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青岛龙昊置业有限公司 山东青岛 266108;2青岛万创置业有限公司 山东青岛 266108
摘要:当今建筑企业在经济收益下滑的压力下,节约成本成了建筑业维持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造价管理在建筑成本预算控制上有显著的作用,并且可以有效的提高企业投资收益,在建筑行业的地位逐渐上升。我国造价管理还处于发展阶段,存在很多弊端和漏洞,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实行中的问题进行剖析,提出改进措施,希望对建筑造价管理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弊端;措施
1 引言
随着我国建筑工程的不断发展,造价管理体系逐渐完善,完善的造价管理不仅可以合理控制建筑工程的支出在预算范围内,还可以使建筑企业的资源配置达到合理的利用,最大程度提高经济效益。随着市场经济竞争的加剧,建筑行业的效益不断减少,造价管理的作用显得更加突出,优化造价管理不仅可以有效控制企业成本,还可以实现企业生态、社会、经济效益,但是建筑材料和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涨,建筑工程造价预算超支的情况时有发生,建筑企业利润逐渐减少,非常不利于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必须不断改进才能满足激烈市场竞争下建筑业对成本控制的需求。
2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定义以及对建筑工程的作用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就是对某项建筑项目进行全面的预算,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综合方面的支出和详细规划,保证建筑企业的最大利益和社会效益,前提是要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造价管理对建筑企业而言有显著的控制成本增加收益的作用,首先造价管理可以显著控制建筑企业工程投资风险,建筑工程周期长,建筑材料价格受供需关系变动较大,建筑施工过程具有危险性和不确定性因素,都会严重干扰建筑企业的投资收益,科学的造价管理对于建筑施工过程各个阶段进行筹划和预算,有效控制企业损失。其次还可以为建筑企业提供优质的经营决策依据。工程造价有预测成本、整合资源、控制风险投资的作用,还可以对施工中的成本进行动态控制,达到建筑工程的预期收益目标。
3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弊端
(一)造价管理观念落后
我国建筑行业的造价管理理念比较落后,建筑行业受传统经济体制的影响,管理模式和方法没有做到与时俱进,在经济市场不断变化的今天,造价管理理念落后限制建筑工程预算工作不能有效开展,预算质量偏低,限制了造价管理在控制企业成本,增高收益的能力。
(二)缺乏统一的造价标准
我国建筑企业造价模式多为传统的定额模式,即建筑材料和工艺的使用需要定额换算,这种传统的定额模式会导致编制工程造价与市场价格信息的偏差,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使用的定额模式不能有效的反应工程预算中的细节,难以发现预算中的具体问题,无法有效控制建筑成本,与工程量清单模式冲突,导致造价管理的标准双重化,致使建筑企业无法给出一个既符合企业所需又符合市场需求的报价。
(三)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环节脱节
建筑工程是一个系列工程,由多个环节和部门组成,每个部门既相互独立,职责分开,又在业务上有承上启下的联系。但是在实际落实中,各部门在自己职责范围内恪守职责,在职责范围外没有很好的做到互通有无,设计与造价部门之间没有对标价与设计方案进行有效的协商沟通,导致设计成本过高。监理单位只对工程质量和进度负责,并没有监督工程在施工中是否符合预算的标准。建筑工程招标阶段,缺乏造价指标,标底过高或失误等等都是造价控制环节没有协调好,发生失控的事件,严重影响建筑工程顺利完工,给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带来巨大损失。
(四)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素质偏低
我国建筑工程造价尚属于新兴行业,从业者人数很少,多数没有经过专业的技术和理论培训,不具备专业造价人员的实战能力,具有专业预算知识背景的人才更是凤毛麟角,多数预算从业者的能力欠缺,只有对预算编制审核工作有处理能力,欠缺在建筑投资风险控制、建筑事故处理、部门协调的经验。工程预结算编审人员的匮乏严重制约着我国建筑行业造价管理的发展,阻碍建筑企业收益和预期收益的实现,不利于建筑业占取市场优势和长远持续发展。
(五)建筑材料价格不稳定,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
我国对建筑行业实施宏观调控政策,建材的价格受到影响较大,给建筑工程精确预算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众所周知,建筑业工期长,建筑材料消耗大,在建筑设计预算时建筑材料的价格和实际需求时的价格已经有了很大的浮动,这样就会导致造价预算的偏差,常常出现工程建设超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建筑施工人员多为聘用合同工,流动性大,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加上劳动力的不稳定因素,对于工程工人工资支出的准确预算无法实现,只能大概计算劳动成本范围,严重影响了造价管理的质量和效果。
(六)缺乏对施工设计方案的预算控制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范围仅限于设计之后的工程预算,无法实现从源头控制建筑成本,设计方案没有预算标准可依,从而无法真正降低建筑企业的支出,反而无形中增加了企业负担。
4 改进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措施
(一)更新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理念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理念的落后势必影响建筑业造价管理的发展,缺乏先进管理理念的造价管理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理念的转变首先在于从思想上重视造价管理,加强对造价管理的支持。造价管理人员在工程造价时应当充分考虑自有资源,合理配置建筑企业及其相关企业的资源,最大程度减少施工成本,造价管理应当从源头开始控制,对建筑施工方案开始进行造价管理,准确评估施工设计的投资成本和合理性,给出客观真实分析,提出设计改进意见,同时造价管理应贯穿施工的整个过程,实行动态监控,保证预算方案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偏差最小化。
(二)建立标准的工程造价依据和造价方法
为杜绝造价管理模式不同带来的造价数据出入,统一造价模式,造价依据和方法是必然要执行的措施,摒弃定额模式,应用全新的适合现代建筑业发展的造价管理模式工程量清单模式,工程量清单模式更能细化预算方案,对施工的预算细节一目了然,减少施工招标盲投、误投,降低建筑施工材料过度消耗带来的企业成本增加。
(三)加强建筑单位之间的沟通,完善建筑工程造价控制流程
建筑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应该与造价管理部门做到互通有无,在必要时进行协商切磋,商议可行的施工方案,造价管理对设计和施工单位的设计方案、施工材料、劳力支出有审核、监督的权利,对于造价出入的地方,有提出修改要求的权利,造价管理部门对设计的成本预算开始,提出异议,协商改进。工程监理单位也有相应的预算指标对施工中的成本消耗进行初步估算,评估工程进度。总之造价管理要贯穿在建筑工程的每个环节,从招标、设计到施工都有相应的流程存在。
(四)提高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素质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是项结合多学科技术,对预算人员综合素质要求极高的行业,预算人员必须具备精算、建筑和管理的多方面的知识,只有专业素质高,技术过硬的人才才能胜任,从而为建筑企业制定出最经济的施工预算方案,减少企业亏损。建立综合素质高的预算编制人才队伍,选拔有丰富的行业经验,专业能力过硬的人才担任造价管理领导,带领预算人才团队在造价管理上精益求精,并注重锻炼预算人员的实践操作水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在造价管理时借鉴其他企业或者国外建筑造价管理的先进理念和技术,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五)稳定建筑材料成本和劳动力成本
建筑材料成本占建筑总成本的八成以上,控制材料成本是预算的重要环节。建筑企业应当在材料采购时考虑在保证建筑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减少材料成本,比如本地采购节省交通费用,采购的建筑材料在储存时应当做好维护工作,保证建筑材料不受自然和人为破坏。建筑设备的损耗也是建筑成本的组成部分,对建筑设备进行定期维护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劳动力的安排应当根据工期的要求和进展合理安排,将劳动密集型工程赶在农闲时节,充分利用时间资源,合理科学分配人力。
(六)审核设计方案和施工图纸,控制企业建筑成本
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效益是建筑企业的宗旨和终极目标,实现这一目标设计施工方案要做到合理、科学、最低建筑成本。造价管理以往在设计方案拟出之后对设计进行预算,不能有效控制设计时对建筑成本的控制,应当在设计之前就拟出总体预算,在设计施工方案之后再次核对,需要建设部门,监理部门的共同审核,对图纸中超出预算的部分做出标示,要求修改,按照预算的标准给出一个合理的设计方案。
5 结束语
在新经济形势下建筑工程对于造价管理的需求更加旺盛,严格控制企业成本,为企业谋取利益,造价管理若要实现建筑企业效益的增长必须改变陈旧观念,完善管理流程,统一造价模式和方法,提高造价人员综合素质,严格控制建筑材料和人力成本,才能不断提高造价管理水平,为建筑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晁月霞.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版).2014(01).
[2]李旭.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信息化建设.2016(01).
[3]穆静亦.关于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的探讨 [J].经营管理者.2014(04).
论文作者:陈强1,丁晓燕2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5
标签:建筑论文; 造价管理论文; 预算论文; 造价论文; 成本论文; 企业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