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的社会经济形势下,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电力支持,对于我国农村乡镇供电电网来说,采用的大多是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具有点多、面广、线长、供电设备参差不齐、供电模式复杂多变的特点,线路易受外部环境影响,这些因素大大增加了线路故障发生率。为了进一步确保农村供用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必须加大对线路的运行维护和检修力度,通过一系列可行的维护检修措施切实提升线路运行的安全稳定性,使农村配电网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最大作用。
关键词:配电线路;故障;运行维护;检修
前言:配电线路作为我国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电力系统稳定性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而配电线路又极容易受到自然环境、气候、外力破坏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进而引发一系列的配电线路故障。因此,为了保证我国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电力企业必须对配电线路发生故障的原因进行深刻的分析,及时发现供电线路存在的问题并作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加强对输电网络的改进,不断加大对建设项目资金的投入,保证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的正常运行,确保供电的安全与稳定。
1、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常见的一些问题
10kv高压架空配电线路的常见故障有:单相接地、相间短路、断路(断线)、倒杆等。根据我国配电线路运行统计,单相接地故障要占总故障的70%以上,造成10kV线路单相接地的原因有很多,归纳来说主要有气候的原因、线路通道原因、交跨原因、绝缘原因、外力破坏等原因。从多年的运行来看。发生单相接地最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种情况。
1.1 接地发生故障
在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运行的过程中,若是一旦发生线路接地故障,就会对其安全、稳定的运行性能,造成严重的影响。其实,造成该现象发生的主要因素是因为:线路的使用时间相对较长,发生破损的现象,工作人员对其线路运行维护以及检修工作不及时,就会发生线路烧断,并且掉到地面,从而引发安全故障。或者在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长期使用的过程中,线路最为外层的保护层发生损坏,例如:线路老化、雷击等现象,工作人员对这样的线路并没有进行及时的更换,造成10KV以下配电线线路与地面连接,从而引发故障的产生。
1.2 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中短路故障
在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运行的过程中,短路故障是其中常见的一项故障形式。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在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运行的过程中,需要对配电架空线路,进行科学、合理的连接。但是,往往在实际连接和后期维护检修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并没有对其相关的线路,进行详细的划分和梳理。那么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在长时间使用的过程中,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很容易发生混淆严重影响了10KV以下配电线安全、稳定运行的性能。甚至,若是情况相对较为严重,就会发生短路的现象,所造成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2、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的特点和其运行维护过程中的难点
2.1 工况趋于复杂,周边环境恶劣
因为10kv以下配电线路通常处于较为复杂的农村户外环境下,所以,比起其他的配电线路,它更容易受到外界自然环境的影响。在农村里,因为其地貌等环境较为复杂,工作人员在进行配电线路开设时不得不路经林地、农田、公路以及村庄等难以维护的地方,加上农村的电力线路运行维护人员较少,人数有限,无形中也提升了线路的运行维护的难度。
2.2 高宽险的塔架与杆塔
为了保证10kv以下的配电线路能够实现安全稳定的运行,相关工作人员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为从目前来看,在配电线路的布设过程中,对于核心技术的要求很高,只有做到相关的配电设备的严格标准配置,才能保证线路的正常运行。因为农村户外的地理环境较为复杂,而用电需求也较低,塔架和杆塔的垂直高度较大,而且也会占用较广的面积,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其配电线路运行、维护和检修的难度加大。
2.3 对于可靠性的较高的要求促使运维难度提升
工作人员对电力系统进行不断的升级和改造,输电线路的容量随之持续增加,而为了保证输配电环节的可靠性,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的难度不断加大。
3、10kv配电线路正常运行需采取的预防措施
加强线路的防雷工作。笔者认为可采取如下措施:淘汰角钢横担改用瓷横担(三相均用)以提高线路的耐雷能力;农村10kv架空线路三相导线一般均作三角形布置。故应在采用瓷横担的基础上尽量将导线的线间距离增大到1 m以上;若线路所通过的地带为雷电活动频繁的多雷区,则应将线路顶相瓷横担(绝缘子)的额定电压值提高一个电压等级;在进行杆塔组装时还应将顶楣瓷横担的固定铁件(或顶相绝缘子的铁脚)与电杆的钢筋牢固地进行电焊连接,形成顶相铁脚接地的运行状况,并每隔300~400m在线路的顶相上装设金属氧化锌避雷器,设置好接地装置。
立杆施工必须按规程要求进行,杆塔埋深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对土质松散、粘性差地带的杆塔基础必须进行加固处理,如浇注混凝土将电杆下部包围并固定起来,并根据杆塔运行条件和受力情况设置好杆塔拉线。农网10kV架空线路一般都采用10~12m的钢筋混凝土拔梢杆.在一般土质情况下,电杆的下埋深度可按电杆总长度的l/8再加0.5m来确定。再就是。立杆施工时必须按有关规定的要求,设置好合格的底盘和拉线盘。整改施工质量不满足规程要求的线路,更换不合格的电轩、线路金具、横担等不符合规程要求的线路器材和长期过负载截面积偏小的导线。弧垂过大、线间距离偏小、线路通道太窄、拉线松弛等不规范的线路不得投入运行。加强、加固杆塔的基础。检查杆塔基础是否下沉、外露。埋深是否足够,杆塔本体是否受到破坏,若不符合规定的要求,要及时采取措施。保证杆塔的完好性、安全性,这是防止倒杆塔的有效措施。特别要注意终端塔、转角塔的加强、加固。
加强对运行中线路的定期巡视和特殊巡视工作,随时掌握线路的运行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定期检查、测试线路上的有关接地装置是否完好,接地电阻值是否满足要求,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每年冬季对线路通道两旁及线路下面的树木进行彻底修剪,确保线路通道有足够的宽度。定期对绝缘子表面和裙边内的污物、尘土积物等进行清扫,更换不合格的绝缘子,清除杆塔上的鸟巢、杂物等。
加强线路的巡视。检查铁塔、铁横担锈蚀程度;检查支撑绝缘子是否有裂纹;检查线路、避雷线、拉线、引线是否锈蚀、松股、断股、损伤或闪络烧伤;检查线路弧垂是否正常;检查导线线夹,导线与绝缘予的绑线是否松动;检查线路对地、周围建筑物、树木、竹子和对其他交叉跨越设施的距离是否足够。有不符合规定要求的.要及时采取措施给予更改。在巡视时要特别注意树木与线路的距离,由于树木、竹子在春季和夏季的生长速度比较快,它们在风中的摇摆幅度较大。尤其风害到来时常被折断,甚至整棵被拔起,对线路的威胁很大。
结语:电力是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把电力服务的理念引入电力企业中,充分发挥电力先行的职能,社会的发展、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对电力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提高供电质量、供电可靠性,这是社会的要求和市场竞争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宫兆峰.浅析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及检修[J].科技风,2014,01:14.
[2]电力配电线路故障原因分析及处理[J].李志斌.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09).65-68.
[3]周雪玲.基于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及检修的分析[J].科技与创新,2015,06:159-160.
论文作者:李智翔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4
标签:线路论文; 杆塔论文; 故障论文; 发生论文; 运行维护论文; 过程中论文; 绝缘子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