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松岭区人民医院 165012
【摘要】目的 探究妊娠合并滴虫性阴道炎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抽选我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46例妊娠合并滴虫性阴道炎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6例患者经诊断、治疗后,治愈35例,好转10例,无效1例,治愈率达76.1%,治疗总有效率达97.8%。结论 对妊娠合并滴虫性阴道炎的患者实施全面的临床分析,早期明确诊断,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可有效提高临床治愈率,降低对胎儿的影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妊娠;滴虫性阴道炎;病因;诊断;治疗
滴虫阴道炎(trichomonas vaginitis)是常见阴道炎,由阴道毛滴虫(trichomonas vagina- lis)引起。阴道毛滴虫主要寄生于女性阴道和泌尿道,引起滴虫性阴道炎和泌尿道炎症,临床以滴虫性阴道炎最为常见,也可造成相应感染部位的炎症[1]。而妊娠合并滴虫性阴道炎在临床上也并不少见。现抽选我院收治的46例妊娠合并滴虫性阴道炎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以探究妊娠合并滴虫性阴道炎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
抽选我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46例妊娠合并滴虫性阴道炎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27~36岁,平均年龄31岁。主要临床表现为白带增多、外阴瘙痒、阴道粘膜充血、下尿道刺激征。
2病因
滴虫阴道炎的病原体为阴道毛滴虫。阴道毛滴虫活体在显微镜下呈无色透明状,折光性强,体态不一,活力强;固定染色后呈椭圆形,体长30μm,宽10~15μm。虫体前端有4根前鞭毛,后端有1根后鞭毛。体外侧前1/2处有一波动膜,其外缘与向后延伸的后鞭毛相连。虫体借助鞭毛摆动前进,以波动膜的波动作旋转式运动。1个椭圆形的泡状细胞核位于虫体前端1/3处,核上缘有5颗排列成环状的基体,5根鞭毛即由此发出[2]。1根纤细透明的轴柱由前向后纵贯虫体并于后端伸出体外。胞质内有深染的颗粒状物质,为本虫特有的氢化酶体(hydrogenosome)。
阴道毛滴虫的发育仅有滋养体期,滋养体主要寄生于女性阴道,还常侵入尿道或尿道旁腺,偶可侵入膀胱;男性则累及包皮皱褶、尿道、前列腺,甚至累及睾丸和附睾。滴虫适宜在温度25~40℃、pH值5.2~6.6的潮湿环境中生长,在pH 5以下或7.5以上的环境中则不生长。
3诊断及鉴别诊断
3.1诊断
典型病例容易诊断,若在阴道分泌物中找到滴虫即可确诊。对于不典型病例,尤其是孕产妇,需做常规阴道后穹隆分泌物检查。
3.2鉴别诊断
滴虫性阴道炎应与念珠菌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相鉴别。
3.2.1念珠菌性阴道炎分泌物的特点为豆渣样或凝乳状。检查时可见阴道粘膜上附着稠厚的白色膜状物,其下方的阴道粘膜高度充血、水肿及片块状溃疡、糜烂面。分泌物镜检为白色念珠菌。
3.2.2细菌性阴道病,其阴道分泌物呈灰色或灰白色、稀薄、均质似面糊,有鱼腥样味。有时可见泡沫,系厌氧菌代谢产生的气体所致。外阴、阴道粘膜及宫颈常无炎症改变。镜下查见大量线索细胞。
4治疗
滴虫性阴道炎可同时有尿道、尿道旁腺、前庭大腺滴虫感染,欲治愈此病,需全身用药,局部用药疗效不如全身用药。妊娠期滴虫性阴道炎可致胎膜早破、早产,故在妊娠期也应及时治疗本病。虽然过去的动物试验研究曾认为甲硝唑可能有致畸作用,提出妊娠期禁用本药,但近来研究发现,人类妊娠期应用甲硝唑并未增加胎儿畸形率,妊娠期仍可使用[3]。
4.1全身用药
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CDC)推荐妊娠期滴虫性阴道炎可予甲硝唑2g,单次口服。口服药物的治愈率为90%~95%[4]。服药后偶见胃肠道反应,如食欲减退、恶心、呕吐。此外,偶见头痛、皮疹、白细胞减少等。治疗期间及停药24小时内禁饮酒,因其与乙醇结合可出现皮肤潮红、呕吐、腹痛、腹泻等反应。甲硝唑能通过乳汁排泄,若在哺乳期用药,用药期间及用药后24小时内不宜哺乳。
4.2局部用药
妊娠期,尤其是孕早期感染者,以及不能耐受口服药物或不适宜全身用药者,可选择阴道局部用药。甲硝唑阴道泡腾片200mg,每晚1次,连用7~10天;或0.75%甲硝唑凝胶,每次5g,每天2次,共7天。
4.3顽固病例的治疗
有复发症状的病例多为重复感染,为避免重复感染,治疗期间,内裤及洗涤用的毛巾,应煮沸5~10分钟以消灭病原体,并应重视对其性伴侣的治疗[5]。对极少数顽固复发的妊娠期病例,应进行培养及甲硝唑药物敏感试验,并予全身及局部联合用药。
5治愈标准
滴虫性阴道炎常于月经后复发,故治疗后检查滴虫阴性时,仍应于每次月经后复查白带;若经3次检查均阴性,方可称为治愈。
6结果
46例妊娠合并滴虫性阴道炎患者经诊断、治疗后,治愈率为76.1%,治疗总有效率为97.8%。详见表1.
7讨论
人对阴道毛滴虫普遍易感。尤其在孕期及月经前后,阴道pH值发生变化,接近中性,更易感染滴虫,使滴虫得以大量繁殖,引起炎症发作。有实验研究表明,滴虫性阴道炎的临床症状受阴道内雌激素浓度影响。雌激素浓度越高,临床症状越轻,反之亦然。此可能与B-雌二醇降低了细胞离散因子活性有关。因此,妊娠合并滴虫性阴道炎时,临床症状往往不太明显。治疗妊娠合并滴虫性阴道炎的有关药物对胎儿存在的危害性尚不十分明了,因此有关问题应引起重视[6]。对于滴虫性阴道炎的预防,要注意个人卫生;不使用公用泳衣裤和浴具;在公共浴室,提倡使用淋浴;慎用公共马桶。及时治疗无症状的带虫者和病人以减少和控制传染源。
本研究中46例妊娠合并滴虫性阴道炎患者经诊断、治疗后,治愈35例,好转10例,无效1例,治愈率达76.1%,治疗总有效率达97.8%。
综上所述,对妊娠合并滴虫性阴道炎的患者实施全面的临床分析,早期明确诊断,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可有效提高临床治愈率,降低对胎儿的影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牛诤,姜超,卢莎,仝进毅.女性滴虫性阴道炎感染及其影响因素调查研究[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5,(5).
[2]马玉祥,尹国武,曹建梅.滴虫性阴道炎患者治疗依从性和复发率相关性调查分析[J].中国性科学,2015,(12).
[3]张利,许爱华,张堃,霍顺璞,赵奕娜.小剂量甲硝唑治疗妊娠期滴虫性阴道炎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25):23-24.
[4]陈雁南.不同剂型的甲硝唑治疗滴虫阴道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5,(1):142-143.
[5]毕雪玲,张芬,张福梅.滴虫性阴道炎患者配偶对疾病认知调查结果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性科学,2017,26(9).
[6]陈沈苗,王辉.探究妊娠晚期合并性传播疾病对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的影响[J].中国性科学,2015,(1):96-98.
论文作者:姚永玲
论文发表刊物:《世界复合医学》2019年第0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2
标签:阴道炎论文; 甲硝唑论文; 滴虫论文; 滴虫性论文; 阴道论文; 患者论文; 鞭毛论文; 《世界复合医学》2019年第0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