过程中的地位是相当重要的,并且还需将一些可能出现的变因纳入其中,以确保建筑适用性及耐久性。
2.建筑工程设计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2.1建筑物的抗震性能不够
近年来,我国地震频发,给人民及社会经济发展均带来了灾难性的打击。因此必须重视建筑抗震设计,提高建筑的抗震能力。我国陆续出台了关于建筑抗震设计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强制手段保证建筑结构安全性的地位。但仍然有部分建筑企业相关工作人员,对抗震设计原则的理解程度不高,知识储备不够,在进行设计工作时,无法落实相关要求,使建筑物难以达到抗震水平。建筑物的抗震性能不够,严重影响了建筑物的安全稳定性,一旦发生地震灾害,就会造成严重后果,难以挽回。
2.2混凝土的安全问题
混凝土施工问题是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施工的过程中主要的问题。通常情况下,混凝土施工的安全问题主要表现在混凝土出现碳化的问题、混凝土出现被侵蚀、混凝土出现冻融的问题。混凝土在施工的过程中出现碳化的过程是:空气中大量的二氧化碳与混凝土中存在的碱性物质相结合在一起,从混凝土保护层开始逐渐深入到混凝土的内部,直到混凝土全部出现碳化,混凝土出现碳化降低了建筑工程的牢固性,使得建筑工程出现安全隐患,在酸性物质的影响下使混凝土的内部出现裂缝,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酸性物质会使混凝土质量带来一定的问题,导致建筑工程出现安全隐患。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会遇到冰雪等天气因素的影响,混凝土会被冻住,而非出现自然凝固的情况,水在0℃以下就回结冰,这样就会导致混凝土的体积变大,破坏混凝土的内部结构,导致建筑工程存在安全隐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结构设计不够科学
合理建筑结构设计直接影响到建筑的安全性,就现阶段而言,我国许多施工设计单位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都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建筑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对于建筑耐久性、实用性、安全性问题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充分考虑建筑构成模块之间的关联性,设计人员专业素质较差、设计过程中没有对建筑物所在区域的地质环境、社会环境等进行充分的考察等等,都严重影响了建筑结构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导致建筑结构存在着一些安全隐患。
3.提高设计中结构安全度的措施
3.1提高设计工作人员对抗震性的重视
鉴于抗震性能是影响建筑物安全的重要因素,建筑企业应重视建筑设计中的抗震性要求。对建筑设计人员及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抗震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设计人员的抗震意识及设计水平。建筑结构的设计要求是要考虑全面的,在加强对抗震性能的了解认识后,设计人员还应严谨对待工作中的每一环节,做到细致细心,满足建筑结构设计的抗震性要求,提高建筑项目的抗震度,增加建筑项目的安全稳定性,满足人们与日俱增的需求,提高建筑企业经济效益。
3.2改善混凝土质量问题
所有的工程项目都必须保证结构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加强重视混凝土的安全问题,选择合理的方式解决混凝土碳化、冻融、被腐蚀等问题的发生。必须严格、认真的加强管理,保证混凝土构件的质量,增强混凝土的使用年限,加强对施工地区的环境问题的考虑。需要注意的是,在冬天施工的过程中,应该添加一些防冻剂,注意水的使用量,有效地防止混凝土冻裂的产生。
3.3严格按照相关的施工标准开展建筑结构设计工作
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正在飞速的发展,国家建筑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建筑施工规范,旨在提高建筑结构的安全性、稳定性,保证建筑施工质量满足人们的安全需求。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这些工程标准的执行程度同样会影响到结构设计的水平,因此,建筑设计人员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要严格遵循这些施工规范开展设计工作,正式设计时要明确建筑结构要求、合理的选择施工设计方案,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条件下尽可能降低设计施工成本,同时加强设计监督,避免施工设计过程中出现违规操作的情况,为建筑施工埋下安全隐患。
3.4提高设计人员对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意识
在建筑结构设计优化的过程中,建筑结构的安全性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建筑结构设计人员需要加强对这方面的重视。相关的实习单位需要加强对结构设计人员的彭阳宇教育,确保每一个设计人员都能够进行岗前培训,并且加强对设计人员安全意识的考核,明确设计人员的安全责任,尽量做到奖惩分明。有督促相关设计人员对安全问题的总结,将建筑结构设计作为一个全面的问题看待,建筑结构设计人员,不仅仅需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具备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在对建筑结构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一方面要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同时也要保证建筑结构的美观性。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应该争取的看待抗震性能与建筑工程的重要性,需要将国家与人民生命安全,财产放在第一位,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地震情况,并按照相应的规定进行设计,有效地提升建筑工程的抗震指标。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结构设计安全度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地位十分重要,在开展结构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必须要本着负责任的态度,严格按照安全规范来进行结构设计,充分考虑建筑结构的耐久性和安全性,确保建筑各环节的安全度,保障建筑及人员安全,减少损失,推动建筑工程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晓莉.建筑工程设计中如何提高建筑结构安全性分析[J].江西建材,2016(2):32+36.
[2]吕彪.基于建筑结构设计的建筑安全性提升途径[J].企业文化(下旬刊),2015,(5).
[3]张敏.土木工程结构设计安全问题及策略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22).
论文作者:毛钦朋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2
标签:建筑论文; 结构设计论文; 建筑结构论文; 混凝土论文; 设计人员论文; 过程中论文; 建筑物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