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兴力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四川 犍为 6144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建筑行业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本文主要对土建工程的施工现场管理进行简要的分析探讨。
关键词:土建工程;施工现场;现场管理
前言:土建工程对城市建设与发展做出了巨大地贡献,土建工程管理成为施工单位重点管理的内容,其是企业经济目标向物质成果转化地场所,各部门需加强合作,以高效、顺畅地完成土建工程的施工,确保工程施工的质量。
一、土建施工现场的管理原则
1、规范化原则
建筑施工企业不同于其他的生产企业,要求施工现场遵循一定的规章制度,因此规范化的原则对于强化土建施工现场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土建施工企业应该采用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来规范土建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从而建造出高质量的建筑工程。我国对于土建工程的管理提出了相关的要求,因此,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应该严格的遵照相关的法律法规,不仅是为了保证工程的质量,也能够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法律纠纷。另一方面,规范化的管理还能够提高土建施工现场的施工效率,协调土建施工现场的各项活动。
2、科学化原则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其成果也被更多的应用到土建施工项目工程当中,无论施工现场的哪项活动都应该按照科学、合理的手段进行管理,只有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够保证土建施工现场的有条不紊,实现现代化的管理,最大限度的利用施工现场的各种资源,使得建筑施工的方法和流程更加合理和高效,建造出高质量的建筑产品。
3、经济性原则
企业都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建筑施工企业也不例外,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是土建施工现场管理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有些土建施工单位一味的追求施工进度而忽视成本的计算,或是由于施工现场的管理不当而浪费了很多建筑材料,因此,土建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应该考虑到施工过程中的经营因素,减少资源的浪费,其中也包括人力资源,努力的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
二、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现状
1、建施工的管理责任不明确
在土建项目施工中将会涉及较多的主体,如总包单位、监理单位、分包单位、拆装单位以及设备租赁单位、项目管理单位和建设单位等,对于这些主体所设立责任的规定不够明确。管理部门不知道该管谁,监督部门不知道该监督谁。现在土建施工往往采取分包形式,有些企业在工程的转包与分包过程中,同时将安全风险转移。多级分包体系造成了管理上的混乱,行政监督部门很难抓住各种施工主体,若是出现安全责任也不容易找出承担主体。
2、缺乏专业管理人才
应该说,在现阶段的施工作业过程中,一支素质较高、水平够硬的施工作业队伍不但是当前土建施工作业的关键,同时也为了保障工程项目保质保量的完成。从当前统计的数据来看,我国现阶段在从事施工作业的施工作业人员大约有3600万人,而在这里面大约有2600万人是农民工,而真正建筑专业毕业的大学生才有4万多人,所占比重相当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单从这个方面,这种作业人员的组成结构同我国目前迅速发展的建筑行业出现了一个严重不符的情况,进而在施工作业过程中,造成了相关作业人员其自身的综合素质以及业务水平相对较低,而且也比较缺乏专业型的管理人才,所以导致现阶段在施工现场开展施工作业时,管理工作很难展开。
3、施工现场材料、设备管理不规范
在材料的购买上,对市场的考察度不够,材料的性价比不高,甚至忽视材料质量,用劣质材料充当优质材料,造成严重的施工事故,材料管理过程中,材料不是分门别类的管理,而是随便堆放,忽视材料防潮、防盗、防火等重要的安全问题,导致材料性能降低或材料丢失,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对材料的登记工作不到位,材料的存、退、领、发等程序没有详细的记载,没有材料使用动态表,材料管理混乱。此外由于对机械设备的使用不当,造成设备损坏,部分企业为了消减成本,增加利润,对机械设备的资金投入不够,有些设备已经超过使用年限,早已老化,存在安全隐患,但施工企业却抱着侥幸心里,仍继续使用,最终造成惨烈的施工事故,得不偿失。
三、加强土建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措施
1、安全文明施工管理
本着“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紧抓质量与进度”的施工理念,人们深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建筑行业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必须坚持的方针政策。安全文明施工的水平,可以直接反映出工程项目管理水平的高低。安全文明的施工环境是施工作业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施工企业良好形象的体现与反映。因此,在各项施工过程中,项目管理者应加强对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的管理与治理力度,从而实现安全生产工作的规范化与标准化,发现隐患,及时整改,杜绝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工程项目顺利完工。
2、施工质量管理
工程的质量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如何抓好施工质量,这就要求项目管理者必须建立一个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并制定出一套详细的施工质量计划,从而使施工质量得以控制。严格执行以质量岗位责任制、质量否决制、质量奖罚制和质量检验制为中心,以生产技术、计划、财务、劳动安全和物资管理为辅助的质量保证体系管理制度,以全员的工作质量保证施工质量。严格按国家执行的操作规程和施工技术规范进行施工,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做到不违章指挥、不违章操作,对不合格材料坚决清理出场。
3、施工进度管理
项目的如期完工与施工进度管理密不可分。良好的施工进度管理需要以科学的方法来确定进度目标,以专业的角度来编制进度计划与材料供应计划。然而,编制进度计划,需要在考虑安全、质量、费用及其他相关目标是否满足之后才能开展,因此,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必须及时掌握计划的实施状况,并将实际情况与计划进行对比分析,必要时采取有效措施,使项目进度按预定的目标进行,确保目标的实现。
4、施工技术管理
施工技术管理贯穿于项目施工全过程。在任何一个单位工程开工前或是一个分项工程施工前,主管技术的负责人需向参与施工的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让施工人员对工程特点、技术质量要求、施工方法及相关安全措施等方面有一个较详细的了解,以便于项目部能够科学地组织施工,避免因技术失误而导致重大质量、安全等事故的发生。与此同时,各项技术交底记录需整理归档,不得缺失,以便上级领导及质检站对资料的查审。
5、施工资料管理
做好资料管理工作,资料管理员必须对施工现场的施工流程与施工进度深度掌握,因此,需要与技术负责人及施工员进行日常的工作交流,从而能够及时地把各类报验表、审批表以及其他相关资料做到位。施工资料的重要性就在于可以通过其轨迹看清整个项目进展的脉络,同时也可以通过施工资料对项目的质量进行很好的掌控。因此,施工资料的管理也是施工管理工作的一大重点。
6、成本管理
正确理解图纸,做好工料分析,落实各项计划;合理指导施工,做到少返工,不返工。施工流程要合理,防止停工,误工。建立和健全成本分析制度,及时进行成本分析,加强材料、人工、机械的管理。合理安排施工,提高劳动效率和机械、材料利用率,增加周转次数。不费料,及时回收材料,合理堆放材料,减少搬运距离。对进场材料和构件加强检查验收,把好材料关,严格控制非生产人员,建立奖罚措施。分段作业,合理安排各作业段前后工艺以形成流水作业,保证前,后道工序施工及验收时间,不留工程隐患,确保整个工程如期完成。合理安排各工段劳动力及各道工艺流程,不使工艺脱节,施工作业区内均衡施工、不浪费劳动力。
结束语:
土建工程的现场管理必须要对现场地所有资源进行统筹的安排,从各方面进行协调及调度,以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以提升建筑企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严高其;关于土建施工的现场管理方法的解析[J];中国房地产业;2013(4)
[2] 黄勇位;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探讨[J];现代物业(上旬刊);2011(8)
[3] 刘铭;关于加强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07)
论文作者:余德容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13
标签:土建论文; 施工现场论文; 作业论文; 材料论文; 工程论文; 质量论文; 项目论文; 《基层建设》2015年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