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江县人民医院 四川成都 611630)
【摘要】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在脑梗塞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2月-2017年3月间收治的70例脑梗塞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依据信封法进行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疗法,观察组则加以使用阿托伐他汀钙进行治疗,各35例。结果: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提示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另外对比NIHSS评分、ADL评分也提示观察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在脑梗塞临床治疗中应用阿托伐他汀钙有助于提高该病症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康复效果。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钙;脑梗塞;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6-0056-02
脑梗塞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类型,该病症多因脑血液供应障碍引发。脑梗塞具有较高的致死率以及致残率,患者患病后极易出现偏瘫、失语等肢体以及语言功能上的障碍,不仅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也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为其家庭带来沉重经济负担。因此积极采取有效疗法提高脑梗塞的治疗效果十分重要[1-2]。此次研究将选择2015年2月-2017年3月间收治的70例脑梗塞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通过分组治疗的形式探析阿托伐他汀钙在脑梗塞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病例资料
随机选择2015年2月-2017年3月间收治的70例脑梗塞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依据信封法进行分组,各35例。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相关检查确诊为脑梗塞,发病时间在72h内,均无其他重要脏器严重疾病,均对此次研究所用药物无使用禁忌。对照组:男性19例,女性16例。患者年龄:37~71岁,平均年龄为(55.4±3.6)岁。其中8例合并高血脂症、7例合并糖尿病、3例合并高血压。观察组:男性20例,女性15例。患者年龄:37~72岁,平均年龄为(55.5±3.9)岁。其中8例合并高血脂症、8例合并糖尿病、4例合并高血压。对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提示差异不明显(P>0.05),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存在良好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入院后均接受降颅压、降血脂、营养支持等基础治疗,同时为患者使用阿司匹林(生产厂家: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20236)进行治疗,用法用量:入院后给0.3g进行治疗,7d依据患者具体情况减量至0.1g,口服给药。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之上增加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生产厂家:天方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70054(20mg))进行临床治疗,用法用量:20mg/次,1次/d,口服给药,两组患者均连续使用14d。
1.3 观察指标
(1)疗效评价标准[2]:经治疗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各项检查指标均提示基本恢复正常,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90%以上,无病残则为基本治愈。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得到显著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46%以上,病残程度在3级以下则为显效。经治疗后提示临床症状有所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在18%以上则为进步,未达到上述标准则为无效。显效+有效+进步=总有效率。(2)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3]:采用NIHSS评分量表进行评价,表中共涉及11个评分项目,各项目均设有0~3分或0~2分分值,总分越高则表示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严重。(3)日常生活能力评分[4]:采用ADL评分量表进行评价,量表中共分为躯体生活自理以及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总分越高则表示日常生活能力越低。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研究各项数据间的对比,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实施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实施t检验,P<0.05则表示统计学差异显著。
2.结果
2.1两组治疗效果的比较研究
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7.1%,提高明显(P<0.05),见表1。
3.讨论
脑梗塞是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脑血管疾病,该病症多见中老年病患,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使得该病症的发病率有明显增加。脑梗塞的致死率及致残率较高,为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生命安全均造成严重不良影响。脑梗塞的发病原因较为复杂,其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4]。动脉粥样硬化引发的血栓或血管狭窄是导致脑梗塞形成的主要原因。曾有相关调查发现高血脂、高血压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吸烟饮酒、糖尿病、三酰甘油高、肥胖等均为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4]。
近年来随着临床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脑梗塞临床治疗效果得到明显提高,致死率降低明显,但致残率仍然较高。多数脑梗塞患者患病后会留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常规治疗主要以溶栓、抗凝、降纤为主。阿司匹林是常用血小板聚集抑制剂,其抗栓效果良好,主要是通过对环氧化镁的不可逆性抑制来抑制血小板聚集。他汀类药物在脑血管疾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也较为广泛,阿托伐他汀钙是其中较为常用的一种,该药物可有效增加血管内皮细胞层一氧化氮合成酶活性,扩张血管。增加脑血流量,增加缺血半暗带的血流灌注,另外该药物也可收缩平滑肌,进一步促进脑血流,曾有研究发现对脑血管疾病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2周即可明显增加半暗带血流[5]。在此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增加使用了阿托伐他汀钙进行治疗,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提高至97.1%,对比两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以及ADL评分,结果也提示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效果更为显著,此次研究结果证明阿托伐他汀钙的应用对脑梗塞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均具有积极意义。另外调查发现约有25%的脑梗塞患者在发病前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情况,且发病前多由前驱症状,如头痛、头晕、短暂性肢体麻木等等症状,针对脑梗塞可能出现的病因进行积极预防,防治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对预防脑梗塞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对脑梗塞患者使用阿托伐他汀钙进行治疗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促进患者预后康复,值得临床加以推广应用。
【参考资料】
[1]杨远飞.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脑梗塞58例临床疗效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9(22):158-159.
[2]王芳.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脑梗塞的临床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6):232-233.
[3]赵晓莉.阿托伐他汀钙与替米沙坦联合治疗脑梗塞合并高血压的疗效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5,10(7):36-37.
[4]杨伏肖,万敏,李福亮,等.对脑梗塞患者延续性使用阿托伐他汀钙进行二级预防治疗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17):150-151.
[5]陈成芳,殷彦杰,洪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脑梗塞的疗效及其对患者侧支循环建立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3):30-30.
论文作者:陈丽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5
标签:患者论文; 脑梗塞论文; 评分论文; 对照组论文; 治疗效果论文; 高血压论文; 日常生活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