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继续教育顺应国家教育规划的发展道路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析论文,继续教育论文,普通高校论文,发展道路论文,国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我国的继续教育在办学形式、类型、层次、规模等方面都有新发展和新成就,主要体现在:第一,办学方式逐步扩展,在经历“函授”、“夜大”、“广播电视”、“自学考试”的发展阶段后,“现代远程教育”发展迅速,办学形式更加开放、灵活;第二,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并逐渐向后者转移,属于知识更新、社会生活、精神生活、闲暇生活等方面的教育和老年人教育、农民工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第三,教育层次高移和扩展,出现了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进行回归教育和继续教育;第四,办学市场日益开放,办学主体多元化,形成了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继续教育格局;第五,学习型组织日益增多,社区、行业、企业、社会团体、公益团体等纷纷建立起学习场所,重视组织学习;第六,对“学分银行”和构建教育“立交桥”的研究日兴,并开展了一些试验活动。可见,我国的继续教育已进入全面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新阶段。在这样的基础上,近期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顺应国际上构建学习型社会、教育终身化、教育信息化、教育国际化的教育发展大趋势,对继续教育提出了加快发展、建立健全体制机制、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的目标和任务。在这种新形势下,普通高校的继续教育,必须根据《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重新审视自身的定位和作用,走创新发展和多元发展的道路。
一、普通高校继续教育必须加快从传统的成人教育中全身转型,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
普通高校继续教育从传统的成人教育中转型,既是继续教育的本质要求,也是普通高校继续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历史必然;而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既是《教育规划纲要》关于继续教育发展的首要任务,又是普通高校培养人才和服务社会的功能职责所在。
继续教育是面向初始学校教育之后所有社会成员特别是成人的教育活动,是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各种学历和非学历的教育与培训,以及职业导向和非职业导向的教育和培训。然而,我国目前很多普通高校的继续教育仍以成人高等教育为主阵地,未能完全摆脱学历补偿教育的局限,没有完全体现继续教育的内涵本质。而从1999年开始,随着普通高等教育的扩招和现代远程教育的蓬勃兴起,普通高校继续教育中的学历补偿任务已基本完成,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生源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未来10年,随着我国18~22岁的人口将减少约4000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又从2009年的24.2%提高到40%,使得成人高等教育的生源更少。与此同时,随着继续教育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的建立,可以预见传统的成人高考和成人教育模式将会退出历史舞台。关于这一点,《人民日报》在2010年4月21日发表了《让“进口”放宽,将“出口”把严》的文章,认为“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成人学历补偿教育已全面进入宽进机制”,要对现有各种成人教育形式进行大的整合与改革,“对从业人员统一采用宽进严出学习制度,取消成人高考,各校自主考试录取,统一严出措施(如公共基础课考试);可坚持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满足个人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但培养目标和标准一定要统一;统一采用学分银行,建立学分累积与转换制度,统一弹性学习年限、学分有效期”,可以说,这是一种富有代表性的改革成人教育的观点。《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更是直截了当的写明“逐步取消成人高等教育统一入学考试”。
另一方面,继续教育对实现未来10年的教育战略目标和战略主题又占据重要地位。《教育规划纲要》把继续教育作为衡量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担负着到2020年“基本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重任,要求“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稳步发展学历继续教育”,“继续教育参与率大幅提升,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年参与率达到50%”,即从业人员继续教育要从2009年的16600万人次,增加到2015年的29000万人次,再到2020年的35000万人次,10年间增加了一倍多,而且第一个5年是快速增长。可以看出,包含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在内的非学历继续教育,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主要指标,发展多种形式的非学历继续教育将是我国今后在继续教育方面的侧重点。所以,普通高校的继续教育,为了更好地培养人才和服务社会,应该从传统的成人教育中全身转型后,把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作为重点,并主动进入面向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领域,在教育内容和方式方法上以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为重点,注重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普通高校继续教育要积极发挥办学优势,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中起骨干作用
从党的十六大把“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以来,创建学习型组织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得到社会广泛而高度的重视,《教育规划纲要》更是把“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作为到2020年教育改革与发展战略的三大目标之一,同时确立继续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通过“发展和规范教育培训服务,统筹扩大继续教育资源”和“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两个渠道,构建起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这意味着,从办学主体来说,将鼓励学校、科研院所、企业行业及其协会、社区、社会团体、国外组织、个人等积极开展继续教育;从办学形式来说,将扩大并统筹学校教育、社区教育、组织开展的教育培训、自学考试、国内外培训机构办学、现代远程教育等继续教育资源。
因此,未来的继续教育办学主体和办学形式将更加多样化。但普通高校的继续教育相对于其它办学主体和办学形式而言,拥有比较丰富的师资力量和教学经验,具有深厚的科研与学术基础,优良的学风和校园文化,良好的办学品牌与社会声誉,深得社会各界、学生和家长的信任与支持,是人们思维和行为习惯中理想的学习场所。这些是普通高校继续教育拥有的优质资源,是其它办学组织难以比拟的。这些资源,既可以独立承办有关的学历和非学历继续教育,也可以与其它办学组织或行业组织合作承办某类继续教育,还能够为社区教育、组织内部的教育培训、现代远程教育等办学形式提供师资、教学和管理经验、场地与设备等多方面的支持。因此,普通高校的继续教育应成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主力,以独立举办或合作承办等多种方式,积极开展学历与非学历教育、职前与职后教育,并主动积极地为社区和各种学习型组织提供多种教育服务。
三、普通高校继续教育要大力探索“学分银行”制度,带头构建终身学习“立交桥”
《教育规划纲要》要求建立学习成果认证体系和“学分银行”制度,使每个人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以任何方式、参加任何项目的学习都能够取得学分并储存起来,达到一定的学分后可兑换学习证书,基本原理就是参照银行多币种通存通兑的做法,即某学生(学员)只要参加某教育项目的学习,就为该生开立一个终身性的学分账户,之后所参加的各种学习,都折算为一定的学分,通过学分管理信息系统记入个人学分账户,当学生累积学分达到一定数量时,可以自由兑换相应的证书(如单科学习证、某专业某层次的学习证明或结业证明、毕业证书、学位证书等),简单流程就是个人开户→获取学分→存入学分→支取使用(含不同的学分兑换)。实际上,北京市从2006年开始就由市总工会职工大学和燕山石化公司合作开展“学分银行计划”,学员学习每门专业课和文化课结业后可获相应学分,参加技能培训、考证均可当量替换相应课程学分,累积达到规定学分后,即可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学历证书,2010年4月首期86名学员已喜获大专毕业证书。
而普通高校继续教育在建立“学分银行”制度和终身学习“立交桥”方面更具优势。因为,普通高校大多具有实施学分制的经验,具备相应的管理人员、设施、制度,而且,不少普通高校除了普通教育外,具有全日制和业余的成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辅导、现代远程教育、职业资格证书培训、专项证书培训、技能培训等多种形式的学历和非学历的继续教育,同时也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开展了不少的职工培训,因此,普通高校可以首先在本校内建立“学分银行”制度,促使本校的学历和非学历的继续教育相互衔接,为更大范围的不同类型的学习成果互认和衔接积累经验。同时,普通高校的科研优势,也有助于深入研究和推进建立“学分银行”和教育“立交桥”的工作。另一方面,普通高校的学历继续教育在走出传统的成人学历教育之后,必然要因应形势的要求而走宽进严出之路,因此也要抢抓机遇,以敢为人先的精神,把着力点放在“学分银行”制度的建立上,认真研究学习成果认证体系,尽快建立起终身学习“立交桥”。
四、普通高校继续教育要加强开放性办学,坚持宽进严出举办学历教育
普通高校走开放性办学和学历继续教育宽进严出的道路,既有厚实的基础,也是《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健全宽进严出的学习制度,办好开放大学,改革和完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的要求。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我国教育制度的一项重要创新,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能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与学习型社会特点的教育形式,自1981年创建以来,已从单一的学历考试发展成为多层次、多类型、多规格、多功能的教育考试制度。普通高校作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主考院校,今后应该按照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的要求,对课程设置、考试计划、考试内容与形式、学分互换等进行改革,更应该对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这种教育形式本身进行改革和创新,赋予更多更好的教育功能,积极参与建立学习支持服务体系,以学习者为中心,搞好社会助学。
实际上,近几年不少省份在发挥自学考试教育功能方面有很多成功的创举,譬如,广东省根据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体制新、机制活、新事新办”的原则,自1999年开始在一些普通高校试点开办开放(公开)学院,招收自学考试学员并进行全日制教育,把普通高校丰富的育人经验和优良的校园文化,与自学考试严格、公平的考试过程和高含金量的考试结果结合起来,两者相得益彰,开创了高等教育“宽进严出”的新路子。实践表明,各开放(公开)学院在保证“教考分离”的前提下,突出“宽进严出”和“实施素质教育”的特点,以实际工作岗位需要的能力和基本素质为主线,以加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应用性、实践性为核心,构建学员合理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通过加强自学考试教育教学环节,使学员的综合素质得到较大提高;各开放(公开)学院参照普通高校全日制的管理模式,加强学员日常学习过程的管理和综合考核,实行学习过程量化考评,把学员的出勤、课堂表现、作业、测验等纳入考评体系,充分激发了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切实提高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教育质量,创立了自考助学的优秀品牌。同时,广东省还试行开放(公开)学院与高职高专、中职中专教育相互衔接的举措,在建立教育“立交桥”、满足个人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并积累了良好的经验。
我国普通高校现代远程教育自1999年起举办,目前大多数采用“网络+面授”的授课和学习模式,学生可以按照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通过网络随时随地学习,自由安排学习内容,使广大有学习愿望、却无法集中时间学习的人群,获得了工作学习两不误的机会和途径。由于现代远程教育具有时效性、共享性、交互性和个别化的特点,目前已成为各种新型教学模式中最活跃最有发展前途的主导模式,它不仅影响了知识的传授手段,还从根本上消除了人们进行信息交流的时空限制,对教学的理念与教学的模式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教育规划纲要》更是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的作用,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建设以卫星、电视和互联网等为载体的远程开放继续教育及公共服务平台,为学习者提供方便、灵活、个性化的学习条件”、“开发网络学习课程”、“创新网络教学模式,开展高质量高水平远程学历教育”,这对已经取得丰富的现代远程教育经验的普通高校来说,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又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机会和空间,是普通高校大力发展远程开放继续教育的大好时机。
五、普通高校继续教育要主动寻求纵横联合办学,实现优势互补
《教育规划纲要》对职业教育、社区教育、民办教育都提出了大力发展的方针,这对普通高校继续教育既构成竞争态势,又增加了多领域、多渠道、多方式合作办学的机会。因此,普通高校继续教育要善于在竞争中谋求合作,以平等相待、互助互惠、合作共赢、主动积极的态度,与职业教育、社区教育、民办教育联合办学,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教育资源,形成优势互补的办学格局。
(一)普通高校继续教育要加强与职业教育院校合作,拓宽职业学校毕业生继续学习的通道
《教育规划纲要》在搭建终身教育“立交桥”方面特别重视职业教育,大力倡导“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鼓励毕业生在职继续学习,完善职业学校毕业生直接升学制度,拓宽毕业生继续学习通道”,这里既包括中职学生升入高职院校学习,也包括高职院校学生的进一步深造,因而给普通高校继续教育与高等职业院校的合作对接办学留下了很大的空间。
(二)普通高校继续教育要与社区教育开展广泛而深入的合作
社区教育的内涵相当广泛,多指那些不计学分、不发文凭、不授学位的教育服务,内容包罗万象,但可以简单地概括为“教育社会化与社会教育化”。譬如,美国的社区教育很发达,已成为民众社区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实施方式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教育社会化,即由学校一般集中在晚间与假期向社区提供教育项目,除了开设课程外,还组织研讨、讲演、文化体育活动,或举办展览、开展咨询等;课程内容极广、种类极多,目前多达47类200余种,有的可修学分,有的没有学分,仅以提高职业技能或者提高家政、娱乐、休闲、素养品位为目的。第二种是社会教育化,即由社区的卫生、福利、青年等机构为社区居民提供教育服务,内容主要是生理与心理健康、种族关系、就业训练、环境保护、公害防治、抵制犯罪、公民权益等。而我国的社区教育才起步不久,还非常落后,社区教育资源明显不足,普通高校继续教育如能给予多种办学资源的支援和扶持,将使两者都得到较大较快的发展。
(三)普通高校继续教育要主动积极地与社会力量、行业组织合作办学
我国未来深化办学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是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办学、民办教育、行业组织的职业教育,这些自然也是继续教育资源扩展的主要方式和渠道。《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民办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各级政府要把发展民办教育作为重要工作职责,鼓励出资、捐资办学,促进社会力量以独立举办、共同举办等多种形式兴办教育”,“积极探索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积极鼓励行业、企业等参与公办学校办学”,要求“将继续教育纳入区域、行业总体发展规划。行业主管部门或协会负责制定行业继续教育规划和组织实施办法”。可以预见,在这些政策导向的引导和刺激下,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源将进入教育,行业主管部门或协会将在继续教育舞台上更加活跃,社会力量办学和民办教育将迎来新一轮的大发展时期,也将使继续教育市场产生新的竞争力量。另一方面,从以往的经验看,社会力量办学和民办教育如能得到普通高校的品牌、师资、管理和经验等作为依托,办学质量更有保障,发展更为顺利;而普通高校继续教育如果有社会办学资源的注入,也将获得新的办学活力和发展空间。可见,普通高校与社会力量、行业组织合作举办继续教育,将会达到双赢的效果。
六、普通高校要牵头整合学校内外的继续教育资源,走集团化发展道路
随着终身学习“立交桥”的建立,继续教育的时空将大大拓展,也将出现教育“超市化”。《教育规划纲要》要求“建立继续教育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这意味着,每个人在各个教育阶段、层次和类型的学习是个人学习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从时间维度看,学习过程可以化整为零,学习成果却可以化零为整;从空间维度看,一个人可以有多形式、多类型的学习选择,但最终学习成果通过学分积累与转换得到社会的承认。而继续教育正是这种立体连接的主要途径。为了方便学习者多次且多种的学习需要,在“立交桥”体制下的继续教育,需要形成一个种类相对齐全的教育“大超市”,即朝着教育集团化的方向发展,使得个人可以根据需要随时随地获得所需的教育。
当然,教育“大超市”,可以是某一教育机构独立经营,也可以是多个教育机构联合经营。譬如,就外语院校举办的外语培训来说,可以在本校内,在面向国内学生的多语种培训(继续教育)的基础上,联合出国留学教育和外国来华留学生教育组建紧密型的教育集团,把三种教育更好地衔接起来,即继续教育的学生可以作为出国留学教育的后备生源,出国留学教育既能够为国内继续教育的学生进一步深造提供多一条路径,也可以把一些外语程度较差的学生先进行继续教育培训,而外国来华留学生能够与继续教育学生、出国留学教育学生一起相互练习语言并交流文化,从而既充分利用了教育资源,又增强了三种教育的吸引力。至于某高校继续教育牵头联合多个机构组建紧密型或松散型的教育集团,可以是与其它高校、社会办学力量、企业事业科研单位以及境外的教育和科研机构等,联合研究推出新的教育项目,也可以为团体及个人依需要订制并施行个性化的教育方案,达到更好地满足社会及个人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的需要。与此同时,在继续教育集团化的过程中,要注重办学特色、服务质量、可供选择的教育品种的多样性和不可替代性、教育品牌建设等,这样才能促使教育集团的良性发展。
综上所述,普通高校继续教育的发展要顺应《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走创新发展、多元发展道路,主要包括:加快从传统的成人教育中全身转型,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积极发挥办学优势,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中起骨干作用;大力探索“学分银行”制度,带头构建终身学习“立交桥”;加强开放性办学,坚持学历教育的宽进严出方向;主动地纵横联合办学,谋求合作共赢的发展局面;牵头整合学校内外的继续教育资源,组建继续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