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Jigsaw reading,打造高效“悦读”课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效论文,课堂论文,Jigsaw论文,reading论文,悦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阅读教学一直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对于不同难度、不同题材和体裁的阅读文章,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灵活变换教学方法和手段。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偏低,缺乏阅读兴趣,面对篇幅较长、生词较多的文章,很难积极投入阅读、顺利完成各项阅读任务。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从而有效地实施阅读教学,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了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即Jigsaw reading,切实体现了“低负高效”、“快乐学习”的教学理念,并取得了预期的课堂教学效果。
二、Jigsaw reading的概念和内涵
Jigsaw是一种人们喜闻乐见的拼图游戏,即把零散的部分拼成一幅完整的图画,它能训练青少年的记忆力、逻辑推理能力和动手能力。Jigsaw reading又称“拼图阅读”或“互补式阅读”,它基于拼图游戏的理念和做法,把语篇材料分解成若干个零散的片段,并将其随机分发给学生。学生先独立阅读片段,并加以推理分析,然后与小组成员讨论交流,对信息进行符合逻辑的整合,最终复原整篇文章。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Jigsaw reading就是有意识地制造信息差(Information gap)。要填补这些信息差,学生就得认真内化已有的信息,把握文段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通过小组合作作出合理的猜测,在一次次的猜测和现实的碰撞之中,构建起完整的语篇,从而加深对语篇的理解,提高阅读和表达能力(刘海峰,2008)。
三、Jigsaw reading的实施建议
(一)建立合作学习小组
Jigsaw reading的教学模式要通过合作学习来实现,因此课前要建立合作学习小组。分组时应尽量考虑学生的学业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等方面的差异,尽量使组内成员之间保持异质,组与组之间保持同质。在一个小组中,包含了各种能力的学生,各小组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总体水平达到均衡。每个成员在组内都承担一个角色。比如组长,负责掌握小组活动的全局,分配发言机会,协调小组学习进程;记录员,负责记录小组学习过程和结果;汇报员,负责报告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及合作学习成果。组内成员应定期交换角色。
(二)精心准备阅读文段
阅读材料的准备工作是影响阅读课教学质量的决定性因素之一。Jigsaw reading在教学实践中显示出种种优势,但并不是所有的阅读材料都适合使用这种教学方法。一般而言,篇幅较长的故事类记叙文较为适合。假如阅读材料不适合开展Jigsaw reading,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整合或改编。选取适合的阅读材料之后,一定要精心设计并计算好阅读片段的份数。首先将阅读材料复印下来,按照故事发展的情节将其裁剪成几张小卡片,打乱顺序并加以编号,然后按全班小组数量复制卡片,确保各小组每个学生都有一张小卡片。
(三)确定阅读技能目标
Jigsaw reading的创新点就是把阅读变成一场游戏,但在实际操作中不能流于游戏的形式。阅读的主要目的是获取信息。中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目标是“实现训练阅读技能和吸取新知识的双重目的”(贾冠杰,1996)。《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中关于阅读技能的要求是十分明确的,包括略读、找读、理解大意、推理判断、理解逻辑关系、猜测词义、预测下文等14种基本技能。只有确定好每节课的阅读技能目标,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活动才会避免浮躁、盲从、形式化的倾向,游戏的过程才会有利于激活学生内在的情感和思维,使学生为获取信息及某种生成和熟练运用特定技能而阅读。
(四)活动有序,过渡自然,综合发展
基于“拼图阅读”的整个教学过程应力图做到活动有序,过渡自然,综合发展。下面结合教学实例进行说明。
外研版高中英语教材选修6模块5的主题是“克隆”,阅读课文的第一部分介绍了小说《弗兰肯斯坦》的故事梗概,第二部分是小说节选,描述了科学家弗兰肯斯坦与自己创造的“怪兽”初次见面时令人毛骨悚然、惊心动魄的情节。在处理小说节选部分的阅读材料时,笔者使用了Jigsaw reading的教学方法,主要训练学生推理判断和猜测词义的技能。教学过程如下:
Step 1 Lead-in—布置任务
用图片介绍什么是Jigsaw。说明接下来的阅读也是一场Jigsaw游戏。
Step 2 Instruction—制造信息差
将带有编号的阅读卡片随机分发给各组成员。明确游戏规则:学生先独立阅读文段,并加以推理分析,然后与组员进行交流、探讨,找寻文章的其余部分,最后将其还原成一篇完整的故事。在活动过程中应尽量使用英语交流。
Step 3 Reading & Searching—输入信息、填补信息差
开始小组活动。伴着轻柔的音乐,进行故事的阅读、整合与复原。组长汇总讨论结果,按顺序排好编号,记录员做好记录。约10分钟后,音乐停止,活动结束。
Step 4 Reporting—输出信息
汇报员将排好的编号写到黑板上。小组成员以故事接龙(Chain story)的形式依次用英文简述本组复原的故事内容。
Step 5 Watching & Checking—核对、调整信息
观看《弗兰肯斯坦》的英文原版电影片段,核对本组的复原成果是否正确,对编号进行必要的调整。
Step 6 Reading & Discussion—运用信息
打开课本,阅读全文。小组讨论完成猜测词义和阅读表达练习题。
Step 7 Feedback—布置新任务
评价并奖励任务完成优良的小组。说明拼图游戏并没有结束,学生可在课下阅读小说的其余部分,复原整篇小说。
统观以上教学过程,用英语交流找寻信息的过程和故事接龙汇报复原成果的环节很好地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观看英文电影片段核对复原成果的环节巧妙地训练了学生的听力;阅读表达的练习又兼顾了写作技能的训练。实施Jigsaw reading教学的整个教学过程并没有完全局限于阅读技能的训练,而是把读与听、说、写有机地结合起来,各项活动环环相扣、井然有序,从输入自然地过渡到输出,既帮助学生内化了所读信息,又发展了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五)灵活变换活动形式
Jigsaw reading的操作方法在实际教学中没有固定的模式,“拼图阅读”的活动方式以及文本复原后的各项教学活动应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阅读材料难易程度、可获得的教学资源、学生阅读理解水平等因素灵活设计。
例如,外研版高中英语教材必修5模块3的阅读主课文讲述了马克·吐温笔下的Huckleberry Finn的一段历险故事。此文章篇幅较长,且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很适合使用Jigsaw reading的教学方法。但是该文生词较多,有些语句晦涩难懂,对于英语基础较差的普通班的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因此笔者在操作方法上进行了如下调整:
首先,把复印好的文章按照故事的发展情节裁剪成4个阅读文段卡片,打乱顺序并标注4个序号;然后,按全班小组数量和学生人数复制卡片;最后,给各个合作学习小组随机分发不同序号的卡片。学生4至5人一组,首先独立阅读相同序号的那篇文段,接着进行讨论,以便检查自己的理解程度,并在脑海中形成比较全面、清晰的画面。然后各组的1号、2号、3号、4号再组成新的小组,把自己组内刚才讨论的文段内容在新组内互相交流。最后,学生又回到原来的小组,把自己在新组内获得的文段内容加以汇总,进行合理的推断和整合,从而完成整篇文章的复原任务。学生以故事接龙的形式汇报复原成果之后,我播放了本课配套教学光盘中的一段Flash动画,学生边看、边听、边核对复原成果,尽情地体验、感受和运用语言。
四、Jigsaw reading的教学效果
(一)实现低负高效
新课程教学要求改变英语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交流合作,着重培养学生用英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教育部,2003)。主动、探究、动手、合作正是Jigsaw reading的理论和策略体系。学生在“拼图阅读”过程中,通过阅读文本、讨论求证、思考判断不断地训练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小组成员相互帮助、分享、启发、点拨,形成立体的交互思维网络,个体的学习在集体的智慧中得到升华。这种有讨论、有探究、有竞争、有互补的合作学习方式能降低任务难度,减轻学习焦虑感,优化教学时间,提高学习效率,达到低负高效的目的。
(二)使阅读提升为“悦读”
在英语教学中加入适当的游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乐学、愿学、想学。Jigsaw reading教学改变了传统的静读文章、做习题的方式,把阅读变成了一场游戏,学生阅读与分析、合作与交流、整合与复原的过程就是做游戏的过程。它的趣味性和挑战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看似“枯燥”的阅读课程变得兴趣盎然,让学生更深入地投入到阅读学习中来。阅读不仅是获取信息、汲取知识、拓展视野的手段,又是收获愉悦、丰富阅历、提升自我的过程;阅读能力既是阅读速率、阅读理解力,又是一种内在的阅读渴望、阅读兴趣和阅读潜力。Jigsaw reading使阅读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悦读”,使教师教得轻松、自然,学生学得快乐、主动。
Jigsaw reading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是笔者一次探索性的尝试,其教学形式不拘一格,引人入胜,对打造高效“悦读”课堂有着独特的作用。同时,它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再只是在讲台上授课,而是要组织起以学生为中心、有计划和目标的任务化小组活动,并在灵活多变的活动中观察、记录、总结以及给予必要的帮助,成为学习的促进者。此外,教师要在不断的实践和反思中发展这种教学方法,要在活动设计和阅读技能训练的整合上下工夫,避免“有活动却没体验,合作有形式却无实质,课堂有温度却缺深度,有探究之形却无探究之实”(余文森等,2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