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距离语言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_课堂管理论文

身体距离语言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_课堂管理论文

体距语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英语论文,教学中论文,体距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体距语概说

人类的交际方式从大的方面来说可分为两类:语言交际(Verbal Communication)和非语言交际(Nonverbal Communication)。语言交际是指用口语和书面语进行的交际。非语言交际是指除语言交际之外的所有交际方式。非语言交际研究主要包括三种方式:1)身势语(Kinesics),指人的目光、面部表情、手势、姿势等表达的意思;2)副语言(Paralanguage),指人说话时的语调、音量、辅助语言的手段(如呻吟声、叹息声)等;3)体距语(Proxemics)。

按照Richards等人(2005)的解释,“proxemics”是指研究人们在交谈时彼此距离有多大、采取什么姿势、身体是否互相接触等问题的一门学科。这些因素与人们的性别、年龄和文化背景,还有各自对对方的态度及他们的思想状态有关。寸红彬(2004)认为,“它是研究交际过程”中交际双方在空间上的相互关系、所处交际位置的距离的学科”。

proxemics这一词的译法目前尚未统一,慨括起来有这么几种:近体学、近体语、距离学、空间处理、体距学、体距语等(王军,1998)。笔者在本文中取“体距语”这一译名。体距语是由美国人类学家和语言学家爱德华·T·霍尔(Edward T.Hall)在1963年首次提出的。霍尔在体距语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开拓性工作。他认为,体距是无声的语言,空间也会“说话”,距离也传达某些信息。人在文明社会‘中与他人交际而产生的关系,其远、近、亲、疏的含义是可以用势力圈或距离的情况来解读的。根据人际间亲昵和疏远的程度,可以把人际距离分为四种类型。

(一)亲密距离(Intimate Distance)

这个距离为0厘米~45厘米之间。这是与父母、子女、伴侣或莫逆之交等关系最密切的人的交际距离。在这一区域内,身体可以接触,相互之间能嗅到彼此的体味,并能相互进行贴己的轻声耳语。如果陌生人进入这个区域,则可能被认为存有敌意。在交际中,如常接近这个距离,则能改善两人之间的关系。在此距离内,说话的声调低而温柔。

(二)个人距离(Personal Distance)

这个距离为45厘米~120厘米。这是双方手臂伸直可以互相接触的距离。在这一距离内,人们的举止、交谈比较随便,可以相互握手言欢,也可以促膝谈心,彼此可详细审视面部的细微表情。这个距离可用于同志之间、朋友之间或师生之间。在此距离内,交谈时一般避免高声。

(三)社交距离(Social Distance)

这个距离为120厘米~360厘米。这是公务接待、洽谈业务等人际交往时采用的距离,就是办公桌把交际双方隔开的距离。它也被称为“礼貌距离”“外交距离”“非亲近距离”“安全距离”。在此距离之内,交际者看不到彼此面部的细微表情。谈话一般采用较正式的语体,音量要适中。

(四)公众距离(Public Distance)

这个距离为360厘米至视觉和听觉所及的范围之内。这是正式场合的交际距离,用于演讲、报告、集会等场合。在此距离内交际,人们要大声讲话。

以上只是交际过程中交际双方一般保持的距离,这一分类的依据主要是交际双方的亲疏关系。而在实际交际中影响交际者距离的因素却是多种多样的,如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也是影响人们交际中体距的变量。另外,性别、年龄、交际目的,尤其是交际双方的文化背景差异都是影响体距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讲,亲密程度随着距离的远近而变化,距离的远近和亲密关系成反比,距离愈远,亲密程度愈小。

二、体距语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在非语言交际的研究中,人们对体势语和副语言研究得比较深入,已经出版和发表了大量的专著和论文。但对体距语的研究不多,更见不到运用体距语理论来指导英语教学的文章。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间体距的变化往往具有特定的含义,会给学生不同的心理感受,并产生不同的效应。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如能根据不同情况巧妙地调整体距,就能达到某些目的,提高教学效果。体距语在教学中的作用主要有下列几点。

(一)有利于监控课堂秩序

讲台是课堂的压力源。按离讲台的远近,可以把教室分为高压区、中压区和散压区。坐在高压区的学生处在敬师的有效监控之下,能较好地约束自己的行为,认真听课,积极反应。处在散压区的学生由于教师监控不力,容易出现分心、做小动作等现象。教师经常到教室的中、后排走一走,就能够改变课堂压力分布,加强对所有学生特别是中、后排学生的监控,使中、后排学生与前排学生一样享受到同等的教育机会。

(二)可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

教师如果能放下架子,主动地亲近学生,时常走到学生中间去,就能缩短教师与学生的空间距离,从而缩短教师与学生的心理距离。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脱离学生的人,而成为融于学生的一分子,从而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改善师生关系。

(三)能活跃课堂气氛

如果教师在课堂上长时间保持体距不变,将会使课堂气氛凝固、沉闷,学生的注意力就可能下降。如果教师能适度地变换与学生的体距,可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注意力,将会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增强课堂教学的活力。

(四)有助于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教师如果走到学生中间去,就能及时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情况,便于进行个别辅导、答疑解惑、督促和检查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三、体距语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体距的远近标志着在信息交流中的相互关系,并传递着不同的教学信息。但师生间体距的大小和形状具有可变性,在不同的情况下,对体距的需求会有所不同。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意识到这些因素的存在并巧妙地加以运用,无疑会提高自己的地位,增强教学效果。由于教师具有权威性的特点,师生间的体距的尺度控制往往来自于教师一方。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目的,使用不同的交际距离。英语教学不同于历史、物理、化学等学科的教学,它重在对学生进行听与说的训练,英语教师需要经常与学生进行对话。所以英语教师更需要了解和适当运用体距语。

(一)亲密距离的运用

这个距离的语义为“亲密、友爱、热情、和谐”。这个距离往往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它一般用在教师抚爱、鼓励学生时的亲切行为。在亲密距离内,各种感官,如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器官都发挥作用,共同传递信息。它主要用于下列场合:1)有意识地接近学习差的学生,使他们感到亲切,鼓起他们的学习信心;2)通过近距离的接触,改善师生关系;3)对身体不适的学生进行问候,使他们感到温暖、体贴;4)对个别学生进行直接辅导时,在此距离内,可轻声细语,以免打扰别的学生;5)当教师想倾听学生小组的操练时,就可以靠近学生坐下。

(二)个人距离的运用

这个距离的语义为“平等、友善、尊重、谅解”。这也是比较亲近的距离,是教师和学生个人交际的最合适的距离。它能给学生一种感受得到的亲切感。这时适宜的位置是面对面或V字型。它主要适用于下列场合:1)当教师看到某个学生违纪或分神时,就可适当地走近他,表示提醒或劝告;2)当教师提出比较难的问题让大家思考时,教师可走到那些学习比较好的学生跟前,表示对他们较多的期望;3)当教师请某个学生回答问题时,可走到他跟前,以形成个人距离,表示亲切,并给以鼓励;4)教师可以通过这个距离观察学生对你的亲疏。如果一个学生总是离你远远的,不愿接近你,那就说明他对你有意见。教师就应及时与他交流,征求意见,改进教学工作和师生关系;5)教师在参加讨论时,运用这种亲近距离,可营造一种和谐、平等、民主、共进的氛围,来向学生传达这么一种信息:师生是处于平等的地位探讨问题的。

(三)社交距离的运用

这个距离的语义为“尊重、公开、正式”。它适用于开展以小组为单位的小范围的教学活动。在这个距离内进行的交际,彼此间不再是私人性质,而是一种公开性的。说话声音自然而响亮,因为说话内容已不怕被别人听见。这个距离使教学双方全部处于有效范围内,使该距离内的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教师在对自己说话。教师在这个区域内组织学生讨论、探究,可调动全体学生一起活动。

(四)公众距离的运用

这个距离的语义为“尊重、合作、角色、秩序”。它主要用于教师在讲台上正式讲话或讲课,特别是在合堂教室或面对很多学生讲课。这种距离的交际感情色彩较差,所以要求教师在讲话、讲课时不仅声音洪亮、语法正规、语调郑重,还要注意遣词造句。刚开始上课时,教师站在离学生较远的讲台上,与学生保持一个公众距离,学生就会意识到教师要正式讲话或上课了,就会有相应的心理准备。教师在讲解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板书、小结时,大多站在讲台上,因为教师离学生距离较远,教师的权威大大加强,学生必须坐在台下认真听讲,不能随意走动。另外,随着教师权威性的增强,大大提高了他的号召力,会收到较好的整顿效应。

(五)座位安排

在教学中与体距语有关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座位安排。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座位的排列方式。不同的排列方式各有其优点。例如:传统的纵横排列方式有利于学生集中精力听课;圆形、半圆形或U形排列方式适用于学生间或师生间的会话和讨论。教师如果能按照不同授课内容采取不同座位排列方式,将使课堂气氛活跃,提高师生之间的交际效果。

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适当地选择使用不同的交际距离,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下面仅举一个实例。笔者一次带领学生到某中学见习,看到一位英语老师时而在讲台上讲授,时而到学生中间巡视,时而对个别学生低声辅导。她在教英语名词复数知识时,叫学生翻译一个名词词组:一副太阳镜。点名叫一个学生回答后,她在黑板上板书了这个学生的译文:a pair of sunglass。然后她将学生分组讨论该答案是否正确。学生讨论开始后,她不断地巡回在各组之间,留意着各组争论的焦点。只听甲生说道:“我认为应该译成a pair of sunglass。”乙生坚持道:“我认为该是a pair of sunglasses。”两人各持己见,组内生也见解各半,争论不休。再细听其他组的讨论,大体也如此。这时,老师停留在了各小组中间,一边煞有介事地扶了扶自己的眼镜,一边说:“别急。大家静下心来认真观察一下眼镜,就会明白如何翻译了。”学生们听后就立即开始观察老师和其他同学的眼镜,马上领悟到眼镜有两个镜片,所以“一副太阳镜”应该翻译为“a pair of sunglasses”。该老师设计了一个让学生探究的过程,并在学生争论中,没有马上揭示答案,而是通过亲切的话语、亲近的距离,让学生观察同学和老师的动作和实物,从而自己得出所要的答案。老师这时站在学生中,与学生的身体指向为扇形状,目的是让学生近距离地看清老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它胜过千言万语,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教学中运用体距语应遵循的原则

在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不能很好地处理体距,以致产生了很多问题,影响了教学效果。一般来说,在教学中运用体距语应遵循下列原则。

(一)体距要服务于教学目的

教师要根据教学目的的不同,适当地把握与学生间的体距,正确地选用以上所述4种体距,该亲近的时候亲近,该远离的时候远离。师生间的体距过大,不利于彼此之间的互动,对教学、教育有着消极影响;师生间的体距如果太小,又容易使教师失去权威性。所以师生间的体距应控制在一个适宜的范围内。教师不要经常贴近某个学生,以免给他造成一种沉重的心理压力。还要注意,除在幼儿园和小学之外,不同性别师生之间的体距应在15厘米之上,如教师表现得过于亲昵,会引起误会,造成不良影响。

下面举一则教师恰当使用亲密距离的实例。一次笔者到一所中学观摩一位李老师的英语课。李老师叫学生谈论“My Family”这个话题。班里大部分学生都踊跃举手要发言。但李老师看到一位学生没有举手,而是低着头看课本。李老师就意识到该生遇到困难了。于是他就快步走了过去,在该生的座位旁停了下来,将身体微微向该生倾斜,和蔼地叫了一声该生的名字,并轻轻拍了一下他的肩膀,请他抬起头来,然后李老师又给了他一些提示:“Where is your family? 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 What are your father and mother?”受到李老师的鼓励和提示,该生终于笑了,他对自己有了信心,于是就比较流畅地用英语描述了自己的家庭。李老师在这里巧妙地使用了亲密距离,就鼓起了学生的勇气。如果李老师站在讲台上,点名叫该生发言,该生可能更加紧张,也许连一句英语也说不出来。作为一个担负着教书育人重任的教师,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越是要有意识地接近他,了解他的心态,发现他的困难并及时给予帮助,使其同样体味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树立起信心。

(二)体距变动要适度

一方面,教师不能一堂课下来,不离开讲台一步,或者只是在讲台附近走动,这样会使课堂气氛显得单调、沉闷。学生也会觉得这位教师严肃可畏,很难接近。同时,学生遇到问题又不敢到讲台前询问教师,他们的疑难得不到解决。其结果,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成绩都会受到影响。

另一方面,教师如果在教室里频繁走动,则会给学生一种晃来晃去的感觉,不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这也容易扰乱学生的视线,加深学生的视觉疲劳。

所以教师与学生间的体距变动要适度。教师不应在某个固定位置逗留时间过长,应该每隔一段时间走动一下,可以从讲台的一侧走到另一侧,也可以走到学生中间去,当学生进行讨论、练习、自学时,教师就可以在教室里巡视。

(三)接近学生的机会要公平

一般说来,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的距离远近表明着他与学生感情的疏密。有的教师喜欢接近学习好、长相漂亮、有家庭背景的学生,这就使其他学生觉得教师偏心,只关注小部分学生,从而影响了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的教师长期不去接近差生,从而使他们感到失落、灰心、无望,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进而导致恶性循环。所以教师要平等地接近学生;对于差生,教师要有意识地多接近他们。

五、结束语

体距语在英语教学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教师若能根据不同情况适当地调整与学生的体距,就可以达到控制课堂、活跃课堂气氛、密切师生关系、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教师应当与学生保持着兄弟姐妹般或朋友般的自然、健康的而又显得温暖亲切的体距,这对于建立师生间高尚的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良好氛围有很大帮助,有利于教师开展教学、管理工作,对学生良好品格的形成和健康成长也有着积极意义。

标签:;  

身体距离语言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_课堂管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