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人才个体创新能力的生成逻辑及培育路径-基于100名改革先锋的事迹文本分析论文

改革开放以来人才个体创新能力的生成逻辑及培育路径
——基于100名改革先锋的事迹文本分析

马抗美1, 袁 芳2

(1.中国政法大学, 北京 102249; 2.中国政法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 102249)

摘 要: 人才个体创新能力是人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实践能力,是人的能动性的突出表现,是人的创造性劳动成果的智力体现。对100名改革先锋事迹的文本分析表明: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中国共产党主导力量的发挥、个体多种素质和能力的厚积薄发、宽松民主的社会环境构成了人才个体创新能力的前提条件、组织保证、内在条件和外部支持。新时代人才个体创新能力的培育路径:注重社会组织对人才个体创新能力的开发,培养人才个体自我开发意识;改革人才评价制度,建立多样性的评价标准;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培育包容性的创新文化。

关键词: 改革开放;改革先锋;创新能力;人才评价制度

当前,我国正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之中,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助推产业结构调整,为我们带来了创新的重大机遇。创新驱动的本质是人才驱动,深化改革开放迫切需要提升人才个体的创新能力。2018年12月18日,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100名为改革开放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的先进典型被授予“改革先锋”的荣誉称号(以下简称“改革先锋”)。100名改革先锋的事迹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历史进程的生动体现,也是中国特色人才个体创新的集中呈现。笔者针对100名改革先锋的优秀事迹文本,通过文献计量、文本分析、内容分析和横向比较等方法,探讨人才个体创新能力的本质内涵、生成逻辑和培育路径,以期对新时代人才个体创新能力的培育有所启迪。

说到这的时候,不知什么原因他声音有些“哽咽”。我沉默着,等着他“说”或者“不说”……大巴车在高速公路上疾驶着,望着窗外入冬后的旷野阡陌,想着在百年之前和六十多年前这块土地上的两次世界大战,情不自禁地想了电影《音乐之声》里的《雪绒花》,想起拒绝为纳粹服役,带着家人翻越阿尔卑斯山逃脱纳粹魔掌的海军上校特拉普……

多重共线性检验.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各解释变量之间也可能存在较强的线性相关性,当时,,通过表2对比可知,变量的系数不显著,表明可能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

每隔一段时间,我将买来的尸体运送到偏远的乡间,趁暮色四合之际,我快步穿越杂草丛生的树林抵达墓地,脚下的枯叶沙沙作响,敏锐的感觉使我根据湿度的改变和温度大升降来辨别自己是接近泥泞的还是干硬的土地,选择在潮湿通风的土壤下掩埋尸体,用铁铲一铲一铲挖出土坑,坑洞如同放大镜下逝者张大的口腔。撒上腐蚀粉,让尸体加速腐烂。有的墓穴中大骨骸被觅食的动物刨出来,散落在附近的灌木丛里。一些尸骨已与环境融为一体,骨头像石头或树枝。我演化成一种夜行动物,方便自己得以搜寻人骨。

一、 100名改革先锋事迹的文本分析

对100名改革先锋的个人基本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统计,数据显示:100名改革先锋中男性占89%,女性占11%;中共党员占57%,其中:23位曾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1位党员被誉为“党员领导干部的楷模”;80岁以上的占31%,70~80岁占20%,60~70岁占20%,50~60岁占19%,30~50岁占10%。改革先锋所在地域中,浙江占16%,江苏占13%,广东占8%,其他省份分布较为平均。

改革先锋中属于一线楷模和科技创新领域的各占15%,12%的改革先锋来自基层治理中的杰出代表,10%的改革先锋来自体育文化界的名人,来自国企改革和国防军事领域的改革先锋各占7%(图1)。

在哲学中,“创新”是人的认识或实践的突破性发展,是人的完整的实践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突破是创新的前提条件,取得创造性劳动成果是创新的结果。从社会发展矛盾的视角出发,马克思认为,创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变化的必然结果,即生产力的发展与变化迫切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作出相应的调整和变革,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是推动创新的根本动力。马克思通过深入研究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和发展规律,提出创新是客观必然性和主观能动性相统一、质变与量变相统一、继承性和创新性相统一的过程。

图 1 100名改革先锋所在的领域

表 1改革先锋事迹材料词频统计

“创新”这一概念在经济学、哲学、心理学等学科中都有所运用。在经济学中,“创新就是为改变资源给予消费者的价值和满足的行为”[2],由此,创新不仅具有新颖性、首创性,还具有价值性的特征,即创新必须有利于人类社会的进步。创新不是细枝末节的修修补补,而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包括器物层面的创新,还包括思想观念层面的创新。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认为创新的前提条件是“有系统地抛弃昨天”[3]。他指出,“抛弃旧的”并不等于创新,“抛弃昨天”意味着“除旧”,但除旧的目的是为了“纳新”。同时,“突破”并不意味着一定要抛弃所有旧的,而是深入思考抛弃什么和如何抛弃的问题。由此,“创新”不同于“改革”,虽然改革是创新的基础,创新反过来又促进改革的深化,但改革侧重于对现有弊端的革除,而创新侧重于突破,这种突破能为人们带来进步价值。

二、人才个体创新能力的本质内涵

创新是一个时代命题,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就是一部在不断创新中前进的历史。创新作为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动力,日益成为新时代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引擎。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新理念,这里的“创新”不仅包括科技创新,还包括制度创新、理论创新、文化创新等各个层面和领域的创新。创新不仅是对科技工作者的明确要求,更是对全党、全社会提出的紧迫任务。2017年,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1]“第一动力”和“战略支撑” 两个重磅词语再次重申了创新在当今我国经济发展与世界竞争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2019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福建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创造的良好发展环境,从“双创”(创新创业)到“三创”(创新创业创造),是新时代我国实现国家现代化战略发展的必然要求。

改革先锋多数为男性,大多在青壮年时期就参与了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经过长期探索在不同行业取得了突破性成绩。中国共产党党员在时代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先锋带头作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中的主心骨作用。浙江、江苏和广东省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实验区,拥有良好的地域优势,涌现了较多的典型代表。改革基层一线、科技创新、基层治理等行业和领域中出现了更多的改革先锋,成为改革的排头兵,形成了改革开放的强大动力,充分体现了蕴藏在基层和科技领域的创造力。同时,国企改革和国防军事作为我国经济的主体力量和改革开放的守卫者,在改革开放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和防御作用。100名改革先锋都是在各行各业改革探索和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的杰出人物,他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新的奇迹,共同促进了中国经济的腾飞,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改革、经济、技术等作为改革先锋事迹材料中的高频词汇,意味着他们所形成的创造性劳动成果促进了各个领域的改革,助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技术领域的进步。各个领域和行业的创新实践使得改革先锋不仅在国内获得荣誉,也在世界范围内起到了引领作用,彰显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创新精神,成为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精神标识。

笔者通过对100名改革先锋的事迹文本进行搜集和整理,形成了60多万字的汇总材料,运用ROSTCM6软件得出了相关的词频统计。排名在前20位的词频如表1所示。

在心理学中,创新能力被看作人类心理机能的高级表现。林崇德教授把创新能力定义为“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智力品质。”[4]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明确指出,创新能力是由知识、智力、思维方式、个人性格、动机、技能等六种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5]3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创新能力是一种提出或产出具有新颖性(即独创性和新异性等)和适切性(即有用的、适合特定需要的)的工作成果的能力,认为创新能力具有独创性、灵活性和流畅性的特征。独创性即新颖独特,灵活性即随机应变和触类旁通,流畅性即思维灵敏迅速。他提出要培养人的创新能力,应从培养独创性、灵活性和流畅性入手。约翰·拜尔提出了创造力游乐场理论,将创新能力分为先决条件、一般主题层面、领域和微领域四个水平,使我们认识到既有一般性创新能力,也有特殊领域的创新能力。由此,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多维结构,是多个因素的有机结合。“创新能力是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智能因素和非智能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合力效应。”[6]由此可知创新能力的培养应强调不同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重要性。

改革开放作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一步,促成了中国社会各个领域和层面的伟大变革。马克思深刻地指出,“一种旧的制度,当它严重影响社会生产力的继续发展的时候,它的变革显得越来越迫切。这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的体现。”[7]由此,从社会发展矛盾的视角出发,改革源自于外部力量,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变化的必然结果,即生产力的发展与变化迫切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作出相应的调整和变革,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是推动变革的根本动力。

三、人才个体创新能力的生成逻辑

改革开放是人才个体创新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实践载体,改革先锋都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的实践过程中成长成才的,共同铸就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作为前提条件的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作为主导力量的中国共产党、作为主体力量的人民群众、作为外部支持的宽松民主的社会环境,共同形成了人才个体创新能力的生成逻辑。

(一)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个体创新能力生成的前提条件

综上所述,创新主要依赖于人的创新能力,这是新时代国家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创新能力在人才素质结构中处于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关乎着人才潜在价值的发挥,决定着个人的发展前景和对社会的贡献度。人才个体创新能力是人才个体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实践能力,是人的能动性的突出表现,是人的创造性劳动成果的智力体现。所谓“创造性”,即新颖性、独特性、非模仿性和非重复性,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创造性的实际表现就是创新能力。

改革开放中倡导的思想解放、实事求是引导中国民众解放思想,尊重客观规律,运用客观规律解决中国问题。其中,思想解放是人的灵魂,没有思想的进步,人的认识无法超越旧的束缚。现代化理论提出,“现代化主要是——心灵的状态——进步的期望、成长的倾向及让自我适应变迁的准备……要走向现代化,必须在人格系统上有所调整,也即必须要具有一种‘心灵的流动’即‘移情能力’。”[8]改革开放后,人民群众的主体意识和权利意识不断觉醒并日益凸显,这为个体创新能力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先导和前提条件。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本质上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全党和全社会贯彻落实的结果。

思想解放需要理论创新来指导。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重要讲话中指出:“理论创新对实践创新具有重大先导作用,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理论创新为先导。”[9]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旗帜,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深入以及研究视野的拓展,新的思想火花将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发。正如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10]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及时总结改革发展中的实践规律,自觉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发展,为思想解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源泉。当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为进一步推动改革注入了强大的思想动力,也为进一步促进思想解放和人才个体创新能力注入动力。

(二)中国共产党主导力量的发挥:个体创新能力生成的组织保证

4)为每例患者量身定制适合自身的饮食计划和运动计划,做到合理搭配饮食,适度运动锻炼,劳逸结合,持之以恒。

在100名改革先锋中,中共党员占57%,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主导力量的发挥。例如牧区党支部书记尼玛顿珠成为西藏牧区改革的“排头兵”,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领头雁”作用;退休干部楷模杨善洲被称为“粮书记”,积极践行“只要生命不结束,服务人民不停止”的诺言;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的重要推动者钟南山在抗击“非典”中不顾生命危险救治危重病人;党员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为人民服务的事迹激励着广大中华儿女到基层最困难、最艰苦的地方去干事创业;战斗英雄韦昌进参加边境自卫还击作战,彰显了无私奉献的牺牲精神;华西村改革发展的带头人吴仁宝率领华西村民持续奋斗;乡镇企业改组上市的先行者何享健带领普通民众敢闯敢试,勇于挑战;“雷锋精神”的优秀传承者郭明义时时处处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航母战斗力建设的实践探索者戴明盟忠诚于党,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带头挑战试飞风险项目。这些优秀共产党员始终奋战在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正是中国共产党这一强有力的组织力量,使得广大人民群众在各个领域攻坚克难,取得突出成绩。

(三)多种素质和能力的厚积薄发:个体创新能力生成的内在条件

新的生存环境塑造了具有独立个性的新一代,人性苏醒、人格独立已成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追求,广大人民群众构成了改革开放的主体力量,每一个人“不是一个被填充的容器,而是一个待被点燃的火种。”[12]从创新的主体上看,西方制度经济学家诺斯和戴维斯提出,创新主要依靠“第一行动集团”(主要指社会大众)和“第二行动集团”(主要指政府和政党)[13]。而马克思则认为,创新的主体包括人民群众、阶级集团以及国家政府,其中,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主体,人民群众是创新的有效推动者。同时认为,只有掌握创新主动权的创新主体占据重要地位,只有代表进步力量的阶级集团或国家政府才能有效推动改革。

100名改革先锋的成长史就是一个又一个普通个体的奋斗史,他们经过长期奋斗锻就了突出的业务素质、政治素质、心理素质等综合素质和能力,在各行各业的改革和发展中大胆探索并作出了突出贡献。改革先锋许振超立足本职苦练技术,刷新集装箱装卸世界纪录享誉全球,体现了新时代精益求精、求真务实的“工匠精神”;科技兴油保稳产的大庆“新铁人”王启民挑战油田开发极限,发扬“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知识型企业职工的优秀代表巨晓林勇于担当、认真钻研,自学掌握了大量铁路接触网施工所需要的新知识和新技能,从一名普通农民工成长为知识型工人;体育文化界的杰出代表郎平带领中国女排顽强战斗,勇敢拼搏,形成了激励人心的“女排精神”,实现了中国在体育赛场上的冠军梦;“中国天眼”的主要发起者和奠基人南仁东主持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题,实现了中国拥有世界一流水平望远镜的梦想;航天科技事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推动者孙家栋为我国月球探测工程技术创新作出了重大贡献;“复兴号”高速列车研制的主持者孙永才实现了技术的自主创新;载人深潜事业的实践者叶聪终将“蛟龙号”从图纸变为现实,实现了中国人上天入地的伟大梦想。由此可知,人才个体创新能力形成和发展是一个持续性的积累过程,并不是灵感的突然迸发,而是多种素质和能力的厚积薄发。

赣南灯彩文化具有浓厚的地域气息,在发展过程中,既存在独特的优势,同时又存在难以被认可的劣势。因此,应对赣南灯彩歌舞的市场需求进行分析,准确了解消费者的需求方向和需求量,基于此进行旅游项目开发定位,包括产品的开发、旅游门票的定价等。在发展中,赣南灯彩歌舞项目要与区域经济发展向吻合,实现产品的创新,寻找和开发具有明显特色的、市场化操作性强的旅游产品,实现灯彩歌舞与现代歌舞或其他形式艺术之间的结合,实现其现代化过程,促进其发展。

改革开放是一场革命,主要通过改良的方式推动社会各个领域的变革。改革开放是中国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和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梦想的奋斗过程,是推动器物层面和思想观念层面的创新创造过程。这一过程是建立在量变积累基础上质变的结果,是在继承原有制度基础之上的复杂的演变过程,正如马克思指出:“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一切已死的先辈们的传统,像梦魇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11]这一观点与西方经济学家诺斯提出的“路径依赖”理论又有相似之处。诺斯认为,如同物理学的“惯性”理论,一种制度一旦选择后无论是否能够有效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在一段时间内将持续存在,这是由于在创新过程中,人们会考虑所付出的成本。对于个人而言,由于前期在一项制度的预设中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人们往往不愿轻易改变。对于组织而言,由于现有制度的存在形成了稳定的利益集团,只有维持现有的制度,才能获得持续性的利益,因此组织往往会选择固守原有的制度体系。中国改革开放正是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才逐步突破“路径依赖”。由于中国共产党主导力量的发挥,形成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才不断冲破制度的藩篱,实现渐进式和迭代式创新。

(四)宽松民主的社会环境:个体创新能力生成的外部支持

宽松的社会环境能够为创新提供兼容并包的外部支持。南京大学胡福明教授1978年5月在光明日报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起邓小平的高度重视,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改革开放后,我们善于吸取历史教训,倡导宽松民主的社会氛围,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地方政府逐步恢复行使职权,80年代我国县级以下人民代表开始直选,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开始推行,90年代乡镇党政领导的公推公选开始试行,政治环境逐步得以优化,党和政府开始以更为开明的态度广泛吸纳广大人民群众的建议和意见。由此我国人民群众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话语权不断拓展,宽松民主的社会环境为个体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支持。

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提出,每个人同时拥有七种智能,以不同的程度和组合方式存在。每个人都具备创新的潜能,不同的环境和教育使得人的创新能力存在发展水平的差异。在正常条件下,只要有适当的有效教育和个体本身的努力,每个个体都能发展和加强自己的任何一种智力。这启发我们,必须认识到创新能力的广泛性和多样性,树立创新能力自觉开发的意识。对于组织而言,学校应开展德智体美劳等不同类型的教育,社会组织应注重从多个层面加强员工的培训;对个体而言,应注重创新能力的自我开发,在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过程中提升创新能力。

5.2 加大产学研开发力度 加大激励科研人员成果转化力度,使研发的新技术及时的应用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将企业先进的加工设备、批量生产能力与科研院所积累的技术、试验数据相结合,进行优势互补,规范合作流程与管理办法,创造多样化的合作方式。加强在交叉学科间的技术积累,在加工工艺方面积极引进先进的方法,在材料的耐磨性等方面寻求外界合作。

四、新时代人才个体创新能力的培育路径

(一)注重社会组织对人才个体创新能力的开发,同时培养人才个体自我开发意识

改革先锋中,经济体制改革的积极倡导者厉以宁最早提出股份制改革理论,外交领域国家利益的忠实捍卫者史久镛开创涉外法律制度,国企改革“邯钢经验”的创造者刘汉章掀起企业管理模式革命,韦焕能率先实行村民自治,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优秀人民调解员马善祥首创了“老马工作法”,数字经济的创新者马云首倡世界电子贸易平台,“互联网+”行动的探索者马化腾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的创新融合,“863”计划的主要倡导者王大珩研制我国第一台大型光测设备。他们都积极参与改革开放各个领域的创新创造,集中体现了一种开放博纳的创新精神,带动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在各行各业改革创新、锐意进取。

罗伯特·斯滕伯格的创造力投资理论认为,高创造性的人是在新领域内追求新异的、奇特的、起初不被看好但有发展潜力的想法。一旦新想法最终呈现出了它的高价值性,就会被高价卖出。[5]38由此,人的创新能力犹如一种未投入的资本,如果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就如同投资一样,会产生可观的回报。人才个体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发挥多个主体的合力作用。尤其作为高校,应加强创新人才培养的力度,提高创新人才培养的质量。大学生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中高层次专业人才和具有国际水准的创新型人才的最重要的来源,其创新能力培养是当前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

(二)改革人才评价制度,建立多样性的评价标准

人的创新能力是在形式多样的学习和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创新性要求的是新奇独特,意味着能别出心裁地做出前人未曾做过的事。而在漫长的应试教育中,标准化的思维惯性、迷信权威、记笔记、背要点仍是很普遍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学生的创新精神被严重压抑和束缚,学生没有时间也没有动力去尝试创新。这种人才培养环境亟须改变,要从考试制度改革入手,树立崇尚创新创造的价值追求,应从顶层设计上改革人才评价制度,尤其是在考试方式和考试内容改革中应增大对创新能力评价的比重和权重,发挥培育创新能力的导向作用。

人才评价是对人才素质和行为的评判,不仅包含了对人才的品德、知识、能力的评估,还包含了对人才潜能的评估。客观合理的人才评价能够科学地反映人才的质量及行为表现,是识别人才的重要方法。在人才评价中,哪种素质是受到重视的、被人才评价主体所提倡的,人们就会努力完善和发展这种素质;哪种素质是被轻视的,人们就会逐渐忽视这种素质的发展。因此建立科学有效的人才标准,才能保证人才评价作用的有效发挥。

1) 对比A、B、D 3个模型骨架曲线(图8)可以发现,模型B的极限承载力较模型A增长57.64%,模型D增长38.3%.可以发现增设抗震墙后结构的承载能力明显提高,同时也可以得出抗震墙布置在跨中时结构的极限承载力提高幅度最大.

一项针对321名企业高管的访谈调查结果显示,组织要富有创新力和创造力,必须依赖多样性的员工才能实现。[14]人才系统的多样性可以避免选择的盲目性,增加随机应变性。当前社会发展迫切需要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应建立多样性的评价标准,激发人才不同的创新潜能。其中,创新性无疑应成为当前人才评价的重要标准之一,由此要扩大人才选拔信息的公开范围,减少对报考的限制性条款,比如户籍限制、专业限制、性别限制、职称限制、学历限制等,为人才营造公平公正的成长环境,引导人才实现素质的累积和提升,促使人才创新能力的提高,以产生更多的创造性劳动成果。

(三)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培育包容性的创新文化

社会文化强调对社会规范的服从、对不确定性的规避、对权威的尊重,容易形成同质化的文化氛围,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脱颖而出。[15]由此,社会要倡导创新文化,坚持用创新文化激发创新精神,推动创新实践,激励创新事业。 从国家层面来说,应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这是鼓励创新的最重要的社会大环境。

在我国向工业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各行各业基层一线的劳动者在创造性实践和不断探索中,激发出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创新精神,为改革开放注入了新能量,凸显并丰富了创新精神的内涵。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是进一步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是运用经济规律改造社会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发扬创新精神,不断变革和突破现有制度的局限性,才能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马克思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主体,是改革的有效推动者,也是改革成果的所有者。未来要进一步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力量,从群众中汲取创新活力,必须通过一系列制度改革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以共同富裕作为改革开放的价值追求,以完善社会主义法治作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保障,创造平等公正的发展环境,培育包容性的创新文化。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31.

[2]德鲁克.创新与企业家精神[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22.

[3]德鲁克.动荡年代的管理[M].北京:工人出版社,1989:55.

[4]林崇德.创造性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3.

[5]罗伯特·J. 斯滕博格.创造力手册[M].施建农,等译.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6]叶忠海,钟祖荣,沈国权.新编人才学通论[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3:233.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9.

[8]Daniel Lerner.The Passing of Traditional Society ,Modernizing the Middle East [M].New York:The Free Press,1958:73.

[9]新华社.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在京举行 习近平作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3-11-13(01).

[10]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92.

[1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85.

[12]杨国英,杨绍梅.论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J].文山学院学报,2010(4):84-87.

[13]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M].胡庄君,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272.

[14]Forbes.Global diversity and inclusion: Fostering Innovation through a diverse workforce[EB/OL].(2011-07)[2019-05-06].https://www.forbes.com/forbesinsights.

[15]斯蒂芬·弗罗斯特,丹尼·卡尔曼.包容性人才管理[M]. 晏和淘,译.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7:13.

The Generation Logic and Cultivation Path of Individual Innovation Ability of Talents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A Text Analysis of the Stories of 100Reform Pioneers

MA Kang-mei1, YUAN Fang2

( 1.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Beijing 102249,China ; 2. School of Marxism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Beijing 102249,China )

Abstract : The individual innovation ability of talents is the creative thinking and creative practice ability formed by people in cognition and practice activities, which is the outstanding performance of people’s initiative and the intellectual embodiment of people’s creative labor achievements.The text analysis of the stories of 100 reform pioneers shows that the great decision of reform and opening-up, the exertion of the leading forc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he accumulation of multiple qualities and abilities of individuals, and the loose and democratic social environment constitute the prerequisite, organizational guarantee, internal conditions and external support of individual innovation ability of talents. The way to cultivate individual innovation ability in the new era is to develop individual innovation ability by social organizations and cultivate the consciousness of individual self-development of talents, reform the talent evaluation system and establish diversified evaluation standards, and comprehensively deepen reform and opening-up and foster an inclusive culture of innovation.

Key words : reform and opening-up; pioneers of reform; innovation ability; talent evaluation system

收稿日期: 2019-05-20

基金项目: 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与全面依法治国协同创新中心)研究成果;2019年度教育部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重点选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资源建设研究”(19JDSZK037)

作者简介: 马抗美(1951—),女,北京市人,中国政法大学原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才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才研究会人才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E-mail:kmcupl@163.com;袁 芳(1981—),女,湖北黄冈人,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中国人才研究会人才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DOI :10.16398/j.cnki.jbjieissn1008-228x.2019.03.009

中图分类号: C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228X( 2019) 03-0059-07

(责任编辑:张玉平)

标签:;  ;  ;  ;  ;  ;  

改革开放以来人才个体创新能力的生成逻辑及培育路径-基于100名改革先锋的事迹文本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