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论文_赵玉凯

漫谈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论文_赵玉凯

赵玉凯 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冯家镇第二实验学校 256806

摘 要: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老师的教学,我们的学生通过学习,在知识、能力、技能、情感等方面获得了多少。如何才能上好地理课,通过地理课程的实施,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有关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的基本知识,了解环境与发展问题;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以及地理学习能力;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地理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养成爱国主义情感,形成初步的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关键词:初中地理 课堂教学 有效性

有效教学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教学理念,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客观规律的前提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老师的教学,我们的学生通过学习,在知识、能力、技能、情感等方面获得了多少。简言之,我们的学生通过学习,对地理知识接受和内化的有多少。

一、在反思初中地理学科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也应该看到在实际的教育实践中,还有很多影响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现象

1.应试教育的缺陷。偏重思想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判断力的培养在传统的教育理念里,把地理教育当成知识传授。注重教法,忽视学法,注重智力因素,忽视非智力因素。

2.教学方法的单一化。教师课堂教学的生硬灌输,教学过程缺乏引导性,偏重多媒体教学的形式,没有让多媒体辅助教学来强化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实现有效地学习地理知识的真正目的。

3.评价体系的单一化。以考试成绩为主的选拔制,导致了重终结性评价的倾向,缺乏形成性评价,忽视了学生的自评与互评,在以往的评价体系里,除了考试之后的成绩评价,就是老师对学生的语言式评价,缺少学生自评和学生间的互评。

4.教师素质对学生的影响。部分教师的业务素质不高,教学态度不积极,教育教学能力有待提高,教育科研意识和能力有待增强,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存在着职业倦怠等等。

那么,在新课改下应该如何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二、提高地理教师的整体素质

地理,作为一门边缘学科,具有文理综合性强的特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们常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来形容一个人的学识渊博,因此是否广闻博见也是衡量地理教师素质高低的标准之一。在初中《地理》试验本中增加的那些阅读栏目,涉足面广,横跨了政、史、地等多门学科,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今天的学生可以从多种渠道来获得多种多样的信息,他们想的问题,想了解的事物也越来越多,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有较精深的地理专业知识,又应有广博的知识面。

作为一名地理学科的教师,我们应该注重提高对地理课地位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技能与德行,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同时,地理课教师更应不断提高自己的各项技能,注重师德,发挥人格魅力,身教大于言教,要保持良好的教师形象,锤炼自身语言,建立自己的教学风格,调节不良心理,消除教师的职业倦怠,培养正确的认识,保持不懈追求。只有这样,教师素质提高了,才能保证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充分利用教材,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合理运用“课前提示”,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讲初中地理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时,我把“导语”设计成下列问题:这个地区有哪些主要的国家?这个地区有没有对当地或世界影响较大的自然资源?如何说明一个地区的人口、资源、环境不协调带来的问题?答案就在这一章里。这样一来,指出了这一章所要学习的内容,以制造悬念,埋下伏笔,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认真学习课文,寻求正确答案,从而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奠定基础。

2.合理利用好教材中的“阅读资料”。例如,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一节《自然环境》中的阅读材料《亚洲地理集锦》就是对本节知识的很好的补充和深化。所以合理利用好这些材料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很大的帮助。

四、开展课堂研究性学习,注重地理教学的实效性

中学地理学科研究性学习就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让学生始终处于开放的现实情境之中,用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探索研究,以获得知往鉴来、自主人生的能力和态度的学习活动。组织开展地理学科课堂研究性学习是实现有效教学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为实现这些目标,我在教学中采用了“课堂”结合搞“研究”的策略。课堂类研究性学习有两个显著的特征,一是教师是用研究性学习的思想设计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根据教材的内容整理出相应的一个或多个地理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二是由学生提出一些新问题,教师组织全班进行研究性学习。在课堂类的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只能将教材作为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师生互动,共同追求新知与未知。

因此,我们首先要树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的观念,人本主义者相信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人,教育的作用归根结底在于开发人的内在潜能和价值,在于促进人的充分发展和全面实现;其次,我们应该承认学生的差异性,树立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注重对学生进行学习情感的培养,使学生主动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创设条件,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创设问题,使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就感。

论文作者:赵玉凯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5年7月总第2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7/15

标签:;  ;  ;  ;  ;  ;  ;  ;  

漫谈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论文_赵玉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