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邓泽祥

(天府新区太平中心卫生院外科 四川 成都 610213)

【摘要】 目的:观察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100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疝修补术治疗,研究组采取无张力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与同期对照组20%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效果确切、安全性高,可作为临床治疗的优选方案加以推广使用。

【关键词】 无张力修补术;腹股沟疝;疝修补术

【中图分类号】R65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9-0070-02

腹股沟疝是指腹腔内的脏器经由腹股沟区存在的缺损而向体表突出所致的疝,为目前临床常见病症类型且近些年发病率呈现出明显上升态势,给患者正常工作生活带来严重影响[1]。针对腹股沟疝的治疗,手术成为医学界公认的效果最为理想的治疗手段,而随着无张力修补术技术的日臻纯熟,将其应用在该病症的治疗工作中已经具备了较高的可行性。鉴于此,本次研究针对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予以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100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80例、女性20例;年龄25岁~68岁,平均年龄(45.50±2.50)岁;病程时间1.5个月~1.5年,平均病程(11.50±1.00)个月;病症类型:腹股沟斜疝82例、腹股沟直疝18例。纳入标准:(1)经查体、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腹股沟疝者;(2)临床依从性好者。排除标准:(1)合并心肺肝肾功能损伤或衰竭、凝血功能障碍者;(2)无张力修补术或疝修补术禁忌者。在确定所有腹股沟疝患者均已经如实掌握此次研究方案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5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具备分组比对的可行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传统疝修补术治疗,于患者疝气部位做一6cm~8cm切口,将疝气囊完整切除并将腹腔内脏器突出组织轻柔用力推回腹腔,随后对腹壁进行修补,将腹壁开口处周围肌肉拉合以完整覆盖缺损部位后用数条缝线进行缝合固定。

研究组采取无张力修补术治疗,首先局部浸润麻醉或椎管内麻醉,患者取仰卧位,于精索内前方寻找到疝气囊,给予高位游离并回纳腹腔,随后采用国产充填网塞以及定型补片对腹壁缺损部位进行修复,确保充填网塞完整覆盖缺损部位后将其与疝环边缘缝合固定[2]。将定型补片置于患者精索或者是子宫圆韧带后方部位,平整覆盖腹横筋膜表面并分别与周围组织缝合固定,随后缝合腹外斜肌腱膜并重建外环,以能够容纳食指为宜,逐层关闭创口[3]。

1.3 观察指标

此次研究中选取的观察指标如下:(1)并发症发生率,包括切口感染、皮下积液、阴囊血肿、性腺损伤。(2)围术期指标,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以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与同期对照组20%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所示。

表1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2.2 两组围术期指标比较

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50.25±2.25)ml、手术时间(35.33±1.27)min、住院时间(3.50±0.50)d,而同期对照组患者术中出血量(112.74±2.46)ml、手术时间(63.36±1.24)min、住院时间(7.25±0.25)d,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显著低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下对照组患者的20%,并且在围术期指标比较上,研究组术中出血量(50.25±2.25)ml、手术时间(35.33±1.27)min、住院时间(3.50±0.50)d,同样优于对照组的(112.74±2.46)ml、(63.36±1.24)min、(7.25±0.25)d,由此结果可见,相较于传统疝修补术,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取得的效果更为理想,更能够满足当前腹股沟疝临床治疗需求。其原因在于无张力修补术采用人工生物合成材料对腹壁缺损进行修复,能够实现生理性无张力修补的目的,同时该术式创口长度较小,使得手术时间大幅缩短。而随着手术时间以及切口暴露空气中时间的缩短,由空气中致病菌沿着创口侵入体内所致的感染等并发症得到了有效控制,安全性得到了强有力的保障,无论是对于腹股沟疝患者还是临床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效果确切、安全性高,可作为临床治疗的优选方案加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崔磊,谢嵘,张清等.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在治疗腹股沟疝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4,29(S2):4-6.

[2]欧阳可鉴.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30):136-137.

[3]周克兵.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03):48-49.

论文作者:邓泽祥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0月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7

标签:;  ;  ;  ;  ;  ;  ;  ;  

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邓泽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