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纪大学生的培育理念与人文素养教育:通识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素养论文,二十一世纪论文,人文论文,理念论文,大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468(2006)03-0019-07
一、引言
本文主旨在于扣紧二十一世纪大学生之状况与大学教育之脉络,析论大学生的培育理念及其人文教育策略。但是,在进入本题之前,先让我们从宏观的历史视野考量二十一世纪人才培育的重要性。
人类历史上经济生活方式的变迁约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农业经济时代,约自新石器时代晚期农耕文明出现之后至十八世纪中叶工业革命为止。在农业经济时代里,土地是生产最重要的资源,所谓“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大学·第10章》)。第二个阶段是工业经济时代,从十八世纪中叶开始,资本成为生产的资源。工业先进国家大量生产的方式造就了资本主义的兴起,也奠定了近代文明的主要方向。第三个阶段是二十一世纪来临的知识经济时代。在知识经济时代中,“知识”取代以前的“土地”或“资本”而成为生产的主要资源,因此,创造知识的人才成为新时代最重要的生产力基础。人才培育也成为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时代最根本而重大的课题,而人才培育尤以价值观之建立为其核心。
二、二十一世纪新时代的趋势与大学教育的转型
二十一世纪新的发展趋势固然不一而足,与大学发展及大学教育最有关系的至少有三个趋势:第一,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信息科技的飞跃发展不仅在相当大的范围内改变了人类社会的沟通方式,也改变了人类获得知识的渠道。就生活在二十一世纪信息社会中的大学生而言,资料的获得基本上不再是问题,相反,资料的解读与分析才是新的挑战。第二,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本身才是生产与再生产的资源。于是,大学学术研究领域中,市场价值愈高的学问如纳米科技、基因体医学、光电及通讯科技等,就愈蓬勃发展,某种“学术资本主义”的幽灵已经隐然在大学校园中游荡,伺机攫取大学的灵魂。[1]第三,二十一世纪是全球化趋势日益壮大的时代,世界各地区之间的“相互关联性”与日俱增。[2]全球化趋势对高等教育最大的冲击就是世界各国的大学都直接或间接地卷入全球性的竞争之中,从而转化大学的性质,使大学除了是国家的教育机构之外,也是全球性教育机构的一个单位。各国大学所培育的人才将不仅是供应各国国内之需求,更必须能适应全球性就业市场之趋势及要求。世界贸易组织(WTO)将“教育”列为服务业的部门之后,更加强了教育进入全球化竞争的这种趋势。
综合上述二十一世纪的新趋势观之,大学教育内涵之转型已成为必然之发展。1994年,曾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校长及加大系统总校校长的克拉克·克尔(Clark Kerr,1911~2003)预测,二十一世纪世界各国大学教育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在教育内容的“国家化”与“国际化”之间、在教育机会平等与学生能力取向之间、在保存传统与展望未来变迁之间、在大学教育功能的多元化与一元化之间、在个人利益之追求与整体社会规范之建构之间维持应有的均衡。[3]在二十一世纪开始之际,克拉克所预测的上述挑战已经在各国以极其鲜明的方式纷纷出现。
为了因应二十一世纪高等教育的新挑战,世界各国在二十世纪最后二十年间莫不铆足全力推动教育改革。以日本为例,近代日本就推动过三次教育改革运动。第一次是以1872年(明治5年)依“太政官布告21号”所建立的、以国家主义为特质的新教育体制为标志,为明治维新与日本近代化奠定了教育基础。第二次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次年(1946年,昭和21年),随着战前帝国体制的崩溃,日本教育制度再次大幅改革,为战后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三次是临时教育审议委员会(简称“临教审”)推动的教育改革。1984年8月~1987年8月,该委员会三年内共对首相提出四次审议报告,涉及政策面及制度面的改革事项不胜枚举,对此后日本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4]
台湾地区也由李远哲领导的前行政院教育改革委员会(简称“教改会”),在1994年9月21日至1996年12月2日期间推动了一系列的教改工作,十余年来在台湾造成之影响颇为深远。正如我过去所说,从教改会推动教育改革工作到现在为止的经验看来,台湾的教改最重要的成就在于制度的革新,譬如入学渠道的多元化、民间兴学的松绑、高等教育各种具体制度的改革等方面都获得可观的成就,但是,过去努力于教育改革的人士对教育问题的思考颇有盲点,展望二十一世纪仍有许多值得再进一步努力的方向。举例言之,高呼“教育松绑”口号的少数人士缺乏阶级意识,因此当他们致力于维护父母教育权与家长选择权的同时,有意无意之间把教育部门等同于“市场经济”(market economy),而使台湾社会的既得利益阶级获得更多复制该阶级的机会,同时也使农工阶级子弟有继续失去接受教育机会的可能性。除此之外,到目前为止台湾教育改革的重大限制主要在于较少触及学生“心”的觉醒。台湾的各级教育强调从小学开始实施计算机教学和英语教学等教育改革措施,但各界人士常常忽略了“心”的觉醒才是教育改革最根本的关键问题,因为只有经过“心”的觉醒,才能培育正确的价值观,“全人教育”的目标才有可能达成,而这也正是二十一世纪台湾教育所应该努力的根本方向。[5]近年来海峡两岸都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为努力之目标,但是各界人士讨论“世界一流”大学时多半聚焦于可量化的指标,如 SCI论文篇数或刊登于Science与Nature杂志之论文数目,而忽略大学之基本功能在于教育,在于引导青年生命的成长。
三、大学生的培育理念
相应于上节所论二十一世纪信息与全球化的生活方式,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及其对大学教育的冲击,新世纪大学生的培育之理念有三:促进“传统”与“现代”的对话,加强“科技”与“人文”的互动,强化全球视野与本土文化的融合。我们进一步申论这三项教育理念。
促进“传统”与“现代”的对话。东亚各国从“传统”迈入“现代”都经历了痛苦的历史过程。中国近百年来经历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与殖民,以血泪撰写中国人的近现代史;但海峡两岸青年在动荡的历史变局中与传统文化日益疏离。东邻日本虽然从明治维新成功以后快速迈向现代化,但是经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侵略东亚各国、战败投降及战后复兴的过程,日本新时代的青年与传统文化日益陌生。台北西门町街头的台湾青少年与东京原宿的青少年都同样有着迷惘的眼神。
针对当代东亚各国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隔膜与疏离的现况,大学需注意引导大学生熟悉传统文化及其价值系统,使大学生不再成为现代社会中“漂泊的心灵”与“失根的兰花”。
加强“科技”与“人文”的互动。随着高科技的发展,斯诺(Charles P.Snow,1905~1980)所说的“人文”与“科技”两种文化的断裂现象[6]日趋严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至为复杂,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现代大学所传授的专业知识是极为规格化、标准化的“套装知识”。这种所谓“套装知识”具有两种特征:从专业知识的内容来看,这种知识系统的研发与传习具有高度自主性,很少与该知识系统以外的知识社群互动,影响所及使得该学门或领域中的知识逐渐脱离创造人类福祉的目标。再从专业知识的运用来看,这种具有高度自主性的专业知识及其衍生的边际利益很容易被少数人所垄断,从而使知识造福社会的功能为之减低或架空。举例言之,经由产学合作的渠道,光电科技、通讯科技或医学研究的创新知识常常脱离研究者而流入大资本家手中。资本家关心知识所衍生的市场价值远超过关心知识为人类造福之价值。
针对当代大学教育这种“科技”与“人文”断裂的现象,我们应该通过各种教育渠道,加强两者间之沟通。
强化全球视野与本土文化的融合。“全球化”潮流已经成为二十一世纪历史发展的主流,发展速度随着东亚各国之加入号称有“经济联合国”之称的“世界贸易组织”(WTO)而与日俱增。“全球化”潮流对于亚非拉国家大学教育造成巨大的冲击,使大学教育逐渐脱离本国社会与文化脉络,甚至完全背离本土关怀,而沦为全球化中心国家之知识工业的下游工厂。因此,在培养大学生的过程中,居于全球化边缘地域的国家之大学如何在全球视野与本土关怀之间取得动态的平衡?这成为一个根本而重大的问题。
四、人文教育策略
从上文所指出的大学生培育理念出发,我们可以提出以下通过教学活动建构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三项人文教育策略。
(一)经典教育的提倡
第一项教育策略是:提倡经典教育,以引导大学生的生命重新与传统文化接触,奠定未来开创新局的文化资源,这是“返本以开新”的教育策略。
但是,我们必须立即声明,这里所提倡的经典教育并不是如二十世纪初期中国知识界部分保守人物所提倡的读经运动。二十世纪初期中国的读经运动强调背诵多于思考,并以经典为不可批判的最高权威。我们所提倡的经典教育是指在大学通识教育中加强经典研读的课程。这类经典研读课程强调以批判的态度,从现代的观点出发,引导学生接触并深思中西伟大经典作者的深邃智慧,从而拓展大学生生命的高度与深度。
关于经典通识课程的规则与教学,必须避免落入“文化唯我论”的陷阱,因此,虽然考量语文的方便以及社会背景的相应,可以从东亚文化经典的研读开始,但我们并不排斥西方或其他文化传统经典。事实上,任何文化的价值与意义也只有在与其他文化经典相对照的脉络中才能彰显。而且,在课程设计上,尽量对经典中的价值系统进行“批判地继承”而不是全盘地接受。惟其如此,经典的永恒价值才能对现代社会产生意义。在教学实务上,应导入“多元主体并立”的精神,避免以经典中所呈现的单一主体或价值观宰制其他主体或价值观。
在课程设计与教学实务上,由于中外任何一部称得上经典的作品,内涵都极为丰富而深刻,不易为现代大学生在短期内迅速吸收,因此,课程设计就变得非常重要。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最重要的乃是在于经典内容对人之存在等重要问题能提出深刻的洞见,有助于人的自我反省,也有助于人对自我与他人、自我与自然、超自然关系的思考。因此,经典通识课程的设计必须避免从专业的立场将教学内容设计得过于专业,以致使学生兴趣尽失。[7]
(2)开授具有STS(Science,Technology,Society)精神的课程
第二项人文教育策略是:因应上述“科技”与“人文”断裂的状态,我们应在大学教育过程中,加强开授贯通“科学、技术与社会”(STS)等领域的课程,以引导学生对现代科技发展中的人文社会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使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融合,从而培育二十一世纪具有批判思考与原创能力的新知识分子。①
这项教学策略之所以重要,乃是因为近代科技之发展实以近代西欧“启蒙文明”(Enlightenment)作为其思想基础。启蒙文明相信人定胜天,以“人”为大自然及宇宙之中心,近两百年来这固然在开发自然以增益人类生活之福祉上有所贡献,但是,启蒙文明中潜藏的“人类中心主义”(anthropocentrism)心态则导致过度利用乃至剥削自然之恶果。其流弊所及包括生态环境之严重破坏和大自然对人类的反扑,使地球之永续发展成为二十一世纪人类的重大挑战。换言之,启蒙文明中所潜藏的人类之自我摧毁性[8]使近代科技“理性”中的“非理性”因素因之暴露无遗,因而“人”如何在二十一世纪科技发展的时代中与“自然”和谐相处,遂成为大学教育之重大问题。
从这一项教育策略出发,东吴大学校长刘兆玄教授所推动的《“人与自然”多媒体通识讲座课程计划》旨在研发“人与自然”之通识讲座课程。②这项计划扣紧二十一世纪“人与自然”之重大问题,从哲学、历史、文学、艺术、宗教、民族、社会、科学、技术、经济、信息、语言、生命伦理、演化、太空、永续发展等不同的面向进行探讨,主轴锁定在“人与自然”及“天人合一”,内容力求深入浅出,并透过多媒体的方式呈现。本课程邀请16位学者担任讲席,就其专业领域择定主题,进行通识演讲或讨论并加以录制,根据演讲的内容制作网络课程,以便透过因特网让学习者既能体会讲席风采、观看演讲全貌,又能进一步研读每个主题之详尽课程内容、参考数据、延伸阅读等数据。
这套以“人与自然”为主题、贯通不同领域之多媒体通识课程,涵盖哲学、历史、文学、艺术、宗教、民族、社会、科学、信息、语言、生命科学、太空、演化、永续发展、工程等领域,再通过互动教学策略,如问题讨论、资料搜集汇整、撰写、发表评论、回馈等方式,培养学生深度的思考能力,奠定学生对问题之反省能力。
(3)东亚人文传统教育的加强
针对上节所说二十世纪东亚地区的青年生命中“传统”与“现代”断裂的状态,我们提出的第三项教育策略是:加强东亚人文传统之教育。
这项通识教育策略是扣紧最近150多年来西方国家对东亚各国支配之历史脉络而提出的。十九世纪中叶,美国海军军官伯里(Matthew Calbraith Perry,1794~1858)于1853年7月(日本嘉永6年6月)抵达日本浦贺。1854年再航江户湾,在横滨与日本签订条约,打开日本紧锁的国门。此后日本在“脱亚入欧”口号之下,大力学习西洋文明。再就近代中国的发展来看,十九世纪中叶鸦片战争(1839~1842)以来,西方列强对中国之冲击与支配至深且巨。我们可以说,二十世纪东亚地区知识界都经历了一段对东亚文化传统之“自我否定”。
处于上述新旧断裂、中西失衡历史背景之中的东亚地区,大学生实有必要经由优质的东亚人文传统相关课程之引导,而跃入悠久的东亚文化价值传统之中,建立新时代东亚知识青年的价值体系,从而在西方“文化霸权”[9]的支配之下,挺立东亚知识分子的价值观点与立场。从二十世纪中叶以降,日本知识界一直有“作为方法的东亚”[10]、“作为方法的江户”[11]以及“作为方法的中国”[12]的问题意识,近年来更有“从亚洲出发思考”[13]的意见。我们所主张的加强大学生东亚人文传统教育,即是落实上述思考方向的教育策略。
五、结论
在二十一世纪全球化时代中,东亚各国的大学教育所面临的是前所未有的国际性竞争与挑战。除了大学经费普遍不足、有待大力提升之外[14],最重要的挑战可能仍在于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培育与建立,包括大学教育在内的各级教育都应以对于学生生命的唤醒为其核心工作。大学教育不是纯粹知识的灌输或技术的训练。所谓“教育”是一种唤醒生命的专业,尤其是以“心灵的觉醒”为其核心。[15]从这个脉络思考,大学不应是“学术资本主义”萌芽与发展的工厂,而应是培育并奠定学生价值观的教化场域。
在功利主义当道的科技时代中,人文教育必然随着科技的发展与专业教育的进步而愈为重要。[16]人文教育之所以重要,乃是因为它直接触及学生价值观的培育。在本文的论述中,提出二十一世纪大学教育必须因应“传统”与“现代”、“科技”与“人文”以及“全球化”与“本土化”之间的三种断裂,规划可以唤醒学生心灵之觉醒、提升学生批判思考能力的课程,在二十一世纪多元价值并存、多元文化激荡的时代中,为学生建立价值的定位,将通识教育的精神融渗于各种专业教育之中,使大学生成为新时代有本有源、顶天立地的新知识分子。
收稿日期:2006-05-18
注释:
①联合国国际教科文组织在1998年发布文件World Declaration on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Twenty First Century:Vision and Action.UNESCO,9,October,1998.http://unesdoc.unesco.org/images/1100/ 001138/113878eb.pdf。在这项文件的Article 9:“Innovative Educational Approach:Critical Thinking and Creativity”中特别强调21世纪所需之人才应具有批判思考能力与原创能力。
②“人与自然”课程(主持人:刘兆玄)讲题与讲座姓名:李亦园《文化与自然》,许倬云《人、时间、空间》,张隆溪《中西传统文学中的人与自然》,黄一农《来自大洋的冲撞》,黄俊杰《儒家传统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刘笑敢《道家思想中的人与自然》,潘朝阳《中华文化圈中人与土地的关系》,李家维《演化的偶然与必然》,曾志朗《人与自然的信息及语言》,牟中原《革命性的科学发现》,黄昆岩《生医科技与生命伦理》,洪如江《工程与自然》,孙维新《人、地球、宇宙、外生物》,刘兆玄《天人合一的科学》,刘兆汉《人与自然的永续发展》。
标签:教育论文; 二十一世纪论文; 大学专业论文; 大学生论文; 日本大学论文; 东亚文化论文; 东亚研究论文; 大学课程论文; 东亚历史论文; 人文素养论文; 经济论文; 全球化论文; 科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