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与工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工具论文,方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最近,我所在单位进行岗位聘任,几位申请人的代表作被送出去进行学术鉴定,专家们十分负责地撰写了评语,打了评分。拜读之后发现,关于研究方法一项的得分都不高,而且评语中大多指出了这方面的问题。这不禁触发了我这几个月为本刊遴选稿件的诸多感受之一,即在我们的新闻与传播学研究之中,对于现代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工具的应用,还不够普遍,也不够讲究。
我们中国人的传统思维,在求知一途,讲究悟道,关键在一个“悟”字。这个“悟”字,大抵是自己找了一些思维材料,基于自己的经验性思维,从中感悟出某些道理。但是这个道理对不对,却没有严格证明的习惯,多少有一些西方“自由心证”的意味。因此,许多似是而非的道理便层出不穷,甚至谬传百世。这种思维方式为害不浅。在一定意义上,中国的社会科学之所以不够发达,主要原因就在这里。
其实,悟本身不是问题,关键问题是怎么悟,以什么为思维材料,以及遵从什么样的思维逻辑和思维规范。粗粗数来,对20世纪的我国新闻与传播学研究影响比较大的,传统的主要是史学、文学、哲学的部分方法,之后又有社会学、心理学的方法被引入,接踵而至的是现代统计调查技术方法的应用。近年来,对于法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分析工具的使用开始萌芽。但是,就整体情况而言,史学、文学、哲学的方法仍然占据主要地位,于是我们就看到了大量的综述性、感悟式、满篇堆砌着晦涩术语的所谓“论文”。而以我个人20多年浸淫本学科的经验,新闻与传播学目前面对的许多前沿问题,不借助现代社会科学各学科的工具,仅仅以传统人文研究的方法去“悟”,是难以找到科学的解决方法的。
写到这里,想起了一个关于东西方厨艺的比较。中国的大厨们,讲究的是“一把菜刀走天下”,再复杂的菜品,都是一把菜刀就搞定。而西方的大厨,则是一个厨具箱随身,其中各色专用工具应有尽有。相比之下,中国的大厨玩儿的是艺术,难以复制,而西方的厨师,略加训练,就可以操作专用工具做出各色花样。从繁荣新闻与传播学研究、普遍提高教学质量的角度,我认为,我们既需要有能把“一把菜刀”使得出神入化的天赋异禀的“大师”,更需要有用现代研究方法和工具武装起来的普通教师和研究者。而且,以打井观之,一个大师,铁锹用得再出神入化,恐怕也不可能把井挖到几千米深的地下,而现代的钻井技术,则可以在普通钻工的操纵下,把地底下的各种宝贝挖上来。
标签:传播学论文;