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考试成绩归因模式研究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初中生论文,考试成绩论文,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广泛调查初中生对考试成绩的归因和情感反应的基础上,根据Weiner的动机和情绪的归因理论,提出了初中生对考试成绩归因的假设模式,然后运用协方差结构模型的统计方法对这个假设模型进行了检验。虽然最初模型经x[2]拟合度检验被拒绝,但经设定探查产生的最终模型较合适地拟合了数据,并部分支持了Weiner的归因理论。按照这个模型,努力归因-内源性维度对初中生的自信心、期望、成就动机产生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 归因,情感,模式,结构方程。
1 研究问题的提出
最近,人们越来越倾向于从认知的角度探讨成就动机。其中,Weiner提出的动机和情绪的归因理论是这一认知观点的代表[1]。
Weiner的归因理论模式可用图1表示。这个理论模式假定成就动机或成就行为的形成过程是一种序列的、历史的发展过程。在这一序列中,归因起着关键的作用,即人们对结果的不同归因,会产生不同的情感反应和期望水平,继而引起成就动机或行为的变化。
图1 Weiner的动机和情绪归因理论模式图
就归因方式而言,Weiner等学者区分出了特定归因和归因维度。特定归因乃指具体的、个别的原因,如能力、努力等,而归因维度是指原因的性质,如稳定性、控制性。许多学者就特定归因和归因维度与成败后情感反应的关系,提出了三种可能的模式[2]:一种称为归因情感的初版模式(attribution-affect script model),这种模式假定特定归因与各种不同的情感反应有直接关系,而归因维度对情感的影响不明显。第二种模式称为归因维度中介模式(causal dimension mediation model),即假定归因和情感之间的关系,来自于归因维度的中介作用。例如,成功后的能力归因与胜任感之间有关,是因为能力归因代表一种内部的、稳定的和不可控制的原因。第三种模式由Weiner等人提出,称为归因维度附加模式(attribution-dimension addition model),它认为特定归因与归因维度各自独立地影响情感。
Weiner的归因理论,抓住了人类的本质特征:思维和情感,因而容易分析人类动机的复杂性。但学者们就归因对情感、行为等起调节作用的假定提出了许多质疑[3]。此外,就如Weiner所指出的一样,在支持完整的归因理论方面还缺乏较明确的证据,这是因为目前的研究没有包括所有恰当的变量,某些结果一直未得到证实的缘故[1]。
因此,本研究拟以Weiner的归因理论模式及其它学者的研究为基础[1-7],以初中生为研究对象,学生真实的期末考试作为成就情境,并结合初中生对考试成绩的归因和情感反应的特点,选择有关变量,建立初中生对考试成绩归因的模式,以进一步探讨这一理论模式的合理性及实际意义。
2 研究方法
根据Weiner提出的动机和情绪的归因理论以及其它学者的研究,本研究提出初中生对考试结果的归因模式,以作为本研究的基本架构(见图2)。
图2 初中生对考试成绩归因的基本研究架构
此图代表一种假设的因果关系序列模式。学者们以往研究类似模式时采用了不同的统计分析技术[2,5],这些方法属于探索性分析,常用于研究的初始阶段。但当理论模型已经形成,需要进一步验证模型的合理性时,采用验证性分析较为妥当。线性结构方程(Liner Structural Relation,简称LISREL)或称协方差结构模型的方法正是这种验证性分析的有效工具[8,9]。本研究拟采用这一方法的最新统计软件LISREL7[8],对本研究提出的假设因果模型进行探讨。
研究包括两部分,预备研究和正式研究。
2.1 预备研究
确定初中生面对一般考试结果时出现的特定归因类型和情感反应类型,正式研究时用来编制问卷。
首先我们从以往常用的归因和情感类型中,搜集到24种表示特定归因的词和20种表示情感的词,编制出“初中生考试结果的原因和情感调查问卷”,然后在普通中学(北京市四十六中学)初二(1)班,初二(2)班计87人和重点中学(北师大附二中)初二(3)班,计43人进行施测,让他们回忆在某一次重要考试之后,出现的与考试有关的最重要的特定归因和情感反应。结果普通中学和重点中学的被试反应一致,为此把两个中学的被试合在一起,计算特定归因和情感的反应次数及百分数,结果分别选出反应次数相对较高的11种原因和七种情感类型(见下文),认为这些原因和情感是初中生在考试后最常出现的类型。
2.2 正式研究
2.2.1 被试
被试是北京市四十六中初二年级6个班,共计173人。实验是在学生期末考试结束一星期后,当被试得知考试分数时,对被试进行两套问卷测量(见下文说明)。整个施测过程历时20分钟左右。
2.2.2 测量方法
考试成绩:指期末考试成绩,包括语文、数学、英语三科。
主观评价和期望水平:要求被试回答“你觉得这次期末考试考得怎么样?”及“下次类似的考试成绩将怎么样?”,并在5点量表上作出反应。
特定归因和情感:由预备研究获得的11种原因和7种情感类型组成,让被试就每一种原因和情感在4点量表上作答,报告与这次考试成绩的关系程度。
归因维度:共测量四种维度,内源性、稳定性、控制性、广泛性。要求被试根据考试成绩直接回答造成这次考试成绩好坏的因素是属于每一维度的哪一位置上,反应在5点量表上标出。
以上方法是采用Forsyth & McMillan[5]研究中的作答方式,构成一套“考试成绩自我评价”问卷。
图3 中学生对考试成绩归因的假设因果模式路径图
注:图中“主观评价”处“X1”应为“Y1”。
第二套是成就动机量表,由日本学者下山刚编制,我国学者黄希庭用初中生作被试对这一量表进行了因素分析研究[10],其中一项载荷量过低,本研究在用这一量表时,删除了这一项,共有27项题目组成。
2.2.3 进一步建立因果假设模式
为使研究变量简化,进行了因素分析。结果从11种特定归因中抽取四个因素,从7种情感类型中抽取三个因素,经方差极大正交旋转,载荷量均在0.5以上(因素命名见图3)。在研究架构中的特定归因和情感即由这些因素代表。根据LISREL的方法建立初中生对考试成绩归因的假设因果模型。图3是这个模型的路径图。
图3中圆代表潜在变量(Latent Variable,缩写为LV),矩形框代表显在变量(Manifest Variable,缩写为MV),它们是潜在变量的测量指标。潜在变量和观测变量可构成一测量模型。另外,潜在变量又可分为外在潜变量(exdogenous variable,用ξ表示)和内在潜变量(endogenous variable,用η表示),它们构成结构方程式模型。LISREL的一般模型即由测量模型和结构方程式模型构成。图中的单向箭头表示变量之间的效应关系。
3 结果和讨论
根据LISREL7软件的要求[8-9]编出分析图3模型的命令文件,对假设模型进行估计和检验,输入的数据是一组测量变量Y1,Y2,…,Y25,X1,X2,X3的协方差矩阵,参数估计方法采用最大似然法(ML),结果见表1。
表1中列出了模型估计的评价指标。在最初模型一栏中由x[2]=476.26,p<0.001可知,相对于自由度269的x[2]值较大,而且非常显著,说明模型拟合较差;由拟合优度指数GFI=0.786不够高,也说明模型对数据的拟合不理想,这表明提出的这个最初假设模型不能接受,某些参数设定不合理,因而模型有必要进行修正。修正过程称为参数设定探查(specification search)。
首先检查一下测量模型中观测变量作为潜在变量的信度。由各观测变量的平方复相关系数得知,Y变量的七个平方复相关系数低于0.5说明这些变量测量潜在变量的有效性较差,需删除,然后对模型重新估计,结果每一观测变量的信度达0.5以上。此时,x[2](df=110)=218.71,p<0.001,虽然仍非常显著,但x[2]值相对于自由度来说已减少很多,这时拟合优度指数提高到0.853(见表中模型修正I)
表1 假设模型的评价指标
接着,根据模型修正指数MI=46.07的值较大,须引进新参数,把固定参数变为自由参数,然后重新估计,以降低x[2]值。这一过程利用LISREL7的自动修改命令,增加了两个新的参数,结果x[2]=143.12,p<0.05,拟合优度指数GFI=0.903,使模型拟合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见表中修正模型Ⅱ和Ⅲ)。
最后,把模型估计中不显著的参数逐个地固定为零,以删除这些不重要的参数,重新估计后,这个模型的x[2]=151.31,P>0.05,已经不显著,这时GFI=0.896,X的总决定系数和结构方程的总决定系数分别是0.822、0.577,模型已令人满意。图4是最终修正模型的路径图,图中标出的数字均是显著的完全标准化解。
图4 中学生对考试成绩归因的假说因果模型
现就最终模型的检验结果(图4)进行分析、讨论。
3.1 考试结果对结果评价、归因、情感的影响
考试成绩对结果评价具有显著的正效应,效应系数达0.501,即表明,考试成绩好,评价就高,考试成绩差,评价就低;考试成绩对三种情感影响的效应系数分别是0.457,-0.339,0.321。其中对积极情感和自信心是正影响,对消极情感是负影响,这与实际情况相符。
考试成绩也对初中生的归因方式产生一定的影响。结果发现,考试成绩对控制性归因和广泛性归因影响的效应系数分别为0.247,-0.229,而对四种特定归因、内源性归因和稳定性归因没有显著的影响。换句话说,考试成绩越高,初中生越认为考试好的原因是能控制的,而且影响的面比较狭窄;反之考试成绩越差的学生,越认为考试成绩差是由一些不可控制的因素引起的,如归因于能力、家庭环境太差等,另一方面也认为考试成绩差能影响到学习以外的其他方面,大有考试成绩差,其它方面也好不了多少的趋向。许多学者(如Abramson & Seligman等)认为,如果归因于不可控和影响广泛的因素,往往导致习得无助感。
3.2 归因对情感、期望和成就动机的影响
归因对情感的影响有两条显著的路径,一条是:努力归因-内源性归因-消极情感和自信心;一条是:考题难度归因-可控性归因-积极情感。
努力归因对内源性归因是直接的正效应,效应系数为0.442,而对消极情感和自信心的间接效应均不显著(0.442×0.186=0.082,P>0.05;0.443×0.194=0.086,P>0.05);内源性归因对消极情感和自信心的直接效应分别是-0.317,0.194,表明消极情感和自信心主要是内源性归因影响所致,而内源性归因主要是努力归因形成的。这和其它学者的研究比较一致[2]。换句话说,初中生对他们的考试成绩越是归因于努力,其内在性归因的倾向越大,因而消极情感越低,自信心也就越强。
在考题难度归因-控制性归因-积极性情感这条路径中,考题难度归因对可控性归因产生负效应,效应系数为-0.211,可控性归因对积极性情感也产生负效应,效应系数为0.186,考题难度对积极情感的间接效应不显著(-0.211×0.186=0.039,p>0.05)。前一效应表明:考题越难,越使学生产生失控感;考题越容易,越使学生认为可控性强。后一效应表明:学生对考试成绩越是归因于可控因素,越容易产生积极情绪,这与Forsyth & McMillian[5]的研究相一致,也与实际相符,目前大力提倡减轻学生负担,也包括考题难度要适中,这是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
以上得出的这两条显著的路径,并未支持Weiner提出的归因维度附加模式,也和Rusell&McAley[2]的研究结论不一致。相反,本研究却支持了归因维度中介模式,这一点说明,特定归因与情感联系不紧密,而是通过归因维度对情感发生联系的,其他学者也发现,归因维度比特定归因与情感的联系更强[2,5,6]。
4 综合讨论
在检验初中生对考试成绩的归因模式中,虽然最初模型没有接受,但经过修正后的最终模型,基本上可接受。从上面结果分析来看,Weiner提出的结果-结果评价-归因-情感-期望-动机这一因果关系模式,得到了一定的证实。但这种因果关系并不如Weiner所认为的十分紧密、普遍。一方面,努力归因-内源性归因-自信心-期望-成就动机是一条显著的路径,证实了归因过程是一种相继过程。但另一方面,考试成绩-自信心-期望-成就动机这条路径,并未经过归因给予影响,说明初中生的自信心、期望水平、成就动机的变化,并不一定经过归因这个认知加工过程,而考试结果本身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变量。
究其原因,我们可以从归因的研究中找到一些答案。Weiner所坚持认为的归因-情绪-期望-动机的因果关系,大都是在精心设计的实验室条件下或假设的成就情境中获得一定证实的[2],如设计一次纸牌游戏,产生输赢结果,然后就此结果作出归因,报告情感反应等。但实际的教育情境和实验室情境是性质不同的情境。学生在实验室情境下,是回答实验者的任务而形成的归因、情感或期望,被试没有考虑未来两次的相似任务可能对他们的影响。而实际的教育情境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情境,学生经历了多次的考试,容易形成较稳固的单一的归因方式,如努力、内源性归因,而其它归因如稳定性、控制性归因等的作用很小,因而归因的中介作用并不十分普遍。其实,许多研究也同样发现在实际成就情境中(如期中、期末考试),归因与情感、期望等的联系不够紧密,比较微弱[2,5,6]。另一方面,我们认为可能由于初中生的认知结构尚处在形成过程中,未得到充分发展,因此,他们对考试成绩好坏的原因认识模糊,情感反应较容易受考试结果的直接影响,或者可能是由于教师或家长过于强调考试结果本身的重要,忽视了帮助初中生对考试结果的原因分析,致使归因的作用受到了限制。这一点表明,归因理论的普遍性或许也受年龄特点、教育环境或水平的限制。
总之,本研究得出的初中生对考试成绩的归因模式,对于归因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和实际的教育工作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RESEARCH ON CAUSAL ATTRIBUTION FOR EXAM PERFORMANCE OF JUNIOR MIDDLE-SCHOOL STUDENTS
Zhang Guiliang
(Adult Education Institute,Beijing 100088)
Guo Dejun
(Psychology Department,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 100875)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a wide investigation on causal attributions and affective reactions to exam performance of junior middle-school students,this article proposed a model on junior middle-school students,causal attribution for exam performance in terms of Weiner,s attribution theory of motivation and emotion.This hypothesized model was tested on the use of a statistic mothod of covariance structure modeling.Athough this initial model was rejected on the basis of a chi-square goodness-of-fit test,a specification search yielded a final model that fit the data adequately and partly supported Weiner,s theory.According to this model,effort attribution-locus dimension for junior middleschool students had a positive effect on self-confidence,expectation and achievement motivation.Key words causal attribution,emotion,model,structural equation.
注释:
①本文于1993年10月13日收到,修改稿于1994年6月13日收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