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毒救脑注射剂的制剂工艺研究

解毒救脑注射剂的制剂工艺研究

郝博[1]2004年在《解毒救脑注射剂的制剂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风又称卒中,是以突然昏仆 半身不遂 口舌歪斜 言语蹇涩或不语 偏身麻木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独立的疾病 相当于西医的急性脑血管病 主要包括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两大类型 在临床上一般按中风病发展进程的不同分为急性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中风病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在许多国家的中风病死率居人口死亡率之首 而对中风病急性期的治疗又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课题主要对用于中风病急性期的中药新药解毒救脑注射液的制剂工艺进行了研究与开发1 栀子提取纯化工艺的研究 应用正交试验设计 单因素试验设计等方法 以栀子苷为指标成分 考察并确立了栀子药材水煎煮提取 醇沉除杂 吸附剂纯化的工艺条件2 葛根提取纯化工艺的研究 应用正交试验设计 单因素试验设计等方法 以葛根素为指标成分 考察并确立了葛根药材乙醇回流提取 水饱和正丁醇萃取的工艺条件3 槐米提取纯化工艺的研究 应用正交试验设计 以芦丁和总黄酮为指标成分考察并确立了槐米药材乙醇回流提取的工艺条件及纯化的工艺条件4 郁金挥发油提取工艺的研究:以挥发油的提取量为指标考察并确立了郁金挥发油的提取工艺5 石菖蒲挥发油提取工艺的研究:以挥发油的提取量为指标考察并确立了石菖蒲挥发油的提取工艺6 解毒救脑注射液的制剂工艺研究:以栀子苷 葛根素的含量及溶液的澄明度为指标考察了注射剂的 pH 值 非水溶媒的用量及活性炭的用量 确立了注射剂的制剂成型工艺

李海燕[2]2006年在《龙芩草、通络救脑组方成分的药学、药效学及作用机制》文中指出1目的 现代中药制剂应具有“叁效(高效、速效、长效)”、“叁小(剂量小、毒性小、副作用小)”、“五方便(储存、运输、服用、携带和生产方便)”的优点,并且安全、有效、可控、稳定。本研究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将中药地龙、黄芩、甘草:栀子、叁七进行有效部位提取,分别精制而成龙芩草喷雾剂、龙芩草口含片和通络救脑注射液、通络救脑口服微乳等现代剂型。通过药学、药效学及其相关作用机制的研究,成分基本明确、药效可以肯定、质量能够控制,进而确定合理的制剂工艺,建立科学的质量控制标准。并通过口、鼻腔粘膜给药(龙芩草喷雾剂、口含片)和运用纳米级微乳载药体系口服给药(通络救脑口服微乳),提高生物利用度,增进疗效。 2方法 研究内容主要包括龙芩草喷雾剂、口含片的制备工艺、质量标准、稳定性、主要药效学、家兔体内药代动力学、毒理学等;通络救脑口服微乳制备工艺、质量标准、稳定性、家兔体内血药浓度的测定。 龙芩草组方部分:龙芩草组方由地龙、黄芩、甘草组成,结合病毒感染所致的流感,上呼吸道感染等症特点,遵循中医药理论配伍规律,经药理学筛选得到最佳处方,运用现代制药新技术,经高效提取分离有效部位制成经口、鼻腔粘膜给药制剂,具有清肺利咽,解毒泻热之功效。 (1)龙芩草喷雾剂、口含片制备工艺:地龙采用生物化学方法提取有效成分;黄芩依《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黄芩提取物项下要求、甘草依国家药品标准WS-10001(HD1269)-2002项下甘草酸单铵盐有关规定,用HPLC方法控制黄芩苷和甘草酸单铵盐含量;依照喷雾剂、口含片的制剂要求确定各步参数,从而确定制备工艺。 (2)龙芩草喷雾剂、口含片质量标准: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黄芩、甘草、地龙进行定性鉴别,用HPLC方法对方中黄芩苷进行含量测定,确定制剂黄芩苷含量限度;并按《中国药典》附录制剂通则口服液、口含片项下规定制定检查项目。 (3)龙芩草制剂稳定性实验:用留样观察方法、按拟定质量标准项目,检查各项。 (4)龙芩草喷雾剂、口含片药效学实验:采用大肠杆菌内毒素致日本大耳白家兔发热模型,观察龙芩草制剂的解热作用及其对TNF-α的影响;用小鼠氨水引咳法,观察龙芩草制剂对模型小鼠的镇咳功效;采用油酸致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龙芩草喷雾剂对大鼠肺组织内TNF、IL-6、IL-2等炎性因子的表达的影响;采用流感病毒A_1型(H_1N_1)鼠肺适应株FM-1致小鼠感染,测得LD_(50);测得龙芩草小鼠的最大耐受量;以小鼠死亡率、保护率、平均生活日及延长生命率为指标,测得龙芩草喷雾剂对流感病毒致小鼠死亡的保护作用。 (5)龙芩草喷雾剂家兔体内药代动力学实验:实验采用家兔经口、鼻腔粘膜给药与口服给药,分别在不同时间取血,测得相应时间点的血药浓度,比较二给药途径的血药浓

陈印华[3]2007年在《通络救脑的制剂学及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旨在探讨中药组方通络救脑微乳制剂中栀子提取精制的最佳工艺条件、微乳成型工艺及中药叁七不同给药途径的相对利用度。实验发现:1栀子渗漉法提取工艺研究采用渗漉法进行提取,以药材粒度(A)、乙醇浓度(B)及乙醇用量(C)为考察因素进行L9(34)正交实验,并以干浸膏得率及栀子苷含量为评价指标筛选最佳工艺条件。得出:以栀子苷含量为指标,各影响因素作用主次为A>B>C,方差分析表明:A、B、C因素均有显着性意义。因此最佳栀子渗漉提取的工艺条件为24目栀子粗粉加8倍量的70%乙醇渗漉提取。栀子苷得率为4.099%,干浸膏得率为20.36%。2栀子精制工艺研究栀子醇提水沉净化工艺的优选:以加水倍数(A)、药液浓度(B)、PH值(C)为考察因素,各取叁个水平,采用L9(34)正交实验,并以干浸膏得率及栀子苷含量为评价指标筛选水稀释最佳工艺条件。得出:以栀子苷含量为指标,各影响因素作用主次为B>C>A,方差分析表明:A、B、C因素均无显着性意义。考虑到工艺实际生产方便(4.6为药液原PH值),因此确定药液浓缩为相对密度1.10,4倍量水稀释沉淀为栀子水沉精制工艺。有效成分提取率为89.97%。3栀子提取物的活性炭柱洗脱条件的优选研究以药液浓度(A)、洗脱乙醇浓度(B)、洗脱剂用量(C)、洗脱速度(D)为考察因素,各取叁个水平,采用L9(34)正交实验,并以干浸膏得率及栀子苷含量为评价指标筛选活性炭柱层析最佳工艺条件,本正交实验活性炭柱装量为50g。得出:以栀子苷含量为指标,各影响因素作用主次为A>B>D>C,方差分析表明:A、B因素有显着性意义,C、D因素无显着性意义。因此确定相对密度1.10的药液上柱,用10倍量70%乙醇以1ml/min的速度洗脱为活性碳柱洗脱最佳工艺。有效成分提取率为77.19%。4通络救脑微乳制剂成型工艺研究空乳配方的研究:以吐温-80为表面活性剂、1,2-丙二醇为助表面活性剂、肉豆蔻酸异丙酯为油相。按吐温-80与丙二醇按体积比值(Km)为4:1,3:1,2∶1 ,1∶1 ,1∶2 ,混匀,再将上述混合液分别与肉豆蔻酸异丙酯分别按质量比12:1、9∶1 ,8∶2 ,7∶3 ,6∶4 ,5∶5 ,4∶6 ,3∶7 ,2∶8 ,1∶9混合,搅拌均匀,在磁力搅拌器上边搅拌边用去离子水滴定每一组成分来制备微乳,体系由浊至透明为微乳形成。绘制伪叁元相图。确定微乳比例为吐温-80:1,2-丙二醇:肉豆蔻酸异丙酯:去离子水=9:3:1:30。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内相呈类圆形,分布均匀。激光粒度测定仪测得平均粒径为37.1nm。通络救脑微乳制剂的制备:取350g栀子提取物,与叁期总皂苷11g(以Rg1计)溶入1000ml空乳中,充分搅拌,即得。5中药叁七不同给药途径的相对利用度研究中药叁七不同给药途径家兔体内血药浓度的测定:以人参皂苷Rg1为指标,家兔口服微乳液、水溶液,与耳缘静脉注射血栓通注射液相比较,测得口服微乳的生物利用度为60.03%。

翟志光[4]2007年在《以良附丸为模型药物的中药复方微乳载药体系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内容属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中药微乳载药体系关键技术研究”(2004BA721A46)(“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重大专项----中医药疗效及安全性评价基本问题研究),相关研究内容已经申请专利(申请号200510087009.1)。在课题组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将微乳载药技术用于中药复方,探讨微乳用作中药复方载药体系的可行性,并对其进行安全性评价。1目的1.1以良附丸为模型药物,研究中药复方微乳载药体系根据微乳体系自身的特点,结合中医临床用药特点,在单一中药生物活性成分及其组分配伍复方微乳载药体系研究和整体单味中药微乳载药体系研究的基础上,以良附丸为模型药物,对中药复方微乳载药体系进行研究,为微乳技术在中药领域的延伸和应用进行探索。1.2评价良附口服微乳的效果研制良附口服微乳,通过药学实验研究制定其质量标准;通过药效学实验研究,观察其药效,并与原剂型水丸进行比较研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1.3良附口服微乳的安全性评价进行良附口服微乳的急性毒性实验和长期毒性实验研究,为微乳载药体系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提供安全性实验证据。2方法2.1良附口服微乳制备工艺研究2.1.1将高良姜和香附混合提取的挥发油作为油相,其提油后的水煎液作为水相,筛选良附口服微乳配方。根据吐温用量应尽量小、油水比例恰当、配方比例符合单位药材的油水提出量的原则,筛选处方组分比例。2.1.2用伪叁元相图法和滴定法,对良附口服微乳配方进行优选,确定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油相、水相的比例。2.1.3根据文献方法研究并确定良附口服微乳制备工艺。2.2良附口服微乳药学研究根据药典所载方法,研究良附口服微乳的性状,测定其相对密度和PH值,检查其微生物限度,进行高良姜素的含量测定。根据文献记载方法,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激光粒度仪测定体系的形态、粒径和分布。用相应方法考察良附口服微乳的稳定性,研究香附的定性鉴别,进行良附口服微乳的初步稳定性试验研究。制定良附口服微乳质量标准。2.3良附口服微乳药效学研究根据文献记载的方法,选取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研究良附口服微乳对急性炎症的抗炎作用;选取大鼠棉球肉芽肿实验,研究良附口服微乳对慢性炎症的抗炎作用;选取小鼠冰醋酸扭体实验和小鼠热板法实验,研究良附口服微乳的镇痛作用;选取正常小鼠小肠推进运动实验和胃寒损伤模型小鼠的小肠推进运动实验,研究良附口服微乳对肠运动的影响;选取大鼠应激性溃疡实验和胃寒损伤模型小鼠溃疡实验,研究良附口服微乳的抗溃疡作用;选取大鼠胃酸胃蛋白酶分泌实验,研究良附口服微乳对胃分泌的影响;并与其传统剂型水丸进行比较。2.4通过良附口服微乳的急性毒性实验和长期毒性实验,考察良附口服微乳的安全性。3结果3.1良附口服微乳成型工艺3.2.1通过相图和滴定法,筛选得到良附口服微乳处方。3.2.2根据良附口服微乳制备工艺,制得良附口服微乳。3.2良附口服微乳制剂稳定3.2.1良附口服微乳性状:为棕红色澄清透明液体,质微粘、腻,有特异香味,味苦;其平均相对密度为1.02686;pH平均值为4.537;ZataPALS激光粒度测定仪测得其平均粒径为16.6 nm;良附口服微乳微生物限度检查结果符合药典中的相关规定;菌数阴性对照测定合格,结果符合药典中的相关规定。稳定性观察结果表明,良附口服微乳在常温放置6个月,一直保持澄清透明的状态,未见分层、絮凝和破乳。冰冻稳定性试验,结果显示7日内样品保持澄清透明,未见分层、絮凝和破乳。热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40℃和60℃保存的样品保持澄清透明,未见样品分层、絮凝和破乳。80℃中保存的样品中于第2天出现轻微浑浊现象,放置至室温浑浊现象消失。机械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离心后样品保持澄清透明,未见分层、絮凝和破乳。3.2.2色谱柱Diamonsil C18 (4.6 mm×150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68:32),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41 nm,柱温40℃,可用于良附口服微乳中香附的定性鉴别。3.2.3色谱柱Diamonsil C18 (4.6 mm×150 mm,5μm),流动相甲醇-0.5% H3PO4(58:42),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360 nm,柱温40℃,可用于良附口服微乳中高良姜素的含量测定。3.2.4良附口服微乳初步稳定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良附口服微乳在叁个月内稳定。3.2.5制定良附口服微乳质量标准草案3.3良附口服微乳药效学实验结果3.3.1良附口服微乳可以对抗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对此模型有很好的抗炎效果,在棉球所致大鼠肉芽肿的慢性炎症模型中,良附口服微乳有较强的抑制肉芽增生的作用。3.3.2冰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和热板法所致小鼠疼痛的实验结果表明,良附口服微乳有较强的镇痛作用。3.3.3良附口服微乳对正常小鼠小肠推进无影响,对胃寒损伤模型小鼠加快的小肠推进有抑制作用。3.3.4良附口服微乳对大鼠应激性溃疡和对胃寒损伤模型小鼠溃疡具有防治作用,溃疡抑制率较高。3.3.5良附口服微乳能降低使大鼠胃酸总酸度和胃蛋白酶活性,且随着剂量增大,此作用有增强的趋势。3.3.6良附口服微乳的最佳有效剂量为1 mL/人/日。而且用量为良附丸水丸的1/5,能达到相当于良附丸水丸的药效。3.4良附口服微乳安全性良好3.4.1最大耐受性实验表明,小鼠口服剂量为人的840倍,未出现毒性反应,临床使用安全。3.4.2长期毒性实验未见动物出现外观、体重、血像、肝肾功能及脏器组织的毒性变化,未发现明显系统损伤,临床使用安全。4结论良附口服微乳不仅具有微乳自身的优点,而且是一种完全符合中医临床用药特点的新剂型。其制剂稳定,药效可靠,安全性良好,临床前研究未发现异常情况。以良附丸为模型药物的中药复方微乳载药体系研究结果表明,微乳是中药复方的良好载药体系。中药复方微乳载药体系为中药复方在纳米水平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值得进一步应用和研究,是中药现代化的一个有意义的发展方向。

金京龙[5]2007年在《抗病毒滴丸的研制》文中研究指明抗病毒胶囊由板蓝根、石膏、生地黄、广藿香、连翘、芦根、郁金、石菖蒲、知母9味组成,收载于部颁标准新药转正标准第7册,具有清热祛湿、凉血解毒之功效,对治疗流感、风热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等病毒性疾病具有很好的疗效,但胶囊剂存在服用量大且药效发挥较慢的不足,我们在药理实验的基础上,将抗病毒胶囊的粗提物进行精制,减少服用量,制成具有起效快、生物利用度高的滴丸剂。本论文对其制备工艺、质量评价、生物学评价、初步稳定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具体方法及结果如下:首先根据处方中各种药材所含有效成分的理化性质和药理作用,确定了合理的工艺路线。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法优选确定了处方中广藿香、石菖蒲、郁金的挥发油提取工艺,连翘、知母的醇提工艺及板蓝根、石膏、生地黄、芦根的水煎醇沉工艺,确定了药味粗提物的制备方法并将其制成干浸膏粉。以药效实验为考察指标,对处方中药味粗提物进行精制,制得抗病毒有效部位。以圆整度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考察和正交设计试验,筛选出合理的滴丸成型工艺条件。结果采用90%乙醇温浸对粗提物进行精制,制得的有效部位药效明显优于原胶囊。以PEG4000∶PEG6000(1∶1)混合作为基质,二甲硅油为冷却剂,药物与基质以1∶3配比,料温为80℃,冷却温度为5℃,滴口内外径为2.0/2.4(mm/mm),滴口距冷却液面为4cm,滴速30d/min为最佳滴丸成型工艺。在抗病毒滴丸的质量评价研究中,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板蓝根、知母、连翘、广藿香进行了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制剂中连翘所含的特征性成分连翘苷的含量,更具专属性。同时对抗病毒滴丸进行了外观性状及其它有关滴丸剂的常规检查,结果表明,由本工艺制得的抗病毒滴丸,外观性状好、崩解度较好、丸重差异小,符合滴丸剂的质量标准。初步稳定生试验表明各项指标均符合规定。生物学评价表明,抗病毒滴丸相比抗病毒胶囊在体外更少的浓度下对病毒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抗病毒胶囊,在体内更少的剂量下可更有效抑制病毒性肺炎,能明显抑制体温升高,具有明显的解热作用、镇痛作用和抗炎作用。综上,与抗病毒胶囊比较,抗病毒滴丸用量小,起效快,作用持续时间长,而未见明显毒副作用,长期连续给药安全可靠。抗病毒滴丸的研制成功,为将大复方中药研制成滴丸剂提供了崭新思路。

孔俐文, 王东凯, 刘正贤[6]2005年在《中药新剂型发展简介》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简要介绍近几年中药新剂型的发展和几种较新的常用的剂型。方法根据文献对中药新剂型的发展及应用进行综述。结果和结论中药新剂型在药学领域中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严华[7]2002年在《“毒损脑络”病机及清开灵治疗中风病干预机制研究》文中提出中风病是临床常见病、疑难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脑血管疾病,以脑梗塞和脑出血为主。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疾病谱的变化,中风病已成为我国叁大病死原因之一。目前临床上有叁个显着的特征、即年轻化,轻型化、椎-甚底动脉病变增加。主要分为叁大类型:神经功能缺失、精神障碍、无症状与无偏瘫。随着影像学诊断的进步,尤其是MRI及PET的实际应用和普及,诊断的阳性率大大提高。提高疗效、提高生存质量是基础和临床研究的最终目的和终极追求,国内外取得较大进展。自80年代以来,很多学者除提出能量代谢、兴奋性氨基酸毒、自由基、钙超载等学说外,最近也注意到脑缺血与细胞因子、炎症反应、粘附分子等密切相关,相应的药物也应运而出,如钙拮抗剂、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拮抗剂和自由基清除剂等,但能否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仍不能完全肯定。迄今尚无较理想的治疗药物。近年来许多学者提出早期或超早期溶栓治疗是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最有希望的治疗方法,并取得一些成果,但再灌注损害及脑出血增加却给该项治疗带来不利影响。由于脑缺血损伤在初始和迟发性损伤过程中为多因素参与的过程,如在治疗上只解决复杂过程中的一个方面,不会收到好的效果。因此在治疗上去阻断脑缺血病理过程的多个环节是很重要的。中药具有多组分,多途径,多靶点的特点,恰可以作用于多个病理环节,通过调整机体的自身修复功能而起到治疗作用。中医中药治疗中风病具有独特的优势,这对其开发为抗脑缺血损伤药物具有良好的前景。清开灵注射液是安宫牛黄丸经删减后制成的灭菌水溶液,经过国家多年攻关已经证实它可通过多种不同途径保护缺血损伤的脑组织。但其成分复杂,难以质量控制,对中药走向世界极为不利。血脑屏障对于脑血管疾病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在正常状态下绝大部分物质不能透过血脑屏障。脑缺血可破坏血脑屏障,使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造成脑水肿,保护血脑屏障的完整性可能是减轻脑损伤的重要措施。同时因为血脑屏障的存在,使很多药物在脑中不能达到有效的治疗浓度,是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主要障碍。而中风病疗效的关键靶点应在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由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构成。神经胶质细胞是神经元数目的10倍左右,对神经元起着重要的营养、支持、保护作用。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神经胶质细胞在脑缺血后异常活跃。脑缺血所激发的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反应极其复杂,已远远超出了对神经元的营养支持和清除变性坏死组织的作用范围。更有研究发现半暗带神经元死亡的原因可能首先是胶质细胞功能异常。脑缺血后胶质细胞的反应有独特的时间和空间模式,并出现复杂的分子水平变化,它对缺血性神经元损伤有双向作用。星形胶质细胞能合成多种营养因子如bFGF、NGF、BDNF等,这些因子对神经组织的存活和创伤修复起到积极作用。同样,小胶质细胞作为神经组织的清道夫,能清除细胞碎片及细胞代谢产物,在损伤、炎症、缺血条件下也能反应性地增多,它所分泌的一些活性因子如IL-1、TNF-α加重脑缺血损伤。中药绝大部分是大分子物质,在病理状态下能否透过血脑屏障达到有效的治疗浓度? 治疗的靶点在于神经元还一是神经胶质细胞?因此,系统研究药物在脑釉状态下对血脑屏障通透性对于阐明药物的作用机制,提高临床疗效辅重要的理贼临床意义。 中医学认为中风发病的机制包括叁个方面:气血逆乱,发病在脑;脉络闭阻,半身不遂;脏腑气机失调。这些理论一直指导着临床辨证施治脯,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古今病例积累很多,但疗效不甚满意且重复性很差。针对毗,导师王永炎院士指出,提高其疗效的突破口就中医而言,应重视病因病理学说的发展,认为“毒邪”和“络病”可以作为深少J歼究的切入点。综弧方研究成果,我们认为,中风病病变的核心在于“脑络”,“脏腑功能虚损、气血逆乱、邪盛成毒、犯脑损络”则是中风病病理发展、演变的主要机制。针对病机提出俗毒通络”的治法,解毒以对抗损害因素是为祛邪,通络以畅行气血是为扶正。 拥究的基本思路可概括为:首先分析能通驷脑屏障的有效成分,以神经元和神经顺细胞为靶点,研究其对脑锄后细胞因子网络的干撇制,揭示“毒损脑络”病似清开灵“解毒通络”治法及“祛邪扶正”的毗生物学内涵。进而为脑晌损伤提供成分明确、靶点及作用机制明确、安全高效符合国际标准的新型绿色中药,为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提供理论与实践上有益尝试。1目的1.1理论研究 主要探讨中风病“毒损脑络”理论框架;1.2实验研究 以中风病为代表,顺证结合,方剂有效成分与靶点相关的角度,运用复杂性科学原理,采用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腿论与整体论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复杂方剂及复杂机体的有机的拆分,拆分方剂组分(黄岑戒、桅子戒、绿原酸)与作用靶点(神经元、神经懈细胞),通雌测并确定清开灵及其有效成分雌肋脑屏障的情况,观察缺血损伤神经元及神经胶质细胞存活率的影响,探讨清开灵及其有效成分与中枢神经系统中两个重要而密切靶点神经元及神经胶质细胞的相关性;腑统神经保护剂及调控内源性?

李卫红[8]2006年在《“毒损脑络”病机假说的细胞生物学基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一个重要致死及致残疾病,具有发病率、致残率、复发率高的特点。目前尚无一疗效突破性药物,尤其是仍未使脑损害的致残得以根本解决。缺血性中风属中医“络病”范畴,“毒损脑络”是其的病机关键,临床上从络脉的功能特点入手进行论治取得了显着的疗效。虽然络脉不等同于现代医学的微循环,络脉在很大程度上,其结构定位与西医学的微循环甚相似。从目前络病生物学基础的研究来看,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在络病的多个病理环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现代医学研究也日益认识到血管内皮细胞对微环境的多种影响,除影响血管张力外,还调节血管细胞生长、迁移、基质降解、血栓形成和白细胞粘附等,并可活化多种细胞受体和信号传递途径。内皮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通过旁分泌或自分泌的形式在其生成的微环境直接发挥作用,对维持内环境的平衡稳定具有重要的调节和控制能力。因此,我们在中医络脉理论的指导下,以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rain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MVEC)为切入点,研究了体外培养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功能对神经元的影响,并应用蛋白组学技术对不同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的差异蛋白进行分析,来探讨微血管内皮细胞对神经元实现调控作用的特征及其物质基础目的:研究在生理、拟缺血损伤以及药物作用下体外培养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对神经元活性、游离钙离子浓度、NMDA受体以及线粒体功能的影响,并应用蛋白组学技术对不同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的差异蛋白进行分析,来探讨微血管内皮细胞对神经元实现调控作用的物质基础,以期为“毒损脑络”病机理论提供现代生物学依据,为中药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作用途径与靶点提供有意义的思路。方法:1.进行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元代培养与鉴定:采用组织匀浆、两次过滤以及胶原酶消化等方法获得脑微血管内皮细胞,进行培养、纯化和传代。并用Ⅷ相关抗原免疫荧光标记进行鉴定。2.建立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拟缺血损伤模型:采用细胞缺氧合并培养液缺糖方法,观察MVEC在不同的损伤时间点活性的变化,从而建立可靠的MVEC体外拟缺血实验模型。3.筛选通络救脑注射液用药浓度:观察各浓度梯度的通络救脑注射液对正常、拟缺血损伤MVEC活性的影响,确定通络救脑注射液发挥药效的最佳浓度。4.确立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收集时间:观察正常、正常用药、拟缺血损伤、拟缺血损伤用药四种MVEC在相应的处理完毕后,继续在无血清培养的条件下活性的变化规律,以及不同时间点收集的四种条件培养液对大鼠皮层神经元活性的影响,从而确立条件培养液的最佳收集时间。5.观察不同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对正常和受损神经元的影响:制备正常、正常用药、拟缺血损伤、拟缺血损伤用药四种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N-CM、NT-CM、I-CM、IT-CM),分别作用于正常、受损神经元,①MTT比色法和LDH漏出率观察神经元活性变化;②荧光探针Fluo-3/AM标记,观察神经元Ca2+浓度的变化;③免疫荧光标记

陈小容[9]2005年在《出血性中风病脑水肿发病机制及治疗的中西医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属于中医学“中风”范畴,伴随的脑水肿(brain edema,BE),是其严重并发症之一,在中医学中无对应的名称。防治和减轻BE是脑出血临床治疗的关键,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及预后。本文通过查阅中医历代典籍关于中风病及BE的记载,检索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及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MEDLINE)数据库近十年中医出血性中风病脑水肿和西医脑出血脑水肿的文献,回顾了中医典籍对中风病及BE的认识和中西医近十年的出血性脑水肿发病机制及治疗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进展,认为历代中医典籍对中风病记载详尽,对出血性中风病脑水肿的记载稍为逊色,但已有深刻见解,同时中医药治疗出血性中风病脑水肿具有中医药疗法的独特优势和西药所无法替代的综合治疗功效,然而中医领域治疗出血性中风病脑水肿尚需规范的临床研究以肯定有效方药的疗效,需加强出血性中风病脑水肿病理模型研究以使中医中药治疗更具说服力,急需采用先进工艺研制疗效确切、作用迅速、剂型适宜的新制剂以利于临床治疗。同时报告了作者在第叁军医大学大坪脑血管病医院学习期间,对出血性中风病脑水肿患者采取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陈绍宏教授组方研制而成的中风醒脑口服液治疗效果的观察,发现该法治疗出血性中风病脑水肿较单纯西药治疗有较好临床效果的趋势,提示中医药疗法在治疗出血性中风病脑水肿这一急危重症方面具有优势,进而证明中医药疗法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1]. 解毒救脑注射剂的制剂工艺研究[D]. 郝博.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4

[2]. 龙芩草、通络救脑组方成分的药学、药效学及作用机制[D]. 李海燕.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6

[3]. 通络救脑的制剂学及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D]. 陈印华.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7

[4]. 以良附丸为模型药物的中药复方微乳载药体系研究[D]. 翟志光.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7

[5]. 抗病毒滴丸的研制[D]. 金京龙. 延边大学. 2007

[6]. 中药新剂型发展简介[J]. 孔俐文, 王东凯, 刘正贤. 中国药剂学杂志(网络版). 2005

[7]. “毒损脑络”病机及清开灵治疗中风病干预机制研究[D]. 严华.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2

[8]. “毒损脑络”病机假说的细胞生物学基础研究[D]. 李卫红.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6

[9]. 出血性中风病脑水肿发病机制及治疗的中西医研究进展[D]. 陈小容.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05

标签:;  ;  ;  ;  ;  ;  ;  ;  

解毒救脑注射剂的制剂工艺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